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176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植栽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植栽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方便调节灌溉水量的植栽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泥建筑林立的都市丛林中,许多人渴望与自然接触,在空间有限的住家环境 中种植花草树木以增添生活情趣,然而,由于都市空间狭窄,居家环境整洁要求较高,在都 市生活中种植花草树木不如乡间生活那般便利,通常在浇花撒水过程会让地面潮湿、甚至 积水,种植者总得在浇花撒水后,收拾盆栽四周地面的残局,要是地面堆放有较多物品,清 理时更显不便。请参照中国台湾专利第M368300号《可多层立体组合之植栽装置》新型专利(简 称现有植栽装置9),如图1所示,该现有植栽装置9包含数个能够上、下套接的轴柱91,该 轴柱91为一个中空管柱,其外周侧设有数个容置盆92,该轴柱91内设有数个溢水管93,该 数个溢水管93连通该数个轴柱91之间,且该轴柱91与该容置盆92间设有一个吸水条94。以该现有植栽装置9植栽时,将各植栽6所需用的土壤61置于各容置盆92内,当 种植者欲施予灌溉水至各植栽6时,利用该轴柱91内的溢水管93自顶端添加灌溉水,且流 入下层数个轴柱91内,并以连通该轴柱91与该容置盆92的吸水条94供给灌溉水至该各 容置盆92中的土壤61,其余灌溉水则经由最底层的溢水管93流出该现有植栽装置9。然而,该现有植栽装置9具有下列缺点1.该现有植栽装置9的吸水条94设于该轴柱91内,使该轴柱91与该容置盆92 连通,其中,该吸水条96所能提供各容置盆92 土壤61的灌溉水有限,更详言之,该吸水条 96以具有吸水作用的材质吸水,进而提供该灌溉水给土壤61,该土壤61以间接方式得到该 灌溉水,可能会有水分供应不足的状况,因此,该现有植栽装置9无法确实达到调节灌溉水 量的功能;2.该现有植栽装置9的给水方式是透过轴柱91内的溢水管95及吸水条96控制 土壤61所需的灌溉水,因此,种植者需要一一装设各轴柱91之间的溢水管93,以及各轴柱 91与各容置盆92之间的吸水条94,因此,该现有植栽装置9的结构复杂不易自行装设;3.同时,该现有植栽装置9的给水方式使该轴柱91内的灌溉水量不足,种植者需 要时常注意土壤湿度,并且确保该吸水条94具有供水的作用,否则给水亦为枉然,且种植 者需要时常注意该吸水条94的供水功能是否正常,因此,该现有植栽装置9的灌溉水量的 操作步骤不便。请再参照中国台湾专利第M364408号《立体层迭式空中蔬菜植栽装置》新型专利 (简称现有植栽装置8),如图2所示,该现有植栽装置8包括一个柱体81,为一个中空管体, 数个结合体82结合于该柱体81,及数个盆体83,该盆体83组合于该结合体82,该盆体83 的底部设有开口 831,其中,该柱体81的两端缘分别设有入水口 811与出水口 812(特别是 将入水口 811设于该柱体81的上端缘,该出水口 812设于下端缘),该柱体81上设有数个叉管84,该叉管84交接于该柱体81处下方设有一个阀体85,该叉管84与该盆体83的开 口 831连通。以该现有植栽装置8植栽时,种植者将灌溉水自该柱体81的入水口 811灌入该柱 体81,使该柱体81及其叉管84皆流通有该灌溉水,并且配合各该阀体85的开关将灌溉水 传输至该数个叉管84,使连通各叉管84的盆体83内的土壤61湿润。然而,该现有植栽装置9具有下列缺点1.种植者进行植栽灌溉时,由于灌溉水在该柱体81中流通时,种植者无法得知灌 溉水的用量是否不足以使土壤湿润,或者该柱体81内的灌溉水量是否过多,使过量的灌溉 水自盆体83溢出,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因此,使用该现有植栽装置8植栽时,调节灌溉水量 的运用不甚便利;2.种植者要装设该装置时,需要将该阀体85 —一装设于该柱体81之间,因此,该 植栽装置的组装不便;3.种植者进行植栽灌溉时,需要一一操作该阀体85的开关,待各盆体83的灌溉水 将土壤61湿润,再将灌溉水漏出,因此,其调节灌溉水量的操作步骤繁琐。虽然该现有植栽装置9及8提供一种具有方便灌溉植栽的装置,然而该植栽装置 的灌溉方式无法确实控制其灌溉水量足够与否,且皆不易组装及操作,针对以上缺点实需 加以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植栽装置,使种植者于灌溉作业时能提供植栽 足够灌溉水,且不会使该灌溉水溢出该植栽装置,该植栽装置是能够确实调节灌溉水量。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植栽装置具有一种简单结构,使种植者容易组 装或拆装该植栽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植栽装置,其调节灌溉水量的操作步骤简单, 使植栽者方便进行灌溉作业。