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413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植苗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机体前部设置了预备载苗台的植苗机。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如专利文献l (日本特开2005-176680号7>净艮)所述,具有在 机体的前部左右两侧眼前后方向配置长的预备载苗台,并在该预备载苗台上设 置了多个旋转滚轮的技术。该预备载苗台是在使机体的前部接近垄边际而使机 体停止后使用,站在垄上的作业者从垄上连续地从预备载苗台补给预备苗,将 预备苗在预备载苗台上移动到后部,搭乘在机体上的作业者在预备载苗台后部 取出预备苗并供给到植苗机的载苗台,从而容易地进行苗供给作业。
上述专利文献中公开的左右预备载苗台由于沿机体前后方向平行地配置, 左右预备载苗台的前端部之间离得较远,所以站在垄上的作业者在将苗箱放置 在左右预备载苗台的前端部时,必须在左右预备载苗台的前端部之间移动来进 行作业,存在作业性以及作业效率较差之类的问题。
另夕卜,为了做成在预备载苗台上设置跨越左右机架之间的较长的旋转滚轮 来使苗箱移动的结构,在预备载苗台上放置苗箱时泥土和苗i^艮等向下方落下的 空间很小,泥土和苗根缠绕在旋转滚轮上,发生旋转滚轮的旋转变差,苗箱不 能顺利移动的事态,在作业性方面存在问题。
再有,左右预备载苗台的从机体前端部的突出量为一定,在农田和垄(道 路)的距离较近的场合,进行苗供给作业,例如农田和垄(道路)之间有水路 等,农田和垄(道路)的距离较远的场合,存在左右预备载苗台前端部不能到 达垄(道路)不能进行苗供给作业之类的问题。

发明内容
方案一记载的发明是一种植苗机,其特征在于,
在行驶车体2的后部设置苗栽种部4,在行驶车体2的左右两侧部分别设 置从机体前端侧供给苗箱C或者载运苗的取苗板的预备载苗部72,将该各预备载苗部72用左右的外框架91和连接该左右的外框架91之间的连接件92 构成,在该左右的外框架91上分别设置支撑苗箱C的左右两侧部的底面或载 运苗的取苗板的左右两侧部的底面的转动滚轮95,在左右的外框架91之间设 置空间部S,将该左右的预备载苗部72的前部配置成比行驶车体2的前端更 向前方突出,并且配置成俯视时左右的预备载苗部72的前部的左右间隔Ll 比该左右预备载苗部72的后部的左右间隔L2更小。
因此,在从机体前端侧向植苗机供给苗的作业中,放置在预备载苗部72 的前部的苗箱C或载运苗的取苗板,其左右两侧部的底面被支撑在转动滚轮 95上,通过转动滚轮95自由旋转而顺利地移动到预备载苗部72的后部,此
由于在左右外框架91之间设置了空间部S,所以附着在苗箱C或载运苗的取 苗板上的泥土和苗根从该空间部S落下,可放置发生附着在支撑左右外框架 91上设置的苗箱C或载运苗的取苗板的左右两侧部的底面的转动滚轮95或缠
移动到预备载苗部72的后部。因此能够进行适当的苗供给作业。再有,站在 机体前端侧的作业者可站立在左右的预备载苗部72、 72的前端之间,作业性 良好且轻松地将苗箱C或载运苗的取苗板载置到左右的预备载苗部72、 72两 方的前端部,作业效率良好。
方案二记载的发明是方案一记载的植苗机,其特征在于,设置成自由变更 预备载苗部72的从机体前端的突出长度。
因此,除了方案一记载的发明的作用外,可按照农田和垄(道路)的距离 变更预备载苗部72的从机体前端的突出长度,即使在条件不同的农田也能够 作业性良好地进行适当的苗供给作业。
方案三记载的发明是方案一或方案二记载的植苗机,其特征在于,在行驶 车体2的后部配置施肥装置5的肥料漏斗60,使该肥料漏斗60的上端面和预 备载苗部72的转动滾轮95的上端处于大致相同高度,并且,将预备载苗部 72的后端配置在肥料漏斗60的左右外侧部附近。
因此,除了方案一或方案二记载的发明的作用外,作业者站立在机体上的 肥料漏斗60的前侧进行提起位于预备载苗部72后部的苗箱C或载运苗的取苗板的作业时,肥料漏斗60不干扰苗供给作业,能够以容易的姿势轻松且作 业性良好地向苗栽种部4供给苗。
方案四记载的发明是方案一或方案二记载的植苗机,其特征在于,
在预备载苗部72的机体内侧设置使容纳苗箱C的部位处于前低后高的倾 斜状态的苗容纳箱73,将该苗容纳箱73用固定容纳部73a和可动容纳部73b 构成,并且设置成自由变更为将可动容纳部73b容纳在固定容纳部73a—侧的 容纳状态和比机体前端更向前方突出的沿机体前后方向较长的作业状态,可动 容纳部73b做成从作业状态向容纳方向移动自如的结构。
