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源农药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179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植物源农药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源农药溶剂,尤其是涉及一种含有植物油的植物源农药溶剂。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国内农药液体制剂生产,广泛使用芳烃类(包括苯、曱苯、二曱苯等)有机溶剂、极性溶剂(例如N,N-二曱基曱酰胺(DMF)、环己酮等)等,但其对人体、环境的毒性不容忽视。众所周知,芳烃类溶剂(包括苯、曱苯、二曱苯等)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强致癌物质,是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和胎儿先天性缺陷的最大致病源。而且芳烃类溶剂(包括苯、甲苯、二曱笨等)又是一种易燃易爆的化学危险品,在农药制剂加工和储运过程中都很危险。N,N-二甲基曱酰胺(DMF)可通过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侵入机体,且不易被人体排出,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及肝功能损害,对人和动物的生殖功能均有一定程度的损害作用,并能导致新生儿缺陷。1992年,美国政府出台了禁用曱苯、二曱苯等有机溶剂用于农药制剂的规定,此后,欧洲国家相继出台了类似的规定;截止到2006年2月,我国台湾地区农业委员会对二曱苯、苯胺、苯、四氯化碳、三氯乙烯等农药产品中使用的38种有机溶剂进行了限量管理,农药成品中二曱苯、环己酮的含量不能超过10%,二曱基曱酰胺和曱醇应小于30%,乙苯的含量不能超过2%,其余的33种助剂都不能大于1%。随着国家发改委加大对农药剂型产品的结构调整,压缩乳产品的产量,农药企业迫切需要寻找环境友好型、毒性低、易降解、可再生资源衍生的高效助剂来代替石化类产品或其衍生物。基于植物源环保农药溶剂加工的农药剂型符合环保型制剂的要求,可在蔬菜、水果、油料作物、茶叶、中药材上的使用;与靶标有较强的亲合性,可充分发挥有效成分的防治作用,与水性化制剂相比,无需加入大量增效剂来提高制剂的功能。此外,植物源环保农药溶剂作为农药的载液进行应用时,低容量施药时可使除草剂得以更有效的应用,其主要优点是药液在喷洒过程中不易挥发和飘移,药液在植物冠上覆盖更均匀,除草剂不易被雨水冲刷掉。在现有的专利文献中,采用植物油或者其衍生物作为农药溶剂使用的报道不少,如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棉籽油、大豆油曱酯等,这些助剂均存在与民争食、价格较高等缺点。小桐子,也称、小油4同、麻疯初于(JatrophacurcasL,),是大戟牙牛才直4勿,全世界约有200种,属多年生木本油料植物,原产于美洲及非洲,分布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通常生于海拔700-1600m的平地、丘陵i皮地及河谷荒山坡地;在石砾质土、粗质土、石灰岩棵露地均能生长。在我国栽培或半野生于热带地区,种植面积较广,资源较为丰富。我国的小桐子主要分布于贵州、四川、广东、广西、云南、台湾、福建、海南等省区。小桐子树种根系发达,主根深,侧根分布广,萌芽性强,结实丰富,种子大。喜光,耐热,耐干旱瘠薄。可在年降水量480-2380mm,年平均气温18-28.5。C的环境下生存;小桐子结实量大,种子大,种子种仁含油量高约35%-50%,最高可达60%,含油量超过油菜和大豆等常见的油料作物,当年种植当年就可结果。据研究,野生小桐子的干果产量为4500-12000kg/hm2,平均产量约10000kg/hm2,可提取加工出约2700kg小桐子油。目前国内的应用仅局限于才巴小桐子油甲基化后得到的小桐子油曱酯作为一种生物燃料使用,而且近期受原油价格较低的影响,生物燃料市场持续低迷,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小桐子油中含有一些天然活性成份,具有农药、医药的生物活性,有抗菌、抗烟草花叶病毒和对某些癌细胞有抑制活性等作用。小桐子种植可不占耕地、耐干旱、耐贫瘠、耕作方式简单,产油量高,属于成本最低的油料植物之列。目前每生产一吨小桐子油曱酯的加工成本不超过4500元,与目前使用的植物油相比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并且发展选材于可循环再生的植物源环保溶剂,替代危险有毒的苯类溶剂和极性溶剂,緩解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短缺压力,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农药制剂加工使用的植物源农药溶剂,以替代芳烃类等非环保有机溶剂,同时,克服常见植物油对农药成分溶解度小、使用成本高等问题。