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播种施肥一体化小麦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812阅读:7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播种施肥一体化小麦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麦播种机,更为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播种施肥一体化小麦播种机。
背景技术
申请人:于2010年09月26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名称为“基于微耕机驱动的小麦播种施肥一体机”(公开号CN201813665U,
公开日2011. 05. 04)的实用新型专利, 它将播种和施肥功能集于一身,提高了机械化程度,并且成功解决了小而分散、地块狭小、 坡陡路窄的丘陵地带小麦机械化播种施肥难题。但是,该技术公开的种子箱排料口和对应的肥料箱排料口形成的每一个排料组均处在前后方向的同一条直线上,也就是说向同一条播种行内下种、施肥的排种管和排肥管处在前后方向的同一条直线上,在实际应用中,播种行内的种子和肥料的分层隔离依靠的是回落土壤,使得播种行内的种子和肥料的间隔距离不足2 3cm,如果使用的肥料中氮含量过高,肥料在播种行内溶解后会影响种子的出苗质量,极易造成“烧种”或“烧苗”现象。为了克服这一现象,我们尝试了多种解决措施,最为成功的便是扩大同一播种行内的种子与肥料间距,具体方案有主要两种,其一,在小麦播种机的常规排肥管长度基础上将其增长,使排肥管长度大于常规排种管的长度,这在实际应用中将会增加播种行内的施肥深度,达到种、肥较好分层的目的,该方案虽然能扩大播种行内的种子与肥料间距,但排肥管过长,会造成在实际应用中的排肥管插入地面深度过深,增加微耕机的驱动动力消耗,造成作业效率下降,播种成本升高;其二,在小麦播种机的常规排种管长度基础上将其缩短,使排种管长度小于常规排肥管的长度,这在实际应用中将会降低播种行内的下种深度,达到上、下分层的目的,该方案虽然同样能扩大播种行内的种子与肥料间距,但排种管的长度过短,会造成在实际应用中的排种管插入地面深度过浅,在表层土壤失墒后种子不发芽出苗,严重影响播种质量。综上所述,现急需研发一种播种质量好、作业效率高、耕作成本低且能有效防止 “烧种”、“烧苗”现象的小麦播种机。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在播种质量好、作业效率高、 耕作成本低的前提下,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烧种”、“烧苗”现象的播种施肥一体化小麦播种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播种施肥一体化小麦播种机,包括微耕机、机架和镇压轮,所述机架的前、后位置分别设有种子箱和肥料箱,种子箱和肥料箱横向并列设置,在种子箱和肥料箱的底部分别设有排料口,在排料口处的机架上分别设有对应的排种器和排种管、排肥器和排肥管, 种子箱排料口和对应的肥料箱排料口形成排料组,每一个排料组用作在同一条播种行内下种、施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个排料组的排种管和排肥管的末端不在前后方向的同一条直线上,形成左右错开,错开距离为5 8cm。所述种子箱排料口和对应的肥料箱排料口形成的每一个排料组不在前后方向的同一条直线上。所述排种管的末端设有用来破土的开沟器,所述开沟器呈犁铧结构。所述排种管和排肥管为槽形结构。所述槽形结构的横截面呈“U”形状或“V”形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上述结构的小麦播种机是在“基于微耕机驱动的小麦播种施肥一体机”的基础上做的改进,它在保留原机型的优点外,还增加了同一播种行内的种子与肥料分层隔离功能,有效防止了“烧种”、“烧苗”现象,提高了播种质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的右视图。图中代号含义1 一镇压轮;2—旋耕刀具;3、12—链条;4一连接板;5—机架;6— 微耕机;7—肥料箱;8—排肥器;9一排肥管;10—排种管;11一排种器;13—开沟器;14一种子箱;15、16、17—链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
