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板及纸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83212发布日期:2020-11-20 09:32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纸板及纸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纸箱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纸板及纸箱。



背景技术:

随着国际市场上纸类价格的上涨,纸箱成本也越来越高。当前,瓦楞纸箱的纸板中通常有两层甚至多层瓦楞,通过在相邻的瓦楞层之间设置芯纸,使相邻的两层瓦楞层分别与芯纸粘接,需要在瓦楞层与芯纸之间涂胶,所需的涂胶量相对较大,成本较高,且由于粘胶材料的使用,也可能导致纸箱的环保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多瓦楞层纸板和纸箱的制造中,瓦楞层之间通过增加芯纸,涂胶粘接带来的成本和环保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纸板,包括第一瓦楞层和第二瓦楞层,所述第一瓦楞层和所述第二瓦楞层相邻设置,所述第一瓦楞层和所述第二瓦楞层粘接连接。

由此,通过相邻的所述第一瓦楞层和所述第二瓦楞层的设置,减少了芯纸层,只需要在所述第一瓦楞层或所述第二瓦楞层上涂胶即可实现所述第一瓦楞层和所述第二瓦楞层的粘接,避免了将所述第一瓦楞层和所述第二瓦楞层分别与所述芯纸层粘接,减少了涂胶工序,从而节省了成本,减少了涂胶量的同时也更加环保。

可选地,所述第一瓦楞层和所述第二瓦楞层的瓦楞呈预设角度设置,所述预设角度大于0°且小于180°。

由此,通过将所述第一瓦楞层和所述第二瓦楞层的瓦楞成预设角度设置,从而可以增大所述第一瓦楞层和所述第二瓦楞层之间的粘合面积。所述第一瓦楞层增强了纸板在所述第一瓦楞层的瓦楞的长度方向上的强度,所述第二瓦楞层增强了纸板在所述第二瓦楞层的瓦楞的长度方向上的强度,所述第一瓦楞层和所述第二瓦楞层共同作用,实现了对纸板整体强度的增加。同时,也可以避免所述第一瓦楞层和所述第二瓦楞层的瓦楞相互平行导致的瓦楞对不齐的现象,特别是当所述第一瓦楞层和所述第二瓦楞层的瓦楞的楞数不同时,减小所述第一瓦楞层和所述第二瓦楞层粘接不上的风险。

可选地,相同长度的所述第一瓦楞层和所述第二瓦楞层中的瓦楞的楞数不同。

由此,当相同长度的所述第一瓦楞层的瓦楞的楞数大于所述第二瓦楞层的瓦楞的楞数时,所述第一瓦楞层可以用于抗压,所述第二瓦楞层可以用于缓冲;当相同长度的所述第一瓦楞层的瓦楞的楞数小于所述第二瓦楞层的瓦楞的楞数时,所述第一瓦楞层可以用于缓冲,所述第二瓦楞层可以用于抗压。

可选地,还包括面纸层和内纸层,所述面纸层、所述第一瓦楞层、所述第二瓦楞层和所述内纸层依次相邻设置,所述面纸层与所述第一瓦楞层粘接连接,所述第二瓦楞层和所述内纸层粘接连接。

由此,通过四层的纸板结构的设计,对纸板的强度进行增强,减少了芯纸层,只需要在所述第一瓦楞层或所述第二瓦楞层上涂胶即可实现所述第一瓦楞层和所述第二瓦楞层的粘接,避免了将所述第一瓦楞层和所述第二瓦楞层分别与所述芯纸层粘接,减少了涂胶工序,从而节省了成本。

