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丝绳张力自动平衡方法及悬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16343阅读:10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钢丝绳张力自动平衡方法及悬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丝绳张力自动平衡方法及悬挂装置,尤其适用于矿井多绳摩擦提升,也适用于其它需要提升运输的场合。
多绳摩擦提升是大中型矿井多用的提升设备,它具有提升能力大,安全性能好,结构合理的优点,因此备受矿山企业的青睐,但目前使用的摩擦提升机中钢丝绳张力平衡问题是一大难题,各钢丝绳张力不平衡是断绳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这一问题采用过多种尝试,如杠杆式、弹簧式、液压垫块式、液压螺旋式和滑轮等,这些装置对调整平衡也都有一定效果,但承力结构元件较多,结构复杂,且不能解决动态不平衡的问题。专利ZL93237844.7公开了一种利用密闭胶囊结构代替动密封形成的密闭液压式连通器,解决了现场多年来动态不平衡的问题,但由于胶囊和缸壁的阻力较大,在行程较大的情况下,会影响钢丝绳张力平衡的精度,另外其承力结构复杂,行程量受到一定限制。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阻力小,动平衡快、结构简单,行程量大的钢丝绳张力动平衡方法及悬挂装置。
本发明钢丝绳张力平衡悬挂装置,它包括油缸,侧板,连接销,连通管以及相连接的四角连接板,在侧板的中部设置一带有豁口的中板,将液压油缸设置在中板的豁口内,用压板将油缸筒固定在两侧板上,中板连接在楔形绳环上,侧板连接在十字换向连接叉上,在油缸的活塞上开有三个槽,三个槽内设置有yx密封圈和配合复合材料补偿套。
本发明悬挂装置的张力自动平衡方法是采用多个悬挂装置及连通器油缸形成的抽拉式扣环结构的方式,提升重量通过侧板传递给油缸筒,与柱塞形成油缸内的油液压力,将楔形绳环直接与中板相连接,中板随钢丝绳的张力向上运动,中板拉动油缸的柱塞压缩油缸,通过连通管和截止阀自动调节各油缸内的油压相同,在各油缸的连通管路上采用了传感器及信号转变发射器。油缸采用上下腔均可进排油的双作用式油缸,油缸的活塞上设置的复合材料补偿套为过渡配合。
本发明钢丝绳张力自动平衡方法及悬挂装置,最适用于矿井多绳摩擦提升,采用扣环抽拉式的方法,配与中板连接的装置,能高精度地实现钢丝绳张力的动、静平衡,减少衬垫磨损和断绳事故,延长钢丝绳使用寿命;能随时调整容器水平位置而不需截绳;能准确地测定提升量并可对提升装载量的控制,其方法合理,结构简单,油缸内的阻力较小,动平衡快,在原结构高度不变的情况下,调节行程量可增至600~800mm,经工业性试验,效果显著,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图1是本发明悬挂装置结构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连通器油缸结构图。
楔形绳环1,销子2、中板3、压板4、油缸5、侧板6、截止阀7、传感器及信号转变发射器8、连通管9、十字换向连接叉10、销子11、四角连接板12、油缸筒13、yx密封圈14、复合材料补偿套15、柱塞16、导向补偿套17、油缸端盖1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本发明钢丝绳张力平衡悬挂装置,承接力元件由一块中板3和两块侧板6组成,在中板3和侧版6的内部设置液压油缸5,中板3中部开有一长豁口,用压板4将油缸筒13固定在两侧板6上,油缸柱塞16顶在中板3豁口底部,形成扣环抽拉结构,中板3由销子2连接在楔形绳环1上,侧板6由销子11连接在十字换向连接叉10上,换向连接叉10与四角连接板12连在一起。油缸5的活塞上开有三个槽,边上两个槽内设置同向yx密封圈14,中间的槽内设置复合材料聚四氟乙烯补偿套15,柱塞16与活塞为一体,柱塞16与油缸端盖18处设有导向补偿套17,本发明钢丝绳张力自动平衡的方法,采用多个悬挂装置及连通器油缸5形成的抽拉扣环结构的方式,把钢丝和提升容器之间的张力转变成液体压力。将钢丝绳通过楔形绳环1直接与中板3相连,中板3拉动油缸5的柱塞16压缩油缸,采用连通管9和截止阀7将各油缸5连通,使各油缸5中压力平衡,从而实现钢丝绳张力平衡。为保证油缸的安全可靠,油缸与活塞之间的密封采用yx密封圈14和复合材料补偿套15组合式,活塞的三个槽内,边上的两个槽内设置同向yx密封圈,中间槽设置的复合材料补偿套15为铜粉、石墨、二硫化钼等聚四氟乙烯补偿套,采用过渡配合,为保证柱塞16与油缸端盖18内孔间隙的一致性和不漏油,也采用yx密封圈和聚乙烯四氟乙烯导向补偿套17。其油缸5采用上下腔均可进排油的双作用式油缸,并配有垫块。在某一油缸失效时,可加上垫块,使缸的下腔进油,上腔排油,实现油缸快速更换。在各油缸的连通管路上设置了传感器及信号转变发射器8,将油压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发射出来,并通过定位电子接收器将信号接收处理,从而实现对提升量的测定和对提升机的保护。
权利要求
1.钢丝绳张力自动平衡悬挂装置,它包括油缸(5),侧板(6),连接销(2)、(11),连通管(9)以及相连接的四角连接板(12),其特征在于在侧板(6)的中部设置一带有豁口的中板(3),将液压油缸(5)设置在中板(3)的豁口内,用压板(4)将油缸筒(13)固定在两侧板(6)上,中板(3)连接在楔形绳环(1)上,侧板(6)连接在十字换向连接叉(1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绳张力自动平衡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油缸(5)的活塞上开有三个槽。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钢丝绳张力自动平衡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活塞的三个槽内设有yx密封圈(14)和配合复合材料补偿套(15)。
4.钢丝绳张力自动平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多个悬挂装置及连通器油缸(5)形成的抽拉式扣环结构的方式,提升重量通过侧板(6)传递给油缸筒(13),与柱塞形成油缸(5)内的油液压力,将楔形绳环(1)直接与中板(3)相连接,中板(3)随钢丝绳的张力向上运动,中板(3)拉动油缸(5)的柱塞压缩油缸,通过连接管(9)和截止阀自动调节各油缸(5)内的油压相同,在各油缸(5)的连通管路上采用了传感器及信号转变发射器(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丝绳张力自动平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油缸(5)采用上下腔均可进排油的双作用式油缸。
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钢丝绳张力自动平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活塞上设置的复合材料补偿套(15)为过渡配合。
全文摘要
钢丝绳张力自动平衡方法及悬挂装置,最适用于矿井多绳摩擦提升。采用中板、侧板和油缸形成的扣环抽拉式的方法,配与实现该方法的悬挂装置,将油缸设置在中板的豁口内,油缸筒由压板连接在侧板上,中板拉动油缸柱塞压缩油缸,能高精度地实现钢线绳张力自动平衡,减少衬垫磨损和断绳事故,能随时调整容器水平位置而不需截绳;能准确地测定提升量并可对提升装载量的控制;其方法简便,结构简单,油缸内的阻力较小,动平衡快,调节行程量可增至600~800mm。
文档编号B66D1/28GK1178189SQ9611711
公开日1998年4月8日 申请日期1996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1996年9月27日
发明者王秀元, 周之津, 苗运江 申请人:中国矿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