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滚筒多用脱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580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立式滚筒多用脱粒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所属领域本实用新型一般属于一种农用机械装置,特别是一种利用滚筒旋转来分离果实与秸秆的农机装置,即脱粒机。
背景技术
在农作物的收获作业中,通常使用各式脱粒装置,如各种稻麦脱粒机、玉米脱粒机等,在公知的脱粒装置中一般采用的都是滚筒类结构,滚筒的转轴由一个动力装置带动,滚筒的表面装有齿,这些滚筒为卧式安装,其旋转轴水平放置,由动力带动使滚筒高速旋转,滚筒直径不低于350mm,沿滚筒表面设置了一定包角的筛网,待分离的果实在滚筒及筛网之间由齿带动形成一个由摩擦形成的“揉搓”运动来实现果实与秸秆的分离,但上述的装置功能单一,如脱稻麦就不能脱玉米等,由于从端口喂入,机位高,进料困难,经常发生滚齿伤手事件,消耗功率大,而且成本高,售价不低,因此公知的机型有很多的缺点须要克服,一种比公知技术的脱粒机更先进的装置是公众所希望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克服公知技术的缺点,脱粒效率高,操作安全,价格经济的立式滚筒多用脱粒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为滚筒为立式安装,有一个与滚筒配合的外罩筒。
进一步的方案包括,外罩筒的上部与一个进料口相接。
滚筒的形状包括多种方案,一种方案为滚筒的形状为下大上小的锥台形,相应的与锥台形相配合的外罩筒为直筒形;另一种滚筒的形状为直筒形,与直筒形相配合的外罩筒为上大下小的锥台形,总之,滚筒的形状与外罩筒的内壁所形成的形状必须相互配合。
采用上述方案,直立的滚筒与相配合的外罩筒的内壁之间形成一圈包容有滚齿的空间,带有秸秆的果实在这个空间内受到不同空间段所形成的冲击速度自由打击,而不是传统脱粒机脱粒采用由滚筒及筛网所形成的揉搓运动,因而本设计方案的装置喂料方便,进出通畅,脱粒效率高,破碎率低,制作成本更低,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下面结合图示及实施例更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并说明本方案的其他技术特征。


图1为立式滚筒多用脱粒机的立体图;图2为
图1中的A-A剖视视图。

图1所示为立式滚筒多用脱粒机的一个实施例,外观包括一个圆筒形的外罩筒1,上部为进料仓,进料仓包括一个与外罩筒1上端接口2及料斗3,外罩筒1的下部延伸一部分形成一个安装动力装置的平台4,电动机5安装在平台4上,电动机5可以使用端面安装或支撑脚安装均可。当然动力也可以采用其他类型,如汽油机等。
外罩筒1的下部接触地面的部分加有一圈加强筋6,以增强整个外罩壳的刚度,如图2所示。
从本实用新型的外观来看,机型的高度适宜,喂料口符合人体工程设计的要求,线条流畅,体型小巧,搬运方便,与传统脱粒机笨重的外表比较,更令使用者接受。
图2为
图1中的A-A剖视图,展示了本设计的主要结构。本实施例采用了方案中所述的锥台形滚筒结构,图示中包括设置了一个竖直安装的锥台形滚筒7,大端在下面,锥度的范围包括较广,滚筒7的内部为空壳,其腰部固接有支撑条8,支撑条8中间的孔与一个竖立的动力轴9的上端相接,动力轴9的另一端连有一个皮带传动装置10,动力轴9由轴承座11支撑,轴承座11包括一个套筒12,两端各有一个端盖13与套筒12的端面固接,套筒12的外圆周下部固接有一个连接件14,连接件14与外罩筒1内的底板15固接,底板15固定在外罩筒1内,将外罩筒1内的空间隔成上下两层,底板15中间开有孔,以便允许套筒12穿过孔伸到下部。
锥台形滚筒7的上端有一开口,工作状态时用一圆盖16封住开口并固接在滚筒7上,如需维修或置换滚筒只需将此盖打开即可操作,滚筒7的外回转面固定有滚齿17,滚齿17的分布是随意的,按一定规律或任意间隔分布均可,滚齿17采用焊接或螺钉连接也是随意的,按制造者的习惯进行。
在滚筒7的最下端装有一圈风扇叶片18,相应的在外罩筒1靠近风扇位置开有出料口19,出料口19外接有风选分离装置。