因此,除了方案一或方案二记载的发明的作用外,使可动容纳部73b处于 作业状态时,则苗容纳箱73由于其前端部比机体前端更向前下方向较大地伸 出而成为突出的位置,所以站在机体上的作业者在将把苗供给苗栽种部4之后 的空了的苗箱C放入苗容纳箱73时,苗箱C在苗容纳箱73内滑动并移动到 前端。于是,站在垄(道路)上的作业者能够很容易进行将其取出回收的作业。 再有,由于可动容纳部73b做成从作业状态向容纳方向自由移动的结构,所以, 例如在为了补充苗而使才几体前部抵达垄时等,即4吏苗容纳箱73的比机体前端 更大地突出的可动容纳部73b抵接垄等障碍物,也由于可动容纳部73b向容纳 方向移动而可防止-皮损。
根据本发明,容易进行从垄(道路)向植苗机供给苗的作业,作业效率良 好,能够以简单的结构解决问题。


图1是乘用型插秧机的侧视图。
图2是乘用型插秧机的俯视图。
图3是预备载苗台的侧视图。
图4是预备载苗台的俯视图。
图5是预备载苗台的主要部分放大侧视图。
图6是预备载苗台的主要部分放大俯视图。
图7是苗箱容纳部的主要部分放大主视图。
图8是预备载苗台的局部剖面主视图。
图9是用于说明乘用型插秧机的作用的俯视图。
5图IO是用于说明乘用型插秧机的作用的俯视图。
图中
2—行驶车体,4一苗栽种部,5—施肥装置,60—肥料漏斗,72—预备载 苗台部,73 —苗容纳部,73a—固定容纳部,73b—可动容纳部,91一外框架, 92—连接件,95—转动滚轮,C—苗箱,L1—左右的预备载苗部的前部的左右 间隔,L2—左右的预备载苗部的后部的左右间隔,S—空间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的 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以及图2是使用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即附带施肥装置的乘用型插秧 机1的侧视图和俯视图,附带施肥装置的乘用型插秧机1在行驶车体2的后侧 通过升降连杆装置3可升降地安装有苗栽种部4,在行驶车体2的后部上侧设 有施肥装置5的主体部分。
行驶车体2是具备作为驱动轮的左右一对前轮10、 10以及左右一对后轮 11、 11的四轮驱动车辆,在机体的前部配置有变速箱体12,在该变速箱体12 的左右侧方设有各左右前轮轴箱13a、 13a,在该各左右前轮轴箱13a、 13a上 设有各左右的前轮末端箱13、 13,在可变更该左右的前轮末端箱13、 13的操 作方向的从各前轮支撑部向外突出的左右前轮车轴10a、 10a上分别安装有左 右的前轮IO、 10。另外,在变速箱体12的背面部固定有主机架15的前端部, 在该主机架15的后端左右中央部设有前后水平地设置的后轮旋转轴A。
左右的后轮齿4仑箱18、 18由连接机架19a连接成一体,并构成作为后轮 支撑部件的后轮传动箱19。
后轮传动箱19其左右中央部转动自如地支撑在上述后轮旋转轴A上,在 从左右的后轮齿轮箱18、 18分别向外突出的后轮车轴lla、 lla上安装有后轮 11、 11。而且,左右的后轮齿轮箱18、 18成为由左右后轮传动轴18b、 18b传 递动力的结构,该左右后轮传动轴18b、 18b与从变速箱体12的后壁突出设置 的左右后轮驱动轴连接。
发动机20搭载在主机架15上,该发动机20的旋转动力通过带式传动装 置21以及液压无极变速装置(HST) 23传递到变速箱体12。传递到变速箱体 12的旋转动力利用该变速箱体12内的变速器变速后,分离为行驶动力和外部输出动力而输出。并且,行驶动力一部分传递到前轮末端箱13、 13驱动前轮
10、 IO的同时,剩余的传递到左右的后轮齿轮箱18、 18驱动左右的后轮11、
11。 另外,从变速箱体12的左右侧面输出的外部输出动力通过栽种传递轴26 向苗栽种部4传递。而且,发动机20的消声器20a配置在发动机20的左侧且 左连杆基架42的附近外侧,冷却发动机20的冷却风扇位于发动机20的右侧 面,成为冷却风从机体右侧向左侧排风的结构。
发动机20的上部由发动机罩30覆盖,在其上设有座椅31。在座椅31的 前方具有内装各种操作机构的前罩32,在其上方设有对前轮进行转向操作的 方向盘34。发动机罩30以及前罩32的下端左右两侧成为水平状的踏板35。 在踏板35的左右侧形成设有多个贯通孔的格子状部35a、 35a,成为就座于座 椅31上操纵机体的操作人员可看到左右的前轮10、 IO而容易操作的结构,并 且,附着在行走于该踏板35上的作业者的鞋上的泥土将会下落到农田中。踏 板35的后部成为兼作后踏板的后轮挡泥板36。
在主机架15的上方设有左右的上部机架15a、 15a,踏板35被支撑在该 左右的上部机架15a、 15a上。并且,左右的上部才几架15a、 15a其前端连接支 撑在变速箱体12的前部并与机体的左右方向上设置的前部机架15b连接,其 中途部通过左右支撑机架15c、 15c分别与左右前轮轴箱13a、 13a连接。另夕卜, 左右的上部机架15a、 15a的后端部与后述的竖立设置在主机架15的后端部的 后视为门形的连杆基架42连接。因而,由变速箱体12,主机架15,左右的上 部机架15a、 15a,前部才几架15b,左右支撑机架15c、 15c,左右前轮轴箱13a、 13a,以及连杆基架42构成框架状的机体机架。
