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姬松茸培养基料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姬松茸培养基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辅料组成:蔗渣300-600份、滤泥300-500份、稻草0-100份、玉米芯0-200份、花生麸0-10份、复合肥5-20份、石膏10-50份、石灰20-50份和尿素0-5份。本发明利用蔗渣和滤泥这两种制糖工业主要副产品栽培姬松茸,配方合理,理化性能可靠,完全符合姬松茸培养要求,具有能提高糖厂副产物的综合利用、降低姬松茸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和有助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优点。利用该培养料栽培姬松茸的生物转化率可达38%以上。
【专利说明】一种姬松茸培养基料【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姬松茸培养基料。
【背景技术】
[0002]姬松茸,又名巴西蘑菇或者巴氏蘑菇,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富含多种药效成分,是一种珍稀食、药兼用菇。姬松茸菌盖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具有降低胆固醇和抗血栓活性等功效;姬松茸子实体和菌丝体中含有的多糖,具有显著抗肿瘤活性;姬松茸中的甾醇有明显抑制子宫颈癌细胞增殖作用;另外,姬松茸还具有活化胃肠蠕动、抑制肝脏障碍性疾病、抗疲劳、强心、健体等作用。目前,姬松茸已经被用于临床治疗癌症、痔疮、香港脚、糖尿病、神经病和肝病等。
[0003]姬松茸栽培主料是稻草、麦秸、玉米杆、玉米芯、棉籽壳和牛马粪肥等,虽然其栽培原料丰富,但是,近些年来稻草、秸杆等原材料价格大幅升高,又加牛马粪肥收集难度增大,导致生产成本大幅升高。另外,由于姬松茸菌丝和子实体具有富集镉的特性,而牛马粪中镉含量高,导致姬松茸镉含量超标,严重影响产品质量。鉴于以上原因,需要摸索改良姬松茸的栽培原料,推广采用镉含量低的栽培原料的生产技术,以实现无公害的高品质高产栽培方法。
[0004]蔗渣和滤泥是制糖工业两种主要副产物。甘蔗渣是甘蔗经压榨或渗出提汁后剩余的渣柏,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我国每年由甘蔗制糖产生的蔗渣已超过2000万吨,这些蔗渣除了小部分被用来制浆造纸外,其他大部分都被燃烧供能。滤泥是糖汁过滤后留下的滤渣,是蔗皮膜、蔗渣、糖汁澄清剂、泥土和糖分等的混合物,不含镉,富含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等有机物和磷、钾、硫、钙、铁、镁等无机盐。目前糖厂滤泥只有小部分用于生产滤泥饲料、有机肥等,大部分则堆放废弃,不但占用大量的土地,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利用蔗渣和滤泥这两种制糖工业主要副产品栽培姬松茸,对提高糖厂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姬松茸生产成本、提高姬松茸产品质量和发展食用菌产业均具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0005]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姬松茸培养基料,利用蔗渣和滤泥这两种制糖工业主要副产品栽培姬松茸,配方合理,理化性能可靠,完全符合姬松茸培养要求,具有能提高糖厂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姬松茸生产成本、提高姬松茸产品质量和有助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优点。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姬松茸培养基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辅料组成:蔗渣300-600份、滤泥300-500份、稻草0-100份、玉米芯0-200份、花生麸0-10份、复合肥5-20份、石膏10-50份、石灰20-50份和尿素0-5份。
[0008]进一步的,所述培养基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辅料组成:甘蔗渣400份,滤泥400份,稻草100份,花生麸10份,复合肥10份,石膏20份,石灰20份,尿素5份。
[0009]进一步的,所述培养基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辅料组成:甘蔗渣500份,滤泥500份,稻草100份,花生麸10份,复合肥10份,石膏10份,石灰10份,尿素O份。
[0010]进一步的,所述培养基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辅料组成:甘蔗渣500份,滤泥400份,玉米芯200份,花生麸10份,复合肥10份,石膏10份,石灰10份,尿素5份。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利用该基料栽培姬松茸的方法为:
[0012](1)、培养料建堆场所的选择:选择地势平坦、通风向阳、水源充足,排水方便,靠近菇棚的地方;
[0013](2)、一次发酵:
[0014]1)、建堆:甘蔗渣在建堆前2天预湿,以含水量70%左右为宜,预湿后的甘蔗渣铺在最下层,其上均匀的撒上其他原料,复合肥和尿素要溶于水喷洒,然后再铺上一层甘蔗渣,如此一层一层地向上建堆,堆的高度为1.5米左右,宽度1.5米左右,长度2.0-3.0米左右,顶部呈龟背形。建堆时,每隔0.6-1.5米埋插若干个木棒,建堆完毕后,将其拔去在料堆中形成若干个通气孔,促进料堆的透气性。料堆用塑料薄膜覆盖,以便保温保湿,经过两天后,揭开堆顶塑料薄膜,增加料堆的通气性。
[0015](2)、翻堆:第一次翻堆,建堆4天后开始第一次翻堆,翻堆的方法:将料堆翻开,把培养料抖散,按照内外、上下层料进行交换的方法,重新建堆,翻堆结束后,四周撒石灰粉;第二次翻堆在第一次翻堆3天后进行,;第三次翻堆在第二次翻堆后3天后,每层喷洒0.2%的敌敌畏和1%的甲醛溶液杀虫,调节pH值为7.0-8.0,调节含水量至65%左右。
