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将植物纤维转化成生态饲料的方法

文档序号:310428阅读:5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将植物纤维转化成生态饲料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植物纤维转化成生态饲料的方法。
我国现有的精饲料中含有抗生素、激素、镇静剂等药物添加剂。用这种饲料喂养畜禽,虽可促使畜禽生长发育迅速,但所得到的畜禽产品的品质低劣,不能与自然生长的畜禽相比。有些添加剂甚至会残留和积累,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并污染环境。近年来人们提倡使用生态饲料。生态饲料是一类既可促进禽畜生长,又不会危害人体健康和污染环境的饲料总称。在生态食物链中,植物纤维处于较低的层次。据统计,我国每年产出的秸杆约6亿吨、蔗渣700万吨、米糠1000万吨、玉米芯1000万吨、稻壳2000吨,还有大量的木屑、边角料及枝丫材等,这些大量农林废弃纤维资源利用率极低,少量用于造纸、建筑及纺织等,大部分在环境中腐烂或在农田直接烧毁,以至形成环境污染源。
在自然界中有一种吞食植物纤维非常厉害的生物,即白蚂蚁。白蚁要吞食掉大量的纤维素。非洲历史上有过一些大的王国,这些王国的宫殿多是用木头建成,但是,今天我们却见不到这些宫殿的一点遗迹,非洲的历史几乎全部消失在白蚁的肚子里。白蚁常常因为其对木质家具的蛀蚀而被列为害虫,人们千方百计地想办法消灭它。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植物纤维转化成生态饲料的方法,充分利用充足的植物纤维资源和对人类危害较大的白蚂蚁,变废为宝,制得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生态饲料。
本发明提供的将植物纤维转化成生态饲料的方法是在转化池中,采取泥土、植物纤维相间的层铺结构,每层植物纤维上放入白蚂蚁。加盖但不密封。待所加入的植物纤维被蛀空,变成残渣后,密封转化池,通入酒精蒸气,将白蚂蚁醉死后制成生态饲料。
将白蚂蚁醉死后制成生态饲料可采取以下三种途径a、收集白蚂蚁,干燥粉碎,制得纯白蚁饲料;或b、在转化池中直接将白蚂蚁与植物残渣、泥土混匀,干燥,粉碎,造粒,即得复合生态饲料产品;或c、在转化池中再加入动物饲料,如玉米、米糠等,直接将动物饲料与白蚂蚁、植物残渣、泥土混匀,干燥,粉碎,造粒,即得复合生态饲料产品。
其中泥土与植物纤维的重量比以1∶1~10之间为佳。
植物纤维一般选自秸杆、蔗渣、米糠、玉米芯、稻壳、木屑、边角料及枝丫材等废弃植物纤维原料。
自然界中有许多以纤维素或木质素为食物的昆虫,它们吞食植物废料并转化为营养物质为其所吸收形成肌体,也就是说昆虫可以将废弃植物自然地转化为蛋白质。人们可以利用这种自然的生物转化,以植物废料喂养无害的昆虫,再以昆虫喂养禽畜,这些以植物废料为食物的昆虫相当于一种自然的生态饲料。昆虫的蛋白质含量高,可替代精饲料喂畜禽,不仅可以降低饲养成本,而且无毒无害,可以提高产品质量。
白蚂蚁是自然界中吞食植物纤维非常厉害的生物,白蚁要吞食掉大量的纤维素,因为其对木质家具的蛀蚀而被列为害虫,人们千方百计地想办法消灭它。但如果我们根据其吞食纤维能力极强的特点加以利用,将会造福人类。据统计,我国每年产出的秸杆约6亿吨、蔗渣700万吨、米糠1000万吨、玉米芯1000万吨、稻壳2000吨,还有大量的木屑、边角料及枝丫材等,这些大量农林废弃纤维资源利用率极低,少量用于造纸、建筑及纺织等,大部分在环境中腐烂或在农田直接烧毁,以至形成环境污染源。众所周知纤维素是难以消化的物质,但白蚁却可以消化它。白蚁群能垒起很大的土堆,常高达几尺。充满孔状通道的蚁巢里四通八达,分隔成无数小室。成群的工蚁把植物残渣咬碎,用来建造悬空式的螺旋形“菜园”。“菜园”里种了一种特殊的蘑菇,这种蘑菇能够产生出一种酶,使得纤维素变得易于消化,白蚁离开了这种蘑菇无法生存,而这种蘑菇也只生长在白蚁的土堡中。白蚂蚁蛋白质含量达42%以上,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畜禽食后不仅生长快,还可提高免疫力。有资料报道白蚁富含营养且味道不错,可以沸煮或油煎后食用,而且生吃会更有营养。虽然如此,但受人类观念上的影响,白蚂蚁作为食物,较难被接受。但用白蚂蚁作饲料具有非常高的开发价值。所得饲料可喂养龟、鳖等禽畜。
