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稻瘟酰胺的杀菌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182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含有稻瘟酰胺的杀菌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尤其是一种含有稻瘟酰胺和抗菌素的复配杀菌组合物。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4,年产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的1/2,但是每年由于水稻病害的发生危害,减产达20°/。-40%。稻痘病、紋枯病发生面积大,流行性强,危害严重,是水稻上的重要病害。随着三环唑、稻瘟灵、多菌灵等常规药剂的长期使用,水稻稻瘋病菌和紋枯病菌的抗药性越来越严重,防治效果下降。由于病菌抗性增强,又导致频繁施药以及造成农民负担加重和环境污染加剧。因此,急需高效、安全、环保的新型杀菌剂。稻瘟酰胺(Fenoxanil)是一种新型、高效的酰胺类杀菌剂,具有良好的内吸性和持效性,通过抑制病菌从附着胞的穿透来阻止稻痕病菌的侵染,为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稻瘟酰胺具有良好的作物安全性和突出的环境相容性,但是其用药成本高,使用并不广泛。抗菌素是微生物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杀菌物质,具有抑制其它微生物生长发育,以及阻碍其生理机能的作用。农用抗菌素具有药效高,选择性强,易分解,残留毒害低,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容易推广等优点。但是,长期单独使用,防效下降,且易使病菌产生抗药性。.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适合农业上使用的高效杀菌组合物。
发明内容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安全、环保且有利于病菌抗性治理的含有稻痘酰胺的复配杀菌组合物。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稻痘酰胺复配杀菌組合物由稻痙酰胺(A)和一种选自春雷霉素、多抗霉素等的抗菌素(B)复配而成,其中A与B的质量比例为30:11:50,其余为农药中允许使用和可以接受的辅助成分。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有效成分A与B4交好的质量比例为10:11:20,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抗菌素具体为春雷霉素(Kasugamycin)是放线菌产生的代谢产物,属内吸抗生素,兼有治疗和预防作用,对稻痘病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多抗霉素(Polyoxin)是金色链霉菌产生的代谢产物,属于广谱性抗生素类杀菌剂,具有较好的内吸性,干扰菌体细胞壁的生物合成,还能抑制病菌产孢和病斑扩大,对水稻紋枯病等病害有较好的防效。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可以用已知的方法制备成适合农业使用的任意一种剂型,比较好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分散粒剂、水乳剂和微乳剂,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为5%-70%。本发明的组合物中使用的助剂包括溶剂、分散剂、乳化剂、稳定剂、防冻剂、湿润剂等及其它有益于有效成分在制剂中稳定和药效发挥的已知物质,都是农药制剂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各种成分,并无特别限定,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过简单试验确定。本发明所描述的产物可以成品制剂形式提供,即组合物中各物质已经混合,组合物的成分也可以以单剂形式提供,使用前直接在桶或罐中直接混合,然后稀释至所需的浓度。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和水稻紋枯病。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按普通的方法施用,如浇注、喷射、喷雾、撒粉、散布或发烟,其施用量随天气条件或作物状态变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组合物由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有效成分组成,混配后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提高了防治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克服和延緩病菌抗药性的产生;2.药剂混配減少了用药量,从而降低了成本和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具体实施例方式将不同农药的有效成分组合制成农药,是目前开发和研制新农药以及防治农业上抗性病菌的一种有效和快捷的方式。不同品种的农药混合后,通常表现出三种作用类型,即相加作用、增效作用和拮抗作用,但具体为何种作用,无法预测,只有通过大量试验才能知道。复配增效很好的配方,能够明显提高实际防治效果,降低农药的使用量,从而有助于延緩病菌抗药性的产生速度,是综合防治病害的重要手^R。发明人通过大量的筛选试验,发现稻痕酰胺与春雷霉素或多抗霉素等抗菌素组合对抗性稻瘟病菌、紋枯病菌等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而不仅仅是两种药剂的简单相加(详见生物测定实例l、2)。生物测定实例1:稻瘟酰胺与春雷霉素复配对水稻稻瘟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对象采自田间的水稻稻疯病菌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4.7-2006》,盆栽法。选取生长势一致的三叶期水稻苗,每盆2抹苗,每个处理选用5盆供试稻苗。将稻瘟病菌在番茄汁燕麦琼脂培养基上培养,产孢后用无菌水洗下孢子,制成lxl(^个孢子/mL的悬浮液,均勻地喷雾接种于供试稻苗上,接种后套上黑塑料袋保湿培养24h。接种24h后,进行药剂处理,每个药剂设置5个浓度梯度,用Potter喷雾塔在50PSI压力下喷雾,每盆大约5mL。喷药后,将稻苗置于25。C左右、相对湿度>90%的条件下培养,7d后按照稻瘟病的发病分级标准调查整抹叶片的病情指数,并按如下公式计算防治效果Z(各级叶片发病数x该级代表值),病情指数=调查总叶片数x最高级代表值Xl00防治效果(%)对照病情指数-处理病情指数对照病情指数将防治效果换算成几率值(y),药液浓度(pg/ml)转换成对数值(x),以最小二乘法计算毒力方程和抑制中浓度EC5(),依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及共毒系数(CTC)。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ECW供试药剂EC50)xlOO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毒力指数x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毒力指数x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xlOO当CTC《80,则组合物表现为拮抗作用,当80〈CTC〈120,则组合物表现为相加作用,当CTC>120,则组合物表现为增效作用。