本实施例的外罩筒1为配合锥台形的滚筒,为一直筒形,其内壁一般情况下是没有孔洞的,以便已脱粒的果实及秸秆从下部的出料口出料,但是外罩筒壁的下述情况也是允许的,即壁上开有孔洞,最极端的情况是用筛网类材料作成外罩筒,以完成果实及秸秆的最初分离,但外罩筒不管使用何种形状的材料都是本专利的方案预先想到的,都在本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另外在外罩筒1的上部内壁沿中心线方向焊有一圈钢条20,以增加脱粒过程中的摩擦力。
采用锥台形滚筒是本设计方案中的首选。当然不限于此,如方案中所述的采用直筒形滚筒,则结构作相应改动,如将外罩壳的形状改成上大下小的倒锥台形与直筒形滚筒相配合,也一样能实现脱粒效果。增加这一实施例的目的是希望任意形状的滚筒与其相配合的外罩筒都能受到本专利的保护。
本方案的脱粒机仅以锥台形滚筒为例,由于去掉传统脱粒机的筛网,将滚筒立式安装,带来一系列的好处,一是脱粒品种范围大,如可脱谷、麦、玉米等,这和传统脱粒机仅能脱谷、麦相比增加了服务品种,不用再单独添置一台玉米脱粒机,其次效率高,经试验,脱麦每小时产量在500kg以上,脱净率接近100%,破碎率为0,由于滚筒的直径不受限制,可以做到小巧,自重轻,制作成本相应降低,因而可以作到为同类脱粒机的售价一半以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有效的。
权利要求1.一种立式滚筒多用脱粒机,设有一个滚筒,滚筒的转轴由一个动力装置带动,滚筒的表面装有齿,其特征在于滚筒为立式安装,有一个与滚筒配合的外罩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滚筒多用脱粒机,其特征在于滚筒的形状为下大上小的锥台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滚筒多用脱粒机,其特征在于滚筒的形状为直筒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滚筒多用脱粒机,其特征在于与锥台形相配合的外罩筒为直筒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滚筒多用脱粒机,其特征在于与直筒形相配合的外罩筒为上大下小的锥台形。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立式滚筒多用脱粒机,其特征在于滚筒7的最下端装有一圈风扇叶片(18),在外罩筒(1)靠近风扇位置开有出料口(19)。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滚筒多用脱粒机,其特征在于滚筒(7)的内部为空壳,其腰部固接有支撑条(8),支撑条(8)中间的孔与一个竖立的动力轴(9)的上端相接,动力轴(9)的另一端连有一个皮带传动装置(10),动力轴(9)由轴承座(11)支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式滚筒多用脱粒机,其特征在于轴承座(11)包括一个套筒(12),两端各有一个端盖(13)与套筒(12)的端面固接,套筒(12)的外圆周下部固接有一个连接件(14),连接件(14)与外罩筒(1)内的底板(15)固接,底板(15)固定在外罩筒(1)内,底板(15)中间开有孔。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滚筒多用脱粒机,其特征在于外罩筒(1)的上部内壁沿轴向焊有一圈钢条(2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滚筒多用脱粒机,其特征在于外罩筒的上部与一个进料口相接。
专利摘要一种立式滚筒多用脱粒机,设有一个滚筒,滚筒的转轴由一个动力装置带动,滚筒的表面装有齿,滚筒为立式安装,有一个与滚筒配合的外罩筒,本实用新型由于去掉传统脱粒机的筛网,将滚筒立式安装,带来一系列的好处,一是脱粒品种范围大,效率高,小巧,自重轻,制作成本降低。
文档编号A01F7/00GK2737136SQ200420061
公开日2005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30日
发明者赵玉华, 李宗文, 何碧英 申请人:南充市农业机械科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