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软弹性型雪纺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40296发布日期:2022-01-26 17:46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柔软弹性型雪纺面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雪纺面料,具体是一种柔软弹性型雪纺面料,属于面料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在服装大世界里,服装的面料五花八门,日新月异,但是从总体上来讲,优质、高档的面料,大都具有穿著舒适、吸汗透气、悬垂挺括、视觉高贵、触觉柔美等几个方面的特点,“雪纺”的学名叫“乔其纱”,乔其纱又称乔其绉,是以强捻绉经、绉纬制织的一种丝织物,根据所用原料可分为真丝雪纺、人造雪纺和涤纶丝雪纺等几种,同样是雪纺面料,不同的原料所织成的面料差别也是很大的,质地和手感的相差甚远,所以价格差别也非常的大。
3.有些雪纺面料弹性相对较差,穿起来不够贴身,弹性雪纺面料穿着会拉大缝隙,不利于保暖保温,且面料表面也不够柔软。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柔软弹性型雪纺面料。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柔软弹性型雪纺面料。
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柔软弹性型雪纺面料,包括柔软层、羊毛线、中空线、弹性层、松紧经线和涤纶纬线,所述羊毛线通过纺织设备与中空线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柔软层,所述柔软层设置在网织层外侧,所述松紧经线通过纺织设备与涤纶纬线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弹性层,所述弹性层设置在仿生棉层内侧。
6.进一步地,所述网织层内侧与仿生棉层相互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仿生棉层通过涤纶与锦纶相互交织形成,且仿生棉层内部为蓬松结构。
8.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层的厚度尺寸为整体厚度的二分之一,且弹性层位于仿生棉层之间。
9.进一步地,所述柔软层为面料外部面层,且柔软层长宽尺寸与弹性层长宽尺寸及仿生棉层长宽尺寸一致。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柔软弹性型且保温保暖的雪纺面料。
附图说明
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
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柔软层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弹性层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弹性层,11、松紧经线,12、涤纶纬线,2、仿生棉层,3、网织层,4、柔软层,41、羊毛线,42、中空线。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7.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1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9.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柔软弹性型雪纺面料,包括柔软层4、羊毛线41、中空线42、弹性层1、松紧经线11和涤纶纬线12,所述羊毛线41通过纺织设备与中空线42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柔软层4,所述柔软层4设置在网织层3外侧,所述松紧经线11通过纺织设备与涤纶纬线12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弹性层1,所述弹性层1设置在仿生棉层2内侧;
20.通过将松紧经线11与涤纶纬线12经纺织设备形成弹性层1,使得面料具备弹性,更加贴身,且弹性层1位于上下分布的仿生棉层2之间,达到不透风的效果,通过将羊毛线41与中空线42经纺织设备形成柔软层4,提高了面料表面的柔软性,且与仿生棉层2构成保温保暖面料。
21.所述网织层3内侧与仿生棉层2相互连接,达到相互连接的效果;所述仿生棉层2通过涤纶与锦纶相互交织形成,且仿生棉层2内部为蓬松结构,通过将仿生棉层2内部设置为蓬松结,达到具备吸水的效果;所述弹性层1的厚度尺寸为整体厚度的二分之一,且弹性层1位于仿生棉层2之间,通过弹性层1的厚度尺寸为整体厚度的二分之一,能够作为面料基层;所述柔软层4为面料外部面层,且柔软层4长宽尺寸与弹性层1长宽尺寸及仿生棉层2长宽尺寸一致,保证各面料层之间相互匹配设置。
2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将松紧经线11与涤纶纬线12经纺织设备形成弹性层1,使得面料具备弹性,更加贴身,且弹性层1位于上下分布的仿生棉层2之间,达到不透风的效果;
23.通过将羊毛线41与中空线42经纺织设备形成柔软层4,提高了面料表面的柔软性,且与仿生棉层2构成保温保暖面料。
24.本申请的有益之处在于:
25.1.本申请结构合理,通过将松紧经线11与涤纶纬线12经纺织设备形成弹性层1,使
得面料具备弹性,更加贴身,且弹性层1位于上下分布的仿生棉层2之间,达到不透风的效果;
26.2.本申请结构合理,通过将羊毛线41与中空线42经纺织设备形成柔软层4,提高了面料表面的柔软性,且与仿生棉层2构成保温保暖面料。
2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得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28.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柔软弹性型雪纺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柔软层(4)、羊毛线(41)、中空线(42)、弹性层(1)、松紧经线(11)和涤纶纬线(12),所述羊毛线(41)通过纺织设备与中空线(42)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柔软层(4),所述柔软层(4)设置在网织层(3)外侧,所述松紧经线(11)通过纺织设备与涤纶纬线(12)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弹性层(1),所述弹性层(1)设置在仿生棉层(2)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软弹性型雪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织层(3)内侧与仿生棉层(2)相互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软弹性型雪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棉层(2)通过涤纶与锦纶相互交织形成,且仿生棉层(2)内部为蓬松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软弹性型雪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层(1)的厚度尺寸为整体厚度的二分之一,且弹性层(1)位于仿生棉层(2)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软弹性型雪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柔软层(4)为面料外部面层,且柔软层(4)长宽尺寸与弹性层(1)长宽尺寸及仿生棉层(2)长宽尺寸一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柔软弹性型雪纺面料,包括弹性层、松紧经线、涤纶纬线、仿生棉层、网织层、柔软层、羊毛线和中空线。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通过将松紧经线与涤纶纬线经纺织设备形成弹性层,使得面料具备弹性,更加贴身,且弹性层位于上下分布的仿生棉层之间,达到不透风的效果,通过将羊毛线与中空线经纺织设备形成柔软层,提高了面料表面的柔软性,且与仿生棉层构成保温保暖面料。层构成保温保暖面料。层构成保温保暖面料。


技术研发人员:高春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华纵纺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2
技术公布日:2022/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