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缢蛏杂交育种方法

文档序号:315192阅读:5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缢蛏杂交育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缢蛏育种,具体涉及一种縊蛏杂交育种方法。
背景技术
缢蛏(&'"owm/cw/ai cww/r/cto Lamark),俗称蛏子、蜻、海蛏,属软体动物门 (Mollusca),瓣鳃纲(LamellibranChia)、异齿亚纲(Heterodonta)、帘蛤目(Veneroida)、 竹蛏科(Solcnidoe)、縊蛏属(&'"o"ovflcw/")。它分布于西太平洋沿海的中国和日本,从 我国辽宁到广东沿海均有分布,被称为四大养殖贝类之一。缢蛏营养丰富,味道鲜 美,是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的海洋健康食品之一。目前对于缢蛏的研究主要集中 在生态习性、营养成分、养殖技术、遗传结构与生化遗传特征分析等几个方面进行。 而利用杂交选育良种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缢蛏杂交育种方法,用该方法得到的杂交缢 蛏具有新陈代谢旺盛,生命活力较高,适应环境的能力相对较高的优点。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缢蛏杂交育种方法,包括下述 步骤
1) 亲贝选择在10月份,选取2龄的宁海缢蛏和乐清缢蛏为杂交亲本,所述杂交 亲本为个体健壮,进出水管伸縮有力迅速,生殖腺饱满的个体;
2) 促熟杂交亲本洗净消毒后,将上述杂交亲本入暂养池暂养,杂交亲本的暂养 密度为3500 4500个/i^水体,在暂养池每天用金藻和熟蛋黄早晚各投喂一次,每天金 藻的投喂量为5 10万个/1113水体,每天熟蛋黄的投喂量为5 10g/i^水体,暂养至杂 交亲本的性腺成熟;利用熟蛋黄可以让杂交亲本提早和基本同步性腺成熟,使受精率得 到提高;
3) 催产:将上述性腺成熟的杂交亲本先在温度为2 5'C条件下低温催产2 5小时, 再在常温条件下阴干催产8小时,然后用流水冲洗催产,得到精子和卵细胞;
4) 受精和孵化将上述精子和卵细胞按2: l的数目比例混合受精,让受精卵在孵 化池中充气孵化至D形幼虫;
5) 幼虫培育将上述D形幼虫用400目筛网捞出移到培育池中充气培育至D形幼 虫长成为稚贝,培育池中D形幼虫的培育密度为40 60万个/m3,培育池中的海水比重为1.01 1.03, PH值为8.0 8.5,水温为18 23°C,光照为1800 2300LmX,培育 池中每天换水一次,每天换水量为30 100%,培育池中每天用金藻和扁藻早晚各投喂 一次,每天金藻的投喂量为3 8万个/m"K体,每天扁藻的投喂量为0.5 2万个/n^水 体;
6)育种选取个体大的上述稚贝作为直系杂交育种品种进行遗传育种,该杂交育 种品种的个体大的子代即为杂交缢蛏。取杂交缢蛏、宁海缢蛏和乐清缢蛏的小段水管, 提取RNA,反转录合成cDNA,用试剂盒和下述引物进行PCR检测ATP合成酶引物 F: 5,-CAGGCTGCCAGATTTATTGG-3,, R: 5,-GCTGCTTCAG GGATGGGTTT-3, 0-肌动蛋白引物F : 5'-AGTTGCCGCT CTTGTCGTGG-3', R : 5'-TGCTCTGGGC TTCATCTCCG-3,试剂盒由大连宝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 有限公司提供;检测结果,杂交缢蛏比宁海缢蛏、乐清缢蛏的ATP合成酶都要高2倍多, 说明该品种不同于宁海缢蛏、乐清缢蛏,为杂交缢蛏,显示杂交优势,该杂交缢蛏新陈 代谢旺盛,生命活力较高,适应环境的能力相对较高,因此生长速度快,个体大,养殖 的经济效率高。
在幼虫培育步骤中,当所述D形幼虫培育5 8天后,在所述培育池中投入软沙泥, 所述软沙泥的投放量为2 3Kg/m"K体,以后每隔3 5天更换所述软沙泥一次;软沙 泥作为附着基质效果较好,更换软沙泥是为了防止病菌滋生。
所述软沙泥为海区滩涂的干泥用水泡成匀浆,经160 300目的筛绢过滤,滤液煮沸 消毒,入池沉淀24小时后的沉淀泥,经过滤的软沙泥质地优良。
在促熟步骤中,用熟豆浆代替所述熟蛋黄,每天熟豆浆的投喂量为5 10ml熟豆浆/m3 水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一种缢蛏杂交育种方法,通过亲贝选择、促熟、 催产、受精和孵化、幼虫培育和育种,得到了杂交缢蛏,该杂交缢蛏新陈代谢旺盛,生 命活力较高,适应环境的能力相对较高,因此其个体比宁海缢蛏和乐清缢蛏都大,生长 速度也快,是一种具较高经济效率的养殖品种。本发明的育种方法用熟蛋黄促熟,用低 温和阴干催产,用合理的培育密度、合适的水温、盐度、PH值和光照等条件的幼虫培育, 直系遗传育种技术,本发明的方法合理、科学,得到杂交缢蛏的经测定其ATP合成酶的 相对量较高,与宁海缢蛏和乐清缢蛏不同,符合杂交品种特征。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一种缢蛏杂交育种方法,首先在10月份,选取个体健壮,进出水管伸縮有力迅速,
生殖腺饱满的2龄的宁海缢蛏和乐清缢蛏为杂交亲本;将选取的杂交亲本洗净消毒后, 投入暂养池暂养,每立方米水体(r^水体)中杂交亲本的暂养密度为3500 4500个,