本发明涉及到的植物油选自小桐子油或小桐子油曱酯,来源广泛,生产工艺成熟、价格适中。.发明人在研究筛选中发现,来源于小桐子的小桐子油,对大多数农药有较好的溶解力、渗透力强,小桐子油中所固有天然活性成分使其具有增效作用。同时,小桐子植物油具有来源广泛、产量大、价格低、不与民争食、不与农业生产争地等特点,具备了开发为环保农药溶剂的基本条件。本发明涉及的植物源农药溶剂,其特征是以质量百分数计含植物油85%-100%、助溶剂0%-15%,所述的植物油为小桐子油或其曱酯;所述的助溶剂为异丙醇、乙二醇、N-曱基吡咯烷酮、N-乙基吡咯烷酮、N-辛基吡咯烷酮、氮酮中的一种或几种。经试验,本发明植物源农药溶剂对农药的溶解度可以与芳烃类有机溶剂相媲美,可完全替代芳烃类有机溶剂,应用于生产乳油、油剂、油悬剂、微乳剂、水乳剂、超低容量喷雾剂等农药制剂。本发明植物源农药溶剂适合于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多种农药成分配合使用,可根据农药品种和生产制剂类型的不同,可以单独4吏用植物油或植物油与所述的助溶剂的组合物。本发明植物源农药溶剂还可以加工配制成不含农药活性成分的桶混助剂,作为一种增效助剂与含有有效成分的商品农药制剂配合4萄混使用,对农药增效作用显著。用于桶混助剂时,其特征是按质量百分数计含小桐子油曱酯85%-95%、表面活性剂5%-15%,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C12-14醇聚氧乙烯醚、环氧丙烷/环氧乙烷嵌段共聚物、失水山梨醇聚氧乙烯醚、顺丁烯二酸二异辛酯磺酸钠、松香聚氧乙烯磺酸盐、乙氧基化烷基磷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实际应用中,将该桶混助剂兌水稀释200倍至2000倍与农药桶混使用,可显著提高药剂效果。本发明涉及的植物源农药溶剂与芳烃类有机溶剂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的技术进步1、植物源溶剂,环保可降解,无污染;2、与农药相容性好,溶解度大;3、闪点高[>45°C(闭口),(二曱苯为25°C)],燃点高,不含芳烃类有机溶剂,安全性能好,生产储运使用安全可靠。与芳烃类有机溶剂和传统的植物油相比,本发明的植物源农药溶剂具有如下优点1、来源于小桐子的果实,来源广泛、产油量大、价格低、不与民争食、不与农业生产争地,为可再生资源;2、该溶剂对农药成分的溶解度与芳烃类有机溶剂相当,并具有优良的展着渗透性和抗漂移性;植物油中固有的天然活性成分使其具有优异的增效作用,安全性和综合防效均优于应用芳烃类溶剂的制剂;3、适用范围广,可应用于乳油、油剂、油悬剂、微乳剂、水乳剂、超低容量喷雾剂等农药制剂。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本发明用以下具体6200910152314.2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绝非限于这些例子。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较好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实施例1在反应釜中加入小桐子油曱酯950千克,异丙醇50千克,搅拌均匀,即得iooo千克本发明的植物源农药溶剂。实施例2在反应釜中加入小桐子油曱酯980千克,乙二醇20千克,搅拌均匀,即得1000千克本发明的植物源农药溶剂。实施例3在反应釜中加入小桐子油曱酯850千克,N-曱基吡咯烷酮150千克,搅拌均匀,即得1000千克本发明的植物源农药溶剂。实施例4在反应釜中加入小桐子油曱酯850千克,异丙醇30千克,N-曱基吡咯烷酮120千克,搅拌均匀,即得1000千克本发明的植物源农药溶剂。实施例5在反应釜中加入小桐子油曱酯900千克,N-乙基吡咯烷酮100千克,搅拌均匀,即得1000千克本发明的植物源农药溶剂。实施例6在反应釜中加入小桐子油曱酯950千克,N-辛基吡咯烷酮50千克,搅拌均匀,即得1000千克本发明的植物源农药溶剂。实施例7在反应釜中加入小桐子油曱酯920千克,异丙醇30千克,N-辛基吡咯烷酮50千克,搅拌均匀,即得1000千克本发明的植物源农药溶剂。实施例8在反应釜中加入小桐子油曱酯980千克,氮酮20千克,搅拌均.匀,即得1000千克本发明的植物源农药溶剂。实施例9在反应釜中加入小桐子油曱酯920千克,异丙醇30千克,N-辛基吡咯烷酮50千克,搅拌均匀,即得1000千克本发明的植物源农药溶剂。实施例10小桐子油1000千克,即得1000千克本发明的植物源农药溶剂。实施例11在反应釜中加入小桐子油950千克,N-辛基吡咯烷酮50千克,搅拌均匀,即得1000千克本发明的植物源农药溶剂。实施例12在反应釜中加入小桐子油400千克,小桐子油曱酯550千克,N-辛基吡咯烷酮50千克,搅拌均匀,即得1000千克本发明的植物源农药溶剂。