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源抑菌剂及含有该植物源抑菌剂的洗手液和牙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90109阅读:13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植物抗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源抑菌剂及含有该抑菌剂的洗手液和牙膏。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洗护用品的种类越来越多,人们对洗护用品功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样化,其中对抗菌功效的需求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洗护产品中常常加有抗菌剂,一方面防止产品不被微生物污染,另一方面在人们使用的过程中也起到抗菌功效,但这些常以化学合成的抗菌剂为主,因为化学合成的抗菌剂抗菌效果好且容易生产,价格便宜,但化学合成的抗菌剂容易使人们产生过敏反应等副作用危害人们的健康,因此人们开始更加倾向于使用含有天然抗菌物质的洗护产品,其更加安全且无刺激。

天然抗菌剂无抗药性,无残留,无环境污染,不引发药源性疾病且抑菌杀菌效果明显,在洗护用品和口腔用品中具有独特优势,既可以保证洗护用品和护肤品的安全性,又可以用于开发具有抗菌功效的洗护用品和护肤品。从长远看,天然植物提取物替代化学合成抗菌剂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源抑菌剂,能抑制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酵母菌及厌氧菌,具有较宽的抗菌谱。

本发明的另一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植物源抑菌剂的洗手液,具有良好防腐效果,可以降低化学合成防腐剂的用量,从而降低产品的刺激性,提高产品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另一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植物源抑菌剂的牙膏,具有良好防腐效果,可以降低化学合成防腐剂的用量,从而降低产品的刺激性,提高产品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植物源抑菌剂,包含如下重量百分比的中药提取物:

石榴皮提取物 30%~90%

大黄提取物 5%~30%

苦参提取物 5%~20%

白芍提取物 1%~10%

橄榄叶提取物 1%~10%

蜂胶提取物 0.01%~5%

其中,上述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其中,所述石榴皮提取物、大黄提取物、苦参提取物、白芍提取物、橄榄叶提取物、蜂胶提取物均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获得:将中药原料粉碎后,用20-70%提取溶剂回流提取2.5-3.5h,过滤后将残渣再用20-70%提取溶剂回流提取1.5-2.5h,过滤,合并滤液,将滤液经浓缩后,用大孔树脂吸附,用30-70%的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即可得到提取物。

其中,所述溶剂提取时每次溶剂的加入量为中药提取物原料总重的8-10倍。

其中,所述大孔树脂的型号为D101。

其中,所述石榴皮提取物用50-60%的乙醇洗脱;大黄提取物用60-70%的乙醇洗脱;苦参提取物用50-60%的乙醇洗脱;白芍提取物用40-50%的乙醇洗脱;橄榄叶提取物用30-40%的乙醇洗脱;蜂胶提取物用50-60%的乙醇洗脱。

其中,所述减压浓缩得到的植物源抑菌剂质量为中药原料的0.5-5倍。

一种含有的植物源抑菌剂的洗手液,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乳液 11.6%

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 2.0%

甘油 2.5%

甜菜碱 3.0%

月桂两性醋酸钠 2.0%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0.1%

柠檬酸 0.12%

氯化钠 0.5%

去离子水 余量,

其中,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乳液的质量浓度为70%,所述甜菜碱的质量浓度为35%。

一种含有植物源抑菌剂的牙膏,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糖精钠 0.1%

木糖醇 0.2%

十二烷基硫酸钠 1.2%

月桂酰肌氨酸钠 0.5%

甘油 18.0%

山梨醇 10.0%

黄原胶 0.75%

羧甲基纤维素钠盐 0.45%

磷酸氢钙 50%

焦磷酸钠 0.5%

去离子水 余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植物源抑菌剂能抑制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酵母菌及厌氧菌,具有较宽的抗菌谱。该复合物不含化学合成的物质,无毒副作用,皮肤刺激性小,性质稳定,安全可靠。另外,石榴皮提取物除了具有抗菌效果外,还具有抗炎、治疗烫伤、口腔溃疡的功效;大黄提取物除了具有抗菌效果外,还具有止血功效;苦参提取物除了具有抗菌效果外,还具有抗炎、止血功效;白芍提取物除了具有抗菌效果外,还具有美白、镇痛的功效;橄榄叶提取物除了具有抗菌效果外,还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功效;蜂胶提取物除了具有抗菌效果外,还具有抗炎、抗氧化、美容养颜的功效。所以,本发明的植物源抑菌剂除了具有抗菌防腐功效外,同时具抗炎、抗氧化、止血、美白护肤和美容养颜的功效,这是化学合成防腐剂所不能相比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植物源抑菌剂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中药提取物组成 :

石榴皮提取物 50.5%

大黄提取物 27.3%

苦参提取物 10.5%

白芍提取物 4.5%

橄榄叶提取物 6.2%

蜂胶提取物 1.0%,

所述石榴皮提取物、大黄提取物、苦参提取物、白芍提取物、橄榄叶提取物、蜂胶提取物均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获得:将中药原料粉碎后,用20%提取溶剂回流提取2.5h,过滤后将残渣再用20%提取溶剂回流提取1.5h,过滤,合并滤液,将滤液经浓缩后,用大孔树脂吸附,用30%的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即可得到提取物。