另外,在行驶车体2的左右两侧设有预备载苗台38、 38。
升降连杆装置3为平行连杆结构,具备左右一对上连杆40、 40和左右一 对下连杆41、 41。这些上连杆40及下连杆41转动自如地安装在其基部侧竖 立设置在主机架15的后端部的后视为门形的连杆基架42上,在其前端侧连接 有纵连杆43。并且,转动自如地支承在苗栽种部4上的连接轴44插入连接在 纵轴43的下端部,苗栽种部4以连接轴44为中心旋转自如地连接。在主机架 15上,将转动自如地枢轴支撑在基部的升降液压缸46的前端与一体形成于下 连杆41、 41上的摇臂41a的前端部连接设置,通过使该升降液压缸以液压伸缩,从而使升降连杆装置3上下转动,苗栽种部4以保持大致一定姿势的状态 进行升降。
苗栽种部4为6条播的结构,具备兼作机架的传动箱50;放置毯状苗 并进行左右往复运动而将苗一抹4朱供给到各条中的苗取出口 51a并且将横向 一列的苗全部供给到苗取出口 51a…时利用送苗带51b将苗移送到下方的载苗 台51;将供给到苗取出口 51a…的苗栽种在农田中的苗栽种装置52…;以及 在土地表面上划出下一次行程的机体行进线路的左右一对划线标记53、 53等。 在苗栽种部4的下部,在中央设有中央浮体55,在其左右两侧设有侧浮体56、 56。在使这些浮体即中央浮体55以及侧浮体56、 56接触农田的泥土面的状态 下使机体行进时,这些中央浮体55以及侧浮体56、 56—边平整泥土面一边滑 行,利用苗栽种装置52…将苗栽种在该平整后的农田中。中央浮体55以及侧 浮体56、 56的各浮体对应农田土地表面的凹凸,以前端侧上下运动的方式转 动自如地安装,在栽种作业时,中央浮体55的前部的上下运动由控制传感器 (未图示)检测,根据其检测结果切换控制上述液压升降缸46的液压阀并使 苗栽种部4升降,从而将苗的栽种深度总是维持为一定。
施肥装置5将储存在肥料漏斗60中的粒状肥料通过撒放部61…撒放一定 量,将该肥料用施肥软管62...导入到安装在中央浮体55及侧浮体56、 56的 左右两侧的施肥引导件62a…,并通过设置在施肥引导件62a…的前侧的作槽 体62b而落入到苗栽种条的侧部附近形成的施肥槽内。由电动机驱动的送风机 58产生的空气经由在左右方向长的空气腔室59吹入施肥软管62…,将施肥软 管62…内的肥料用风压强制性地搬送到中央浮体55及侧浮体56、 56的各浮 体上设置的各施肥引导件62a。
在苗栽种部4上安装有平整农田的混乱的泥土面而使其均匀的整地转子 27 (配置在左右侧浮体56、 56的各前方的左右整地转子27a、 27a,配置在中 央浮体55的前方的中央整地转子27b)。该整地转子27做成在前上述右后轮 齿轮箱18上设置整地转子驱动用箱,将驱动力从右后轮齿轮箱18传动到传动 轴27c上的结构。
标记63、 63是将上端基部焊接固定在上部机架15a上的铁制的左右辅助 踏板,是作业者上下机体时放置脚的踏板。
8这里,基于

在机体的左右侧两形成作业者的作业通道B、 B的配 置在踏板35的左右两侧的左右的预备载苗台38、 38。
左右预备载苗台38、 38,将各左右的预备载苗台支撑机架70、 70的基部 用螺栓71固定在前部基架15b的左右侧部,将各左右的预备载苗部72、 72 和左右的苗容纳箱73、 73转动自如以及固定自如地设置在左右的预备载苗台 支撑机架70、 70的上端部。而且,从构成上述机体才几架的左右上部机架15a、 15a和与左右前轮轴箱13a、 13a连接的左右支撑机架15c、 15c朝向机体左右 外侧方向设置左右支撑体74、 74,左右的预备载苗台支撑机架70、 70的上部 和左右支撑体74、 74的前端部分别由连接体75、 75连接,以加固左右的预备 栽苗台支撑机架70、 70。
并且,左右的预备载苗部72、 72构成为在俯;现时前部的左右间隔Ll比 后部的左右间隔L2小(通过构成为俯视时将左右的预备载苗部72、 72的前 部配置在相互靠左右内侧来减小左右间隔Ll,从而能够将位于机体前端的左 右的预备载苗部72、 72的前端外側容纳在才几体的回^走半径内,并可防止在垄 间回旋时,左右的预备载苗部72、 72的前端部接触垄或其他障碍物等而破损), 左右的苗容纳箱73、 73也构成为在俯视时前部的左右间隔L3比后部的左右 间隔L4小。另外,左右的预备载苗部72、 72设置成在侧视时呈水平状态, 并设置在与施肥装置5的肥料漏斗60的上端大致相同的高度。
由于左右的预备载苗部72、 72以及左右的苗容纳箱73、 73的结构为左右 对称且相同,所以,以下详细说明右预备载苗台38的结构(左预备载苗台38 是与右预备载苗台38左右对称且相同的结构)。
在预备载苗台支撑机架70的上部留有间隔地焊接固定上板76和下板77, 在俯视该上板76和下板77时相同的位置设置成为各贯通孔的第一贯通孔76a 以及第二贯通孔77a,在该第一贯通孔76a以及第二贯通孔77a中从上方插入 固定设在转动机架78上的转动销79,将转动机架78以能自由地转动的方式 设置在预备载苗台支撑机架70上。