加入转化池中的白蚁称为种蚁。种蚁可由培蚁池培育。培蚁池可较转化池小,所铺的土壤厚,废弃植物散布于土壤中,一般培蚁池中泥土与植物纤维的混合重量比可在1∶0.1~10之间。收集种蚁时,从陪蚁池中取出白蚁的垒巢,放入水中,捞出从巢中爬出的白蚁即可。蚁巢仍放回培蚁池,添加植物纤维可继续培蚁。
按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实施,建一产出500吨精制生态饲料的饲料厂,每年可以消耗2万吨废弃植物,年利润可达400万元以上。
本发明利用白蚂蚁吞食这些纤维物质,不仅可以清除这些废物,而且可以将其转化为白蚂蚁的有机肌体,可以为其它食肉禽畜所利用。因而利用废弃植物人工养殖白蚂蚁,同时严格控制白蚁危害,便可变废为宝,产生重大的社会效益和明显的经济效益。
实施例1种蚁的培育将200公斤松软土壤与200公斤甘庶渣充分混合,倒入一1×1×1m的培蚁池中。从山上捉取白蚁100只,加入其中,加盖但不密封,经过一个月,小心取出较硬的蚁巢,蚁巢周围用稻草缠绕,放入水中5分钟取出,稻草上即爬满白蚁,将之放入转化池中即可。蚁巢仍放回培蚁池,添加甘蔗渣继续培蚁。
实施例2生态饲料的生产在一2×2×2m的转化池中,铺一层厚为10厘米的泥土,在泥土上铺一层厚为80厘米的稻壳,同时加入500只白蚂蚁,再在其上依次铺上同样厚度的泥土、废弃植物和同样多的白蚂蚁。加盖但不密封。经过半个月后,所加入的稻壳几乎全部被吞食掉。收集白蚂蚁,干燥、粉碎,即得产品。
实施例3生态饲料的生产在一2×2×2m的转化池中,铺一层厚为10厘米的泥土,在泥土上铺一层厚为60厘米的甘蔗渣,同时加入1000只白蚂蚁,再在其上依次铺上同样厚度的泥土、废弃植物和同样多的白蚂蚁。加盖但不密封。经过一周,所加入的甘蔗渣几乎全部被蛀空,变成残渣。然后密封转化池,通入酒精蒸气,将白蚂蚁醉死。将转化池中的白蚁、泥土和植物残渣混匀,干燥,粉碎,造粒,即得产品。
实施例3生态饲料的生产在一2×2×2m的转化池中,铺一层厚为20厘米的泥土,在泥土上铺一层厚为60厘米的玉米芯,同时加入1000只白蚂蚁,再在其上依次铺上同样厚度的泥土、废弃植物和同样多的白蚂蚁。加盖但不密封。经过一周,所加入的玉米芯几乎全部被蛀空,变成残渣。然后密封转化池,通入酒精蒸气,将白蚂蚁醉死。另加入20公斤米糠,与转化池中的白蚁、泥土和植物残渣混匀,干燥,粉碎,造粒,即得产品。
权利要求
1.一种将植物纤维转化成生态饲料的方法,是在转化池中采取泥土、植物纤维相间的层铺结构,每层植物纤维上放入白蚂蚁,加盖但不密封,待所加入的植物纤维被蛀空,变成残渣后,密封转化池,通入酒精蒸气,将白蚂蚁醉死后制成生态饲料。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白蚂蚁醉死后制成生态饲料采取以下途径a、收集白蚂蚁,干燥粉碎,制得纯白蚁饲料;或b、在转化池中直接将白蚂蚁与植物残渣、泥土混匀,干燥,粉碎,造粒,即得复合生态饲料产品;或c、在转化池中再加入动物饲料,直接将动物饲料与白蚂蚁、植物残渣、泥土混匀,干燥,粉碎,造粒,即得复合生态饲料产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泥土与植物纤维的重量比为1∶1~1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植物纤维选自秸杆、蔗渣、米糠、玉米芯、稻壳、木屑、边角料及枝丫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将植物纤维转化成生态饲料的方法,该方法是在转化池中采取泥土、植物纤维相间的层铺结构,每层植物纤维上放入白蚂蚁,加盖但不密封,待所加入的植物纤维被蛀空,变成残渣后,密封转化池,通入酒精蒸气,将白蚂蚁醉死后制成生态饲料。本发明充分利用充足的植物纤维资源和对人类危害较大的白蚂蚁,变废为宝,制得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复合生态饲料,产生重大的社会效益和明显的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A23K1/14GK1334021SQ0112764
公开日2002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01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01年7月24日
发明者欧义芳, 黄秋莲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