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寒越冬甘蓝的选育方法

文档序号:205834阅读:6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耐寒越冬甘蓝的选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科技中作物遗传育种学科,具体涉及ー种耐寒越冬甘蓝的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结球甘蓝CSra1S1Sica oleraca L. var. capitata L.)简称甘蓝,是我国主要栽培 蔬菜之一,在国内各地普遍种植。近年来我国甘蓝生产得到迅速发展,随着生产基地、出ロ外销基地的建立,以及国内消费市场的变化,甘蓝的种植也越来越注重品质和类型多元化。目前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露地越冬甘蓝面积迅速扩大,尤其在江苏、上海、湖北、湖南、河南等地已形成相当生产规模,是当地冬季种植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但冬季甘蓝经常遭受低温甚至零下低温的影响,使其产量和品质下降,低温成为越冬甘蓝露地栽培的制约因素。
目前,我国耐寒性甘蓝育种刚刚起歩,I 4月份上市的越冬甘蓝品种,国外品种在市场上占有垄断地位。加速甘蓝耐寒性育种方法的研究及耐寒甘蓝新品种的选育进程,可提高我国自主创新冬甘蓝品种在国内市场的竞争优势及占有份额,对促进我国蔬菜产业的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现有技术部分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耐寒甘蓝的选育方法,而获得ー种耐寒甘蓝新品种。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ー种耐寒越冬甘蓝的选育方法,按以下步骤取得
I)母本材料C2020是由日本野崎公司的冬甘蓝品种‘寒玉5号’为原始材料,经6代单株自交选育出的遗传稳定的高代自交系。为每年冬季选结球性好、高扁类型、耐寒性强、耐裂球、抗病毒病、抗黑腐病的单株,冬季大棚自然春化,春季授粉留种,连续自交,经过6代自交分离纯化,得到的自交系种株材料;该自交系种株材料连续三年进行耐寒性鉴定表现高耐寒,即经I月中下旬室外最低气温_5で以下冻害后,冻害指数为O. 10,外叶色泽绿、直立、完好,叶球表面无冻伤、色绿;该自交系种株材料耐寒性遗传稳定,命名为C2020,并开始用于组配;
自交系标准为植株开展度43 48 cm,结球紧,叶球扁圆,单球重I. O I. 2 kg,叶球中心柱长4. I 4.3 cm,低于球高的I /2,叶色绿,品质好,长势旺,高耐寒,即经I月中下旬室外最低气温_5で以下冻害后,冻害指数为O. 10,外叶色泽绿、直立、完好,叶球表面无冻伤、色绿;花期自交和蕾期自交亲和指数分别为0. 2和12. 5,晚熟,定植至收获85天左右。2)父本材料C1980是由上海瑞奇公司的冬甘蓝品种‘绿神’为原始材料,经6代单株自交选育出的遗传稳定的高代自交系。为每年冬季选结球性好、扁球类型、耐寒性强、耐裂球、抗病毒病、抗黑腐病的单株,冬季大棚自然春化,春季授粉留种,连续自交,经过6代自交分离纯化,得到的自交系种株材料;该自交系种株材料经三年耐寒性鉴定表现为耐寒,即经I月中下旬室外最低气温-5 °C以下冻害后,冻害指数为I. 02;该自交系种株材料耐寒性遗传稳定,命名为C1980,并开始用于组配;
自交系标准为植株开展度49 54 cm,外叶深绿色,叶球扁圆,球重I. 0 I. 2 kg,叶球中心柱长4. 5 4. 7 cm,球色绿,耐寒,即经I月中下旬室外最低气温_5 V以下冻害后,冻害指数为I. 02,外叶直立、完好,叶球表面无冻伤、色绿;耐裂性强,生长势旺盛,花期自交和蕾期自交亲和指数分别为0. 45和16. 4,晚熟,定植至收获85天左右。
3)杂交种制种
以C2020作母本材料,C1980作父本材料,父本材料与母本材料在江苏地区8月上旬播种,母本与父本行比为1: 1,亩定植密度为4500株左右,调节双亲花期,使花期相遇。为了提高一代杂种的整齐度,采用双亲分收的方法。4)获得杂交种
杂交获得耐寒甘蓝品种,命名为冬胜,高耐寒,即经I月中下旬室外最低气温-5 °〇以下冻害后,冻害指数为0. 22,优于对照品种‘寒春4号’(冻害指数为4. 8)。经大田抗逆、抗病性鉴定表明‘冬胜’耐寒性、抗逆性强,抗病毒病、黑腐病。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生理指标测定标准方法,对‘冬胜’进行品质营养分析,‘冬胜’甘蓝品种100克鲜重中该品种100克鲜重中含粗蛋白质1. 48克,粗纤维0. 71克,碳水化合物3. 32克,Vc :39. 7毫克。该品种耐寒性强,叶色绿,结球紧实,叶球高扁圆形,口感脆甜,商品性好,平均单球质量I. 8 kg左右,产量75 000 kg/hm2左右,比对照‘寒春4号’增产9%左右,整个生育期190 d左右。长江中下游地区8月上中旬播种,翌年2月初至3月中下旬均可采收。有益效果