并且,在转动机架78的转动销79的周围焊接固定圆板80,在该圓板80 的同一圆周上,将第三贯通孔81a和第四贯通孔81b设置在绕转动销79转180 度的空位置上,再有,在笫三贯通孔81a的外侧方设置第五贯通孔81c。另一方面,采用以下结构将操作杆83的基部上下转动操作自如地用枢轴支撑销 48以轴支撑地设置在焊接固定于上板76和下板77之间的俯视时呈3字状的 支撑工具82上,将转动停止销85用卡定销86连结在该操作杆83的中途部, 在对操作杆83进行上下操作时,转动停止销85被引导到设置在上板76和下 板77上的第六贯通孔76b和第七贯通孔77b中并上下运动。并且,该转动停 止销85在上动后的位置,其上部与设置在上述转动机架78的圆板80上的第 三贯通孔81a和第四贯通孔81b及第五贯通孔81c卡合,并固定转动机架78 的转动。而且,在下板77和操作杆83之间以套在外转动停止销85的外周上 的状态设置有压缩弹簧87,操作杆83以及转动停止销85处于向上动后的位 置加力的状态。即、转动停止销85上动后与设置在转动机架78的圆板80上 的第三贯通孔81a和第四贯通孔81b以及第五贯通孔81c卡和,在固定了转动 机架78的转动的状态下,操作杆83以及转动停止销85由压缩弹簧87保持。 因此,作业者将操作杆83下动而使转动停止销85脱离第三贯通孔81a和第四 贯通孔81b以及第五贯通孔81c,使转动机架78转动,作业者离开操作杆83 时,操作杆83及转动停止销85通过压缩弹簧87而上动,使转动机架87转动 而使第三贯通孔81a和第四贯通孔81b以及第五贯通孔81c来到转动停止销 85的位置时,转动停止销85自动地与第三贯通孔81a和第四贯通孔81b以及 第五贯通孔81c卡合,从而转动机架87的转动被固定。
预备载苗部72由中央的固定载苗部88和设置在其前后的第一转动载苗部 89、第二转动载苗部90构成。中央的固定载苗部88用由铝制凹状型材构成的 左右的外框架91、 91和连接该左右的外框架91、 91的铁制的连接件92…(左 右的外框架91、 91和连接件92…由第一螺栓93…固定)构成机架,在左右的 外框架91、 91之间的左右中央部,将支撑苗箱C (或者从苗箱C掬取毯状苗 的取苗板)的底面并向预备载苗部72的长度方向引导的铁制的引导支撑件94 焊接固定设置在上述连接件92…上。引导支撑件94的前后端向下方弯曲而构 成,使得苗箱C移动时苗箱C前后壁面不抵接引导支撑件94的前后端,苗箱 C可顺利地移动。另外,在该引导支撑件94的前后端部覆盖树脂制的盖94a。 并且,如图8所示,该引导支撑件94的上面配置在比左右配置的转动滚轮95 的上端部更低的位置上,苗箱C用左右的转动滚轮95在预备载苗部72上移动时,支撑苗箱C的左右中央部的向下方的挠曲部的同时,防止在苗箱C不
适地放置在预备载苗部72上的场合苗箱C从预备载苗部72向下方落下。
在左右的外框架91、 91的凹状部,用枢轴96旋转自如地装配有多个转动 滚轮95…,该多个转动滚轮95…支撑苗箱C (或者从苗箱C掬取毯状苗的取 苗板)的底面并旋转,可使苗箱C在预备载苗部72的长度方向顺利地移动。 并且,在各左右的外框91、 91的前后端部,用第二螺栓98固定设有向上方突 出的固定侧臂97...。在第一转动载苗部89侧的各固定侧臂97...的上端部设有 第八贯通孔97a,在第二转动载苗部卯侧的各固定侧臂97…的上端部焊接固 定设有转动枢轴支撑销97b…。
另外,左右的外框架91、 91和连接件92…及引导支撑件94之间成为宽 阔的空间部S,附着于在固定载苗部88上移动的苗箱C (或者从苗箱C掬取 毯状苗的取苗板)上的泥土和苗根从该宽阔的空间部S向下方落下,不会附着 或者缠绕在转动滚轮95上,转动滚轮95可维持适当的自由旋转,可使苗箱C (或者从苗箱C掬取趕状苗的取苗板)平滑地移动。
在该中央的固定载苗部88的连接件92…上,焊接固定上述转动机架78 的上端部。
第一转动载苗部89与固定载苗部88同样,用由铝制凹状型材构成的左右 的外框架91、 91和连接该左右的外框架91、 91的铁制的连接件92…(左右 的外框架91、 91和连接件92…由第一螺栓93…固定)构成机架,在左右的外 框架91、 91之间的左右中央部,将支撑苗箱C (或者从苗箱C掬取毯状苗的 取苗板)的底面并向预备载苗部72的长度方向引导的铁制的引导支撑件94 焊接固定设置在上述连接件92…上。引导支撑件94的前后端做成向下方弯曲, 在苗箱C移动时苗箱C前后壁面不抵接引导支撑件94的前后端的结构,可使 苗箱C顺利地移动。另外,在该引导支撑件94的前后端部覆盖树脂制的盖94a。
在左右的外框架91、 91的凹状部,用枢轴96…旋转自如地装配有多个转 动滚轮95…,该多个转动滚轮95…支撑苗箱C (或者从苗箱C掬取趕状苗的 取苗板)的底面并旋转,可使苗箱C在预备载苗部72的长度方向顺利地移动。 并且,在各左右的外框91、 91的固定载苗部88侧的端部,用第三螺栓100 固定设置向上方突出的第一转动侧臂99...。在各第一转动侧臂99…的上端部焊接固定设有转动枢轴支撑销99a...,将该转动枢轴支撑销99a…插入上述固 定载苗部88的固定侧臂97…的第八贯通孔97a,用第一开口销99b对外侧部 进行防脱(防止脱落),第一转动载苗部89做成可变更为位于与固定载苗部 88同一平面上的展开作业状态和转动到固定载苗部88的上方而折叠的容纳状 态的结构。
