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的换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02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温室的换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用于培育植物的温室的换气装置,特别涉及被设置在温室的屋顶面上的换气装置的改良。
背景技术
一般用于培育植物的温室,例如,是在地面上竖起多根拱形管,并配置与该拱形管相正交的横向支柱和用于固定薄膜的框架从而构成骨架结构,在将透明或半透明的合成树脂薄膜通过上述用于固定薄膜的框架固定的同时,在屋顶面、侧面以及山墙面上展开从而形成的。
并且,由于上述温室必须进行通风换气,在屋顶面的任意位置上形成开口部,设置具有与该开口部相对的天窗的换气装置,并通过该天窗的开闭而进行通风换气。
而且,以前的换气装置,例如,特开2000-287561号公报所公开的换气装置具有设置在温室顶部的屋脊处的开口部,用来开闭被设置在该屋脊上的开口部的山形的天窗,以及通过连杆驱动天窗的驱动杆,通过驱动杆在轴向的移动,可以使天窗从开口部向上方移动,通过该天窗的移动,可以打开开口部从而可以进行温室的通风换气。
此外还有,例如,如特开2003-153634号公报以及特开2003-009677号公报所公开的,被设置在屋顶面上的开口部通过沿着屋顶面滑动的天窗进行开闭,或者如特开2001-148948号公报所公开的,屋顶面的大部分通过连杆机构进行旋转以及折叠,从而实现屋顶面的开口。
但是,上述以前的换气装置,虽然在功能上并不存在特别的问题,但是存在如下不便。
即,以前的换气装置,是被横跨设置在整个温室的屋顶面上的大规模设备,由于该设备的造价高,提高了温室所花费的成本。
另外,设置时不得不依赖专门从事温室建设的人员,农业人员即使是考虑追加换气装置,也不能够简便地进行设置。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不便而完成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农业人员可以简便地将其设置在温室的屋顶面上,并且低成本的温室的换气装置。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1课题解决方案的温室的换气装置,设置在屋顶面上,其特征在于该温室的换气装置具备窗框;突出设置在窗框侧部的内周侧上的导水槽;以及上部侧可相对窗框自由转动地设置在窗框的内周侧的转动框,上述转动框与上述导水槽以及窗框的下部搭接(ラツプ)。
根据本发明的第1课题解决方案,通过在窗框上安装转动框的结构,实现了轻量化和小型化,与以前的换气装置相比成本低廉,使花费在温室上的成本比以前减少。
并且,在换气装置的轻量、小型化的基础上,通过托架可以简便地固定管,因此,不必依赖施工人员,农业人员自己就可以简便地设置换气装置。
而且,虽然通过使转动框相对窗框转动而打开窗框可以进行温室的通风换气,但是,在将窗框遮断的情况下,例如,即使下雨,由于转动框与突出在窗框的内周侧的导水槽以及窗框的下部相搭接,从转动框的左右侧部和窗框的左右侧部之间的缝隙中浸入的雨水通过导水槽被排到温室外,因而可以防止雨水浸入温室内。
本发明的第2课题解决方案的温室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1课题解决方案中,在转动框的下部设置盖体,该盖体与窗框的下部搭接。
根据本发明的第2课题解决方案,盖体设置在转动框的下部,且该盖体与窗框的下部搭接,因而,从转动框上流下的雨水从该盖体上通过从而防止其从转动框与窗框之间的缝隙中浸入,雨水不会从此部位浸入温室。
本发明的第3课题解决方案的温室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1或第2课题解决方案中,在转动框的左右侧部设置盖体,该盖体与窗框的左右侧部搭接。
根据本发明的第3课题解决方案,盖体分别被安装在转动框的左右侧部,由于该各盖体分别与窗框的左右侧部搭接,因而可以有效防止雨水从转动框的左右侧部和窗框的左右侧部之间的缝隙浸入,进一步提高抑制雨水浸入的效果。
