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插秧机的插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778阅读:5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稻插秧机的插植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植机构,尤其是一种水稻插秧机的插植机构。
背景技术
根据国内外有关专利查询以及现有有关产品部件的结构调查获知,水稻机动插秧机一般由动力底盘和栽植装置两大部分组成。栽植装置一般由插植机构、秧盘(或秧箱)、横进给、纵进给、传动系统、划行器和机架等部分组成。所谓插植机构是指能完成分秧和推插秧的机构。到目前为止,虽然水稻插秧机的种类很多,但比较成熟和可靠的插植机构基本上是两大类曲柄摇(或摆)杆式和回转双插植臂式二类。曲柄摇杆式插植机构的特点是插植机构驱动轴转一周,插植臂只插一次秧,而回转式插植机构则是驱动轴转一圈,插植臂可完成一次以上的插秧。由于插植机构的动平衡问题,到目前为止,曲柄摇杆式插植机构只用于每分钟300次以下的插秧机,而回转双插植臂机构可用于每分钟插500次以下的插秧机,即高速插秧机。一般插秧机的分(取)秧量和株距是有级可调节的,可以满足相关的不同农艺要求,而行距一般是不可调节的。目前除了曲柄摇杆式插秧机行距可以控制在30cm以下,即窄行距,回转双插植臂式插秧机的行距一般都在30cm以上,即宽行距,而且是不可变换或调节的。
所述插秧机插植机构主要由链传动箱、对称安装在链传动箱左右两侧的两个回转箱和安装在回转箱上的插植臂等部分组成,其中链传动箱中的链轮轴通过并排布置的轴承支承在链传动箱体上,致使链传动箱比较宽;另外,插植臂安装在回转箱的回转臂端部,也使得插植机构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过大,从而造成现有的插秧机插植机构只适合于宽行距插秧,行距一般大于30cm,这在许多地区是不适用的,因为有些水稻品种及种植熟制条件下,水稻分蘖少,要求种植密度大些,而现有插植机构不能满足这一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适用于宽行距插秧也适用于窄行距插秧的水稻插秧机的插植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水稻插秧机的插植机构包括链轮传动箱、对称安装在链轮传动箱左右两侧的回转箱以及插植臂,其中所述回转箱内设有行星齿轮机构,插植臂安装在行星轮轴上、位于回转箱体与连接法兰之间的部位。
其中所述链轮传动箱中的链轮轴通过轴承支承在链轮传动箱体上,在链轮轴伸出位置的链轮传动箱体上装有牙嵌法兰。
所述回转箱的回转箱体固定在所述链轮轴两端部,所述行星齿轮机构中的太阳轮通过牙嵌固定在牙嵌法兰上,并与回转箱体之间设有轴承;优选地,回转箱体通过扁形轴颈固定在所述链轮轴上。
其中所述插植臂包括插植臂体和设置在插植臂体内的推秧机构,其中所述插植臂体通过连接法兰固定连接在行星齿轮机构中的行星轮轴上;所述推秧机构包括设置在插植臂体内的推秧杆、设置在推秧杆端部的压缩弹簧、转动连接在插植臂体上的摆臂和固定在回转箱体上并空套在行星轮轴上的凸轮,其中凸轮与所述插植臂体是空套的,所述摆臂的一端铰接在推秧杆上,另一端与所述凸轮的外表面配合工作。
其中所述行星轮轴外和回转箱体内分别设有用于密封插植臂体两端部的油封I和油封II。
其中所述回转箱体上设有圆筒部分,所述插植臂体的一端部安装在所述圆筒部分内。
本实用新型水稻插秧机的插植机构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插植机构由于所述插植臂安装在回转箱的回转臂中部,所以大幅度缩短的插植机构的宽度,所以其不但适于宽行距插秧,也适用于窄行距插秧。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水稻插秧机的插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插植机构中链传动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插植机构中插植臂和回转箱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沿A-A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水稻插秧机的插植机构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水稻插秧机的插植机构,包括链轮传动箱3、对称安装在链轮传动箱3左右两侧的回转箱2以及插植臂1,其中回转箱2内设有行星齿轮机构,插植臂1安装在行星轮轴17的中间部位,行星轮轴17端部设有连接法兰。
参见图2。链轮传动箱3包括链轮传动箱体11、设置在箱体内的主动链轮4、从动链轮6以及连接主动链轮4和从动链轮6的链条5;其中从动链轮6的链轮轴7通过轴承10支承在链轮传动箱体11上,其中链轮箱体具有较小的宽度尺寸,以适应窄行距插秧的一部分要求;在链轮传动箱体11两侧、链轮轴7两端部伸出位置各设有一件牙嵌法兰9,该牙嵌法兰9用螺栓与链轮传动箱体11紧固。其中牙嵌法兰可以设计出多种长度尺寸,这样可以满足不同行距的要求。
参见图3。本实用新型中的回转箱2包括回转箱体18和设置在回转箱体18内的行星齿轮机构;行星齿轮机构包括太阳轮12、与太阳轮12啮合的中间轮14及其中间轮轴15、与中间轮14啮合的的行星轮16及其行星轮轴17;回转箱体18通过一段扁轴颈固定在链轮轴7的伸出链轮传动箱体11的部分,并与牙嵌法兰9之间设有轴承;太阳轮12空套在链轮轴7上,并通过牙嵌与牙嵌法兰9固定连接,太阳轮12与回转箱体18之间设有轴承13;中间轮14空套在中间轮轴15上;行星轮16通过花键固定在行星轮轴17上,行星轮轴17伸出回转箱体18外,并通过轴承19支承于回转箱体18内侧;太阳轮12、中间轮14和行星轮16均为偏心圆齿轮或椭圆齿轮等非圆齿轮。
参见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中的插植臂1包括插植臂体27和设置在插植臂体27内的推秧机构。其中行星轮轴17伸出回转箱体18部分为前部,其前端部通过平键30固定安装有连接法兰21,插植臂体27固定在连接法兰21上。推秧机构包括设置在插植臂体27内的推秧杆22、设置在推秧杆22后端部的压缩弹簧26、通过摆臂轴25转动连接在插植臂体27上的摆臂24和固定在回转箱体18上并空套在行星轮轴17上的凸轮20以及固定在插植臂体27上的秧爪28。其中凸轮20与插植臂体27是空套的,摆臂24的一端铰接在推秧杆22上,另一端与凸轮20的外表面接触,配合工作。行星轮轴17外和回转箱体18内分别设有用于密封插植臂体27两端部的油封I 29和油封II 31。本实用新型中的回转箱体18的一侧上还带有圆筒部分40,将插植臂体27的一端部固定在所述圆筒部分内。