另外,左右的外框架91、 91和连接件92…及引导支撑件94之间成为宽 阔的空间部S,附着于在第一转动载苗部89上移动的苗箱C (或者从苗箱C 掬取毯状苗的取苗板)上的泥土和苗根从该宽阔的空间部S向下方落下,不会 附着或者缠绕在转动滚轮95上,转动滚轮95可维持适当的自由旋转,可使苗 箱C (或者从苗箱C掬取毯状苗的取苗板)平滑地移动。
第二转动载苗部90与固定载苗部88同样,用由铝制凹状型材构成的左右 的外框架91、 91和连接该左右的外框架91、 91的铁制的连接件92…(左右 的外框架91、 91和连接件92…由第一螺栓93…固定)构成机架,在左右的外 框架91、 91之间的左右中央部,将支撑苗箱C (或者从苗箱C掬取毯状苗的 取苗板)的底面并向预备载苗部72的长度方向引导的铁制的引导支撑件94 焊接固定设置在上述连接件92...上。引导支撑件94的前后端向下方弯曲而构 成,并做成在苗箱C移动时苗箱C前后壁面不抵接引导支撑件94的前后端的 结构,可使苗箱C顺利地移动。另外,在该引导支撑件94的前后端部覆盖树 脂制的盖94a。
在左右的外框架91、 91的凹状部,用枢轴96…旋转自如地装配有多个转 动滚轮95…,该多个转动滚轮95…支撑苗箱C (或者从苗箱C掬取毯状苗的 取苗板)的底面并旋转,可使苗箱C在预备载苗部72的长度方向顺利地移动。 并且,在各左右的外框91、 91的固定载苗部88侧的端部,用第四螺栓102 固定设有向上方突出的第二转动侧臂101…。在各第二转动侧臂101…的上端 部焊接固定设有第九贯通孔101a…,在第九贯通孔101a中插入上述固定载苗 部88的固定侧臂97…的转动枢轴支撑销97b…,并用第二开口销97c对外侧 部进行防脱(防止脱落),第二转动载苗部90做成可变更为位于与固定载苗部 88同一平面上的展开作业状态和转动到固定载苗部88的上方而折叠的容纳状 态的结构。
12另外,左右的外框架91、 91和连接件92…及引导支撑件94之间成为宽 阔的空间部S,附着于在第二转动载苗部90上移动的苗箱C (或者从苗箱C 掬取毯状苗的取苗板)上的泥土和苗根从该宽阔的空间部S向下方落下,不会 附着或者缠绕在转动滚轮95上,转动滚轮95可维持适当的自由旋转,可使苗 箱C (或者从苗箱C掬取毯状苗的取苗板)平滑地移动。
另一方面,预备载苗部72固定在支撑于预备载苗台支撑机架70上的绕转 动销79转动固定自如的转动机架78上,所以,在对操作杆83向下方操作而 使转动停止销85下动而脱离与设置在转动机架78的圆板88上的第三贯通孔 81a和第四贯通孔81b及第五贯通孔81c的卡合时,可绕转动销79自由地转 动。并且做成在俯视时从预备栽苗部72的长度方向的中央向长度方向偏离的 位置上配置了转动销79的结构,即^:成从转动销79的转动中心至一侧端部的 距离L5比从转动销79的转动中心至另一侧端部的距离L6更小的结构。
因而,使预备载苗部72处于图2的状态,使转动停止销85与设置在转动 机架78的圓板80上的第三贯通孔81a卡合而固定预备载苗部72的转动时, 左右的预备载苗部72、 72成为在俯;现时前部的左右间隔Ll比后部的左右间 隔L2更小的配置,左右的苗容纳箱73、 73也处于在俯-现时前部的左右间隔 L3比后部的左右间隔L4更小的配置状态,处于从机体前端的突出量L7较小 的状态。而且,使左右的预备载苗部72、 72从该突出量L7较小的状态各旋 转180度后处于图9的状态,使转动停止销85与设置在转动机架78的圆板 80上的第四贯通孔81b卡合而固定预备载苗部72的转动时,左右的预备载苗 部72、 72同样地成为在俯—见时前部的左右间隔Ll比后部的左右间隔L2更小 的配置,且成为从^L体前端的突出量L8为较大的状态。而且,此时,左右的 苗容纳箱73、 73从左右的预备载苗部72、 72卸下,并改装成在左右的预备载 苗部72、 72的内侧处于前低后高的倾斜状态。
而且,在预备载苗部72的前后端部,即第一转动载苗部89和第二转动载 苗部90的后端部设有端部苗箱支撑杆103、 103,以免放置在预备载苗部72 上的苗箱C落下来。
