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水稻早衰的复配剂及防治水稻早衰的方法

文档序号:321613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治水稻早衰的复配剂及防治水稻早衰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水稻早衰的复配剂及防治水稻早衰的方法,属于农业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稻早衰是指水稻抽穗到成熟期间显现茎叶枯萎、未老先衰,致使籽粒充
实不良、瘪谷增多而减产,群众又叫做"立杆死"或"返秸";它是无序、被 动的胁迫性过程,是外源因子调控、非程序化的猝发死亡,是可以避免的。通 常的形态特征是叶显棕褐色,叶片初始纵向微巻,然后叶片顶端出现污白色的 枯死状态,叶片薄而弯曲,远看一片枯焦,根系生长衰弱,软绵无力,甚至有 少量黑根发生,穗基部结实率很低,粒色显淡白色,翘头穗增多。据调査,江 西省水稻发生早衰现象严重,早衰面积占总面积的30%—40%,其中严重的有 10%以上,减产10%以上,给稻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水稻生长中后期,根 系的吸收功能日渐衰退,而穗部尚处在营养充实阶段,需要有充足的养分供应, 养分供应不足往往会出现早衰现象。如果通过土壤施肥有一个吸肥过程,难以 满足要求,特别是对生理性早衰则是无能为力。若是通过根外喷施叶面肥的方 法补充养分并延缓生理性衰老,让水稻茎叶直接吸收利用,则用肥少,见效快。 同时,目前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杂交稻大都是大穗型组合,其灌浆期有两个比较 明显的灌浆高峰阶段,灌浆成熟的时间比常规品种要长,所以后期所需养分相 对要多些,可以通过叶面施肥得到有效补充,调节水稻体内的激素水平,达到 延缓衰老,提高产量的目的。
水稻是东亚、东南亚地区农业的主要作物。自古以来就经过许多研究,已 成为高度完善的栽培作物,但是控制水稻生长生理的首要因子——植物激素的 研究,才在近十年来有较大的发展。综合国内外关于水稻植物生长调节剂方面 的研究可知,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6-BA、 GA均能减缓水稻生育后期旗叶叶绿素和蛋白质的丧失,在一定程 度上能延缓功能叶的衰老;KT-30能减缓叶绿素、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降解速 度,延缓离体叶片的衰老进程;4PU-30控制叶片衰老过程中蛋白质水解酶比 活上升,减缓蛋白质的降解,是其延缓杂交水稻叶片衰老的主要生理基础之一。 GA和NAA能使水稻叶片中叶绿素和蛋白质降解变慢,导致水稻的千粒重和 结实率增加,经济产量上升。在市场上,肥料的品种很多,对水稻早衰的效果 也不尽相同。通过多年来对水稻营养吸收规律的研究,发现水稻对锌的缺乏要 比对其它营养元素更为敏感,其危害性也远远大于其它元素。硼元素在水稻抽穗和灌浆期有着显著的增产作用,在水稻生长后期适量补充锌和硼对防治水稻 早衰有明显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植物衰老有延缓作用的防治水稻早衰的复 配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水稻早衰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对植物衰老有延缓作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营养成分相混合, 组成一个对水稻后期灌浆和籽粒形成具有促进和延缓叶片衰老的产品。由以下 四种成分组成防早衰固体粉剂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硫酸锌和硼砂或硼酸, 各组分按重量比为l: 2-4: 70-130: 70-130。
本发明所述的防治水稻早衰的复配剂可制成水剂先在200ml水中加入 lmol/L的盐酸10-30ml,然后在水中加入80-100克的防早衰固体粉剂,摇动 均匀即成水剂。该方法可避免白色悬浮物产生。
本发明所述防治水稻早衰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1) 在水稻齐穗后一周内,选择天气晴好或多云天气,喷施权利要求l 或2所述的复配剂,如喷施后六小时内遇到下雨,则需重新喷施;
(1.2) )含160克一240克防早衰固体粉剂或水剂需兑水15公斤,充分摇 匀后喷施;
(1.3) 每亩需喷施防早衰固体粉剂160克一240克或含等量防早衰固体 粉剂的水剂。
本发明所述防治水稻早衰的方法均匀喷施到水稻叶片上,使其不成股流下 为好。宜在早晨8: 00-10: 00或下午4: 00-6: 00喷施该复配剂。
本发明具有配方简单、使用量少、使用方便、增产效果显著、产投比高等 特点。对防治水稻早衰,提高水稻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显著的效果。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h
称取赤霉素lkg、细胞分裂素3 kg、硫酸锌120 kg和硼砂110 kg,混合 均匀即得防早衰固体粉剂。
实施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 每亩水稻喷施防早衰固体粉剂160克一240克,喷施前需兑水15公斤。
2、 喷施时间水稻齐穗后一周内,选择天气晴好或多云天气(注意天气预 报,防止喷施后12小时内下雨),宜在早晨8: 00-10: 00或下午4: 00-6: 00喷施(下午喷施效果更好)。
3、 配置和喷施方法在桶里加水,然后将防早衰复配剂倒入水中,用竹棍 摇匀后方可喷施。均匀喷施到水稻叶片上,使其不成股流下为好。
4、 如果喷洒液接触到皮肤,请尽快用清水冲干净。