本发明涉及的桶混助剂配制方法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绝非限于这些例子。实施例13在反应釜中加入小桐子油曱酯850千克,C12-14醇聚氧乙烯醚60千克,环氧丙烷/环氧乙烷嵌段共聚物40千克,乙氧基化烷基磷酸盐50千克,搅拌均匀,即得1000千克农药桶混助剂。实施例14在反应釜中加入小桐子油曱酯900千克,顺丁烯二酸二异辛酯磺酸钠40千克,失水山梨醇聚氧乙烯醚30千克,松香聚氧乙烯磺酸盐30千克,搅拌均匀,即得1000千克农药桶混助剂。实施例15在反应釜中加入小桐子油曱酯900千克,N-辛基吡咯烷酮30千克,C1214醇聚氧乙烯醚20千克,失水山梨醇聚氧乙烯醚20千克,乙氧基化烷基磷酸盐30千克,搅拌均匀,即得1000千克农药桶混助剂。以下实施例引用本发明涉及的植物源农药溶剂说明其在农药不同剂型中的应用,但本发明绝非限于这些例子。实施例16在反应爸中加入实施例1植物源农药溶剂490千克,搅拌,依次加入辛硫磷400千克,三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50千克,C1214醇聚氧乙烯醚20千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钙40千克,搅拌溶解,即得1000千克40%辛硫磷乳油实施例17在反应釜中加入实施例3植物源农药溶剂420千克,搅拌,依次加入毒死蜱480千克,烷基酚聚氧乙烯醚40千克,C12-14醇聚氧乙烯醚10千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钙50千克,搅拌溶解,即得1000千克48%毒死蜱乳油。实施例18在反应釜中加入实施例4植物源农药溶剂740千克,搅拌,依次加入阿维菌素50千克,乙醇100千克,烷基酚聚氧乙烯醚40千克,C12-14醇聚氧乙烯醚20千克,蓖麻油聚氧乙烯醚20千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钙30千克,搅拌溶解,即得1000千克5°/。阿维菌素乳油。实施例19在反应釜中加入实施例6植物源农药溶剂742千克,搅拌,依次加入精喹禾灵88千克,异丙醇20千克,烷基酚聚氧乙烯醚50千克,C12~14醇聚氧乙烯醚40千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钓60千克,搅拌溶解,即得1000千克8.8%精喹禾灵乳油。实施例20在反应釜中加入实施例9植物源农药溶剂640千克,搅拌,依次加入丙环唑250千克,C1214醇聚氧乙烯醚30千克,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40千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钙40千克,搅拌溶解,即得1000千克25%丙环唑乳油。实施例21在研磨釜中加入莠去津200千克,气态二氧化硅60千克,实施例IO植物源环保农药溶剂660千克,C1214醇聚氧乙烯醚30千克,失水山梨醇聚氧乙烯醚20千克,木质素磺酸盐30千克,经砂磨,即得1000千克20%莠去津油悬剂。实施例22在研磨釜中加入四螨。秦200千克,气态二氧化硅100千克,实施例8植物源环保农药溶剂630千克,环氧丙烷/环氧乙烷嵌段共聚物30千克,蓖麻油聚氧乙烯醚20千克,烷基奈磺酸盐20千克,经砂磨,即得1000千克20%四螨,秦油悬剂。实施例23在反应釜中加入高效氯氰菊酯45千克,实施例2植物源农药溶剂120千克,乙醇60千克,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70千克,C1214醇聚氧乙烯醚30千克,乙氧基化烷基磷酸盐40千克,搅拌溶解,再加入水635千克,搅拌均匀,即得1000千克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9实施例24在反应釜中加入高效氯氰菊酯45千克,丙三醇20千克,实施例2植物源农药溶剂IOO千克,搅拌均匀,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40千克,C1214醇聚氧乙烯醚20千克,聚乙烯醇20,搅拌溶解,再加入水755千克,搅拌均匀,转速5000转/分钟条件下高速剪切乳化,即得1000千克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实施例25在反应釜中加入辛石克磷250千克,乙二醇40千克,实施例10植物源农药溶剂65G千克,烷基酚聚氧乙烯醚50千克,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10千克,搅拌溶解,即得可供超低容量喷雾的1000千克25%辛硫磷油剂。本发明涉及的植物源农药溶剂对农药制剂有良好的增效的作用,与使用芳烃类溶剂为主的农药制剂相比药效更好。以下是农药制剂使用不同溶剂的配方药效对比试验结果在室内,采用浸虫法法测定5°/阿维菌素乳油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见表l。