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操作的两轮驱动插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380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两种操作的两轮驱动插秧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稻种植机械,特别涉及一种两种操作的两轮驱动插秧机。
背景技术
插秧机是水稻种植的重要机械,目前常用的有乘坐式四轮驱动插秧机、独 轮驱动乘坐式插秧机和手扶步进式插秧机,四轮驱动插秧机效率较高、操作方
便,但是价格太高;独轮插秧机的价格低,但是工作时的壅泥、轮子下陷很严 重,在很多稻田中无法使用;手扶步进式插秧机价格便宜、操作灵活、插秧性 能好,但是,操作机手的劳动强度大,工作速度低。为此,广大的农村急需一 种价格低、工作质量好、适应中小块工作、操作机手的劳动强度较小、效率又 较高的插秧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种操作的两轮驱动插秧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包括前机架、后机架、发动机、变速系统、插秧工作系统、行 走系统、液压升降及仿形系统和行走操纵系统。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乘坐操纵系 统,该系统包括座椅、乘坐变速杆、左乘坐转向操纵杆,右乘坐转向操纵杆、 乘坐油门和乘坐主离合器手柄;座椅安装在变速箱一侧的后机架上;左乘坐转 向操纵杆和右乘坐转向操纵杆安装在前机架一侧的后机架上;乘坐变速杆安装 在变速系统的变速箱的变速杆摆臂上,并与行走系统中的步行变速杆连接在一 起;乘坐油门安装在右乘坐转向操纵杆上,乘坐主离合器手柄安装在左乘坐转 向操纵杆上;右乘坐转向离合器摇臂拉线的一端连接在右乘坐转向操纵杆上; 另一端与右步行转向拉线一起连接在右转向离合器摇臂上;左乘坐离合器摇臂 拉线的一端连接在左乘坐转向操纵杆上,另一端与左步行转向拉线一起连接在 左转向离合器摇臂上;乘坐油门拉线的一端与乘坐油门的一端连接,乘坐油门 拉线的一端与步行油门拉线一起连接在发动机的油门上;乘坐主离合器拉线的 一端与主离合器拉线节点连接,乘坐油压拉线一端与主离合器油压拉线节点连 接,乘坐主离合器拉线和乘坐油压拉线的另一端同时连接在乘坐主离合器手柄 上。
插秧机的行走依靠其前部两侧的两个驱动轮。运输时,操作机手把握插秧机后面的扶手操作插秧机,在地面上行走;插秧时,把步行液压升降操纵杆放 到插秧位置,机器的中心下降,操作机手坐到座椅上,操纵其前面的转向操纵 杆、变速杆、株距调整杆等控制插秧机的工作状态。
液压仿形系统可以实现机器工作时的纵向和横向仿形。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 与独轮插秧机相比,整个机器的前部重量由两个轮子支撑,轮子的下陷 会明显下降,可以把整个机器的中心前移,大大减少浮板的接地压力,减少壅 泥,工作质量会大大提高,机器对地面的适应性也会大大增加;
2、 与四轮驱动插秧机相比,机器没有复杂的后桥、方向机转向系统,机器 的重量大大减轻,机器的价格低的多;
4、与目前的手扶步行插秧机相比,操作机手工作时可以坐在插秧机的座椅 上,劳动强度大大减轻,还可以提高机器的插秧工作速度,但是,机器的制造 成本却没有增加多少。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带式主离合器控制系统和液压系统的控制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图。
图4是图2的转向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4中转向离合器的E-E剖视图。