苗箱容纳部73包括上端部用安装固定侧壁97的第二螺栓98共同拧紧 (一起拧紧)而固定在上述固定载苗部88内侧的外框架91上的、在从前方看时呈凹状的铁制的前后支撑机架110、 110;焊接固定在该前后支撑机架110、 110上的五个平行设置的铁制管件即第一管件llla、第二管件lllb、第三管件 lllc、第四管件llld及第五管件llle构成的固定容纳部73a;以及,插入该 固定容纳部73a的四个管件的第一管件llla、第二管件lllb、第三管件lllc 及第四管件llld内,并沿前低后高的方向移动自如地设置的铁制棒件即第一 棒件112a、第二棒件112b、第三棒件112c及第四棒件112d构成的可动容纳 部73b。位于上方的第一棒件112a包括在第一管件llla内沿前低后高的方 向移动的第四直线状部112a-l;以及,从该第四直线状部112a-l的前端向下 方折弯延伸的垂下部112a-2。位于下方的中间部的第二棒件112b及第四棒件 112d包括在第二管件lllb及第四管件llld的各管件内沿前低后高的方向移 动的第一直线状部112b-l及第二直线状部112d-l;以及从第一直线状部112b-l 及第二直线状部112d-l的前端向彼此相对的方向折弯延伸的第一相对延续部 112b-2及第二相对延续部112d-2。
标记113表示位置调节固定用部件,在上部设置铁制的第六管件114,在 该铁制的第六管件114下部焊接固定移动杆115。并且,该移动杆115从铁制 的第六管件114向下方延伸并向后方折弯且设有与第一管件llla、第二管件 lllb、第三管件lllc、第四管件llld及第五管件llle平行地向后方延伸的第 三直线状部115a,该第三直线状部115a设置成贯通位于最下方位置上的焊接 固定在第三管件lllc的前端下部的导向板116的第十贯通孔116a。另外,在 该第三直线状部115a上设有容纳状态卡定用贯通孔115a-l和突出状态卡定用 贯通孔115a-2。
并且,将上述第二棒件112b及第四棒件112d的第一相对延续部112b-2 及第二相对延续部112d-2从两侧插入位置调节固定用部件113的铁制的第六 管件114内,在从移动杆115的^^制的第六管件114向下方延伸的部位上焊接 固定第三棒件112c的前端部。另一方面,第一棒件112a的向下方折弯延伸的 垂下部112a-2成为停止的结构,以免其下部与第二棒件112b的第一相对延续 部112b-2的内侧^U矣而向下方落下。
因而,可动容纳部73b从固定容纳部73a沿前低后高的方向伸出并在突出 的状态下将卡定用开口销117嵌入设置在位置调节固定用部件113的移动杆
14115上的突出状态固定用贯通孔115a-2时,由于移动杆115用导向板116停止 向下方的移动,所以,苗箱容纳部73处于从机体的前端较大地突出的状态。 此时,苗箱容纳部73的内部空间被设定成能够以重叠两个苗箱C的状态容纳 的宽度,并将前后方向的长度做成可在前后方向容纳两个苗箱C的结构。因 此,在单侧的苗箱容纳部73中能够以重叠两个苗箱C的状态容纳四个苗箱C。
另外,苗箱容纳部73由于其后端部位于方向盘34的侧方且踏板35侧方, 前端部沿前低后高方向比机体前端更大地伸出而成为突出的位置,所以站在才几 体的踏板35上的作业者在将把苗供给载苗台51后的空了的苗箱C放入苗箱 容纳部73时,苗箱C在苗箱容纳部73内滑动并移动到前端。于是,具有作 为站在垄上作业者容易进行将其取出回收的作业的苗箱返回装置的功能。
再有,由于构成为固定容纳部73a被固定,而可动容纳部73b在容纳方向 上自由移动,所以,例如在为了补充苗而使机体前部抵达垄时等,即使苗箱容 纳部73的比机体前端更大地突出的可动容纳部73b抵接垄等障碍物,也由于 可动容纳部73b向容纳方向移动而可防止破损。
其次,说明用装配有上述左右预备载苗台38、 38的带有施肥装置的乘用 型插秧机1进行的插秧作业。
首先,机体进入农田内,并使机体前端部处于抵达垄(或道路)的状态。 此时,在使机体前端部接近垄而可停止的农田中,左右预备载苗台38、 38如 图1以及图2所示,对操作杆83进行操作并使转动停止销85与设置在转动机 架78的圆板80上的第三贯通孔81a卡合,左右的预备载苗部72、 72配置成 俯视时前部的左右间隔Ll比后部的左右间隔L2小,左右的苗容纳箱73、 73 也处于配置成俯视时前部的左右间隔L3比后部的左右间隔L4小的状态,从 而处于从机体前端的突出量L7为较小的状态。而且,左右的预备载苗部72、 72处于各第一转动载苗部89及第二转动载苗部卯位于与固定载苗部88同一 平面的展开作业状态(图1的实线的状态)。另外,苗容纳部73的可动容纳部 73b沿前低后高方向从固定容纳部73a伸出并以突出的状态将卡定用开口销 117嵌入位置调节固定用部件113的移动杆115上设置的突出固定用贯通孔 115a-2,从而处于/人机体的前端较大地突出的状态。
左右预备载苗台38、 38处于图1以及图2所示的状态时,由于左右的预备载苗部72、 72位于俯视时踏板35的外侧方,因此,作业者在位于方向盘 34的左右两侧的踏板35上可从机体前端部自由地移动到后部的施肥装置5的 肥津+漏斗60位置。
在该状态下,站在垄上作业者位于左右预备载苗台38、 38的左右的预备 载苗部72、 72前端之间,从垄将育有苗的苗箱C放置在左右的预备载苗部72、 72前端,如推压苗箱C,则苗箱C在左右的预备载苗部72、72的转动滚轮95… 上朝向后端顺利地移动。此时,由于左右的预备载苗部72、 72配置成俯视时 前部的左右间隔L1比后部的左右间隔L2小,所以站在垄上的作业者位于左 右预备载苗台38、 38的左右的预备载苗部72、 72前端之间,能够作业性良好 且轻松地将苗箱C放置在左右的预备载苗部72、 72的前端部,作业效率良好。
