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川贝母在一年内完成两个生长周期的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320899阅读:8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川贝母在一年内完成两个生长周期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川贝母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川贝母是润肺止咳的名贵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疗效卓著,驰名中外。由于川贝母不仅具有良好的止咳化痰功效,而且能养肺阴、宣肺、润肺而清肺热,是一味治疗久咳痰喘的良药,因此,在许多治疗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结核等病症的中药方剂或中成药制剂中都有川贝,如蛇胆川贝露、川贝枇杷露等,这样会增强治疗疾病的效果。川贝母来源于百合科植物川贝母尸rj't_z77arj.a"'/7"/o513D.Don、暗紫贝母tj77st7'3〃/iZ7ractestsHsiaoetK.C.Hsia、甘肃贝母Fri&72ari3/rze附2sAiiMaxim.或梭砂贝母/^/"'Warj'aofe7sraja'Franch.其药用部位为干燥鳞茎。川贝母生长于温带高山、高原地带的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高山灌丛中。土壤为山地棕壤、暗棕壤和高山草甸土等。高寒地区、土壤比较湿润的向阳山坡。分布于四川西部及西南部、云南西北部、西藏南部及东部。主产于四川康定、雅江、九龙、丹巴、稻城、得荣、乡城、小金、金川;西藏芒康、贡觉、江大、察雅、左克、察隅;云南德钦、贡山、中甸、宁茛、丽江、维西、福贡、碧江。暗紫贝母/^i"77an'a〃/7iZ^a"e3z^HsiaoetK.C.Hsia野生于海拔32004500米、阳光充足、腐殖质丰富、土壤疏松的草原上。分布于四川西部、青海南部及甘肃南部。主产于四川红原、若尔盖、松潘、南坪、茂汶、黑水、理县、平武、马尔康等;青海班玛、久治、达日、甘达、玛泌、玛多、同仁、同德等。甘肃贝母尸r/^77a/^g/rze附Zsvb'iMaxim野生于海拔28004400米高寒山地之灌丛或草地间。分布于四川西部、青海东部及南部、甘肃南部。主产于四川康定、雅江、九龙、丹巴、壤塘、小金、金川、马尔康、汶川、茂县、理县、黑水、南坪;甘肃陇南、岷县、洋县、甘谷、文县、武都;青海班玛、久治、达日、甘德、玛泌、同德等。梭砂贝母/^Wj77ar^oWara/iFranch野生于海拔44004600米高寒地带流石滩之岩石缝隙中。分布于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青海南部、西藏东南部。主产于四川石渠、德格、甘孜、色达、白玉、新龙、阿坝等;西藏芒康、贡觉、江达、左贡、察雅等;青海玉树、称多、杂多、治多等;云南德钦、贡山、副攻、碧江、丽江等。生物学特性川贝母喜冷凉的气候条件,具有耐寒、喜湿、怕高温、喜荫蔽的特性,气温达到3(TC或地温超过25"C,植株就会枯萎;海拔低、气温高的地区不能生存。川贝母种子具有后成熟特性,保持一定湿度和温度在525°C,胚胎继续分化。播种出苗的第一年,植株纤细,仅1针状叶,称"一根针";第2年具单叶1片,形状大小如鸡舌,俗称"鸡舌头";第3年一般具两片较大叶,俗称"剪刀夹"或"飘带叶";第4年抽茎不开花,俗称"树儿子";第5年抽茎开花,花期称花为灯笼花,果期称果实为八卦锤;在幼苗期即开始生长鳞茎,仅米粒大,以后每年随植株发育而增大。川贝母植株年生长期约90120天。-目前川贝母的栽培方法为种植川贝母应选背风的阴山或半阴山为宜,并远离麦类作物,防止锈病感染,以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或油沙土为好。川贝母以种子繁殖为主,播种前要进行种子的培育和处理。一般于910月下雪前播种。播种后,春季出苗前,揭去畦面覆盖物,分畦搭棚遮荫。用种子繁殖的,播种3或4年即可收获。鳞茎繁殖的,播种第2年67月倒苗后收获。目前有关川贝母栽培的文献报道较少,如"川贝母的栽培技术"刘先齐,山区开发-1992年6期;"川贝母降低海拔栽培研究"马晓匡,中国中药杂志-1996年1期;在上述文献中,种子培育和后熟处理采用窖藏法。采用现有的川贝母的栽培方法人工种植有性繁殖种子萌发率较低(约为60%)、后熟时间长(只适用于春播)、萌发时间差异较大、一年只能完成一个生长周期,栽培效率及经济效益较低。