可选地,相同长度的所述第一瓦楞层中的瓦楞的楞数大于所述第二瓦楞层中的瓦楞的楞数。

由此,通过所述第一瓦楞层进行抗压,避免纸板向面纸层一侧翻折;通过所述第二瓦楞层进行缓冲。

可选地,所述第一瓦楞层和所述第二瓦楞层的瓦楞相互垂直。

由此,通过相互垂直的所述第一瓦楞层和所述第二瓦楞层的设置,可以分别对纸板横竖方向的强度进行增强,有利于提升纸板各向异性上的抗压强度,当纸板受到外界冲击力时,减小纸板发生破坏的概率。另外,通过瓦楞相互垂直设置的所述第一瓦楞层和所述第二瓦楞层,便于纸板的加工,避免所述第一瓦楞层和所述第二瓦楞层的瓦楞相对倾斜设置造成纸板剪切过程中造成的浪费。

可选地,所述第一瓦楞层或所述第二瓦楞层包括连接板,所述第一瓦楞层或所述第二瓦楞层中相邻的瓦楞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板连接。

由此,通过所述连接板的设置,可以增加所述第一瓦楞层或所述第二瓦楞层与其他纸层粘合的面积,增加粘接强度。

可选地,每300毫米长所述第一瓦楞层中瓦楞的楞数为46至54个。

由此,通过实验验证,合理确定所述第一瓦楞层的楞数,将所述第一瓦楞层的楞数设置为46至54个每300毫米,可以在保证抗压强度的基础之上更加节省成本。

可选地,每300毫米长所述第二瓦楞层中瓦楞的楞数为28至44个。

由此,通过实验验证,合理确定所述第二瓦楞层的楞数,将所述第二瓦楞层的楞数设置为28至44个每300毫米,可以在保证缓冲的基础之上更加节省成本。

可选地,所述第一瓦楞层和/或所述第二瓦楞层中的瓦楞包括梯形瓦楞。

由此,可以增加所述第一瓦楞层或所述第二瓦楞层与其他纸层粘合的面积,增加粘接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所涉及的纸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纸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瓦楞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梯形瓦楞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五层纸板,2-纸板,3-面纸层,4-第一瓦楞层,5-第二瓦楞层,6-内纸层,51-瓦楞,52-连接板,53-梯形瓦楞。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文中所有的方向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的位置关系,仅为了方便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暗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第二”和“第三”并不构成对技术特征的数量的限定,只是为了便于区分描述。

为了增大纸板的强度,纸板里通常包括多层瓦楞纸,例如,如图1所示,现有的五层纸板1由面纸、瓦楞纸、芯纸、瓦楞纸和内纸五层纸粘合而成,两层瓦楞纸分别和芯纸粘合,因此,需要在芯纸的两面分别进行涂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纸板2,如图2和图3所示,至少包括第一瓦楞层4和第二瓦楞层5,所述第一瓦楞层4和所述第二瓦楞层5相邻设置,所述第一瓦楞层4和所述第二瓦楞层5粘接连接。

这里,当所述第一瓦楞层4和所述第二瓦楞层5粘接连接时,可以在所述第一瓦楞层4靠近所述第二瓦楞层5的一面进行涂胶或者在所述第二瓦楞层5靠近所述第一瓦楞层4的一面进行涂胶,使所述第一瓦楞层4和所述第二瓦楞层5粘合。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相邻的所述第一瓦楞层4和所述第二瓦楞层5的设置,减少了芯纸层,只需要在所述第一瓦楞层4或所述第二瓦楞层上涂胶即可实现所述第一瓦楞层4和所述第二瓦楞层5的粘接,避免了将所述第一瓦楞层4和所述第二瓦楞层5分别与所述芯纸层粘接,减少了涂胶工序,从而节省了成本,减少涂胶量的同时也更加环保。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瓦楞层4和所述第二瓦楞层5的瓦楞可能存在对不齐的现象,从而导致所述第一瓦楞层4和所述第二瓦楞层5粘接不上;尤其是当所述第一瓦楞层4和所述第二瓦楞层5的瓦楞的楞数不同时,所述第一瓦楞层4和所述第二瓦楞层5的瓦楞平行设置时,导致所述第一瓦楞层4和所述第二瓦楞层5粘接不上。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瓦楞层4和所述第二瓦楞层5的瓦楞呈预设角度设置,所述预设角度大于0°且小于180°。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纸板中的瓦楞层可以为第一瓦楞层4和第二瓦楞层5两层,所述第一瓦楞层4和所述第二瓦楞层5相邻,为了增大所述第一瓦楞层4和所述第二瓦楞层5的粘合面的面积,所述第一瓦楞层4和所述第二瓦楞层5的瓦楞呈预设角度设置,两层瓦楞层不平行设置。