所述溶剂提取时每次溶剂的加入量为中药提取物原料总重的8倍。

所述大孔树脂的型号为D101。

所述石榴皮提取物用50%的乙醇洗脱;大黄提取物用60%的乙醇洗脱;苦参提取物用50%的乙醇洗脱;白芍提取物用50%的乙醇洗脱;橄榄叶提取物用40%的乙醇洗脱;蜂胶提取物用60%的乙醇洗脱。

所述减压浓缩得到的植物源抑菌剂质量为中药原料的0.5倍。

实施例2

一种植物源抑菌剂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中药提取物组成 :

石榴皮提取物 54.4%

大黄提取物 18.2%

苦参提取物 13.5%

白芍提取物 7.8%

橄榄叶提取物 5.6%

蜂胶提取物 0.5%,

所述石榴皮提取物、大黄提取物、苦参提取物、白芍提取物、橄榄叶提取物、蜂胶提取物均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获得:将中药原料粉碎后,用70%提取溶剂回流提取3.5h,过滤后将残渣再用70%提取溶剂回流提取2.5h,过滤,合并滤液,将滤液经浓缩后,用大孔树脂吸附,用70%的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即可得到提取物。

所述溶剂提取时每次溶剂的加入量为中药提取物原料总重的10倍。

所述大孔树脂的型号为D101。

所述石榴皮提取物用60%的乙醇洗脱;大黄提取物用70%的乙醇洗脱;苦参提取物用60%的乙醇洗脱;白芍提取物用400%的乙醇洗脱;橄榄叶提取物用40%的乙醇洗脱;蜂胶提取物用-60%的乙醇洗脱。

所述减压浓缩得到的植物源抑菌剂质量为中药原料的5倍。

实施例3

一种植物源抑菌剂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中药提取物组成 :

石榴皮提取物 66.4%

大黄提取物 11.3%

苦参提取物 15.7%

白芍提取物 3.4%

橄榄叶提取物 3.1%

蜂胶提取物 0.1%,

所述石榴皮提取物、大黄提取物、苦参提取物、白芍提取物、橄榄叶提取物、蜂胶提取物均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获得:将中药原料粉碎后,用40%提取溶剂回流提取3h,过滤后将残渣再用40%提取溶剂回流提取2h,过滤,合并滤液,将滤液经浓缩后,用大孔树脂吸附,用50%的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即可得到提取物。

所述溶剂提取时每次溶剂的加入量为中药提取物原料总重的9倍。

所述大孔树脂的型号为D101。

所述石榴皮提取物用55%的乙醇洗脱;大黄提取物用65%的乙醇洗脱;苦参提取物用55%的乙醇洗脱;白芍提取物用45%的乙醇洗脱;橄榄叶提取物用35%的乙醇洗脱;蜂胶提取物用55%的乙醇洗脱。

所述减压浓缩得到的植物源抑菌剂质量为中药原料的2倍。

实施例4

一种植物源抑菌剂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中药提取物组成 :

石榴皮提取物 63.9%

大黄提取物 13.5%

苦参提取物 12.5%

白芍提取物 2.3%

橄榄叶提取物 7.6%

蜂胶提取物 0.2%,

所述石榴皮提取物、大黄提取物、苦参提取物、白芍提取物、橄榄叶提取物、蜂胶提取物均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获得:将中药原料粉碎后,用50%提取溶剂回流提取3.5h,过滤后将残渣再用55%提取溶剂回流提取2.5h,过滤,合并滤液,将滤液经浓缩后,用大孔树脂吸附,用60%的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即可得到提取物。

所述溶剂提取时每次溶剂的加入量为中药提取物原料总重的10倍。

所述大孔树脂的型号为D101。

所述石榴皮提取物用60%的乙醇洗脱;大黄提取物用60%的乙醇洗脱;苦参提取物用60%的乙醇洗脱;白芍提取物用40%的乙醇洗脱;橄榄叶提取物用40%的乙醇洗脱;蜂胶提取物用50%的乙醇洗脱。

所述减压浓缩得到的植物源抑菌剂质量为中药原料的3倍。

抗菌活性测试

本实验将进一步通过测试上述三个实施例制备得到的抗菌剂与单一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效果。其中采用菌种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ATCC6633、、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ATCC8739、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ATCC6538、、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ATCC9027、白色念珠菌(Canidia albicans)ATCC10231、变异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ATCC25175、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ATCC33277。

抑菌圈测定:采用滤纸片法,用直尺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抑菌圈的直径d(mm)。其中,好氧菌在超净工作台上完成,厌氧菌在厌氧工作箱中完成。抑菌效果实验见表 1 所示。

表1:植物源抑菌剂的抑菌活性(滤纸片法,d(mm))

由表1可见,以上植物提取物对于典型的革兰氏阳性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和口腔厌氧菌(变异链球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石榴皮提取物和蜂胶提取物还对革兰氏阴性细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从表中可以看出复合的植物源抑菌剂抑菌作用明显好于单方提取液。

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完全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提取物浓度为提取物对供试菌的最小抑制浓度MIC。实验结果见表2所示。