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川贝母的栽培方法。本发明提供了川贝母在一年内完成两个生长周期的栽培方法,包括川贝母种子采收、后熟处理、播种及管理,其中,管理方式采用可调节温度、湿度及光照的大棚栽培,其中,所述的大棚的温度为035°C;土壤湿度为10%50%;空气湿度为30%95%;光照强度为013万Lux。进一步,所述的大棚的温度为512°C;光照强度1万3万LUX;土壤湿度20%30%;空气湿度60%70%。大棚各参数指标的选择,决定了本发明川贝母在一年内完成两个生长周期的关键因素。且最佳参数是模拟适合川贝母生长的季节的自然条件(即温度、湿度、光照的随季节及时间的自然变化)。川贝母生长时间一般为3月底出苗,7月底回苗,一个生长期在120天以内。回苗后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进入漫长的休眠期。本方法通过在其休眠期模拟适合其生长的条件,打破其休眠,使其在9月第二年1月再生长一季,进入休眠期后,将其重新置于自然条件中,3月7月在自然条件中再生长一季,从而实现一年内完成两个生长周期。本发明川贝母在一年内完成两个生长周期的栽培方法,包括川贝母的有性繁殖栽培技术和无性繁殖栽培技术,播种季节可采取秋播与春播,并通过对温度、湿度及光照等条件的控制实现川贝母在一年内完成两个生长周期的栽培技术。本发明可大大提高川贝母人工种植的生长速度、縮短种植周期,从而明显提高川贝母商品栽培的经济效益,是具有实用性的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l本发明川贝母栽培方法l.种子的收获和后熟处理(1)种子的收获川贝母蒴果的采收时间对川贝母种子的出苗率影响极大,采收过早种子尚未成熟;采收过迟,种果可能会开裂,造成种子散失,也可能会使种子由于干燥缺水从而影响种子的萌发活性。川贝母蒴果在7月上旬即开始成熟,蒴果显枇杷黄色时为最佳采收时期。因为川贝母蒴果成熟时期一般不一致,所以不能固定某一时间为最佳采收期,只能根据蒴果的色泽进行判定。采收川贝母蒴果的方法是成熟一批即采收一批,实践证明对提高贝母的有效种子率及出苗率效果显著。采收蒴果的方法是用剪刀剪断果梗,将蒴果置于不漏种子的编织袋内,统一运回过磅,记录好种果总重量,在全部种果内随机抽取1012个样品,每个样品种果1千克,分别计出种果数(个/千克),求出平均值,最后计出总种子数量,按每个蒴果含ioo粒种子计,即种子总量(粒)=平均种果数(个/千克)X种果总重量(千克)X100。及时运到脱粒场所脱粒。(2)种子的后熟处理种子后熟处理法可选择常规后熟处理方法,也可以选择申请号为200710303973.2所述的后熟处理方法,具体处理方法为川贝母种子是具有后熟特性的原胚形种子,即使蒴果已充分成熟,种子并无完整胚结构。种子必须在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处理,胚才开始发育。经过1050天的后熟处理,胚长可达种子长度的三分之二,此种种子即为有效种子(种子若不经过后熟处理,出苗率很低)。川贝母种子的后熟处理,一般使用窖藏法。本方法发明了一种用低温流水(高海拔山区天然溪水)对种子进行后熟处理的方法,所述的后熟处理的温度为012°C;时间1050天;水流速度为大于0.1米/秒。进一步优选地的后熟处理的温度为05°C。其中参数选择依据a、水温。经试验证明,水温在05"C时,最利于种子后熟。水温低于O"C将冻结;实践证明,高于5"C将使后熟处理的时间延长;高于12"C将使种子难以后熟并逐渐腐烂。b、时间水温越低,所需时间越短。根据实际水温(05'C之间)的变化,浸泡的时间在1030天之间变化。C、水流速度应大于O.l米/秒。低于此流速,流水浸泡效果与静止浸泡的效果差别不明显,种子易腐烂。利用本方法处理过的川贝母种子,萌发率达90%以上。本法具有操作简便、出苗率高等特点。方法是将种子装入不漏种子的编制袋内,扎紧袋口,将种子袋完全浸入水中。川贝母种子经过3080天的后熟处理,种子的饱满程度明显增加,中央嫩黄色的胚芽清晰可见,此时川贝母种子的后熟处理即告完成。本方法除了能明显提高种子的出芽率以外,主要的优点在于与窖藏法制备的种子相比,种子后熟时间快,能满足当年播种的需要;且种子后熟程度较为整齐,萌发时间一致,利于苗期管理。2.播种及管理-(1)选地、整地川贝母良好生长要求一定海拔,海拔过低栽培不易成活且病虫害多;海拔过高,川贝母生长期縮短,不利于有效成分的积累且会增加栽培管理成本,故一般选择栽培基地的海拔为3000m左右。但如果小区气候适宜(如植被、荫蔽及通风条件较好),也可在海拔2700m左右的地方栽培。土壤宜壤土而不宜沙土,因壤土有利于保水、保肥。选好播种土地后及开始翻挖土地,清除地中的石头、树根、杂草及虫卵;敲细土块,使土壤成细粒状。翻挖后即可整畦,宜选择顺风方向做畦,经多年试验采用畦宽0.51.5m,畦高525cm,畦长520m,步道2060cm的整畦方法较易进行播种、人工除草及施肥等操作。