本发明的第4课题解决方案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1~第3课题解决方案的任意一项中,窗框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将温室的薄膜插入的开口部宽度窄的燕尾槽框架;设置在该燕尾槽框架内并固定上述薄膜的卡合部件;以及连接配置在燕尾槽框架的斜下方的导水槽,窗框的上下部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温室的薄膜的开口部宽度窄的燕尾槽框架,以及,将上述薄膜固定在该燕尾槽框架内的卡合部件。
本发明的第5课题解决方案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1~4课题解决方案的任意一项中,转动框的左右以及下部分别具备用于将温室的薄膜插入的开口部宽度窄的燕尾槽框架,以及,将上述薄膜固定在该燕尾槽框架内的卡合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4及第5课题解决方案,若预先将换气装置固定在温室的骨架结构上,则可以将薄膜展开在温室的整体上,由于可以省去单独将薄膜展开在换气装置上的作业,因而与以前的换气装置相比,可以简单地进行该展开作业以及换气装置的安装作业。
本发明的第6课题解决方案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4或第5课题解决方案中,在窗框下部的燕尾槽框架中设置有覆盖该燕尾槽框架的开口部的盖体。
根据本发明的第6课题解决方案,由于在窗框下部的燕尾槽框架上也安装着可自由安装或脱离地安装在其上端开口部上的盖体,因而可以防止雨水积存在该燕尾槽框架里,并雨水从燕尾槽框架中溢出而浸入转动框和窗框之间的空隙,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防止雨水浸入的效果。
本发明的第7课题解决方案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1~第6课题解决方案中,在窗框的背面侧设置有防虫用的网。
根据本发明的第7课题解决方案,在窗框打开时可以防止害虫等侵入温室内。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温室的换气装置的正面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温室的换气装置的背面立体图;图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温室的换气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窗框的上部的放大横截面图;
图5是窗框的下部的放大横截面图;图6是窗框侧部的下端部的放大立体图;图7是窗框侧部的下端部的放大横截面图;图8是用于将窗框安装在管上的托架的立体图;图9是用于将窗框安装在管上的托架的侧面图;图10是窗框的下部的放大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基于图1~图10,对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温室的换气装置的正面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温室的换气装置的背面立体图。图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温室的换气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窗框的上部的放大横截面图。图5是窗框的下部的放大横截面图。图6是窗框侧部的下端部的放大立体图。图7是窗框侧部的下端部的放大横截面图。图8是用于将窗框安装在管上的托架的立体图。图9是用于将窗框安装在管上用的托架的侧面图。图10是窗框的下部的放大横横截面图。
如图1至图3所示,一实施例中的温室的换气装置具有窗框1,突出设置在窗框1的侧部11、13的内周侧上的导水槽21、22,以及,上部侧相对窗框可自由转动地安装在窗框1的内周侧的转动框3。