图6是图5的F-F剖视图。
图7是图2的变速杆操纵系统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图7的G-G剖视图。
图中1、 一级V带,2、发动机,3、发动机输出带轮,4、液压齿轮泵带 轮,5、 二级减速主动带轮,6、 二级V带,7、变速箱输入轴带轮,8、左转向离 合器摇臂,9、右转向离合器摇臂,IO左乘坐离合器摇臂拉线,11、右乘坐离合 器摇臂拉线,12、乘坐变速杆,13、乘坐主离器拉线,14、乘坐油门拉线,15、 左乘坐转向操纵杆,16、右乘坐转向操纵杆,17、乘坐油门,18、乘坐主离合 器手柄,19、乘坐油压拉线,20、后机架,21、座椅,22、移箱机构,23、步 行变速杆,24、秧箱,25、油压拉线,26、油压手柄,27、扶手架,28、步行 油门拉线,29、步行油门,30、左步行转向手柄,31、右步行转向手柄,32、 左步行转向拉线,33、右步行转向拉线,34、步行主离合器手柄,35、步行主 离合器拉线,36、步行主离合器油压拉线,37、左右浮板后固定架,38、插秧机构,39、左驱动轮,40、右驱动轮,41、液压油缸,42、液压连杆,43、驱 动轮被动链轮,44、左驱动链条盒,45、右驱动链条盒,46、左浮板,47、左 浮板,48、左链轮盒转臂,49、右链轮盒转臂,50、驱动轮主动链轮,51、左 浮板前挂接器,52、右浮板前挂接器,53、左浮板挂接杆,54、右浮板挂接杆, 55、变速箱,56、中间浮板,57、位移摇臂,58、中间浮板前拉杆,59、套筒, 60、主离合器张紧带轮,61、主离合器带轮支杆,62、支杆弹簧,63、前机架, 64、液压泵主动轴,65、变速拨叉轴,66、变速杆摆臂,67、株距调整杆,68、 主离合器油压拉线节点,69、主离合器油压拉线杆,70、油压拉线弹簧,71、 主离合器油压拉线弹簧,72、扭簧,73、 L型摆杆,74、阀连杆,75、套筒轴, 76、轴套弹簧,77、液压阀,78、液压阀臂,79、双槽摆杆,80、下槽,81、 上槽,82、主离合器拉线,83、主离合器拉线节点,84、变速杆摆臂螺钉,85、 左拨叉牙嵌齿轮,86、左拨叉,87、左拨叉弹簧,88、驱动轮左半轴,89、驱 动轮左半轴齿轮,90、驱动轮右半轴齿轮,91、驱动轮右半轴,92、右拨叉弹 簧,93、右拨叉,94、右拨叉牙嵌齿轮,95、主动牙嵌齿轮轴,96、主动牙嵌 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l、图2、图3、图4、图7、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前机架63、后机 架20、发动机2、变速系统、插秧工作系统、行走系统、液压升降及仿形系统和 行走操纵系统。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乘坐操纵系统,该系统包括座椅21、乘坐变 速杆12、左乘坐转向操纵杆15,右乘坐转向操纵杆16、乘坐油门17和乘坐主离 合器手柄18;座椅21安装在变速箱55—侧的后机架20上;左乘坐转向操纵杆15 和右乘坐转向操纵杆16安装在前机架63—侧的后机架20上;乘坐变速杆12安装 在变速系统的变速箱55的变速杆摆臂66上,并与行走系统中的步行变速杆23连 接在一起;乘坐油门17安装在右乘坐转向操纵杆16上,乘坐主离合器手柄18安 装在左乘坐转向操纵杆15上;右乘坐转向离合器摇臂拉线ll的一端连接在右乘 坐转向操纵杆16上;另一端与右步行转向拉线33—起连接在右转向离合器摇臂9 上;左乘坐离合器摇臂拉线10的一端连接在左乘坐转向操纵杆15上,另一端与 左步行转向拉线32—起连接在左转向离合器摇臂8上;乘坐油门拉线14的一端与 乘坐油门17的一端连接,乘坐油门拉线14的一端与步行油门拉线28—起连接在 发动机2的油门上;乘坐主离合器拉线13的一端与主离合器拉线节点83连接,乘 坐油压拉线19一端与主离合器油压拉线节点68连接,乘坐主离合器拉线13和乘坐油压拉线19的另一端同时连接在乘坐主离合器手柄18上。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一、 整机结构