另一方面,站在插秧机体上的作业者站立在左右的预备载苗部72、 72的 任一后端部位置附近的踏板35上,在上述预备载苗部72上提起从前端移动到 后端的苗箱C,用取苗板从苗箱C掬取毯状苗,供给后方的载苗台51。此时, 由于预备载苗部72的后端部位于踏板35的外侧方附近且施肥装置5的肥料漏 斗60左右外侧部附近,所以,作业者能够提起预备载苗台部72后部的苗箱C 并以轻松的姿势作业性良好地对载苗台51进行供给作业。即、容易进行对载
且作业效率良好。
并且,在作业者站立在踏板35后部的状态下,将结束苗供给而空了的苗 箱C放入苗箱容纳部73的后端部时,苗箱C在苗箱容纳部73内滑动并移动 到前端。这样一来,站在垄上的作业者将其取出并且容易在垄上进行回收作业, 所以空箱回收作业效率良好。另外,由于苗箱容纳部73的可动容纳部73b做 成在容纳方向可自由地移动的结构,所以,例如在为了补充苗而使机体前部4氐 达垄时等,即使苗箱容纳部73的比机体前端更大地突出的可动容纳部73b抵 接垄等障碍物,也由于可动容纳部73b向容纳方向移动而可防止破损。
并且,在结束了对载苗台51的全部载苗部的苗供给作业后,站在垄上的 作业者从左右的预备载苗部72、 72前端侧依次放置育有苗的苗箱C,在左右 的预备载苗部72、 72上各放置三个苗箱C…。
另外,作业者通过踏板35从机体前端将肥料运到肥料漏斗60,将肥料供给到肥料漏斗60内。此时,由于左右的预备载苗部72、 72位于踏板35的左 右外侧,所以作业者能够在宽阔的踏板35上搬运肥料并移动,安全且作业性 良好地进行肥料供给作业。
并且,机体上的作业者就座于座椅31上操纵机体驱动各部分进行插秧作 业以及施肥作业。在插秧作业中,载苗台51的苗剩得不多时,作业者从^L置 在左右的预备载苗部72、 72上的苗箱C取出苗并供给载苗台51,继续进行插 秧作业。此时,空的苗箱C容纳在苗箱容纳部73中(苗箱容纳部73的内部 空间被设定成能够以重叠两个苗箱C的状态容纳的宽度,并将前后方向的长 度做成可在前后方向容纳两个苗箱C的结构,所以在单侧的苗箱容纳部73中 能够以重叠两个苗箱C的状态容纳四个苗箱C。因此,在左右的预备载苗部 72、 72上放置的六个苗箱C可全部容纳在左右的苗箱容纳部73中)。
并且,将左右的预备载苗部72、 72上放置的苗箱C…的苗全部使用后放 置在载苗台51上的苗剩得不多时,与上述的在农田内放入机体时同样,使机 体前端部处于抵达垄(或道路)的状态,与上述同样地进行苗供给作业。
另外,在农田和垄(或道路)之间存在水路等而不能使机体前端部处于抵 达垄(或道路)的状态的场合(农田和垄的距离较远的场合),如图9所示, 对操作杆83进行4喿作,使左右的预备载苗部72、 72旋转180度,使转动停止 销85与设置在转动机架78的圓板80上的第四贯通孔81b卡合,使左右的预 备载苗部72、 72配置成俯;现时前部的左右间隔Ll比后部的左右间隔L2小且 处于从机体前端的突出量L7为较大的状态。而且,此时左右的苗容纳箱73、 73从左右的预备载苗部72、 72卸下,并分别改装成在左右的预备载苗部72、 72的内侧处于前低后高的倾斜状态。
处于该状态后,由于左右的预备载苗部72、 72的从机体前端的突出量L7 较大,所以即使在农田和垄(或道路)之间存在水路等而不能使机体前端部处 于抵达垄(或道路)的状态的场合(农田和垄的距离较远的场合),如图9所 示,由于能够使左右的预备载苗部72、72及苗箱容纳部73的前端部位于垄(或 道路)上,所以与上述同样,能够以轻松的姿势效率良好地从垄上将苗供给到 机体(载苗台51以及左右的预备载苗部72、 72)。
并且,在结束了插秧作业后,在路上行驶的场合或将机体放置在卡车上的场合或将机体放入仓库等的场合,如图IO所示,对操作杆83进行操作使转动 停止销85与设置在转动机架78的圆板80上的第五贯通孔81c卡合,左右的 预备载苗部72、 72配置成在俯视时左右平行状态,且处于从机体前端的突出 量L7为较小的状态。于是,俯视时左右的预备载苗部72、 72的各内侧部成 为与踏板35重叠的状态,使得左右的预备载苗部72、 72(左右预备载苗台38、 38)的宽度L8比载苗台51的宽度L9小。此外,附图中,标记120表示上述 各条的设置了苗取出口 51a…的苗承接板,从该载苗台51的宽度L9向左右外 侧突出的左右外侧部120a、 120a在栽苗台51的下方内侧折叠自如地构成。另 外,标记121、 121表示配置在苗承接板120的外侧部且防止苗承接板120的 端部抵接垄或障碍物而破损的左右导向体,以从该载苗台51的宽度L9向左 右外侧突出的状态在载苗台51的下方内侧折叠自如地构成。因此,在不进4亍 插秧作业在路上行驶的场合或将机体放置在卡车上的场合或将机体放入仓库 等的场合,苗承接板120的左右外侧部120、 120以及左右导向体121、 121 折叠在载苗台51的下方内侧,机体左右宽度为L9。
