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棉花枯黄萎病的复方药剂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790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治棉花枯黄萎病的复方药剂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化学,特别是一种防治棉花枯黄萎病的复方药剂及应用。
背景技术
棉花枯萎病是世界性的危险病害。一个世纪以来,已经扩展到世界各主要产棉国家和地区,目前除澳大利亚、土耳其和非洲西部一些国家和棉区外,其它产棉国家都有发生,而以美国东南部、埃及、坦桑尼亚和中国发病率最为严重,为害突出。美国棉花病害年平均损失总产量的13%,其中约10%是由棉花枯萎病所造成,我国大部分棉花病田为枯萎病和黄萎病混生田。据1983年全国普查,两病发生遍及21个产棉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74个县,面积达2223万亩,是当年种植面积的31%。其中绝产面积31万亩。全国每年损失皮棉产量7.5-10万吨。由于枯萎病发病早、来势猛,严重时造成棉株枯萎死亡,造成大面积的秧苗断垄,所以为害十分严重。棉花枯萎病能在棉花整个生长发育季节浸染和为害棉花。棉花苗期容易感染枯萎病。但发病高峰的出现是在现蕾期前后。夏季高温,症状隐敝,到秋季气温下降,又会形成第二个发病高峰,此时已是棉花绵蕾铃中后期。因此,棉花枯萎病侵染棉株主要在苗期,以后虽有两次发病高峰,主要是环境温度对证状表现影响。
棉花黄萎病是我国棉花生产上的主要病害,30年代由于引种美棉传入,首先在江苏一带发生,后扩大到山西、山东、河南等省棉区。70年代又进一步发展,而以黄河流域棉区为重,在辽河流域棉区亦严重发生,80年代,在江苏、湖北、四川、云南等省棉区也大面积发生。因此,这是近期处于回升趋势的病害。棉花黄萎病对产量的损失因发病早晚及染病轻重而异。发病早的重病棉株产量损失达70%左右,而发病较晚的病株产量损失约为20%,在9月中后期发病以产量影响较小,但由于病苗带入病田后不易根除,其对棉田生产的长期影响不可低估,必须引起重视。
国家对棉花枯萎、黄萎病防治工作十分重视,1972年组织成立了“全国棉花枯、黄萎病综合防治研究协作组”,广泛动员全国棉花病害研究科技力量开展对两种病害的防治研究。自1983年以来,又组织了包括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黄、枯萎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选择抗病品种;轮作倒茬;消除感染病株;保护棉田,起高垫洼,平整田面,棉田四周有埝埂,使雨水垂直下渗,减少病菌传播;在棉花播种时,撒施杀菌剂,在发病初期喷施一些药剂和营养液能缓解病情发展。目前,枯、黄萎病尚无有效化学防治方法,本发明是选用植物营养调节剂、腐植酸、杀菌剂、增效剂、附着剂等,提高作物抗逆功能及免疫力,降解络合排除有害物质,激活有益基因,不仅可供给充足营养成分,还能调节棉花生理机能,抑制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病原孢子的生长,使棉花增强抗逆性能,从而有效地抑制棉花枯萎病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治棉花枯黄萎病的复方药剂及应用,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成分组成植物营养调节剂、腐植酸、杀菌剂、增效剂、附着剂,为药肥复合型。经湿法粉碎和超微研磨等加工工艺生产出的悬浮型液体。具体是成分与重量比为99植保2号30%、生化黄腐酸20%、多菌灵5%、甲基立枯磷5%、新型强渗桂酮或月桂氮草酮1.2%、棉籽油或菜油或大豆油8%。
通过对棉花枯、黄萎病的防治试验,多菌灵防治效果为15%--20%左右,该产品防治效果在80%左右,差异明显。并且有增产10%以上的效果,既有药效,又有肥效。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产品采用以防为主、治病为辅的原则,播种前拌种能达到防治苗期立枯病、杀灭枯黄萎病病菌,重病地在棉花发病前期喷施,能达到很好的防治,发病后喷施能达到最佳效果,基本做到药到病除。具体方式播种前拌种按药种比例1∶60拌种。
提前预防在棉花枯萎病、黄萎病发生前就开展喷药预防,改变过去见病喷药或在发病高峰期喷药的做法,做到防患于未然。具体防治时期一是6月上旬。枯萎病的盛发期是在棉花现蕾前后,一般在6月中下旬,因为枯萎病来势猛,危害重,若此期降水量大,易造成枯萎病的大流行,因此在6月10~15日可用3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5~7天喷一次,连喷2~3次。二是7月下旬。黄萎病的盛发期是在棉花花铃期,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棉株得病后结铃稀少且蕾铃脱落较多,使产量降低,品质变坏,并且由于棉株较大,防治困难,在7月20日前后若有大雨,雨后应立即进行防治200倍药液喷雾防治,每隔5~7天喷一次,连喷2~3次。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治棉花枯黄萎病的复方药剂及应用,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成分组成植物营养调节剂、腐植酸、杀菌剂、增效剂、附着剂,经加工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棉花枯黄萎病的复方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营养调节剂为99植保2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棉花枯黄萎病的复方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腐植酸为生化黄腐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棉花枯黄萎病的复方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菌剂为多菌灵、甲基立枯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棉花枯黄萎病的复方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效剂为新型强渗桂酮、月桂氮草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棉花枯黄萎病的复方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附着剂为棉籽油、菜油、大豆油等植物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棉花枯黄萎病的复方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工方法指经湿法粉碎和超微研磨等加工工艺生产出的悬浮型液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棉花枯黄萎病的复方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应用方法为播种前拌种,前期喷施预防,发病后重点喷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农业化学。一种防治棉花枯黄萎病的复方药剂及应用,其特征在于由植物营养调节剂、腐植酸、杀菌剂、增效剂、附着剂成分组成,为药肥复合型。经湿法粉碎和超微研磨等加工工艺生产出的悬浮型液体。能提高作物抗逆功能及免疫力,降解络合排除有害物质,激活有益基因,不仅可供给充足营养成分,还能调节棉花生理机能,抑制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病原孢子的生长,使棉花增强抗逆性能,从而有效地抑制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通过对棉花枯、黄萎病的防治试验,多菌灵防治效果为15%-20%左右,该产品防治效果在80%左右,差异明显。并且有增产10%以上的效果,既有药效,又有肥效。
文档编号A01N61/00GK1853481SQ20051004328
公开日2006年11月1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27日
发明者王国刚 申请人:王国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