如图l、图2所示,是对整机结构的基本说明。该机主要由7大部分组成: ①发动机2;②变速系统,主要包括发动机输出带轮3、 一级V带1、液压齿轮
泵带轮4、 二级减速主动带轮5、 二级V带6、变速箱输入轴带轮7和齿轮变速 箱55;③插秧工作部分,主要包括移箱机构22、秧箱24、插秧机构38、左右 浮板后固定架37、左浮板46、右浮板47、左浮板前挂接器51、右浮板前挂接 器52、左浮板挂接杆53、右浮板挂接杆54和中间浮板56;④行走系统,主要 包括左驱动轮39、右驱动轮40、驱动轮被动链轮43、左驱动链条盒44、右驱 动链条盒45、驱动轮主动链轮50;⑤液压升降及仿形系统,主要包括液压齿轮 泵带轮4、液压泵主动轴64、液压阀77、液压油缸41、中间浮板56、位移摇臂 57、中间浮板前拉杆58等;⑥乘坐操纵系统,主要包括座椅21、乘坐变速杆 12、左乘坐转向操纵杆15,右乘坐转向操纵杆16、乘坐油门17和乘坐主离合 器手柄18;⑦行走操纵系统,主要包括扶手架27、油压手柄26、步行变速杆 23、步行油门拉线28、步行油门29、左步行转向手柄30、右步行转向手柄31。 该机的中部设置座椅21,后部设置扶手架27。插秧机在运输时,操作人手 扶在扶手架27上,步行操纵机器;在田间泥面上插秧时,操作人坐在座椅21 上操作机器,此时,液压仿形系统降低整个机器重心,机器的重量由左驱动轮 39、右驱动轮40和左浮板46、左浮板47和中间浮板56的后部支撑在泥面上。
二、 带式主离合器控制系统
图1、图3可以说明带式主离合器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带式主离合器是由二级减速主动带轮5、 二级V带6、变速箱输入轴带轮7、 主离合器张紧带轮60、主离合器带轮支杆61、支杆弹簧62和主离合器拉线82 组成。当主离合器张紧带轮60张紧二级V带6时,发动机2的动力可以传到变 速箱输入轴带轮7上,机器的动力结合;当离合器张紧带轮60不张紧二级V带 6时,发动机2的动力就传不到变速箱输入轴带轮7上,机器的动力分离。主离 合器张紧带轮60的张紧运动是依靠主离合器拉线82拉动支杆弹簧62带动主离 合器带轮支杆61逆时针转动实现;主离合器张紧带轮60的分离运动是主离合 器拉线82处于放松状态时,在主离合器带轮支杆61和主离合器张紧带轮60的 重力作用下,主离合器带轮支杆61顺时针转动实现。
主离合器拉线82的一端与支杆弹簧62连接,另一端与乘坐主离器拉线13和步行主离合器拉线35在主离合器拉线节点83处连接;乘坐主离器拉线13的 另一端与乘坐主离合器手柄18连接,步行主离合器拉线35与步行主离合器手 柄34连接。
由于乘坐主离器拉线13和步行主离合器拉线35都是柔性的钢丝制成,当 乘坐主离合器手柄18逆时针转动到分离状态时,乘坐主离器拉线13处于放松 状态,主离合器拉线82的上、下运动不受该拉线的影响,所以,步行主离合器 手柄34可通过主离合器拉线节点83拉动主离合器拉线82做上、下运动,实现 主离合器张紧带轮60的结合与分离动作。同理,当步行主离合器手柄34逆时 针转动到分离状态时,乘坐主离合器手柄18可通过主离合器拉线节点83拉动 主离合器拉线82做上、下运动,实现主离合器张紧带轮60的结合与分离动作。 三、液压系统的控制原理
1. 基本结构
图1、图3可以说明液压系统控制原理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液压系统的控制元件是由油压拉线25、油压手柄26、步行主离合器油压拉 线36、主离合器油压拉线节点68、主离合器油压拉线杆69、油压拉线弹簧70、 主离合器油压拉线弹簧71、扭簧72、 L型摆杆73、阀连杆74、套筒轴75、轴 套弹簧76、液压阀77、液压阀臂78、双槽摆杆79、中间浮板56、位移摇臂57、 中间浮板前拉杆58、套筒59组成。