下面进行详细说明,窗框1为矩形,如图4所示,其上部10具备用于固定温室的薄膜S的开口部宽度窄的燕尾槽框架50,被连接在该燕尾槽框架50的图4中左端并卡合转动框3的卡合部52,以及,将上述薄膜S固定在该燕尾槽框架50内的相当于卡合部件的卡合线条。而且,该卡合部52形成为截面大致C形,在图4的上端设置卷盘(カ一ル)部53,该卷盘部53夹持设置在后述转动框3的上部30上的横梁72的前端,由此,该卡合部52与横梁72卡合,转动框3的上部30可自由转动地安装在窗框1的上部10上。另外,卡合部52在图4的上端呈弯曲状,因此,即使卡合部52在薄膜S上摩擦,也不会导致薄膜S的表面磨伤。
并且,如图5所示,窗框1的下部12具备用于固定温室的薄膜S的开口部宽度窄的燕尾槽框架(フレ一ム)55,从该燕尾槽框架55在图5中的右端部延伸设置的L字型的转动框支撑部56,以及,相当于将上述薄膜S卡合在该燕尾槽框架55内的卡合部件的卡合线条51,如图3及图6所示,其左侧部11具备用于将薄膜S插入的开口部宽度窄的燕尾槽框架60,相当于将上述薄膜S固定在该燕尾槽框架60内的卡合部件的卡合线条51,以及,连接设置在燕尾槽框架60的右侧斜下方的燕尾槽框架状的导水槽21,如图3所示,和左侧部11一样,其右侧部13具备用于将薄膜S插入的开口部宽度窄的燕尾槽框架65,相当于将上述薄膜S固定在该燕尾槽框架65内的卡合部件的卡合线条51,以及,连接设置在燕尾槽框架65的右侧斜下方的燕尾槽框架状的导水槽22,右侧部13被设置为与左侧部11的燕尾槽框架60以及导水槽21正好左右相反。而且,如图1所示,在侧部11、13的下端,分别连接着用于连接软管H以将雨水排出到温室外的管套40。如图6以及图7所示,该管套40具备具有在外部开口的外侧通路42、43以及中央通路44的管套本体41,一体设置在管套本体41的上部,用于夹持左右侧部11、13的导水槽21、22的下部的夹持部45、46,以及,与外侧通路42以及管套本体的下部外方相连通的连接部47,软管H嵌合在该连接部47上。而且,侵入到导水槽21、22内的雨水,从导水槽21、22内部通过外侧通路42、43或中央通路44被导入接续部47,并通过软管H向温室外排出。另外,在图7中,套管本体41的左右宽度被设定为在被安装在导水槽21、22上的状态下与燕尾槽框架60、65相面对的宽度,即使被插入到燕尾槽框架60、65内的薄膜S由于长年恶化等产生龟裂而使雨水浸入到燕尾槽框架60、65内,由于可通过套管本体41回收雨水,因而可以防止雨水浸入到温室内。
并且,上述上下部10、12的燕尾槽框架50、55在图3中的左右端分别在导水槽21、22的上面重叠并通过铆钉结合在左右侧部11、13处。另外,其结合方法除铆接以外,也可以采用螺钉螺母、焊接等其他公知的结合方法。因此,结合部52、导水槽21、22以及转动框支撑部56突出地配置在窗框1的内周侧。
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转动框3呈矩形,其上部30具备用于固定温室薄膜S的开口部宽度窄的燕尾槽框架70,从该燕尾槽框架70的图4中的右侧延伸设置的大致C型的横梁72,以及从该燕尾槽框架70的底部的图4中的左侧延伸设置的板状的水平部71,如图5所示,其下部32具备用于固定温室的薄膜S的开口部宽度窄的燕尾槽框架75,从该燕尾槽框架75的图5右端部延伸设置的L字型的连结部76,以及,相当于将上述薄膜S固定在该燕尾槽框架75内的卡合部件的卡合线条51,如图3所示,其左侧部31具备用于将薄膜S插入的开口部宽度窄的燕尾槽框架80,从该燕尾槽框架80的底部的图3中的右侧延伸设置的板状的水平部81,以及,相当于将上述薄膜S固定在该燕尾槽框架80中的卡合部件的卡合线条51,如图3所示,和左侧部31一样,其右侧部33具备用于将薄膜S插入的开口部宽度窄的燕尾槽框架85,从该燕尾槽框架85的底部的图3中左侧延伸设置的板状的水平部86,以及,相当于将上述薄膜S固定在该燕尾槽框架85中的卡合部件的卡合线条51,右侧部33右侧部33被设置为与左侧部31的燕尾槽框架80以及水平部81正好左右相反。而且,左右侧部31、33的水平部81、86以及燕尾槽框架80、85在图3中的上下端分别重叠在上述上下部30、32的水平部71以及连结部76的上面并通过铆钉结合。另外,其结合方法除铆接以外,也可以采用螺钉螺母、焊接等公知的结合方法。
