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96758发布日期:2022-11-02 08:2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阻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凹槽;内衬套,所述内衬套安装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内衬套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径在所述第二凹槽的轴向上沿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向槽口的方向逐渐增加,所述壳体和所述内衬套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凹槽连通的进球通道和出球通道;转子,所述转子的一端可转动地配合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转子的外周壁上设有接球槽;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转子的另一端相连,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转子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包括转子本体和第一转子轴,所述转子本体可转动地配合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转子本体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凹槽的相匹配,所述第一转子轴的一端与所述转子本体相连,所述第一转子轴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球通道和所述出球通道沿所述第二凹槽的径向相对设置,所述接球槽为两个,两个所述接球槽沿所述转子的径向相对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球槽的槽底的中心处设有凸台,所述凸台的高度为3-5mm,所述凸台的上表面到所述转子本体外周壁之间的距离为62-65mm。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流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处设有第一台阶,所述盖板通过螺栓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台阶处,所述第一转子轴贯穿所述盖板,所述盖板压设在所述转子本体的一端的端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阻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处还设有第二台阶,所述第二台阶位于所述第一台阶背离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的一侧,所述第二台阶上开设有双道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阻流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端盖,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处还设有第三台阶,所述第三台阶位于所述第二台阶背离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的一侧,所述端盖通过螺栓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三台阶处,所述第一转子轴贯穿所述端盖,所述端盖通过所述密封圈将所述盖板压紧。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阻流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轴承,所述端盖的表面设有第一轴承槽,所述第一轴承套设在所述第一转子轴上,且安装在所述第一轴承安装槽内。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流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轴承,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设有第二轴承槽,所述转子本体背离所述第一转子轴的一端的端面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槽底设有第二转子轴,所述下轴承套设在所述第二转子轴上,且安装在所述第二轴承槽内。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减速器、联轴器和磁力传动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减速器的输入轴相连,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磁力传动器相连,所述磁力传动器与所述第一转子轴相连。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流器,所述阻流器包括壳体、内衬套、转子和驱动组件,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内衬套安装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内衬套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径在所述第二凹槽的轴向上沿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向槽口的方向逐渐增加,所述壳体和所述内衬套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凹槽连通的进球通道和出球通道,所述转子的一端可转动地配合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转子的外周壁上设有接球槽,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转子的另一端相连。本发明实施例的阻流器,通过转子锥面和衬套锥面的配合实现自密封,从而提升阻流器的阻流作用,并且阻流器的阻流效果不会随着密封面的磨损而减弱,无需频繁更换和维修阻流器,可靠性强,使用寿命长。用寿命长。用寿命长。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鲁 雷伟俊 孟东旺 许杰 汪景新 王翥 肖三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能核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28
技术公布日:2022/11/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