毒力测定结果见表l。表1稻瘟酰胺与春雷霉素复配对水稻稻痤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处理EC50(fxg/mL)ATITTI共毒系数CTC春雷霉素16.11100.0稻瘟酰胺0.792039.2稻痘酰胺30:春雷霉素18.11198.6162.6122.2稻瘟酰胺20:春雷霉素16.31255.3192.3132.7稻瘟酰胺IO:春雷霉素13.78426.2276.3154.3稻瘟酰胺l:i雷霉素10.881830.71069.6171.2稻瘟酰胺1:春雷霉素50.483356.31716.0」195.6稻疸酰胺l:春雷霉素100.513158.81862.9169.6稻疯酰胺l:春雷霉素200.533039.61946.9156.1稻痕酰胺l:春雷霉素300.562876.81976.7145.5稻痘酰胺l:春雷霉素500.632557.12001.2127.8表l的结果显示,稻瘟酰胺与春雷霉素在配比30:1-1:50之间,对水稻稻瘟病菌具有增效作用,尤其在10:11:20之间,共毒系数在150以上,增效更加明6显。生物测定实例2:稻瘟酰胺与多抗霉素复配对水稻紋枯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试^r对象采自田间的水稻紋枯病菌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4.7-2006》,蚕豆离体叶片法。将水稻紋枯病菌用PDA培养基培养,待菌落刚长满培养亚时,用内径为5mm的打孔器从边缘打孔,打成的菌丝块用作接种体。选取叶位一致的蚕豆叶片,每处理10片,浸在配制好的药液中10min,取出晾干,放入铺有保湿纸的培养皿中。每个药剂设置5个浓度梯度。最后将菌丝块倒置接于叶片中央,并于28。C恒温培养箱内培养。待对照充分发病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病斑直径,计算防治效果。防治效果(%)=乾照病斑直径-处理病斑直径xl00》t照病i迕直才S将防治效果换算成几率值(y),药液浓度(jng/ml)转换成对数值(x),以最小二乘法计算毒力方程和抑制中浓度EC5G,依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及共毒系数(CTC)。毒力测定结果见表2。表2稻瘟酰胺与多抗霉素复配对水稻故枯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表2的结果显示,稻瘟酰胺与多抗霉素在配比30:11:50之间,对水稻纹枯病菌具有增效作用,尤其在10:11:20之间,增效作用更明显,共毒系数在165以上。本发明的杀真菌组合物可以用已知的方法制备成适合农业使用的任意一种剂型,比较好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分散粒剂、水乳剂和微乳剂。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绝非限于这些例子。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较好的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所有配方中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本发明组合物各种制剂的加工工艺均为现有技术,才艮据不同情况可以有所变化。实施例l:31%稻痘酰胺.春雷霉素悬浮剂稻瘕酰胺30%春雷霉素1%曱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润湿剂)10%黄原胶(增稠剂)2%膨润土(增稠剂)1%农乳600#磷酸酯(M剂)3%丙三醇(抗冻剂)5%水补足至100%。将活性成分、分散剂、增稠剂、润湿剂和水等各组分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研磨和/或高速剪切后得到31%稻瘟酰胺.春雷霉素悬浮剂。本实施例中的春雷霉素可替换为多抗霉素,形成新的实施例。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31%稻瘟酰胺.春雷霉素悬浮剂按150ga丄/ha加水稀释喷雾,药后7天和14天的防治效果为92.8%和88.1%。20%稻痘酰胺悬浮剂按200ga.i./ha和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按30ga丄/ha,加水稀释喷雾,药后7天和14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4.5%、83.2%和84.3%、62.1%。稻痕酰胺与春雷霉素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单剂;由于药剂效果提高,复配药剂中有效成分的用量比单独使用时明显减少,从而也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实施例2:11%稻瘟酰胺'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稻瘋酰胺10%多抗霉素1%十二烷基硫酸钠(润湿剂)2%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5%白碳黑(填料)10%高岭土(填料)补足至100%将活性成分、各种助剂及填料等按配方的比例充分混合,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即得11%稻瘟酰胺.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本实施例中的多抗霉素可替换为春雷霉素,形成新的实施例。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水稻紋枯病。11%稻瘟酰胺.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按1000倍加水稀释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为卯.2%和87.3%。20%稻痙酰胺悬浮剂按800倍和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按IOO倍,加水稀释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4.8%、81.3%和84.5%、61.9%。稻瘟酰胺与多抗霉素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单剂,且有效成分的用量明显减少。实施例3:10%稻瘟酰胺.多抗霉素水乳剂稻痙酰胺5%多抗霉素5%N-曱基吡咯烷酮(溶剂)10%十二烷基苯磺酸钓(乳化剂)5%农乳600#(乳化剂)5%水补足至100%将稻瘟酰胺原药、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多抗霉素和水混合制得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油相与水相混合,制得10%稻痙酰胺.多抗霉素水乳剂。本实施例中的多抗霉素可替换为春雷霉素,形成新的实施例。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水稻纟丈枯病。10%稻痙酰胺'多抗霉素水乳剂按按1000倍加水稀释喷雾,药后7天和14天的防治效果为91.7%和87.4%。