2. 工作原理
① 油压手柄26顺时针转动(油压手柄26下降)
油压拉线25放松,其左端点D (D点是一个刚性的钩子,钩在双槽摆杆79 的下槽80中)在其后部油压拉线弹簧70的作用下向前运动,推动双槽摆杆79 绕O点逆时针转动,通过阀连杆74带动液压阀臂78逆时针转动,液压阀77使 得液压油缸41的活塞向后运动,通过液压连杆42和左、右链轮盒转臂48、 49, 推动左、右驱动链条盒44、 45绕驱动轮主动链轮50的轴顺时针转动,机器下 降。
② 油压手柄26逆时针转动(油压手柄26上升)
油压拉线25拉紧,其端点D向后运动,当其运动到下槽80的右端时,拉 动双槽摆杆79绕O点顺时针转动,通过阀连杆74带动液压阀臂78顺时针转动, 液压阀77使得液压油缸41的活塞向前运动,通过液压连杆42和左、右链轮盒 转臂48、 49,推动左、右驱动链条盒44、 45绕驱动轮主动链轮50的轴逆时针 转动,机器上升。分离) 即乘坐主离合器手柄18和步行主离合器手柄34处于分离位置。此时,带 式主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
主离合器油压拉线杆69的钢丝放松,其端点C (C点是一个刚性的钩子,钩 在双槽摆杆79的上槽81中)在后面主离合器油压拉线弹簧71的压力作用下推 动双槽摆杆79绕0点逆时针转动,并压向其左极限位置。若中间浮板56前部 向上运动,中间浮板前拉杆58推动位移摇臂57、轴套弹簧76、套筒轴75、 L 型摆杆73运动,L型摆杆73的B点带动双槽摆杆79的A点绕O点顺时针转 动。但由于主离合器油压拉线69杆端点C此时在其左极限位置,限制了双槽摆 杆79的转动,使得中间浮板56的上下运动对液压阀77没有影响。
主离合器张紧带轮60处于张紧状态,油压手柄26顺时针转动(油压手 柄26下降状态)
即乘坐主离合器手柄18和步行主离合器手柄34顺时针转动,处于结合位置。 此时,机器的动力与变速箱55的传动系统结合。油压手柄26顺时针转动使得油 压拉线25呈放松状态,其右端点D在油压拉线弹簧70的推力作用下,在双槽摆杆 79的下槽80中向左运动,停止到不影响双槽摆杆79转动的位置。
中间浮板56的重力使得浮板下降,拉动位移摇臂57、 L型摆杆73逆时针转动, 在扭簧72的带动下双槽摆杆79也逆时针转动。通过阀连杆74,液压阀77逆时针 转动,液压油缸42的活塞向后运动,机器下降。
若机器行走,中间浮板56前部有壅泥现象,其向上运动,推动位移摇臂 57、轴套弹簧76、套筒轴75、 L型摆杆73运动,L型摆杆73的B点带动双槽 摆杆79的A点绕O点顺时针转动,通过阀连杆74带动液压阀臂78顺时针转 动,液压阀77使得液压油缸41的活塞向右运动,通过液压连杆42和左、右链 轮盒转臂48、 49,推动左、右驱动链条盒44、 45绕驱动轮主动链轮50轴顺时
针转动,机器上升。
若中间浮板56在水面上下降太多,前部向下运动,拉动位移摇臂57、轴 套弹簧76、套筒轴75、 L型摆杆73运动。在扭簧72夹紧力的作用下,L型摆 杆73带动双槽摆杆79绕O点逆时针转动,通过阔连杆74带动液压阀臂78逆 时针转动,液压阀77使得液压油缸41的活塞向左运动,通过液压连杆42和左、 右链轮盒转臂48、 49,推动左、右驱动链条盒44、 45绕驱动轮主动链轮50的
轴逆时针转动,机器下降。
⑤主离合器张紧带轮60处于张紧状态,油压手柄26逆时针转动(油压手柄26上升状态)
即乘坐主离合器手柄18和步行主离合器手柄34顺时针转动,处于结合位 置。此时,机器的动力与变速箱55的传动系统结合。油压手柄26逆时针转动 使得油压拉线25呈拉紧状态,其右端点D在双槽摆杆79的下槽80中向后运动, 并拉动双槽摆杆79绕O点顺时针转动,通过阀连杆74带动液压阀臂78顺时针 转动,液压阀77使得液压油缸41的活塞向右运动,通过液压连杆42和左、右 链轮盒转臂48、 49,推动左、右驱动链条盒44、 45绕驱动轮主动链轮50的轴 顺时针转动,机器上升。此时,由于中间浮板56的重力向下作用和油压拉线25 的D点对双槽摆杆79的拉动,双槽摆杆79的下部克服扭簧72的夹紧力,A、 B两点分离。