图1和图2 本实用新型包括微耕机6、机架5和镇压轮1。其中,微耕机6采用的是合盛IZ-105A型微耕机,也可以是其他型号的与合盛IZ-105A型相类似的微耕机,微耕机6通过连接件与机架5的前面连接,在微耕机6的底部安装有旱地旋耕刀具2 ;机架5 的顶面前、后位置分别设有种子箱14和肥料箱7,种子箱14和肥料箱7横向并列设置,在种子箱14和肥料箱7的底部分别设有三个排料口,在种子箱14排料口处的机架5上设有排种器11和排种管10,在肥料箱7排料口处的机架5上设有排肥器8和排肥管9,种子箱14 底部的排料口和肥料箱7底部的排料口组成三个排料组,即种子箱14左边排料口对应的肥料箱7左边排料口组成一个组,种子箱14中间排料口对应的肥料箱7中间排料口组成一个组,种子箱14右边排料口对应的肥料箱7右边排料口组成一个组(若种子箱14和肥料箱7 底部的排料口数量更多时,组合方式同理),种子箱14和肥料箱7底部排料口形成的每一个排料组用作在同一条播种行内下种、施肥,种子箱14和肥料箱7底部的排料口形成的每一个排料组不在前后方向的同一条直线上,每一个排料组的排种管10和排肥管9的末端也不在前后方向的同一条直线上,形成左右错开,该错开距离为5cm(除此值之外,还可以是其他值,例如6Cm、7Cm、8Cm等,具体应根据机型的设计生产而定),在排种管10的末端设有用来破土的开沟器13,开沟器13呈犁铧结构;镇压轮1的两端分别设有驱动齿,镇压轮1通过连接板4设在机架5的后面,在与排肥器8的链轮16同一侧面的镇压轮1端面上设有链轮 17,排肥器8的链轮16通过链条3链接镇压轮1的链轮17,在与排肥器8的链轮16同一侧面的排种器11端部设有链轮15,排肥器8的链轮16通过链条12链接排种器11的链轮 15。上述排种管10和排肥管9为横截面呈“V”形状的槽形结构(也可以是其他槽形结构,例如横截面呈“U”形状)。 除了上述方案外,还可以将种子箱14和肥料箱7底部的排料口形成的每一个排料组设在前后方向的同一条直线上,经过将每一个排料组的排种管10和排肥管9弯曲设置, 使排种管10和排肥管9的末端不在前后方向的同一条直线上,形成左右错开,同样能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只不过这样将增加制造难度、和制造成本,下种和施肥质量也不理
想;
权利要求1.一种播种施肥一体化小麦播种机,包括微耕机(6)、机架(5)和镇压轮(1 ),所述机架 (5)的前、后位置分别设有种子箱(14)和肥料箱(7),种子箱(14)和肥料箱(7)横向并列设置,在种子箱(14)和肥料箱(7)的底部分别设有排料口,在排料口处的机架(5)上分别设有对应的排种器(11)和排种管(10)、排肥器(8)和排肥管(9),种子箱(14)排料口和对应的肥料箱(7)排料口形成排料组,每一个排料组用作在同一条播种行内下种、施肥,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一个排料组的排种管(10)和排肥管(9)的末端不在前后方向的同一条直线上,形成左右错开,错开距离为5 8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播种施肥一体化小麦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箱(14)排料口和对应的肥料箱(7 )排料口形成的每一个排料组不在前后方向的同一条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播种施肥一体化小麦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种管(10)的末端设有用来破土的开沟器(13),所述开沟器(13)呈犁铧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播种施肥一体化小麦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种管(10)和排肥管(9)为槽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播种施肥一体化小麦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形结构的横截面呈“U”形状或“V”形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播种施肥一体化小麦播种机,包括微耕机、机架和镇压轮,所述机架的前、后位置分别设有种子箱和肥料箱,种子箱和肥料箱横向并列设置,在种子箱和肥料箱的底部分别设有排料口,在排料口处的机架上分别设有对应的排种器和排种管、排肥器和排肥管,种子箱排料口和对应的肥料箱排料口形成排料组,每一个排料组用作在同一条播种行内下种、施肥,所述每一个排料组的排种管和排肥管的末端不在前后方向的同一条直线上,形成左右错开,错开距离为5~8cm。本实用新型在播种质量好、作业效率高、耕作成本低的前提下,还具有同一播种行内的种子与肥料分层隔离功能,有效防止了“烧种”、“烧苗”现象,提高了播种质量。
文档编号A01C7/06GK202135482SQ2011202302
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日
发明者吴春, 李朝苏, 汤永禄, 舒泽刚 申请人:中江县泽丰小型农机制造有限公司,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