由此,通过将所述第一瓦楞层4和所述第二瓦楞层5的瓦楞成预设角度设置,从而可以增大所述第一瓦楞层4和所述第二瓦楞层5之间的粘合面积。所述第一瓦楞层4增强了纸板在所述第一瓦楞层4的瓦楞的长度方向上的强度,所述第二瓦楞层5增强了纸板在所述第二瓦楞层5的瓦楞的长度方向上的强度,所述第一瓦楞层4和所述第二瓦楞层5共同作用,实现了对纸板整体强度的增加。同时,也可以避免所述第一瓦楞层4和所述第二瓦楞层5的瓦楞相互平行导致的瓦楞对不齐的现象,特别是当所述第一瓦楞层4和所述第二瓦楞层5的瓦楞的楞数不同时,减小所述第一瓦楞层4和所述第二瓦楞层5粘接不上的风险。

优选地,所述预设角度大于60°且小于120°,通过实验验证,将所述预设角度设置为大于60°且小于120°,避免所述第一瓦楞层4和所述第二瓦楞层5粘接不上的现象发生。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纸板中的瓦楞层至少包括三层,也就是说,纸板中的瓦楞层至少包括第一瓦楞层4、第二瓦楞层5和第三瓦楞层,所述第一瓦楞层4和所述第二瓦楞层5相邻,所述第二瓦楞层5和所述第三瓦楞层相邻,所述第一瓦楞层4和所述第二瓦楞层5的瓦楞呈第一预设角度设置,所述第二瓦楞层5和所述第三瓦楞层的瓦楞呈第二预设角度设置,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和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均大于0°且小于180°。优选地,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和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均大于60°且小于120°,通过实验验证,将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和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均设置为大于60°且小于120°,避免了相邻瓦楞层的瓦楞的楞数不同导致瓦楞对不齐的现象发生,也可以避免相邻瓦楞层粘接不上的现象发生。

如图3所示,相同长度的所述第一瓦楞层4和所述第二瓦楞层5中的瓦楞的楞数不同。瓦楞层的长度方向指的是瓦楞的宽度方向。也就是说,所述第一瓦楞层4和所述第二瓦楞层5的形式不同。这样,当相同长度的所述第一瓦楞层4的瓦楞的楞数大于所述第二瓦楞层5的瓦楞的楞数时,所述第一瓦楞层4可以用于抗压,所述第二瓦楞层5可以用于缓冲;当相同长度的所述第一瓦楞层4的瓦楞的楞数小于所述第二瓦楞层5的瓦楞的楞数时,所述第一瓦楞层4可以用于缓冲,所述第二瓦楞层5可以用于抗压。

如图3所示,所述纸板还包括面纸层3和内纸层6,所述面纸层3、所述第一瓦楞层4、所述第二瓦楞层5和所述内纸层6依次相邻设置,所述面纸层3与所述第一瓦楞层4粘接连接,所述第二瓦楞层5和所述内纸层6粘接连接。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纸板为四层,即依次设置的所述面纸层3、所述第一瓦楞层4、所述第二瓦楞层5和所述内纸层6,这里可以在所述第一瓦楞层4两面进行涂胶,使所述第一瓦楞层4分别与所述面纸层3和所述第二瓦楞层5粘接,所述第二瓦楞层5在靠近所述内纸层6一面进行涂胶,使所述第二瓦楞层5与所述内纸层6粘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在所述面纸层3或者所述内纸层6上继续添加其他纸层,也就是说可以将所述面纸层3和所述内纸层6设置为多层。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至少四层的纸板结构的设计,对纸板的强度进行增强,减少了芯纸层,只需要在所述第一瓦楞层4或所述第二瓦楞层上涂胶即可实现所述第一瓦楞层4和所述第二瓦楞层5的粘接,避免了将所述第一瓦楞层4和所述第二瓦楞层5分别与所述芯纸层粘接,减少了涂胶工序,从而节省了成本。