四、转向操纵系统原理
如图l、图2、图4、图5和图6所示,说明转向操纵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 作原理。
该系统由左步行转向手柄30、右步行转向手柄31、左步行转向拉线32,右 步行转向拉线33、左转向离合器摇臂8、右转向离合器摇臂9、左乘坐转向操纵 杆15、右乘坐转向操纵杆16、左乘坐离合器摇臂拉线IO、右乘坐离合器摇臂拉 线ll、左拨叉牙嵌齿轮85,左拨叉86,左拨叉弹簧87,驱动轮左半轴88,驱动 轮右半轴齿轮89,驱动轮右半轴齿轮90,驱动轮右半轴91,右拨叉弹簧92,右 拨叉93,右拨叉牙嵌齿轮94,主动牙嵌齿轮轴95,主动牙嵌齿轮96组成。
由图4可以看出右乘坐转向离合器摇臂拉线11的一端连接在右乘坐转向操 纵杆16上;另一端与右步行转向拉线33—起连接在右转向离合器摇臂9上;左乘 坐离合器摇臂拉线10的一端连接在左乘坐转向操纵杆15上,另一端与左步行转 向拉线32—起连接在左转向离合器摇臂8上。
由图5可以看出主动牙嵌齿轮96与主动牙嵌齿轮轴95焊接在一起,左拨叉 牙嵌齿轮85和右拨叉牙嵌齿轮94空套在主动牙嵌齿轮轴95上,两者之间可以相 对转动。
右转向离合器摇臂9轴的下部固定连接右拨叉92。右拨叉92卡在右拨叉牙 嵌齿轮94的环槽中,在右拨叉弹簧92的压力下,右拨叉牙嵌齿轮94的牙与右 主动牙嵌齿轮96的牙嵌在一起,两个齿轮随主动牙嵌齿轮轴95 —起转动,右 拨叉牙嵌齿轮94的轮齿带动驱动轮右半轴齿轮90和驱动轮右半轴91转动;同 理,在左拨叉弹簧87的压力下,左拨叉牙嵌齿轮85的牙与主动牙嵌齿轮96的 牙嵌在一起,左拨叉牙嵌齿轮85的轮齿带动驱动轮左半轴齿轮89和驱动轮左半轴88 —起转动。
由图4和图5可以看出当操作手使得右乘坐转向操纵杆16顺时针转动或 右步行转向手柄31逆时针转动,拉动右乘坐离合器摇臂拉线11或右步行转向 拉线33,使得右转向离合器摇臂9绕其轴02点逆时针转动时,右转向离合器 摇臂9上的右拨叉92推动右拨叉牙嵌齿轮94克服右拨叉弹簧92的压力,沿主 动牙嵌齿轮轴95向右滑移,脱离主动牙嵌齿轮96的嵌合作用,驱动轮右半轴 齿轮90和驱动轮右半轴87失去动力,机器向右转弯。
当操作手不对右乘坐转向操纵杆16或右步行转向手柄31施加力量时,在 右拨叉弹簧92的压力作用下,右拨叉牙嵌齿轮94沿主动牙嵌齿轮轴95向左滑 移,.并相互嵌合,右转向离合器摇臂9绕02点顺时针转动,带动右乘坐转向操 纵杆16顺时针转动或右步行转向手柄31回到原位。
当操作手使得左乘坐转向操纵杆15顺时针转动或左步行转向手柄30逆时 针转动,拉动左乘坐离合器摇臂拉线10或右步行转向拉线32,使得左转向离合 器摇臂8绕其轴03点逆时针转动时,左转向离合器摇臂8上的左拨叉86推动 左拨叉牙嵌齿轮85克服左拨叉弹簧87的压力,沿主动牙嵌齿轮轴95向左滑移, 脱离主动牙嵌齿轮96的嵌合作用,驱动轮左半轴齿轮89和驱动轮左半轴88失 去动力,机器向左转弯。
当操作手不对左乘坐转向操纵杆15或左步行转向手柄30施加力量时,在 左拨叉弹簧87的压力作用下,左拨叉牙嵌齿轮85沿主动牙嵌齿轮轴95向右滑 移,并相互嵌合,左转向离合器摇臂8绕03点顺时针转动,带动左乘坐转向操 纵杆15顺时针转动或左步行转向手柄30回到原位。
由于左乘坐转向离合器摇臂拉线10、右乘坐转向离合器摇臂拉线11和左步 行转向拉线32、右步行转向拉线33都是柔性钢丝,所以,可分别实现乘坐和手 扶步行的转向操纵。
五、变速操纵系统原理
图l、图2、图7和图8说明转向操纵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图7是 图2的变速杆操纵系统的局部放大图。
该机的变速操作系统主要由步行变速杆23、乘坐变速杆12、变速杆摆臂66、 变速拨叉轴65和变速杆摆臂螺钉84等组成。