另外,2根加固件90、90横跨连接在转动框3的上部30与下部32之间,用于加强转动框3。而且,在转动框3是通过能够充分保证其强度的材质制造的情况下,就没有必要设置此加固件90、90。
而且,如图4所示,这样构成的转动框3,通过上部30的横梁72的前端挂在设置在窗框1的上部10上的卡合部52上,可以以上部30的横梁72的前端为支点可自由转动地安装在窗框1的内周侧。此时,转动框3的外形设定为与窗框1的内周侧所形成的形状大致相同的尺寸,当转动框3被安装在窗框1的内周侧时,伸出在窗框1的内周侧的卡合部52、导水槽21、22以及转动框支撑部56搭接在一起。
而且,将转动框3安装在窗框1上时,如上所述,除了通过将横梁72的前端挂在卡合件52上以外,也可以通过使转动框30的左右侧部31、33的图3中上端附近轴支撑在窗框1的左右侧部11、13上等其它方法进行安装,但是,将横梁72的前端挂在卡合部52内的方法,由于不必具备轴等安装部件,因而可以低成本制造换气装置。
另外,轨道91横挂连接在该窗框1的上部10和下部12的大致中央,设置有可以在此导轨91上自由滑动并且可以固定在此轨道91上的滑块93,并且,此滑块93和上述加固件90、90之间设置有可自由转动地被夹设在滑块93以及加固件90、90上的连杆94、94,通过该滑块在轨道91上的滑动,转动框3可以相对窗框1转动,由此,可以使窗框在打开状态和闭锁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另外,具体来说,虽然未图示,但是在轨道91上设置有多个槽,并在滑块93上设置有可以出入该槽(未图示)的卡合部件(未图示),通过使卡合部件(未图示)出入槽(未图示),也可以使用使滑块93滑动以及可以多阶段固定在轨道91上的公知的滑块,另外,该窗框1安装在温室的屋顶面上,由此,就可以在地面上对滑块93进行操作,例如,如图2所示,可以通过被连接在卡合部件(未图示)的绳索R等操作上述卡合部件的进出。而且,使转动框3转动从而可以使窗框1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因此,也可以将滑块无阶段地固定,另外,例如,当然也可以是,通过电机等驱动源驱动滑块,或者通过汽缸开闭转动框,并且,利用其他惯用方法来使转动框转动。
而且,在温室中安装该换气装置时,例如,如图3所示,在构成温室屋顶面的骨架结构的管P上,通过4个托架200将窗框1固定。如图8及图9所示,该托架200具有横截面为コ字型的托架本体201,夹持窗框1的上部10和下部12的燕尾槽框架50、55的夹持部202,以及楔子203。另外,窗框1的下部12中,在通过夹持部202夹持燕尾槽框架55的同时,将管P插入到托架本体201中,并在维持该状态的同时将楔子203打入到设置在托架本体201上的楔孔204中,这样,燕尾槽框架55和管P被夹持部202和楔子203夹持,从而,燕尾槽框架55被固定在管P上。另外,上部10中也是同样的。所以,如上所述,由于可以通过托架200将窗框1固定在管P上,因此整个换气装置被固定在管P上。
接着,将薄膜S展开在温室的骨架结构上,但是,如上所述,是在已将换气装置安装在管P上的状态下将薄膜S展开的。而且,在完成薄膜的展开之后,将薄膜插入到窗框1的上部10、下部12、左右侧部11、13的各燕尾槽框架50、55、60、65内,卡合线条51克服自身弹性强制地从上面嵌入。这样,薄膜S在卡合线条51的弹力的作用下被按压在各燕尾槽框架50、55、60、65的内壁中,因此,薄膜S被夹持在卡合线条51和各燕尾槽框架50、55、60、65之间从而被固定在窗框1上。并且,将薄膜插入转动框3的下部32、左右侧部31、33的各燕尾槽框架75、80、85中,卡合线条51克服自身弹性强制地从上面嵌入。这样,薄膜S在卡合线条51的弹力的作用下被按压在各燕尾槽框架75、80、85的内壁中,因此,薄膜S被夹持在卡合线条51和各燕尾槽框架75、80、85之间从而被固定在转动框3上。这样,在窗框1和转动框3之间,通过刀具将薄膜切断并残留在窗框1的上部10和转动框3的上部30之间时,转动框3可以相对窗框1转动,通过该转动框3的转动,可以实现窗框1的开放以及遮断,并进行温室的通风换气。因此,在以前的换气装置中,将薄膜S展开在温室的骨架结构上时,无论如何也需要将薄膜S展开在和温室自身分离的换气装置自身上,而在本发明中的换气装置中,预先将换气装置固定在温室的骨架结构上,则可以将薄膜S直接地展开在整个温室上,可以省去将薄膜另外展开在换气装置上的作业,因此,与以前的换气装置相比,容易进行该展开作业以及换气装置的安装作业,另外,本发明中的换气装置中,由于具有将转动框设置在窗框上的结构,可以实现轻量化以及小型化,与以前的换气装置相比价格更低,并且,与以前的换气装置相比,可以降低温室所花费的成本。