4在暂养池每天用金藻和熟蛋黄早晚各投喂一次,每立方米水体中每天金藻的投喂量为 5~10万个,每天熟蛋黄的投喂量为5 10g,暂养至杂交亲本的性腺基本同步成熟;选 取性腺成熟的杂交亲本先放入低温箱中在2 5°C (—般为4'C)条件下低温催产2 5 小时,低温催产时要注意观察,防止杂交亲本冻死,低温催产后再在常温条件下阴干催 产8小时,然后将杂交亲本放入流水中,让流水冲洗,杂交亲本的性腺受流水剌激后, 精子或卵细胞从性腺中流出来了,收集精子和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按2: 1的数目比 例混合受精,让受精卵在孵化池中充气孵化至D形幼虫;将孵化池的D形幼虫用400 目筛网捞出移到培育池中充气培育至D形幼虫长成为稚贝,培育池的每立方米水体中D 形幼虫的培育密度为40 60万个,培育池中的海水比重为1.01 1.03,PH值为8.0 8.5, 水温为18 23'C,光照为1800 2300LmX,培育池中每天换水一次,每天换水量为30 100%,培育池中每天用金藻和扁藻早晚各投喂一次,每天金藻的投喂量为3 8万个/m3 水体,每天扁藻的投喂量为0.5 2万个/1113水体,当D形幼虫培育5 8天后,在培育 池中投入经筛选和高温消毒的软沙泥作为底质,软沙泥的投放量为2 3Kg/i^水体,以 后每隔3~5天移池更换培育池的底质一次,并对幼苗进行冲洗;稚贝出池后,快速运 往暂养池,暂养池每2 3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3 1/2,根据池水肥瘦,适时投喂 饼粕上清液等;在清明到芒种将稚贝均匀播放在的蛏田内养殖;再选取其中个体大,健 壮,生殖腺饱满的2龄的缢蛏为直系杂交育种品种进行遗传育种,在得到子代中也选取 其中个体大,健壮的稚贝为杂交缢蛏亲本进行养殖和自然或人工繁殖都可。
上述实施例中熟蛋黄也可以用熟豆浆代替,每天熟豆浆的投喂量为5 10ml熟豆浆 /m3水体。
权利要求
1、一种缢蛏杂交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亲贝选择在10月份,选取2龄的宁海缢蛏和乐清缢蛏为杂交亲本,所述杂交亲本为个体健壮,进出水管伸缩有力迅速,生殖腺饱满的个体;2)促熟杂交亲本洗净消毒后,将上述杂交亲本入暂养池暂养,杂交亲本的暂养密度为3500~4500个/m3水体,在暂养池每天用金藻和熟蛋黄早晚各投喂一次,每天金藻的投喂量为5~10万个/m3水体,每天熟蛋黄的投喂量为5~10g/m3水体,暂养至杂交亲本的性腺成熟;3)催产将上述性腺成熟的杂交亲本先在温度为2~5℃条件下低温催产2~5小时,再在常温条件下阴干催产8小时,然后用流水冲洗催产,得到精子和卵细胞;4)受精和孵化将上述精子和卵细胞按2∶1的比例混合受精,让受精卵在孵化池中充气孵化至D形幼虫;5)幼虫培育将上述D形幼虫用400目筛网捞出移到培育池中充气培育至D形幼虫长成为稚贝,培育池中D形幼虫的培育密度为40~60万个/m3,培育池中的海水比重为1.01~1.03,PH值为8.0~8.5,水温为18~23℃,光照1800~2300LmX,培育池中每天换水一次,每天换水量为30~100%,培育池中每天用金藻和扁藻早晚各投喂一次,每天金藻的投喂量为3~8万个/m3水体,每天扁藻的投喂量为0.5~2万个/m3水体;6)育种选取个体大的上述稚贝作为杂交育种品种进行遗传育种,该杂交育种品种的个体大的子代即为杂交缢蛏。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縊蛏杂交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幼虫培育步骤中, 当所述D形幼虫培育5 8天后,在所述培育池中投入软沙泥,所述软沙泥的投放量为 2 3Kg/mS水体,以后每隔3 5天更换所述软沙泥一次。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缢蛏杂交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沙泥为海区滩 涂的干泥用水泡成匀浆,经160 300目的筛绢过滤,滤液煮沸消毒,入池沉淀24小时 后的沉淀泥。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缢蛏杂交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促熟步骤中,用熟 豆浆代替所述熟蛋黄,每天熟豆浆的投喂量为5 10ml/m"K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缢蛏杂交育种方法,通过亲贝选择、促熟、催产、受精和孵化、幼虫培育和育种,得到了杂交缢蛏,该杂交缢蛏新陈代谢旺盛,生命活力较高,适应环境的能力相对较高,因此其个体比宁海缢蛏和乐清缢蛏都大,生长速度也快,是一种具较高经济效率的养殖品种。本发明的育种方法用熟蛋黄促熟,用低温和阴干催产,用合理的培育密度、合适的水温、盐度、pH值和光照等条件的幼虫培育,直系遗传育种技术,本发明的方法合理、科学,得到杂交缢蛏的经测定其ATP合成酶的相对量较高,与宁海缢蛏和乐清缢蛏不同,符合杂交品种特征。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1664007SQ20091015292
公开日2010年3月10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1日
发明者慧 李, 晔 李, 李太武, 石晓辉, 秦玉明, 苏秀榕 申请人:宁波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