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深低翘曲铝塑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640336发布日期:2019-09-11 23:06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冲深低翘曲铝塑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包装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冲深低翘曲铝塑薄膜。



背景技术:

目前锂离子电池技术日渐成熟,其广泛应用于3c电子产品、动力电池以及储能等领域,这就对锂电池包装材料有了更大的需求。在锂电池包装领域,目前主要有三种封装方式:圆柱、方形和软包。软包主要是用铝塑膜。在这在三种方式中,铝塑膜软包以其轻量化、安全等优势,其市场份额越来越大。目前锂电池所用铝塑膜分为干法和热法,干法的结构大多为pa/粘合剂/al/粘合剂/cpp,热法的结构大多为pa/粘合剂/al/mpp/cpp。以上结构的铝塑膜在冲深过程中,大多都会向pa面翘曲,尤其是干法工艺的产品翘曲更为明显。其翘曲规律是冲深深度越深翘曲越明显,预留热封边越窄翘曲越明显。

而客户为了达到电池大容量的目的,就希望铝塑膜冲深深度越深越好;为了充分利用铝塑膜,就希望预留的热封边越窄越好,这就对我们目前的铝塑膜产品提出了挑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冲深低翘曲铝塑薄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冲深低翘曲铝塑薄膜,从上至下由第一聚酰胺薄膜层、第一粘合层、铝箔层、第二粘合层、第二聚酰胺薄膜层、第三粘合层、聚丙烯薄膜层组合成一体。

所述第一聚酰胺薄膜层和第二聚酰胺薄膜层的厚度均为10~30μm,厚度误差≤5μm。

第一聚酰胺薄膜层和第二聚酰胺薄膜层经双面内电晕处理,电晕值>52达因。

所述第一聚酰胺薄膜层和第二聚酰胺薄膜层为尼龙6、尼龙66、尼龙6/尼龙66共聚物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

所述第一粘合层和第二粘合层的厚度均为2~5μm,其组成为双组份聚氨酯粘合剂。

所述铝箔层的厚度为35~40μm,且为双面钝化液处理后的铝箔。

所述第三粘合层的厚度为3~5μm,其组成为烯烃聚酯类粘合剂。

所述聚丙烯薄膜层的厚度为40~80μm,其为均聚聚丙烯或共聚聚丙烯或它们的混合物。

一种冲深低翘曲铝塑薄膜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为:

第一步,在铝箔层的哑面涂布第一粘合层,通过烘道进行烘干,再将第一聚酰胺薄膜层贴合在第一粘合层上进行热压合处理,然后放入熟化房中熟化;

第二步,在铝箔层的亮面涂布第二粘合层,通过烘道进行烘干,再将第二聚酰胺薄膜层贴合在第二粘合层上进行热压合处理,然后放入熟化房中熟化;

第三步,在第二聚酰胺薄膜层另一面涂布第三粘合层,通过烘道进行烘干,再将聚丙烯薄膜层贴合在第三粘合层上进行热压合处理,然后放入熟化房中熟化,就得到成品。

本发明不同于目前锂电池所用铝塑膜制造中的干法和热法,使用的材料及组成也与目前锂电池所用铝塑膜有不同,利用第一聚酰胺层和第二聚酰胺层在冲深过程中的应力的抵消作用,以及各层间的不同组合及制备方法达到防止冲深翘曲的目的。应用本发明,制造时冲深的深度深,在冲深过程中翘曲度小,而且可以预留很窄的热封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冲深低翘曲铝塑薄膜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聚酰胺薄膜层,2、第一粘合层,3、铝箔层,4、第二粘合层,5、第二聚酰胺薄膜层,6、第三粘合层,7、聚丙烯薄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冲深低翘曲铝塑薄膜,从上至下由第一聚酰胺薄膜层1、第一粘合层2、铝箔层3、第二粘合层4、第二聚酰胺薄膜层5、第三粘合层6、聚丙烯薄膜层7组合成一体。

所述第一聚酰胺薄膜层1和第二聚酰胺薄膜层5的厚度均为10~30μm,厚度误差≤5μm。第一聚酰胺薄膜层1和第二聚酰胺薄膜层5经双面内电晕处理,电晕值>52达因。

所述第一聚酰胺薄膜层1和第二聚酰胺薄膜层5为尼龙6、尼龙66、尼龙6/尼龙66共聚物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

所述第一粘合层2和第二粘合层4的厚度均为2~5μm,其组成为双组份聚氨酯粘合剂。

所述铝箔层3的厚度为35~40μm,且为双面钝化液处理后的铝箔。

所述第三粘合层6的厚度为3~5μm,其组成为烯烃聚酯类粘合剂。

所述聚丙烯薄膜层7的厚度为40~80μm,其为均聚聚丙烯或共聚聚丙烯或它们的混合物。

具体实施时,其工艺方法为:

第一步,在铝箔层3的哑面涂布第一粘合层2,通过80~120℃的烘道进行烘干,持续时间为3~10s,再将第一聚酰胺薄膜层1贴合在第一粘合层2上进行热压合处理,压合温度为50~100℃,然后放入50~100℃的熟化房中,熟化24h;

第二步,在铝箔层2的亮面涂布第二粘合层4,通过80~120℃的烘道进行烘干,持续时间为3~10s,再将第二聚酰胺薄膜层5贴合在第二粘合层4上进行热压合处理,压合温度为50~100℃,然后放入50~100℃的熟化房中,熟化24h;

第三步,在第二聚酰胺薄膜层5另一面涂布第三粘合层6,通过80~120℃的烘道进行烘干,持续时间为3~10s,再将聚丙烯薄膜层7贴合在第三粘合层6上进行热压合处理,压合温度为50~70℃,然后放入50~100℃的熟化房中,熟化24h,就得到成品。

实施例1

第一聚酰胺薄膜层1厚度为15μm,第一粘合层2和第二粘合层4厚度均为3μm,铝箔层3厚度为40μm,第二聚酰胺薄膜层5厚度为10μm,第三粘合层6厚度为5μm,聚丙烯薄膜层7厚度为40μm。

实施例2

第一聚酰胺薄膜层1厚度为25μm,第一粘合层2和第二粘合层4厚度均为3μm,铝箔层3厚度为40μm,第二聚酰胺薄膜层5厚度为25μm,第三粘合层6厚度为3μm,聚丙烯薄膜层7厚度为40μm。

实施例3

第一聚酰胺薄膜层1厚度为15μm,第一粘合层2和第二粘合层4厚度均为3μm,铝箔层3厚度为40μm,第二聚酰胺薄膜层5厚度为12μm,第三粘合层6厚度为3μm,聚丙烯薄膜层7厚度为40μm。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冲深低翘曲铝塑薄膜及其制备方法,铝塑薄膜从上至下由第一聚酰胺薄膜层、第一粘合层、铝箔层、第二粘合层、第二聚酰胺薄膜层、第三粘合层、聚丙烯薄膜层组合成一体。本发明提供的冲深低翘曲铝塑膜,是利用第一聚酰胺层和第二聚酰胺层在冲深过程中的应力的抵消作用,以及各层间的不同组合及制备方法来达到防止冲深翘曲的目的。应用本发明,制造时冲深的深度深,在冲深过程中翘曲度小,而且可以预留很窄的热封边。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福;李志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市百泉河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06
技术公布日:2019.09.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