表2:植物源抑菌剂的最小抑菌浓度(MIC,%)

由表2可见,植物源抑菌剂对于典型的革兰氏阳性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和口腔厌氧菌(变异链球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最小抑制浓度(MIC)分别为0.01%、0.01%、0.05%、0.05%;对革兰氏阴性细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最小抑制浓度(MIC)分别为0.5%、0.5%、0.1%。同时从表中依旧可以得出复合的植物源抑菌剂抑菌作用明显好于单方提取液。

植物源抗菌剂在洗手液中的防腐挑战性测试

采用防腐挑战测试法,参照《中国药典》微生物挑战性试验方法进行试验。测试菌株包括大肠杆菌(E. coli)ATCC8739、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ATCC6538、铜绿假单胞菌(P. aeruginosa)ATCC9027、白色念珠菌(C. albicans)ATCC10231、黑曲霉(A. niger)ATCC16404。以表3中的洗手液为样品测试基质。进行微生物防腐挑战试验前,测定样品的细菌、霉菌含量,确保其数值小于10 cfu/g。

表3:洗手液配方

测试方法:取洗手液20 g共8份分为四组,每组2份样品中分别加入200 μL的细菌混合液和霉菌孢子悬浮液,使受检样品最终含菌量达到如下水平:细菌3.0 × 106~3.0 × 107 cfu/g和霉菌1.0 × 104~1.0 × 105 cfu/g,充分混匀。将样品处于25℃条件下,在接菌后第0、7、14、21及28 d取样分析,按琼脂平板法计算样品中的含菌量。

表 4:洗手液中防腐挑战测试结果

备注:表中“+”表示有大量菌落出现。第一组:不加防腐剂;第二组 :加0.05%的尼泊金丙酯;第三组 :加 1.0%的植物源抑菌剂;第四组 :加0.05%的尼泊金丙酯+0.5%的植物源抑菌剂。

结果判定标准:在第7 d时细菌及霉菌数分别下降99.9%及90%,且28 d内呈现连续下降的趋势,则视为防腐效果优良。实验结果见表 4 所示。第一组未加防腐剂,没有抑菌效果;第二、三、四组都通过了防腐挑战性测试。第二组加入了日化产品中常用的卡松防腐剂,7天内能将细菌浓度在106-107cfu/g的微生物降低到230 cfu/g,将霉菌浓度在104-105cfu/g的微生物降低到20 cfu/g;第三组加了植物源抑菌剂,抗菌的效果与第二组相当,将细菌降低到350 cfu/g,将霉菌降低到20 cfu/g,由此可见本发明的植物源抑菌剂确实能起到防腐作用;第四组因为加入了常用的卡松防腐剂和植物源抑菌剂,7天内能将微生物降低到190 cfu/g,将霉菌降低到10 cfu/g。

植物源抗菌剂在牙膏中的防腐挑战性测试

采用防腐挑战测试法,参照《中国药典》微生物挑战性试验方法进行试验。测试菌株包括变异链球菌(S. mutans)ATCC25175、牙龈卟啉单胞菌(P. gingivalis)ATCC33277。以表5中的牙膏为样品测试基质。进行微生物防腐挑战试验前,测定样品的细菌、霉菌含量,确保其数值小于10 cfu/g。

表5:牙膏配方

测试方法:取牙膏20 g共8份分为四组,每组2份样品中分别加入200 μL的上述两种细菌的菌悬液,使受检样品最终含菌量达到1.0 × 105~1.0 × 106 cfu/g,充分混匀,灌装在软管中,封尾。将接种了菌悬液的样品处于25℃条件下保存,在接菌后第0、7、14、21及28 d取样分析,按琼脂平板法计算样品中的含菌量,以判断其防腐能力。

表 6:牙膏中防腐挑战测试结果

备注:表中“+”表示有大量菌落出现。第一组:不加防腐剂;第二组 :加0.05%的尼泊金丙酯;第三组 :加 1.0%的植物源抑菌剂;第四组 :加0.05%的尼泊金丙酯+0.5%的植物源抑菌剂。

结果判定标准:在第7 d时细菌数下降99.9%,且28 d内呈现连续下降的趋势,则视为防腐效果优良。实验结果见表6所示。由表6可知,第一组未加防腐剂,没有抑菌效果;第二、三、四组都通过了防腐挑战性测试。第二组加入了尼泊金丙酯,7天内能将两种菌浓度在105-106cfu/g的微生物分别降低到210、180 cfu/g;第三组加了植物源抑菌剂,抗菌的效果与第二组相当,将微生物分别降低到270、120 cfu/g,由此可见本发明的植物源抑菌剂确实能起到防腐作用;第四组因为加入了尼泊金丙酯和植物源抑菌剂,7天内分别将微生物降低到230、110 cfu/g。

由上可知,本发明的植物源抑菌剂具有良好防腐效果,但考虑到植物源抑菌剂的抗菌谱不是很宽,使用时最好与其它防腐剂同时使用。本发明的植物源抑菌剂与化学合成防腐剂复配使用,可以降低化学合成防腐剂的用量,从而降低产品的刺激性,提高产品的安全性。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