并且,在换气装置轻量小型化的基础上,由于借助托架200可以将其简便地固定在管P上,因此,可以不依赖施工人员,农业人员自身就可以简便地设置换气装置。
并且,如图3所示,在转动框3的下部32、左右侧部31、33的各燕尾槽框架75、80、85上分别安装着盖体79、110、120。如图5所示,该盖体79由可自由安装脱离地设置在燕尾槽框架75上端的开口部上的盖体本体77、以及从盖体本体77的图5的左端向水平方向延伸设置的板上的搭接部78构成,其他的盖体110、120也同样是,分别由盖体本体112、122和搭接部111、121构成。另外,在窗框1的下部12的燕尾槽框架55上也安装着可自由安装或脱离地安装在其上端开口部上的盖体130。
这样构成的换气装置中,通过使转动框3相对窗框1转动从而将窗框1打开,可以进行温室的通风换气,在窗框1被遮断的状态下,例如,即使下雨,转动框3与突出设置在窗框1的内周侧的导水槽21、22以及窗框1的下部12搭接,从转动框3的左右侧部31、33以及窗框1的左右侧部11、13之间侵入的雨水通过导水槽21、22并通过套管40、40由软管向温室外排水,因而雨水不会浸入到温室内。
另外,在转动框3的下部32的燕尾槽框架75的开口部上设置有盖体79,由于此盖体79与窗框1的下部12搭接,因而可以防止从转动框3流下的雨水经过该盖体79而浸入转动框3和窗框1的间隙中,避免了雨水从此部位浸入温室中。
而且,在转动框3的左右侧部31、33的各燕尾槽框架80、85上,分别安装有盖体110、120,由于该盖体110、120与窗框1的左右侧部11、13搭接,不仅可以防止雨水浸入各燕尾槽框架80、85内,而且可以有效地防止雨水从转动窗3的左右侧部31、33与窗框1的左右侧部11、13之间的缝隙侵入,另外,进而,由于在窗框1的下部12的燕尾槽框架55上也安装着可自由安装或脱离地安装在其上端开口部上的盖体130,因此,可以防止雨水积存在该燕尾槽框架55内,并且可以防止雨水从燕尾槽框架55中溢出并浸入转动框3同窗框1之间的缝隙中,进一步提高了对雨水的浸入的抑制效果。而且,如果被安装在转动框3的下部32的燕尾槽框架75上的盖体79的搭接部78在图9中的左右宽度设定为较长从而覆盖窗框1的下部12的全体,即使不在窗框1的下部12的燕尾槽框架55上安装盖体130,也可以得到同样的效果。
因此,通过将盖体安装在窗框1以及转动框3上,可以进一步提高抑制雨水浸入的效果。
而且,也可以将相当于盖体79、110、120的搭接部78、111、121的部件分别一体设置在转动框3的下部32及左右侧部31、33的燕尾槽框架75、80、85上。
此外,如图2及图3所示,在换气装置的窗框1的背面侧安装着防虫用的网N以覆盖滑块93。具体如图10所示,通过嵌合在窗框1的上部10、下部12以及左右侧部11、13的各燕尾槽框架50、55、60、65的下端部上的压板C夹持并安装防虫用的网N的端部。另外,为了防止被安装在滑块93上用于驱动滑块的绳R等与防虫用的网N发生干涉,在窗框1的上部10或者下部12上安装有滑车K,从而防止了通过牵动绳R驱动滑块93时,绳R与防虫用的网N相干涉导致防虫用的网N从窗框1脱落。这样安装防虫用的网N可以防止在温室开放时害虫等的侵入。
通过本发明可以获得以下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在窗框上安装转动框的结构可以实现轻量、小型化,与以前的换气装置相比价格低,与以前相比可以降低温室所花费的成本。
并且,在换气装置轻量、小型化的基础上,通过托架可以简便地固定管,因此不必依赖施工人员,农业人员自己就可以简便地设置换气装置。
而且,通过使转动框相对窗框转动而打开窗框从而可以实现温室的通风换气,但是,在窗框被遮断的情况下,例如,即使下雨,转动框与突出在窗框的内周侧上的导水槽及窗框的下部相搭接,从转动框的左右侧面和窗框的左右侧面之间的缝隙浸入的雨水通过导水槽被排出温室外,因而可以防止雨水浸入到温室内。
根据本发明,盖体被设置在转动框的下部,由于该盖体与窗框的下部搭接,从转动框上流下的雨水从该盖体上通过从而防止其从转动框与窗框之间的缝隙中浸入,雨水不会从该部位浸入温室内。