20%稻痘酰胺悬浮剂按800倍和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按100倍,加水稀释喷雾,药后7天、14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0,5%、84.2%和83.5%、60.4%。稻痘酰胺与多抗霉素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水稻纟丈枯病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单剂,且有效成分的用量明显减少。实施例4:24%稻瘟酰胺.春雷霉素微乳剂稻瘕酰胺春雷霉素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异丙醇(溶剂)农乳600#(乳化剂)农乳1601#(乳化剂)水4%20%10%15%5%5%补足至100%将稻瘟酰胺原药、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春雷霉素和水混合制得7jc相;在搅拌下,将油相与水相混合均匀,制得24%稻痘酰胺.春雷霉素微乳剂。本实施例中的春雷霉素可替换为多抗霉素,形成新的实施例。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水稻紋枯病。24%稻瘟酰胺.春雷霉素微乳剂按200ga丄/ha加水稀释喷雾,药后7天和14天的防治效果为88.7%和84.1%。20%稻瘋酰胺悬浮剂按200ga.i./ha和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按30ga丄/ha,加水稀释喷雾,药后7天和14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9.8%、74.2%和81.3%、62.1%。稻痘酰胺与春雷霉素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水稻紋枯病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单剂,且有效成分的用量明显减少。实施例5:63%稻瘟酰胺.春雷霉素水分狀粒剂稻痘酰胺3%春雷霉素60%烷基萘磺酸钠(润湿剂)5%木质素磺酸钠(^t剂)7%十二烷基硫酸钠(分散剂)2%硫酸铵(崩解剂)5%轻质碳酸钩(填料)补足至100%。将活性成分、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和填料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成可湿性粉剂,再加入一定量的水混合挤压造料,经干燥筛分后得到63%稻痘酰胺*春雷霉素水分散性粒剂。本实施例中的春雷霉素可替换为多抗霉素,形成新的实施例。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将63。/。稻疽酰胺.春雷霉素水分散粒剂按120GA丄/HA加水稀释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5.4%、91.6%。20%稻瘟酰胺悬浮剂按200GA丄/HA和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按30GA.I./HA,用同样方法使用,药后7天和20天的防效分别为71.7%、84.2%和85.8%、67.1%。稻痘酰胺与春雷霉素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效明显好于单剂;由于药剂效果提高,复配药剂中有效成分的用量比单独使用时明显减少,从而也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实施例6:51%稻瘟酰胺-多抗霉素悬浮剂稻痕酰胺1%春雷霉素50%曱基萘磺酸钠曱酸缩合物(润湿剂)10%黄原胶(增稠剂)2%膨润土(增稠剂)10%农乳600#磷酸酯(分散剂)3%丙三醇(抗冻剂)5%水补足至100%。将活性成分、分散剂、增稠剂、润湿剂和水等各组分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研磨和/或高速剪切后得到51%稻瘟酰胺.多抗霉素悬浮剂。本实施例中的多抗霉素可替换为春雷霉素,形成新的实施例。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水稻稻痘病。51%稻瘟酰胺'多抗霉素悬浮剂按1000倍加水稀释喷雾,药后7天和14天的防治效果为87.5%和84.1%。20%稻疽酰胺悬浮剂按800倍和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按IOO倍,加水稀释喷雾,药后7天和14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2.6%、80.2%和80.3°/。、60.5°/。。稻瘟酰胺与春雷霉素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单剂,且有效成分的用量明显减少。权利要求1、一种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为稻瘟酰胺(A)和一种选自春雷霉素、多抗霉素的抗菌素(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A与B的质量比例为30:11:50。3、根据权利要求2,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A与B的质量比例为10:11:20。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中还含有农药制剂辅助成分,以便将杀菌组合物制成适合农业上使用的剂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成分为溶剂、乳化剂、分歉剂、稳定剂、防冻剂或润湿剂中的一种或几种。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的剂型是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分散粒剂、水乳剂或^:乳剂。7、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在作物病害防治上的应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杀菌组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水稻稻瘕病、水稻纹枯病。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其有效成分为稻瘟酰胺(A)和一种选自春雷霉素、多抗霉素等的抗菌素(B),A与B的质量比例为30∶1~1∶50,其余为农药中允许使用和可以接受的辅助成分。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可以用已知的方法制备成适合农业使用的任意一种剂型,比较好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分散粒剂、水乳剂和微乳剂。稻瘟酰胺与选定的抗菌素以一定比例复配后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病害。文档编号A01N43/02GK101642104SQ20091015231公开日2010年2月10日申请日期2009年6月24日优先权日2009年6月24日发明者刘胜召,建孔,洪张,曹明章,王延辉,王艳武,凯程申请人: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