为达到前述创作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包含有一种植栽装置,其包含一个灌溉筒,该灌溉筒设有至少一个分隔件及数个歧管, 该分隔件将该灌溉筒的内部空间分隔成数个蓄水室,该灌溉筒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入水口 及一个出水口,该数个歧管设有一个连通口及一个开口,该数个歧管以该连通口与该蓄水 室连通,该连通口及该开口各具有最接近该出水口的至少一个第一基准点及至少一个第二 基准点;至少一个导管,该导管设有一个溢水端及一个出水端,分别连通该相邻二蓄水室, 其中,该导管的溢水端位于该第一基准点及第二基准点之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利用上述结构,种植者能够利用本实用新型的 植栽装置能轻易调节各植栽的灌溉水量,使各植栽接受到足够水分,轻松完成植栽灌溉的 工作;且本实用新型的植栽装置能够将多余的灌溉水回收再利用,另外配合一个泵及一个 水管则更能轻易完成该灌溉水的回收工作。借助本实用新型的植栽装置能够确实调节灌溉水量,具有保持土壤湿润度,又不 会使灌溉水溢出该植栽装置的功效。本实用新型的植栽装置具有一种简单结构,具有使种植者组装或拆装容易的功效。本实用新型的植栽装置具有辅助调节灌溉水量的结构,使种植者方便进行灌溉作 业的功效。

图1 现有植栽装置的剖视图。图2 现有植栽装置的又一个剖视图。图3 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 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图5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工作示意图。图6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工作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灌溉筒11分隔件111蓄水室112入水口113出水口114穿孔12歧管121连通口122开口2导管21溢水端22出水端3集水槽4泵41汲水端42出水端5水管6植栽61土壤7流水赏物X中心轴线Pl第一基准点P2第二基准点8现有植栽装置81柱体811入水口812出水口82结合体83盆体831开口84叉管85阀体9现有植栽装置91轴柱92容置盆93溢水管94吸水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实用 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请参照图3及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植栽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及剖视图,该植 栽装置包含有一个灌溉筒1及至少一个导管2,其中,该灌溉筒1与该至少一个导管2结合。该灌溉筒1设有至少一个分隔件11及数个歧管12。该分隔件11将该灌溉筒1的 内部空间分隔成数个蓄水室111,该灌溉筒1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入水口 112及一个出水口 113 ;该数个歧管12结合于该灌溉筒1的外部,该歧管12的一端设有一个连通口 121,另一 端设有一个开口 122,该歧管12以该连通口 121与该蓄水室111连通。该灌溉筒1能够为单一个中空筒体,或能够利用数个中空筒体相互串接所构成; 本实施例以数个中空筒体相互串接构成该灌溉筒1,其中,以数个分隔件11将该灌溉筒1分 隔出数个蓄水室111,且各该蓄水室111皆与数个歧管12连通,各该分隔件11上分别设有 一个穿孔114连通相邻二蓄水室111。该至少一个导管2与该灌溉筒1结合,其结合方式能够结合于该灌溉筒1的内部 或外部,其中,该导管2具有一个溢水端21及一个出水端22,该溢水端21及该出水端22用以分别连通该灌溉筒1的相邻二蓄水室111。本实施例中,该导管2为数个,各该导管2结 合于该灌溉筒1的内部,且各该导管2结合于各该分隔件11的穿孔114,借此使该溢水端 21及该出水端22分别连通相邻二蓄水室111。更详言之,该灌溉筒1具有一个中心轴线X,该歧管12的连通口 121具有最接近该 出水口 113的至少一个第一基准点P1,以及该开口 122具有最接近该出水口 113的至少一 个第二基准点P2 ;又,在该中心轴线X的轴向上,该导管2的溢水端21位于该第一基准点 Pl及第二基准点P2之间。请参照图5所示,关于本实用新型植栽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工作示意图,种植者 将灌溉水自该入水口 112倒入该植栽装置,使灌溉水充满该蓄水室111中并进入该歧管 12的内部空间,当该蓄水室111的水位升高至该导管2的溢水端21时,灌溉水会从该溢水 端21沿着该导管2,经过该出水端22流至相邻的蓄水室111,且继续填充该相邻的蓄水室 111,并且持续该灌溉水的添加工作,直到灌溉水自该出水口 113流出,即代表该植栽装置 的所有蓄水室111中已充满灌溉水。