实施例2
称取赤霉素1 kg、细胞分裂素4kg、硫酸锌70kg和硼酸130kg,混合均匀 即得防早衰固体粉剂。先在200ml水中加入lmol/L的盐酸10-30ml,然后在水 中加入80-100克的防早衰固体粉剂,摇动均匀即成水剂。
本发明水稻防早衰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在水稻齐穗后一周内,选择天气晴好或多云天气,喷施权利要求1或2所 述的复配剂,如喷施后六小时内遇到下雨,则需重新喷施;在含上述防早衰固 体粉剂160克一240克加水15 kg,每亩需喷施防早衰固体粉剂160克一240 克的水剂。
本发明所述防治水稻早衰的方法均匀喷施到水稻叶片上,使其不成股流 下为好。宜在早晨8: 00-10: 00或下午4: 00-6: 00喷施。 实施例3:
称取赤霉素lkg、细胞分裂素2kg、硫酸锌130kg和硼砂70kg,各组分混 合均匀即得防早衰固体粉剂。
本发明水稻防早衰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在水稻齐穗后一周内,选择天气晴好或多云天气,在早晨8: 00-10: 00 或下午4: 00-6: 00喷施;在含上述防早衰固体粉剂160克_240克加水15 kg, 每亩喷施防早衰固体粉剂160克一240克。 实施例4
称取赤霉素1 kg、细胞分裂素2-4 kg、硫酸锌70-130 kg和硼砂70-130kg,
混合均匀即得防早衰固体粉剂。在200ml水中加入lmol/L的盐酸10-30ml,然
后在水中加入80-100克的防早衰固体粉剂,摇动均匀即成水剂
在水稻齐穗后一周内,选择天气晴好或多云天气,在含160克一240克防 早衰固体粉剂的水剂中再兑水15公斤,充分摇匀后喷施;每亩需喷施防早衰 固体粉剂160克一240克。
实施例5
称取赤霉素1 kg、细胞分裂素2-4 kg、硫酸锌70-130 kg和硼酸70-130kg,
混合均匀即得防早衰固体粉剂。
在水稻齐穗后一周内,选择天气晴好或多云天气,在含160克一240克防早 衰固体粉剂兑水15公斤,充分摇匀后喷施;每亩需喷施防早衰固体粉剂160克一240克。
根据大面积示范试验结果,平均每亩增产约30公斤。2006年在江西省南 昌县广福镇和向塘镇进行了大田对比试验,处理后可使早稻剑叶叶绿素SPAD 值增加5. 31%—24. 1%,产量增幅为4. 6%—13. 5%;晚稻剑叶叶绿素SPAD值增 加6.28%-11. 19%,产量增幅为4. 21%—17.24%。 2007年在吉安、泰和、永新、 吉水、余江、弋阳等县的大面积示范情况表明该早衰剂可以提高早稻结实率 0. 7%—3. 5%,每亩增产24. 1公斤一41. 1公斤;晚稻结实率提高3. 3%—7. 5%, 亩产提高21.5公斤一41.7公斤。增产效果较为显著。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治水稻早衰的复配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四种成分组成防早衰固体粉剂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硫酸锌和硼砂或硼酸,各组分按重量比为12-470-13070-13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水稻早衰的复配剂,其特征在于先在200ml 水中加入lmol/L的盐酸10-30ml,然后在水中加入80-100克的防早衰固体粉 剂,摇动均匀即成水剂。
3、 一种防治水稻早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l.l)在水稻齐穗后一周内,选择天气晴好或多云天气,喷施权利要求l 或2所述的复配剂,如喷施后六小时内遇到下雨,则需重新喷施;(L2)含160克一240克防早衰固体粉剂或水剂需兑水15公斤,充分摇匀 后喷施;(1.3)每亩需喷施防早衰固体粉剂160克一240克或含等量防早衰固体 粉剂的水剂。
4、 根据权利要求所述3的防治水稻早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均匀喷施到水 稻叶片上,使其不成股流下为好。
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防治水稻早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早晨8: 00-10: 00或下午4: 00-6: 00喷施该复配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水稻早衰的复配剂,它由以下四种成分组成防早衰固体粉剂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硫酸锌和硼砂或硼酸,各组分按重量比为1∶2-4∶70-130∶70-130。本发明所述的防治水稻早衰的复配剂可制成水剂先在200ml水中加入1mol/l的盐酸10-30ml,然后在水中加入80-100克的防早衰固体粉剂,摇动均匀即成水剂。本发明所述防治水稻早衰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在水稻齐穗后一周内,选择天气晴好或多云天气,喷施含160克-240克防早衰固体粉剂或水剂需兑水15公斤,充分摇匀后喷施。本发明具有配方简单、使用量少、使用方便、增产效果显著、产投比高等特点。对防治水稻早衰,提高水稻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显著的效果。
文档编号A01N43/12GK101416633SQ200810136319
公开日2009年4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日
发明者刘光荣, 刚 孙, 张文学, 张福群, 李祖章, 谢金水 申请人: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