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菜茎秆碎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044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油菜茎秆碎草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流脱粒装置的油菜茎秆碎草装置,主要用于将脱粒装置中的油菜茎秆进一步切碎,以利于秸秆还田。
背景技术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油菜种植面积越来越大,油菜机械化收获迫在眉睫。油菜机械化收获中,由脱粒装置排草口出来的油菜茎秆一般直接抛洒在田间。油菜茎秆粗大,含水率较高,草谷比较小麦水稻要大得多,排出的茎秆如不经处理一般很难直接还田。目前我国油菜联合收割机尚处在研发、试验阶段,还没有成熟的机型得到大面积的应用,因此关于油菜茎秆的碎草装置目前尚无报道。日本犁本工业株式会社所发明的脱粒装置的稻草切割刀具(专利号为CN1589602A),对水稻茎秆的切碎效果较好,但油菜茎秆粗大、含水率高,不太适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流脱粒装置的油菜茎秆碎草装置,包括“U”型动刀、刀座、“U”型定刀、碎草板齿和纹杆座等,其特征在于碎草装置有两种形式,一种为碎草板齿,安装在短纹杆-板齿复合脱粒滚筒的纹杆座上,利用滚筒的高速旋转实现碎草,其切割方式为无支撑切割,另一种为“U”型碎草刀,包括“U”型动刀和“U”型定刀,其中“U”型动刀通过刀座安装在脱粒滚筒幅筒上,靠近排草口一侧,“U”型定刀安装在凹板上,通过动刀和定刀配合完成碎草,其切割方式为有支撑切割,碎草板齿和“U”型动刀在幅筒圆周方向交错排列。
碎草板齿的双面均为自磨锐刃口,通过螺纹连接纹杆座上,“U”型动刀通过螺纹连接在刀座上,刀座焊接在滚筒幅筒上,三把动刀圆周均布。
本发明所提供的油菜茎秆碎草装置,可以实现油菜茎秆的切碎,抛洒,满足其秸秆还田的要求,同时对工作环境的适应性强,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方便,价格便宜。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碎草装置的主图。
图2是“U”型刀和碎草板齿在脱粒滚筒轴向的位置示意图。
图3是“U”型动刀主视图。
图4是“U”型动刀左视图。
图5是“U”型定刀主视图。
图6是“U”型定刀左视图。
图7是碎草板齿主视图。
图中1.轴流脱粒滚筒;2.“U”型动刀;3.刀座;4.幅筒;5.纹杆座;6.碎草板齿;7.凹板;8.“U”型定刀。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轴流脱粒装置的油菜茎秆碎草装置包括“U”型动刀2、刀座3、“U”型定刀8、碎草板齿6和纹杆座5等,其中碎草板齿6双面均为自磨锐刃口,通过螺纹连接在短纹杆-板齿复合脱粒滚筒1的纹杆座5上,利用滚筒的高速旋转实现碎草,“U”型碎草刀组合,包括“U”型动刀2和“U”型定刀8,其中“U”型动刀2通过螺纹连接在刀座3上,刀座3焊接在脱粒滚筒幅筒4上,靠近排草口一侧,“U”型定刀安装在凹板7上,三把“U”型动刀2圆周均布,通过动刀和定刀配合完成碎草。碎草板齿6和“U”型动刀2在幅筒4圆周方向交错排列。脱粒室内后半段的油菜茎秆在碎草板齿和“U”型碎草刀组合的作用下,得到切碎,达到了还田的茎秆要求,且功耗增加不多。
权利要求1.一种油菜茎秆碎草装置,其特征在于碎草装置有两种形式,一种为碎草板齿(6),安装在短纹杆-板齿复合脱粒滚筒(1)的纹杆座(5)上,另一种为在“U”型碎草刀,包括“U”型动刀(2)和“U”型定刀(8),其中“U”型动刀(2)通过刀座(3)安装在脱粒滚筒幅筒(4)上,靠近排草口一侧,“U”型定刀安装在凹板(7)上,碎草板齿(6)和“U”型动刀(2)在幅筒(4)圆周方向交错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菜茎秆碎草装置,其特征在于碎草板齿(6)的双面均为自磨锐刃口,通过螺纹连接纹杆座(5)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菜茎秆碎草装置,其特征在于“U”型动刀(2)通过螺纹连接在刀座(3)上,刀座(3)焊接在滚筒幅筒(4)上,三把动刀圆周均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轴流脱粒装置的油菜茎秆碎草装置,用于将脱粒装置中的油菜茎秆进一步切碎以利于还田。碎草装置有两种形式,一种为碎草板齿,安装在短纹杆-板齿复合脱粒滚筒的纹杆座上,利用滚筒的高速旋转实现碎草,其切割方式为无支撑切割,另一种为在“U”型碎草刀,其中“U”型动刀通过刀座安装在脱粒滚筒幅筒上,“U”型定刀安装在凹板上,通过动刀和定刀配合完成碎草,其切割方式为有支撑切割。室内台架试验表明,该装置碎草效果好,功耗增加不多,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价格便宜。
文档编号A01F12/40GK2912232SQ200620071968
公开日2007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30日
发明者李耀明, 徐立章, 马朝兴 申请人:江苏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