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装式弹药发射速度调节装置及其工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343705发布日期:2021-03-19 12:26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附装式弹药发射速度调节装置及其工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枪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附装式弹药发射速度调节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非致命武器是一种使目标暂时或永久的丧失正常机能,而不造成人员死亡的新概念武器。主要分为动能打击失能类、电击失能类和声光干扰类。恒定动能打击属于动能打击失能类,主要是通过控制子弹初速,实现对不同距离的目标的打击动能准确控制,达到非致命打击的目标。

目前恒定动能打击的实现方式主要有气动发射方式,枪管增设泄气孔方式、电磁发射方式等,气动发射方式需要调节气体压力,耗时长且操作不方便。增设泄气孔的方式由于枪械发射时膛内弹丸速度增加极快,难以有效控制。电磁发射方式由于技术条件限制难以实现小型化轻量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将控制装置附装至机匣内,结合特制的可调整发射药量的装药弹丸,通过控制发射药量的方式来控制发射能量,进而调节弹丸出口速度,可以针对不同距离的目标,实现恒定动能打击的附装式弹药发射速度调节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附装式弹药发射速度调节装置,包括激光测距仪、装药弹丸、控制装置、机匣和枪管,

所述激光测距仪针对不同距离的目标进行距离测量并实时显示于作战面板上供使用人员查看,并将目标距离信息传递至控制装置;

所述装药弹丸用于满足不同发射能量的需求,其包括多孔弹壳、发射装药和弹头,多孔弹壳的内部设有若干填装特定重量发射装药的发射孔,所有发射孔之间互不连通,通过点燃不同数量的发射孔,进而点燃不同重量的发射药,实现不同发射药量的切换,以得到不同的发射能量;弹头用于实现非致命打击功能;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发射能量,其包括电子点火头、微电子芯片和外壳,针对激光测距仪测量得到的不同目标距离,通过内置的微电子芯片解算内外弹道,计算得到所需要引燃的发射孔数量并对电子点火头实施装定;

所述电子点火头与多孔弹壳上的发射孔一一对应;由于每个发射孔内含发射装药重量已经确定,其发射能量也已经确定,同时已知内弹道规律,根据控制装置内置的微电子芯片解算,得到对应的弹丸出口速度,从而实现通过控制能量来调节弹丸出口速度的目的。

本发明将控制装置附装至机匣内,结合配用的装药弹丸,通过控制发射药量的方式来控制发射能量,进而调节弹丸出口速度,可以针对不同距离的目标,实现恒定动能打击。

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安装在机匣内,所述枪管旋转安装在机匣上,所述装药弹丸装在枪管内与控制装置对应侧,所述激光测距仪安装在枪管外与装药弹丸对应侧。

该种结构使得其结构紧凑,装配牢靠。

优选地,所述外壳与机匣通过螺纹连接。

该种结构方便控制装置的安装,同时确保控制装置的安装牢靠。

优选地,所述多孔弹壳的发射孔呈蜂窝状布置,所述控制装置上的电子点火头也呈蜂窝状布置。

优选地,所述多孔弹壳的发射孔呈环状布置、扇形布置或者矩形布置,所述控制装置上的电子点火头呈环状布置、扇形布置或者矩形布置。

一种附装式弹药发射速度调节装置的工作方法,步骤如下:

1)首先将装药弹丸从枪管尾部装入,然后枪管旋转对正机匣,并且多孔弹壳上的各单独发射孔与控制装置上的蜂窝式电子点火头一一对应,此时装弹完成;

2)通过激光测距仪测量得到目标距离,并将目标距离信息传递至控制装置3;

3)根据目标距离信息,控制装置内部微电子芯片解算内外弹道得到需要点火的发射孔数,并进行点火装定;

4)装定完毕后,蜂窝式电子点火头上的待点火部分为通路状态,无需点火部分为断路状态;

5)当操作人员实施发射动作后,微电子芯片发出点火指令,蜂窝式电子点火头点燃对应发射孔内的发射药,完成发射动作;

6)在特定发射药量燃烧得到的火药气体推动下,弹头出膛完成非致命杀伤打击;