变速杆摆臂螺钉84穿过变速杆摆臂66、株距调整杆67的孔,其下部的螺 纹部分紧固在变速箱55的箱体上,变速杆摆臂66和株距调整杆67可自由的在 变速杆摆臂螺钉84上转动。
10乘坐变速杆12下部的细轴把步行变速杆23的一端与变速杆摆臂66的一端 连接在一起,其细轴下端的螺纹紧固在变速杆摆臂66的下部。变速杆摆臂66 的另一端上开有长槽,通过前臂销轴96与变速拨叉轴58铰接。
当操作手在机器的后部推、拉动步行变速杆23时(或操作手坐在座椅上推 动乘坐变速杆12绕变速杆摆臂螺钉84转动时),变速杆摆臂66将绕变速杆摆 臂螺钉84转动,变速杆摆臂66通过前臂销轴96带动变速拨叉轴65做往复直 线运动,从而实现机器的变速。
六、供油量操纵系统
图1说明供油量操纵系统的基本结构。
供油量操纵系统是由步行油门拉线28、步行油门29和乘坐油门拉线14、 乘坐油门17两个控制系统组成
通过步行油门拉线28把步行油门29与发动机油门相连接;通过乘坐油门 拉线14把乘坐油门17与发动机油门相连接。由于步行油门拉线28和乘坐油门 拉线14是柔性材料,所以,步行油门29和乘坐油门17可以分别对发动机油门 的供油量进行控制。但是,必须是其中之一处于最小油门时,另一个才能对发 动机油门的供油量进行调节。
乘坐油门17安装在右乘坐转向操纵杆16上。
权利要求1、一种两种操作的两轮驱动插秧机,包括前机架(63)、后机架(20)、发动机(2)、变速系统、插秧工作系统、行走系统、液压升降及仿形系统和行走操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乘坐操纵系统,该系统包括座椅(21)、乘坐变速杆(12)、左乘坐转向操纵杆(15),右乘坐转向操纵杆(16)、乘坐油门(17)和乘坐主离合器手柄(18);座椅(21)安装在变速箱(55)一侧的后机架(20)上;左乘坐转向操纵杆(15)和右乘坐转向操纵杆(16)安装在前机架(63)一侧的后机架(20)上;乘坐变速杆(12)安装在变速系统的变速箱(55)的变速杆摆臂(66)上,并与行走系统中的步行变速杆(23)连接在一起;乘坐油门(17)安装在右乘坐转向操纵杆(16)上,乘坐主离合器手柄(18)安装在左乘坐转向操纵杆(15)上;右乘坐转向离合器摇臂拉线(11)的一端连接在右乘坐转向操纵杆(16)上;另一端与右步行转向拉线(33)一起连接在右转向离合器摇臂(9)上;左乘坐离合器摇臂拉线(10)的一端连接在左乘坐转向操纵杆(15)上,另一端与左步行转向拉线(32)一起连接在左转向离合器摇臂(8)上;乘坐油门拉线(14)的一端与乘坐油门(17)的一端连接,乘坐油门拉线(14)的一端与步行油门拉线(28)一起连接在发动机(2)的油门上;乘坐主离合器拉线(13)的一端与主离合器拉线节点(83)连接,乘坐油压拉线(19)一端与主离合器油压拉线节点(68)连接,乘坐主离合器拉线(13)和乘坐油压拉线(19)的另一端同时连接在乘坐主离合器手柄(18)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两种操作的两轮驱动插秧机。包括前机架、后机架、发动机、变速系统、插秧工作系统、行走系统、液压升降及仿形系统、行走操纵系统和乘坐操纵系统。本实用新型前部有两个驱动轮,运输时,采用手扶步进的方式;在田间插秧时,采用乘坐的方式。机器上有两个操作系统,彼此之间是并联的方法连接。该机具有步行机和乘坐式机的特点,与手扶步进式插秧机相比,大大减轻了劳动,提高了效率;与乘坐式插秧机相比,大大减轻机器的重量,减少了机器的成本。
文档编号A01C11/02GK201422255SQ200920122280

公开日2010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1日
发明者徐一成, 辉 李, 革 李, 牛世丛, 舒伟军, 匀 赵 申请人:浙江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