本实用新型中,动力由插秧机的发动机提供,通过减变速之后传到链传动箱3内的链条5上,再由链条5驱动从动链轮6和链轮轴7,然后由链轮轴7把动力传到回转箱体18上,带动回转箱2匀速旋转及插植臂1匀速公转;由于回转箱2内的太阳轮12与链传动箱体18固结,所以是不转动的,而与太阳轮12啮合的中间轮14以及与中间轮14啮合的行星轮16将随着链轮轴7的转动而转动,再带动行星轮轴17和固定在行星轮轴17上的插植臂体27转动,但是其转动方向与回转箱2的转向相反;同时,回转箱体18带动固定其上的凸轮20转动,从而,与其配合工作的摆臂24带动推秧杆22往复运动。又由于太阳轮、中间轮、行星轮均为偏心圆齿轮、椭圆齿轮或其他形式的非圆齿轮,行星轮16的反向转速将是非匀速但呈周期性变化,回转箱2转一圈,行星轮16完成一周的变化。由于行星轮16带动插植臂1旋转,所以插植臂1相对于回转箱2的反向旋转速度也是成周期性变化,这样保证秧爪28尖相对链传动箱3的运动轨迹成类椭圆的形状,保证插植臂1达到分秧、或取秧和插秧的性能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水稻插秧机的插植机构,改变了传统插植机构的结构形式、合理配置零件以压缩插植臂1、链轮传动箱3的横向尺寸,尽力缩短插植臂1与回转箱2以及回转箱2与链轮传动箱3之间的横向距离,甚至把插植臂1一定程度地装入回转箱2体内;使用时采取更换不同长度的牙嵌法兰9和链轮轴7的办法,实现插植臂秧爪28至链轮箱3之间的距离可调节,以适应不同行距的要求,作到较高的通用性,扩大用途。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水稻插秧机的插植速度可从低速至每分钟500次,而且可满足宽、窄行距的不同农艺要求,适应众多的水稻品种以及自然和环境条件下种得密集些,这样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经济效益。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依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显而易见地想到的一些雷同、替代方案,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水稻插秧机的插植机构,包括链轮传动箱(3)、对称安装在链轮传动箱(3)左右两侧的回转箱(2)以及插植臂(1),其特征是所述回转箱(2)内设有行星齿轮机构,插植臂(1)安装在行星轮轴(17)上、位于回转箱体(18)与连接法兰(21)之间的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插秧机的插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轮传动箱(3)中的链轮轴(7)通过轴承(10)支承在链轮传动箱体(11)上,在链轮轴(7)伸出位置的链轮传动箱体(11)上装有牙嵌法兰(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插秧机的插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箱(2)的回转箱体(18)固定在所述链轮轴(7)两端部,所述行星齿轮机构中的太阳轮(12)通过牙嵌固定在牙嵌法兰(9)上,并与回转箱体(18)之间设有轴承(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插秧机的插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植臂(1)包括插植臂体(27)和设置在插植臂体(27)内的推秧机构,其中所述插植臂体(27)通过连接法兰(21)固定连接在行星齿轮机构中的行星轮轴(17)上;所述推秧机构包括设置在插植臂体(27)内的推秧杆(22)、设置在推秧杆(22)端部的压缩弹簧(26)、转动连接在插植臂体(27)上的摆臂(24)和固定在回转箱体(18)上并空套在行星轮轴(17)上的凸轮(20),其中凸轮(20)与所述插植臂体(27)是空套的,所述摆臂(24)的一端铰接在推秧杆(22)上,另一端与所述凸轮(20)的外表面配合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稻插秧机的插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轮轴(17)外和回转箱体(18)内分别设有用于密封插植臂体(27)两端部的油封I(29)和油封II(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插秧机的插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箱体(18)上设有圆筒部分(40),所述插植臂体(27)的一端部安装在所述圆筒部分(40)内。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稻插秧机的插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箱体(18)通过扁形轴颈固定在所述链轮轴(7)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水稻插秧机的插植机构提供了一种插植机构。其包括链轮传动箱、对称安装在链轮传动箱左右两侧的回转箱以及插植臂,其中所述回转箱内设有行星齿轮机构,插植臂安装在行星轮轴上、回转箱体与连接法兰之间的部位。本实用新型水稻插秧机的插植机构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插植机构由于所述插植臂安装在回转箱的回转臂中部,所以大幅度缩短的插植机构的宽度,所以其不但适于宽行距插秧,也适用于窄行距插秧。
文档编号A01C11/02GK2805334SQ2005200229
公开日2006年8月16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19日
发明者林金天, 赵亮, 颜华, 高希文 申请人: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