7)完成射击后,旋转枪管露出多孔弹壳,退出弹壳回收;此时完成整轮工作过程,可装入下一发特制装药弹丸继续射击。

本发明将控制装置附装至机匣内,结合配用的装药弹丸,通过控制发射药量的方式来控制发射能量,进而调节弹丸出口速度,可以针对不同距离的目标,实现恒定动能打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剖开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装药弹丸去掉弹头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装药弹丸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装药弹丸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装药弹丸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1.激光测距仪,2装药弹丸,21.多孔弹壳,22.发射装药,23.弹头,3.控制装置,31.电子点火头,32.微电子芯片,33.外壳,4.机匣,5.枪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并不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附装式弹药发射速度调节装置,包括激光测距仪1、特制装药弹丸2、控制装置3、机匣4和枪管5。

激光测距仪1的主要功能是针对不同距离的目标进行距离测量并实时显示于作战面板上供使用人员查看,并将目标距离信息传递至控制装置3。

装药弹丸2包括多孔弹壳21、发射装药22和弹头23,见图。其主要功能是满足不同发射能量的需求,多孔弹壳21的主要特征是弹壳内部存在蜂窝状的多重圆形发射孔,发射孔之间互不连通,其内部装有发射装药22。可通过点燃不同数量的发射孔,实现不同发射药量的切换,以得到不同的发射能量。弹头23主要是实现非致命打击功能。

控制装置3的主要功能是控制发射能量,包括蜂窝式电子点火头31、微电子芯片32和外壳33。通过外壳33上的螺纹与机械连接,针对激光测距仪1测量得到的不同目标距离,通过内置的微电子芯片32解算内外弹道,计算得到所需要引燃的发射孔数量并对蜂窝式电子点火头31实施装定。蜂窝式电子点火头31与多孔弹壳21上的各个电子点火头一一对应,可实现对特定发射孔实施点火动作。由于每个发射孔内含发射装药重量已经确定,根据控制装置3内置的微电子芯片32解算,可得到对应的弹丸出口速度,从而实现通过控制能量来调节弹丸出口速度的目的。

机匣4和枪管5是枪械的常用组成部分,机匣4内部安装有控制装置3。枪管5可整体旋转,露出与机匣4接触的部分便于装弹,控制装置3安装在机匣4内,装药弹丸2装在枪管5内与控制装置3对应侧,激光测距仪1安装在枪管5外与装药弹丸2对应侧。

发射速度调节装置的工作过程为:首先将特制装药弹丸2从枪管5尾部装入,然后枪管5旋转对正机匣4,并且多孔弹壳21上的各单独电子地火与控制装置3上的蜂窝式电子点火头31一一对应,此时装弹完成。通过激光测距仪1测量得到目标距离,并将目标距离信息传递至控制装置3。根据目标距离信息,控制装置3内部微电子芯片32解算内外弹道得到需要点火的发射孔数,并进行点火装定,装定完毕后,蜂窝式电子点火头31上的待点火部分为通路状态,无需点火部分为断路状态。当操作人员实施发射动作后,微电子芯片32发出点火指令,蜂窝式电子点火头31点燃对应发射孔内的发射药,完成发射动作。在特定发射药量燃烧得到的火药气体推动下,弹头23出膛完成非致命杀伤打击。完成射击后,旋转枪管露出多孔弹壳21,退出弹壳回收。此时完成整轮工作过程,可装入下一发特制装药弹丸2继续射击。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多孔弹壳21的发射孔呈环状布置,控制装置3上的电子点火头呈环状布置。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多孔弹壳21的发射孔呈扇形布置,控制装置3上的电子点火头呈扇形布置。

实施例4

如图6所示,多孔弹壳21的发射孔呈矩形布置,控制装置3上的电子点火头呈矩形布置。

本发明通过调整点燃发射装药的重量来控制弹丸出口速度,实现路径为通过电子控制方式点燃多个单独的发射装药。实施例1所展示的蜂窝状发射装药及电子点火头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根据需要可设计为其他形式,如环状孔群(实施例2),扇形状孔群(实施例3),矩形状孔群(实施例4)等其他形式的多孔发射方式,符合上述核心思路及实现路径的均应属本发明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