标签整平结构和覆膜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68808发布日期:2019-08-07 01:31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标签整平结构和覆膜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标签制成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标签整平结构和覆膜机。
背景技术
:标签、标贴在各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产品生产出来后一般都会粘贴用于记载或反应产品信息的标签。在标签的生产工艺中,标签印刷完成后,往往会通过覆膜机在标签上覆盖一层用于保护印刷内容的保护膜,以进一步制成可售卖的成品标签。在标签通过印刷机印刷后,标签需通过传送机构向外转送,在标签的传送过程中,标签容易出现翘边或翻卷,这就导致对标签进行覆膜时,保护膜的贴附不平整或不能完全贴附于标签表面,影响标签的覆膜效果和成品率。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标签整平结构,旨在提高标签在覆膜时标签表面的平整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标签整平结构,应用于覆膜机,包括:基座;滚轮,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基座;两个引导轮,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基座,并与所述滚轮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引导轮分别抵接于标签的相对两侧;以及下压件,与所述基座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滚轮与两个所述引导轮之间;所述标签依次经过所述滚轮、下压件以及两个所述引导轮,通过所述滚轮、两个所述引导轮以及下压件的配合整平所述标签。可选地,所述下压件包括下压杆和可转动地设于所述下压杆一端的下压轮,所述下压轮的外周面与所述标签相抵接;所述基座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位于所述滚轮和两个所述引导轮之间,所述下压杆的另一端可沿所述调节槽滑动,以调节所述所述滚轮与两个所述引导轮之间的标签的张紧度。可选地,所述下压轮的外周面设有缓冲层。可选地,所述缓冲层为硅胶层;且/或,所述缓冲层背向所述下压轮的一侧凸设有多个防粘颗粒。可选地,所述下压杆设有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下压轮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下压轮配合形成卡接槽,所述调节槽的侧壁限位于所述卡接槽内,以使所述下压杆沿所述调节槽滑动。可选地,所述下压杆设有第一限位件和外螺纹;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下压轮间隔设置,所述下压件还包括螺母,所述螺母套接于所述下压杆;所述下压件通过所述螺母和所述外螺纹的配合定位于所述调节槽。可选地,所述下压杆设有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形成限位槽,所述调节槽的侧壁限位于所述限位槽内,以使所述下压杆沿所述调节槽滑动。可选地,所述基座邻近所述调节槽设有刻度标识。可选地,所述滚轮与所述标签的抵接处高于所述标签与任一所述引导轮的抵接处。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覆膜机,包括:上述的标签整平结构,所述基座设于所述覆膜机;牵引机构,设于所述覆膜机,用于牵引所述标签,以使所述标签依次经过所述滚轮、下压件以及两个所述引导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滚轮使标签的一侧产生内应力,再通过下压件对标签的另一侧施加压力,使标签的另一侧产生内应力,使得标签两侧产生的应力相互抵消,再利用两个引导轮夹持住标签,使得标签从两个引导轮之间通过,以使标签被整平,标签不再向一侧翻卷或者形成翘边,有利于覆膜机对标签进行覆膜;进一步地,两个引导轮的配合设置使标签能够平直地向外传送,在标签通过两个引导轮向外传送过程中,标签不会出现翻卷或翘边,进一步保证了标签覆膜时的标签表面的平整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标签整平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下压件与调节槽的一种配合方式的示意图;图3为图1中下压件与调节槽的又一配合方式的示意图;图4为图1中下压件与调节槽的再一配合方式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基座1322外螺纹11滚轮1323螺母12引导轮1324第二限位件13下压件133卡接槽131下压轮134限位槽1311缓冲层14调节槽132下压杆15刻度标识1321第一限位件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标签整平结构,应用于覆膜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标签整平结构包括:基座1;滚轮11,可转动地设于基座1;两个引导轮12,可转动地设于基座1,并与滚轮11相对设置,两个引导轮12分别抵接于标签的相对两侧;以及下压件13,与基座1滑动连接,并位于滚轮11与两个引导轮12之间;标签依次经过滚轮11、下压件13以及两个引导轮12,通过滚轮11、两个引导轮12以及下压件13的配合整平标签。其中,标签可以是多个连续标签组成的标签带也可以是单个标签,当对单个标签进行整平时,可以适当调整滚轮11与两个引导轮12之间的距离,以适用于不同长度的单个标签的整平,当然,该标签整平结构同样适用于标贴的整平。