并且,左右的预备载苗部72、 72的第一转动载苗部89以及第二转动载苗 部90转动到固定载苗部88的上方而处于折叠的容纳状态,使左右的预备载苗 部72、 72的前端部位于侧视机体时与机体前端部大致相同的位置。另外,左 右的苗容纳箱73、 73作为将可动容纳部73b容纳在固定容纳部73a内的状态, 将卡定用开口销117嵌入位置调节固定用部件113的移动杆115上设置的容纳 状卡定用贯通孔115a-l中,在容纳状态下固定,使得左右的苗容纳箱73、 73 的前端位于侧视机体时与机体前端部大致相同的位置。
如上所述,使左右的预备载苗台38、 38 (左右的预备载苗部72、 72以及 苗箱容纳部73、 73)处于容纳状态时,左右的预备载苗台38、 38 (左右的预 备载苗部72、 72以及苗箱容纳部73、 73)将各部收放于处于容纳状态的机体 宽度L9内,且从机体前端突出得不大,所以在路上行驶的场合或将机体放置 在卡车上的场合或将机体放入仓库等的场合,左右的预备载苗台38、 38 (左 右的预备载苗部72、 72以及苗箱容纳部73、 73)不构成干扰,容易进行路上 行驶及向卡车的装载作业以及向仓库内的机体容纳。另外,使左右的预备载苗 台38、 38 (左右的预备载苗部72、 72以及苗箱容纳部73、 73 )处于容纳状态时,机体变得小型的同时,不干扰就座于座椅31上的操作者的视野,所以容
易操纵且安全。
再有,使左右的预备载苗台38、 38 (左右的预备载苗部72、 72以及苗箱
容纳部73、 73)处于容纳状态时,构成为在机体前后方向收放于4几体前端和
方向盘34后端之间L10,再有,机体变得小型的同时,不千扰就座于座椅31
上的操作者的视野,所以容易操纵且安全。
本发明除了应用于插秧机以外,还可应用于蔬菜移植机或灯芯草移植机等 各种各样的植苗机。
权利要求
1. 一种植苗机,其特征在于,在行驶车体(2)的后部设置苗栽种部(4),在行驶车体(2)的左右两侧部分别设置从机体前端侧供给苗箱(C)或者载运苗的取苗板的预备载苗部(72),使该各预备载苗部(72)用左右的外框架(91)和连接该左右的外框架(91)之间的连接件(92)构成,在该左右的外框架(91)上分别设置支撑苗箱(C)的左右两侧部的底面或载运苗的取苗板的左右两侧部的底面的转动滚轮(95),在左右的外框架(91)之间设置空间部(S),将该左右的预备载苗部(72)的前部配置成比行驶车体(2)的前端更向前方突出,并且配置成俯视时左右的预备载苗部(72)的前部的左右间隔(L1)比该左右预备载苗部(72)的后部的左右间隔(L2)更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苗机,其特征在于, 设置成自由变更预备载苗部(72)从机体前端的突出长度。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苗机,其特征在于,在行驶车体(2)的后部配置施肥装置(5)的肥料漏斗(60),使该肥料 漏斗(60)的上端面和预备载苗部(72)的转动滚轮(95)的上端处于相同高 度,并且,将预备载苗部(72)的后端配置在肥料漏斗(60)的左右外侧部附 近。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苗机,其特征在于, 在预备载苗部(72)的机体内侧设置使容纳苗箱(C)的部位处于前低后高的倾斜状态的苗容纳箱(73),将该苗容纳箱(73)用固定容纳部(73a)和 可动容纳部(73b)构成,并且设置成自由变更为将可动容纳部(73b)容纳在 固定容纳部(73a) —侧的容纳状态和比机体前端更向前方突出的沿机体前后 方向较长的作业状态,可动容纳部(73b)做成从作业状态向容纳方向移动自 如的结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植苗机。在植苗机中,以提高苗供给的作业性及作业效率为课题。本发明的植苗机的特征是,在行驶车体(2)的后部设置苗栽种部(4),在行驶车体的左右两侧部分别设置从机体前端侧供给苗箱或者载运苗的取苗板的预备载苗部(72),将该各预备载苗部用左右的外框架和连接该左右的外框架之间的连接件构成,在该左右的外框架上分别设置支撑苗箱的左右两侧部的底面或载运苗的取苗板的左右两侧部的底面的转动滚轮(95),在左右的外框架之间设置空间部(S),将该左右的预备载苗部的前部配置成比行驶车体的前端更向前方突出,并且配置成俯视时左右的预备载苗部的前部的左右间隔(L1)比该左右预备载苗部的后部的左右间隔(L2)更小。
文档编号A01C11/02GK101422104SQ20081017078
公开日2009年5月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29日
发明者和泉满孝, 林靖浩, 渡部一郎, 盐崎孝秀 申请人: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