由于本实用新型植栽装置的导管2的溢水端21介于该歧管12的连通口 121及开 口 122之间,特别是该导管2的溢水端21介于该连通口 121的至少一个第一基准点Pl及 该开口 122的至少一个第二基准点P2之间,借此,当种植者添加灌溉水至该歧管12的内部 空间时,灌溉水先充填至该歧管12的连通口 121,水位持续上升至该导管2的溢水端21,则 开始渗漏至下一个蓄水室111,使灌溉水不会自该开口 122溢出,又能确保该灌溉工作以提 供足够灌溉水至该灌溉筒1内,使该植栽6获得充足的水分,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植栽装置 能够轻易达成调节灌溉水量的步骤,不会发生添加过多灌溉水而溢出的情形,又能确保该 蓄水室12内的灌溉水量足够使植栽6生长。请参照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植栽装置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植栽装置能 够另设有一个集水槽3,该集水槽3设于近该灌溉筒1的出水口 113处,用以盛接自该出水 口 113流出的灌溉水,以便回收该灌溉水进行再利用;此外,该植栽装置能够另设有一个泵 4,该泵4设有一个汲水端41及一个出水端42,其中,该汲水端41能够连接一个水源,该水 管5的一端结合于该出水端42,该水管5的另一端延伸至该入水口 112处或各该蓄水室 111 ;或者,该泵4的汲水端41直接汲取该集水槽3内的灌溉水,使该灌溉水由该泵4的出 水端42并经由该水管5送至该灌溉筒1的蓄水室111流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及第二实施例可知,植栽者仅需自入水口 112添加灌溉水,甚 至以一个泵4将灌溉水送至该入水口 112处即可完成灌溉,因此,本实用新型植栽装置确实 能辅助植栽者轻易完成调节灌溉水量的操作。此外,适当调整该出水口 113于该灌溉筒1的设置位置,该出水口 113底下能够置 放有具装饰作用的流水赏物7,使该出水口 113流出的灌溉水带动该流水赏物7的滚轮,具 有玩赏兴味,且该集水槽3内能够养殖观赏鱼类,形成一种鱼菜共生的自然景观,本实用新 型的植栽装置既能够玩赏花草树木,又能观赏鱼群悠游,具有一种趣味性功能的植栽装置。由上所述,种植者能够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植栽装置能轻易调节各植栽6的灌溉水 量,使各植栽6接受到足够水分,轻松完成植栽灌溉的工作;且本实用新型的植栽装置能够 将多余的灌溉水回收再利用,另外配合一个泵4及一个水管5则更能轻易完成该灌溉水的 回收工作。[0055]借助本实用新型的植栽装置能够确实调节灌溉水量,具有保持土壤湿润度,又不 会使灌溉水溢出该植栽装置的功效。本实用新型的植栽装置具有一种简单结构,具有使种植者组装或拆装容易的功 效。本实用新型的植栽装置具有辅助调节灌溉水量的结构,使种植者方便进行灌溉作 业的功效。
权利要求1.一种植栽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个灌溉筒,该灌溉筒设有至少一个分隔件及数个歧管,该分隔件将该灌溉筒的内部 空间分隔成数个蓄水室,该灌溉筒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入水口及一个出水口,该数个歧管 设有一个连通口及一个开口,该数个歧管以该连通口与该蓄水室连通,该连通口及该开口 各具有最接近该出水口的至少一个第一基准点及至少一个第二基准点;至少一个导管,该导管设有一个溢水端及一个出水端,分别连通该相邻二蓄水室,其 中,该导管的溢水端位于该第一基准点及第二基准点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分隔件设有一个穿孔,该导管结合 于该分隔件的穿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植栽装置另包含有一个泵及一个 水管,该泵设有一个汲水端及一个出水端,该水管的一端结合于该出水端,该水管的另一端 延伸至该入水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植栽装置另包含有一个泵及一个 水管,该泵设有一个汲水端及一个出水端,该水管的一端结合于该出水端,该水管的另一端 延伸至各该蓄水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植栽装置另包含有一个集水槽,该 集水槽设于该灌溉筒的出水口处。
专利摘要一种植栽装置,其包含一个灌溉筒,该灌溉筒设有至少一个分隔件及数个歧管,该分隔件将该灌溉筒的内部空间分隔成数个蓄水室,该灌溉筒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入水口及一个出水口,该数个歧管设有一个连通口及一个开口,该数个歧管以该连通口与该蓄水室连通,该连通口及该开口各具有最接近该出水口的至少一个第一基准点及至少一个第二基准点;至少一个导管,该导管设有一个溢水端及一个出水端,分别连通该相邻二蓄水室,其中,该导管的溢水端位于该第一基准点及第二基准点之间。本实用新型的植栽装置具有一种简单结构,且具有辅助调节灌溉水量的结构,具有使种植者组装或拆装容易以及方便进行灌溉作业的功效。
文档编号A01G27/06GK201869611SQ2010205830
公开日2011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9日
发明者林文郎 申请人:林文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