I、本发明通过父本和母本材料的选择,进行选育获得杂交种,该杂交种高耐寒,即经I月中下旬室外最低气温-5 °C以下冻害后,冻害指数为0.22,优于对照品种‘寒春4号’。该杂交种的选育可遏止外国种子公司对我国耐寒甘蓝种子市场的垄断,促进我国蔬菜产品的生产。大田抗逆、抗病性鉴定表明冬胜耐寒性、抗逆性强,抗病毒病、黑腐病。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生理指标测定标准方法,对‘冬胜’叶球进行品质营养分析,‘冬胜’甘蓝品种100克鲜叶重中含粗蛋白质1.48克,粗纤维:0. 71克,碳水化合物3. 32克,Vc :39. 7毫克。该品种耐寒性强,叶色绿,结球紧实,叶球高扁圆形,口感脆甜,商品性好,平均单球质量I. 8 kg左右,产量75 000 kg/hm2左右,比对照‘寒春4号’增产9%左右,整个生育期190d左右。长江中下游地区8月上中旬播种,翌年2月初至3月中下旬均可采收,丰富我国I 4份蔬菜淡季市场。2、本发明提供一种耐寒性分级标准,为评定耐寒标准提供依据,为相关研究提供基础。
3、本发明所涉及的选育方法,操作简单,实用,为相关植物选育提供启示和帮助。


图I是本发明的选育流程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其具体区域试验对本发明作进ー步的详细说明。申请人:通过研究提出了甘蓝冻害指数计算方法,并建立了甘蓝冻害分级标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甘蓝耐寒育种方法技术体系。通过甘蓝经受I月中下旬室外最低气温-5で以下冻害后,植株外叶受冻害程度来制定冻害分级标准(根据多年田间调查,外叶受冻害程度可以反映球叶的冻害程度),影响程度越小,级别越低,通过冻害后測定甘蓝冻害指数,并评判是否耐寒。甘蓝耐寒性分级类型和标准
O级植株完好无冻伤症状;
I级仅最下层外叶受害,其中受害叶片局部萎蔫;
3级半数外叶受害,其中受害叶片局部或大部分萎焉、干枯;
5级多半数外叶受害,其中大部分受害叶片全部萎蔫,小部分受害叶片局部萎蔫;
7级顶部2 3片外叶未萎蔫,其他外叶全部萎蔫;
9级植株外叶全部萎蔫,植株趋向死亡;
冻害指数计算公式
冻害指数=Σ各级冻害株数/最高级数X总株数X 100%
甘蓝群体冻害强弱划分标准
一月份降温后測定甘蓝冻害指数,并评判耐寒水平。(表I)
表I :甘蓝群体冻害强弱划分标准
权利要求
1.一种耐寒越冬甘蓝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母本材料和父本材杂交获得 耐寒甘蓝品种,其冻害指数为0. 22 ;其中所述的母本材料是由‘寒玉5号’经过连续自交不亲和6代选育而成;父本材料是由‘绿神’经过连续自交不亲和6代选育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耐寒越冬甘蓝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母本材料的自交系标准为植株开展度43 48 cm,结球紧,叶球扁圆,单球重I. 0 I. 2 kg,叶球中心柱长4. I 4. 3 cm,低于球高的I /2,叶色绿,品质好,长势旺,冻害指数为0. 10,夕卜叶色泽绿、直立、完好,叶球表面无冻伤、色绿;花期自交和蕾期自交亲和指数分别为0. 2和12.5,晚熟,定植至收获85天。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耐寒越冬甘蓝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父本材料的自交系标准为植株开展度49 54 cm,外叶深绿色,叶球扁圆,球重I. 0 I. 2 kg,叶球中心柱长4. 5 4. 7 cm,球色绿,冻害指数为I. 02,外叶直立、完好,叶球表面无冻伤、色绿;耐裂性强,生长势旺盛,花期自交和蕾期自交亲和指数分别为0. 45和16. 4,晚熟,定植至收获85天。
4.根据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耐寒越冬甘蓝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母本材料和父本材料杂交种制种具体方法为父本材料与母本材料在江苏地区8月上旬播种,母本材料与父本材料行比为1:1,亩定植密度为4500株,调节双亲花期,使花期相遇,为了提高一代杂种的整齐度,采用双亲分收的方法。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耐寒越冬甘蓝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的杂交获得耐寒甘蓝品种进行叶球品质营养分析,该品种100克鲜重中含粗蛋白质1. 48克,粗纤维0. 71克,碳水化合物3. 32克,Vc 39. 7毫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寒越冬甘蓝的选育方法,及通过该方法选育的耐寒越冬甘蓝新品种“冬胜”。该品种高耐寒,即经1月中下旬室外最低气温-5℃以下冻害后,冻害指数为0.22,外叶色泽绿、直立,叶球表面无冻伤、色绿,优于对照品种寒春4号(冻害指数为4.8)。经大田抗逆、抗病性鉴定表明该品种抗逆性强,抗病毒病、黑腐病、霜霉病。长江中下游地区8月上中旬播种,翌年2月初至3月中下旬均可采收。
文档编号A01H1/02GK102696475SQ20121021358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6日
发明者严继勇, 宋立晓, 曾爱松, 高兵 申请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