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游泳能力测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913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鱼类游泳能力测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装置,特别是一种鱼类游泳能力测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鱼类生物学研究中,需要对鱼类的游泳能力进行测定。传统的测定装置多为水平放置的环形水槽,通过电机带动螺旋桨转动,让水在环形水槽中循环流动,并对水槽内鱼类的游泳能力进行测定,这种测定装置存在两个问题,首先利用电机带动螺旋桨驱动水体流动的方式,效率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并且这种测定装置需要占据较大的空间,结构相对复杂,且整体成本较高,不方便进行维修。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鱼类游泳能力测定装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占地面积小,安装维护方便,精确度较高的鱼类游泳能力测定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鱼类游泳能力测定装置,包括横向设置的游泳室1,游泳室I的进水口端设置有导流管2,游泳室的出水口端设置有拦网9,游泳室I的前部与后部分别与纵向设置的进水管3和出水管4相连,出水管4的底端与回水管5连通,回水管5上设置有排水阀6,回水管5的另一端与循环水泵7相连,而进水管3同样与循环水泵7连通,循环水泵7上还设置有变频器8。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种结构形式的鱼类游泳能力测定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传统的测定装置多为水平放置的环形水槽式,且采用电机驱动螺旋桨对水体的流动进行驱动,这种方式占地面积较大,并且驱动部分由多个机构组成,维护起来相对麻烦,并且机械效率也较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实用新型给出一种立式的循环结构,并且驱动部分直接采用水泵,来推动水体在循环管路中循环流动,不仅大大降低了本装置的占地空间,并且由于它在水泵上设置了变频器,能够准确控制流速,以获得更加准确的测定数据。并且它的制作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鱼类游泳能力测定装置,包括横向设置的游泳室1,游泳室I的进水口端设置有导流管2,出水口端设置有拦网9,防止游泳室I内的鱼类逃逸;游泳室I的前部与后部分别与纵向设置的进水管3和出水管4相连通,进水管3的另一端与循环水泵7相连,而出水管4的底端则与回水管5相连通,回水管5的另一端连接在循环水泵7上,在回水管5上还设置有排水阀6,循环水泵7上还设置有变频器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鱼类游泳能力测定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需要进行测定实验时,将鱼放入到游泳室中,然后开启循环水泵7,水体在由进水管3、游泳室1、出水管4和回水管5组成的循环管路中循环流动,而鱼则会在游泳室中游动,当需要调节水流流速时,通过变频器8控制循环水泵7来改变流速即可,测定结束后,开启回水管5上的排水阀6,将循环管路中的水体全部排出,等待下一次测定工作。
权利要求1.一种鱼类游泳能力测定装置,包括横向设置的游泳室(1),游泳室(I)的进水口端设置有导流管(2),游泳室的出水口端设置有拦网(9),游泳室(I)的前部与后部分别与纵向设置的进水管(3)和出水管(4)相连,出水管(4)的底端与回水管(5)连通,回水管(5)上设置有排水阀(6),回水管(5)的另一端与循环水泵(7)相连,而进水管(3)同样与循环水泵(7 )连通,循环水泵(7 )上还设置有变频器(8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鱼类游泳能力测定装置,包括横向设置的游泳室(1),游泳室(1)的进水口端设置有导流管(2),游泳室的出水口端设置有拦网(9),游泳室(1)的前部与后部分别与纵向设置的进水管(3)和出水管(4)相连,出水管(4)的底端与回水管(5)连通,回水管(5)上设置有排水阀(6),回水管(5)的另一端与循环水泵(7)相连,而进水管(3)同样与循环水泵(7)连通,循环水泵(7)上还设置有变频器(8)。这是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占地面积小,安装维护方便,精确度较高的鱼类游泳能力测定装置。
文档编号A01K61/00GK202979896SQ2012207310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7日
发明者于晓明, 刘海映, 许传才, 陈雷, 邢坤 申请人:大连海洋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