表1釆用浸虫法测定5%阿维菌素乳油不同配方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室内药效试验结果<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1</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2</table从表3结果可以发现,本发明涉及的植物源农药溶剂对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增效效果显著。采用土壤喷雾处3S法测定20。/。莠去津油悬浮剂对马唐、牛筋草、藜、马齿苋的防治效果,试验采用玉米田常见的4种杂草,2种禾本科杂草马唐(Digitariasanguinalis(L.)Scop),牛筋草(Eleusineindica);2种阔叶杂草马齿苋(PortulacaoleraceaL.),藜(Che卿odiumalbum)均为试验田内生长的敏感杂草采集的种子。试验结果见表4。'表4采用土壤喷雾处理法对20y。莠去津油悬浮剂对马唐、牛筋草、藜、马齿苋的试验结果<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2</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3</column></row><table>从表4结果可以看出,20°/。莠去津油悬剂500ppm时防治效果可达到97.56%,大大高于同等剂量下玉米油基的20%莠去津油悬浮剂79.89%的防治效果。20%莠去津油悬剂200ppm防治效果接近玉米油基的20%莠去津油悬浮剂400ppm时的实际防效。表明本发明涉及的植物源农药溶剂对20%莠去津油悬剂增效效果显著。在室内,采用盆栽法测定测定桶混助剂(实施例13)对25°/。丙环唑乳油防治小麦白粉病的室内作用结果见表5.表5采用盆栽法测定桶混助剂对25%丙环唑乳油防治小麦白粉病的的室内治疗<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3</column></row><table>从表5结果可以发现,本发明涉及的桶混助剂对25%丙环唑乳油增效效果显著。权利要求1、一种植物源农药溶剂,其特征为以质量百分数计含有植物油85%-100%、助溶剂0%~15%,所述的植物油为小桐子油甲酯、小桐子油中的至少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其特征是所述的助溶剂为异丙醇、乙二醇、N-曱基吡咯烷酮、N-乙基吡咯烷酮、N-辛基吡咯烷酮、氮酮中的一种或几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源农药溶剂,其特征是该植物源农药溶剂可应用于与农药活性成分一起配制农药乳油、油剂、油悬剂、微乳剂、水乳剂、超低容量喷雾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源农药溶剂,其特征是用于配制不含农药活性成分的农用桶混助剂,与其它农药制剂桶混使用对农药其增效作用。5、根据权利要求5,其特征为以质量百分数计在该农用桶混助剂中含有小桐子油甲酯85%~95%、表面活性剂5%~15%;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C12~14醇聚氧乙烯醚、环氧丙烷/环氧乙烷嵌段共聚物、失水山梨醇聚氧乙烯醚、顺丁烯二酸二异辛酯磺酸钠、松香聚氧乙烯磺酸盐、乙氧基化烷基磷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酯磺酸钠、松香聚氧乙烯磺酸盐、乙氧基化烷基磷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源农药溶剂,尤其是涉及一种以植物油、助溶剂为原料的农药溶剂。其特征为以质量百分数计含有植物油85%-100%、助溶剂0%-15%,所述的植物油为小桐子油甲酯、小桐子油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助溶剂为异丙醇、乙二醇、N-甲基吡咯烷酮、N-乙基吡咯烷酮、N-辛基吡咯烷酮、氮酮中的至少一种。可应用于农药乳油、油剂、油悬剂、微乳剂、水乳剂、超低容量喷雾剂等制剂。适用于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各种农药成分配制。本发明涉及的一种植物源农药溶剂溶解能力强、环保、来源广泛、不与民争食,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展着渗透性和抗漂移性,是替代芳烃类有机溶剂的理想选择。文档编号A01N25/02GK101642093SQ20091015231公开日2010年2月10日申请日期2009年6月24日优先权日2009年6月24日发明者建孔,洪张,曹明章,李欧燕,李谱超,王文忠,王新军,祝木金申请人: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