(2)播种一般以秋播为宜,在冻土前及时播种;若春播要在土壤解冻后、种子未萌发前及时播种。本发明方法主要采用秋季播种法。播种前,先在畦中施入底肥,底肥为以农家肥(圈肥)为宜。按20100公斤/米2的底肥用量施入复合肥,将底肥和畦面表土混匀,再尽量平整畦面。畦面不能高低不一,因为如果畦面高低不一会使盖种的厚度不匀,从而影响出苗率。播种时,一般使用撒播法,因为撒播可使种子均匀分散,充分利用畦面空间。将后熟处理好的种子取出,拌入适量过530目筛的腐殖土,拌成种子灰,计算单位重量的种子数。S卩每千克种子灰含种子数(粒/千克)=种子总数+种子灰总重量。按5003000粒/米2的种子量在畦面上均匀撒入种子灰,再在畦面上均匀筛入过530目筛的腐殖土,覆盖厚度为0.53cm。播种和管理均在大棚中进行操作,通过调节大棚的温度、湿度及光照等条件,使川贝母(种子)在秋、冬季节萌发生长,实现川贝母在一年内完成两个生长周期。所述的大棚的温度为035。C;土壤湿度为10%50%;空气湿度为30%95%;光照强度为013万Lux。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大棚的温度为512°C;光照强度1万3万LUX;土壤湿度20%30%;空气湿度60%70%。以下通过试验进一步说明大棚条件选择的依据大棚条件的选择对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有影响,大棚条件优选试验条件见表l。表l大棚条件选择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表2大棚条件优选试验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光照强度指的是白天控制的光照强度,夜晚不再人为控制其光照强度,顺其自然光照强度。增重率指无性繁殖种植一年回苗后测得的增重率,增重率=(收获重一下种重)/下种重。保苗率指完成一季生长回苗前测算所得的保苗率,保苗率=保苗数/出苗数。通过该试验结果可知,条件2为最佳优选条件。当年采收的种子经处理完成其形态后熟和生理后熟后,播种(秋播)于大棚内,通过调节大棚的温度、湿度及光照等条件,促使其萌发、生长;待其完成一个生长周期,回苗后,使其在自然条件休眠一个月;再到阳春季节自然萌发生长,在一年内完成两个生长周期。也包括采收的种子经处理完成其生理后熟后,播种(秋播或春播),在自然条件下于春夏季生长一季后,移入大棚内,通过调节大棚的温度、湿度及光照等条件,促使其在秋冬季萌发、生长一季;回苗后,使其在自然条件休眠一个月,再到阳春季节自然萌发生长,在一年半之内完成三个生长周期。当年秋季川贝母植株回苗后,翻挖,将川贝母鳞茎播种(秋播)于大棚内,通过调节大棚的温度、湿度及光照等条件,促使其萌发、生长;待其完成一季生长,回苗后,使其在自然条件休眠一个月;再到阳春季节自然萌发生长,在一年内完成两个生长周期。本发明可在高海拔地区栽培,也可在低海拔地区栽培,大棚条件与海拔(气压)的关系不大。可在低海拔模拟其生长条件,让其再生长一季;也可考虑就在当地模拟其生长条件,让其再生长一季。在低海拔生长一季后,在高海拔条件下再生长一季,以保证其品质。权利要求1.川贝母在一年内完成两个生长周期的栽培方法,包括川贝母种子采收、后熟处理、播种及管理,其特征在于管理方式采用可调节温度、湿度及光照的大棚栽培,其中,所述的大棚的温度为0~35℃;土壤湿度为10%~50%;空气湿度为30%~95%;光照强度为0~13万Lux。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川贝母在一年内完成两个生长周期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棚的温度为512°C;土壤湿度20%30%;空气湿度60%70%;光照强度1万3万Lux。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川贝母在一年内完成两个生长周期的栽培方法,包括川贝母的有性繁殖栽培技术和无性繁殖栽培技术,播种季节可采取秋播与春播,并通过对温度、湿度及光照等条件的控制实现川贝母在一年内完成两个生长周期的栽培技术。本发明可大大提高川贝母人工种植的生长速度、缩短种植周期,从而明显提高川贝母商品栽培的经济效益,是具有实用性的技术。文档编号A01G1/00GK101248730SQ200810103298公开日2008年8月27日申请日期2008年4月2日优先权日2008年4月2日发明者潮刘,刘震东,李荣发,曙王申请人:四川新荷花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四川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