如图3所示,相同长度的所述第一瓦楞层4中的瓦楞的楞数大于所述第二瓦楞层5中的瓦楞的楞数。由于所述第一瓦楞层4与所述面纸层3相邻,从而可以通过所述第一瓦楞层4进行抗压,避免纸板向面纸层3一侧翻折;由于所述第二瓦楞层5与所述内纸层6相邻,从而可以通过所述第二瓦楞层5进行缓冲。

优选地,每300毫米长所述第一瓦楞层4中瓦楞的楞数为46至54个。也就是说,所述第一瓦楞层4为b瓦,所述第一瓦楞层4的瓦楞的高度为2.5mm。通过实验验证,合理确定所述第一瓦楞层4的楞数,将所述第一瓦楞层4的楞数设置为46至54个每300毫米,可以在保证抗压强度的基础之上更加节省成本。

优选地,每300毫米长所述第二瓦楞层5中瓦楞的楞数为28至44个。也就是说,所述第二瓦楞层5为c瓦,所述第二瓦楞层5的瓦楞的高度为3.5mm。通过实验验证,合理确定所述第二瓦楞层5的楞数,将所述第二瓦楞层5的楞数设置为28至44个每300毫米,可以在保证缓冲的基础之上更加节省成本。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瓦楞层4和所述第二瓦楞层5的瓦楞相互垂直。也就是说,所述第一瓦楞层4和所述第二瓦楞层5的瓦楞51之间的夹角为90°。所述第一瓦楞层4的所有瓦楞均与所述第二瓦楞层5的所有瓦楞相垂直。所述第一瓦楞层4增强了纸板在所述第一瓦楞层4的瓦楞的长度方向上的强度,所述第二瓦楞层5增强了纸板在所述第二瓦楞层5的瓦楞的长度方向上的强度,所述第一瓦楞层4和所述第二瓦楞层5共同作用,实现了对纸板整体强度的增加。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相互垂直的所述第一瓦楞层4和所述第二瓦楞层5的设置,可以分别对纸板横竖方向的强度进行增强,有利于提升纸板各向异性上的抗压强度,当纸板受到外界冲击力时,减小纸板发生破坏的概率。另外,通过瓦楞相互垂直设置的所述第一瓦楞层4和所述第二瓦楞层5,便于纸板的加工,避免所述第一瓦楞层4和所述第二瓦楞层5的瓦楞相对倾斜设置造成纸板剪切过程中造成的浪费。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瓦楞层4或所述第二瓦楞层5包括连接板52,所述第一瓦楞层4或所述第二瓦楞层5中相邻的瓦楞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板52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瓦楞层4或所述第二瓦楞层5的瓦楞51与所述连接板52为一体结构,所述连接板52为所述第一瓦楞层4或所述第二瓦楞层5的一部分。所述连接板52与所述第一瓦楞层4或所述第二瓦楞层5的瓦楞相切。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所述连接板52的设置,可以增加所述第一瓦楞层4或所述第二瓦楞层5与其他纸层粘合的面积,增加粘接强度。

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瓦楞层4和/或所述第二瓦楞层5中的瓦楞包括梯形瓦楞53。也就是说,所述第一瓦楞层4和/或所述第二瓦楞层5中的瓦楞的高度方向的一端设置为平台结构,这样可以增加所述第一瓦楞层4或所述第二瓦楞层5与其他纸层粘合的面积,增加粘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纸箱,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纸板,所述纸箱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纸板制成。所述纸箱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与所述纸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