可以理解的,滚轮11的直径以及引导轮12的直径均可按照需要设计,滚轮11的直径越大,标签经过滚轮11时,标签与滚轮11相抵接的一侧产生的内应力就越小。标签经过滚轮11时,标签与滚轮11抵接的一侧产生内应力,标签经过下压件13时,标签与下压件13抵接的一侧产生内应力,因为滚轮11和下压件13下压件13分别抵接于标签的一个侧面,所以标签经过辊轮时以及标签经过下压件13时,通过调节下压件13的位置可以使下压件13对标签的侧面施加不同大小的压力,进而可以使标签两侧的内应力进行相互抵消,再利用两个引导轮12夹持住标签,使得标签从两个引导轮12之间通过,以使标签被整平。两个引导轮12保持同步旋转,将标签平直地向外传送,以保持标签向外传送过程中标签的平整性。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滚轮11、下压件13以及两个引导轮12配合整平标签,使标签不再向一侧翻卷或者形成翘边,有利于覆膜机对标签进行覆膜。并且,两个引导轮12夹持住标签,标签从两个引导轮12之间通过,两个引导轮12的配合设置使标签能够平直地向外传送,在标签通过两个引导轮12向外传送过程中,标签不会出现翻卷或翘边,保证了标签覆膜时的标签表面的平整性。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下压件13包括下压杆132和可转动地设于下压杆132一端的下压轮131,下压轮131的外周面与标签相抵接;基座1设有调节槽14,调节槽14位于滚轮11和两个引导轮12之间,下压杆132的另一端可沿调节槽14滑动,以调节滚轮11与两个引导轮12之间的标签的张紧度。可以理解的,下压杆132沿调节槽14滑动时,下压轮131始终抵接于标签的一侧,且下压杆132压调节槽14滑动时,下压轮131可对标签施加不同大小的压力,从而对应改变标签与下压轮131相抵接的一侧的内应力的大小以及标签的张紧度。进一步地,参阅图2,并结合图1所示,下压轮131的外周面设有缓冲层1311。可以理解的,缓冲层1311用于在下压件13挤压标签时进行缓冲,以防下压件13刮伤或损坏,下压轮131上的缓冲层1311的设置有利于保证标签的完整性。进一步地,缓冲层1311为硅胶层;且/或,缓冲层1311背向下压轮131的一侧凸设有多个防粘颗粒(附图未示)。可以理解的,硅胶材质具有弹性,可以起缓冲作用,但是硅胶材质也比较容易与标签粘附,所以在硅胶层表面设置防粘颗粒可以减小硅胶层与标签之间的摩擦力,避免硅胶层与标签相互挤压后吸附在一起。在一些实施例中,防粘颗粒为硅胶层本身加工出来的向外凸起的小颗粒,该小颗粒也具有弹性,同时因为该小颗粒和标签的接触面较小,可以有效减小下压轮131与标签之间的摩擦力,防止下压轮131与标签表面相吸附而损坏标签。可选地,如图2所示,下压杆132设有第一限位件1321;第一限位件1321与下压轮131间隔设置,第一限位件1321与下压轮131配合形成卡接槽133,调节槽14的侧壁限位于卡接槽133内,以使下压杆132沿调节槽14滑动。可以理解的,调节槽14的侧壁通过卡接槽133与下压杆132形成卡接,下压杆132可通过第一限位件1321与下压轮131配合形成的卡接槽133沿调节槽14滑动,从而改变下压轮131对标签施加的压力大小,进而实现标签的张紧度调节。可选地,如图3所示,下压杆132设有第一限位件1321和外螺纹1322;第一限位件1321与下压轮131间隔设置,下压件13还包括螺母1323,螺母1323套接于下压杆132;下压件13通过螺母1323与外螺纹1322的配合定位于调节槽14。可以理解的,螺母1323可以通过所述外螺纹1322拧入或者拧出下压杆132,以使螺母1323朝向或者远离所述第一限位件1321移动。螺母1323拧入下压杆132时,可与第一限位件1321配合夹持于调节槽14的侧壁,从而使下压杆132在调节槽14内定位,且固定于基座1,以此,可实现下压件13在调节槽14内任意位置处的定位,提高了下压件13在调节槽14内的定位精度,也提高了通过下压件13实现标签的张紧度调节时的准确度。可选地,如图4所示,下压杆132设有第一限位件1321和第二限位件1324;第一限位件1321与第二限位件1324间隔设置,第一限位件1321与第二限位件1324之间形成限位槽134,调节槽14的侧壁限位于限位槽134内,以使下压杆132沿调节槽14滑动。可以理解的,下压杆132通过第一限位件1321与第二限位件1324之间形成的限位槽134与调节槽14的侧壁形成卡接,从而使下压杆132可以通过限位槽134沿调节槽14滑动,并改变下压轮131对标签施加的压力大小,进而实现标签的张紧度调节进一步地,结合图2和图4所示,基座1邻近调节槽14设有刻度标识15。可以理解的,刻度标识15的设置,便于了下压杆132沿调节槽14滑动时,能够准确滑动到特定的刻度处,有利于提高标签的张紧度调节的准确性。进一步地,滚轮11与所述标签的抵接处高于标签与任一引导轮12的抵接处。可以理解的,滚轮11与标签的抵接处高于标签与任一引导轮12的抵接处,使得滚轮11与两个引导轮12之间的标签倾斜一定角度,标签在经过滚轮11时标签与滚轮11相抵接的一侧产生内应力,并且下压件13能够使标签进一步产生与该内应力方向相反的应力,以便于滚轮11与下压件13的配合对标签的平整度进行调整。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覆膜机,该覆膜机包括标签整平结构,基座1设于覆膜机;牵引机构(附图未示),设于覆膜机,用于牵引标签,以使标签依次经过滚轮11、下压件13以及两个引导轮12。该标签整平结构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覆膜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进入标签整平结构的标签指的是经过印刷的标签,印刷好的标签一般会出现翻卷或者翘边,标签整平结构用于将印刷好的标签整平后送出。牵引机构能够牵引标签移动,并使标签经过两个引导轮12之后水平向外传送,以保证标签进过标签整平结构后能够保持较高的平整性。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