根据本发明,盖体分别被设置在转动框的左右侧部,且该各盖体分别与窗框的左右侧部搭接,因而可以有效防止雨水从转动框的左右侧部和窗框的左右侧部之间的缝隙浸入,进一步提高抑制雨水浸入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若预先将换气装置固定在温室的骨架结构上,可以将薄膜展开在温室的全体上,可以省去单独将薄膜展开在换气装置上的作业,因而,与以前的换气装置相比,容易进行该展开作业以及换气装置的安装作业。
根据本发明,在窗框的下部的燕尾槽框架上也安装着可自由安装或脱离地安装在其上端开口部上的盖体,因而可以防止雨水积存在该燕尾槽框架里,并且可以防止雨水从燕尾槽框架中溢出而浸入转动窗和窗框之间的空隙中,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防止雨水浸入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窗框1打开时可以防止害虫等侵入温室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温室的换气装置,设置在屋顶面上,其特征在于该换气装置具有窗框;突出设置在窗框的侧部的内周侧上的导水槽;及上侧部可相对窗框自由转动地设置在窗框的内周侧上的转动框,所述转动框与所述导水槽及窗框的下部搭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转动框的下部设置有盖体,该盖体与窗框的下部搭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温室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转动框的左右侧部设置有盖体,该盖体与窗框的左右侧部搭接。
4.如权利要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温室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窗框的左右侧部分别具备用于将温室的薄膜插入的开口部宽度窄的燕尾槽框架;将所述薄膜固定在该燕尾槽框架中的卡合部件;以及连接设置在燕尾槽框架的斜下方的导水槽,在窗框的上下部分别具备用于将温室的薄膜插入的开口部宽度窄的燕尾槽框架、以及将所述薄膜固定在该燕尾槽框架中的卡合部件。
5.如权利要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温室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转动框的左右以及下部分别具备用于将温室的薄膜插入的开口部宽度窄的燕尾槽框架、及将所述薄膜固定在该燕尾槽框架中的卡合部件。
6.如权利要4或5所述的温室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窗框下部的燕尾槽框架中设置有覆盖该燕尾槽框架的开口部的盖体。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温室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窗框的背面侧安装有防虫用的网。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简单地设置在温室的屋顶上的低成本的温室换气装置。该换气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具有窗框(1),突出设置在窗框(1)的内周侧上的导水槽(21)、(22),以及,上侧部(30)可相对窗框自由旋转地设置在在窗框(1)的内周侧上的转动框(3),上述转动框(3)与上述导水槽(21)、(22)以及窗框(1)的下部(12)搭接。
文档编号A01G9/24GK1572137SQ20041005971
公开日2005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17日
发明者泽田明 申请人:东都兴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