[0016](3)、菇房消毒:姬松茸菇房要求密封性能好,便于通风换气,菇房消毒分两次,第一次用0.5%的敌敌畏均匀喷洒菇房,然后紧闭门窗24h;第二次用甲醛拌于木屑中,紧闭门窗熏蒸2天,然后打开门窗,等待培养料进房;
[0017](4)、二次发酵:一次发酵结束后的中午温度较高时候,将一次发酵料迅速搬入菇房,趁热铺到菇床上,铺完料后,迅速关闭门窗和通风口,让其自然升温,第二天然后按照本领域公知方法进行后发酵;
[0018](5)、播种、覆土、出菇:二次发酵结束后,分床均料,整平料面,按本领域公知方法播种、覆土、出菇。
[001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利用蔗渣和滤泥这两种制糖工业主要副产品栽培姬松茸,配方合理,理化性能可靠,完全符合姬松茸培养要求,具有能提高糖厂副产物的综合利用、降低姬松茸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和有助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优点。利用该培养料栽培姬松茸的生物转化率可达38%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实施例1、一种姬松茸培养基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辅料组成:甘蔗渣400份,滤泥400份,稻草100份,花生麸10份,复合肥10份,石膏20份,石灰20份,尿素5份。
[0022]利用该基料栽培姬松茸的方法为:
[0023](1)、培养料建堆场所的选择:选择地势平坦、通风向阳、水源充足,排水方便,靠近菇棚的地方;[0024](2)、一次发酵:
[0025]1)、建堆:甘蔗渣在建堆前2天预湿,以含水量70%左右为宜,预湿后的甘蔗渣铺在最下层,其上均匀的撒上其他原料,复合肥和尿素要溶于水喷洒,然后再铺上一层甘蔗渣,如此一层一层地向上建堆,堆的高度为1.5米左右,宽度1.5米左右,长度2.0~3.0米左右,顶部呈龟背形。建堆时,每隔0.6~1.5米埋插若干个木棒,建堆完毕后,将其拔去在料堆中形成若干个通气孔,促进料堆的透气性。料堆用塑料薄膜覆盖,以便保温保湿,经过两天后,揭开堆顶塑料薄膜,增加料堆的通气性。
[0026]2)、翻堆:第一次翻堆,建堆4天后开始第一次翻堆,翻堆的方法:将料堆翻开,把培养料抖散,按照内外、上下层料进行交换的方法,重新建堆,翻堆结束后,四周撒石灰粉;第二次翻堆在第一次翻堆3天后进行,;第三次翻堆在第二次翻堆后3天后,每层喷洒0.2%的敌敌畏和1%的甲醛溶液杀虫,调节pH值为7.0-8.0,调节含水量至65%左右。
[0027](3)、菇房消毒:姬松茸菇房要求密封性能好,便于通风换气,菇房消毒分两次,第一次用0.5%的敌敌畏均匀喷洒菇房,然后紧闭门窗24h;第二次用甲醛拌于木屑中,紧闭门窗熏蒸2天,然后打开门窗,等待培养料进房;
[0028](4)、二次发酵:一次发酵结束后的中午温度较高时候,将一次发酵料迅速搬入菇房,趁热铺到菇床上,铺完料后.迅速关闭门窗和通风口,让其自然升温,第二天然后按照本领域公知方法进行后发酵;
[0029](5)、播种、覆土、出菇:二次发酵结束后,分床均料,整平料面,按本领域公知方法播种、覆土、出菇。
[0030]利用生物学转化率=鲜菇重/培养料干重X 100%计算该培养料栽培姬松茸的生物转化率可达39.8%。
[0031]实施例2、一种姬松茸培养基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辅料组成:甘蔗渣500份,滤泥500份,稻草100份,花生麸10份,复合肥10份,石膏10份,石灰10份,尿素O份。
[0032]按实施例1方法栽培姬松茸。利用该培养料栽培姬松茸的生物转化率可达40.2%。
[0033]实施例3、一种姬松茸培养基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辅料组成:甘蔗渣500份,滤泥400份,玉米芯200份,花生麸10份,复合肥10份,石膏10份,石灰10份,尿素5份。
[0034]按实施例1方法栽培姬松茸。利用该培养料栽培姬松茸的生物转化率可达42.5%。
【权利要求】
1.一种姬松茸培养基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辅料组成:蔗渣300-600份、滤泥300-500份、稻草0-100份、玉米芯0-200份、花生麸O-10份、复合肥5_20份、石膏10-50份、石灰20-50份和尿素0-5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姬松茸培养基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辅料组成:甘蔗渣400份,滤泥400份,稻草100份,花生麸10份,复合肥10份,石膏20份,石灰20份,尿素5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姬松茸培养基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辅料组成:甘鹿洛500份,滤泥500份,稻草100份,花生麸10份,复合肥10份,石膏10份,石灰10份,尿素O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姬松茸培养基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辅料组成:甘蔗渣500份,滤泥400份,玉米芯200份,花生麸10份,复合肥10份,石骨10份,石灰10份,尿素5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姬松茸培养基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利用该基料栽培姬松茸的方法为: (1)、培养料建堆场所的选择:选择地势平坦、通风向阳、水源充足,排水方便,靠近菇棚的地方; (2)、一次发酵: 1)、建堆:甘蔗渣在建堆前2天预湿,以含水量70%左右为宜,预湿后的甘蔗渣铺在最下层,其上均匀的撒上其他 原料,复合肥和尿素要溶于水喷洒,然后再铺上一层甘蔗渣,如此一层一层地向上建堆,堆的高度为1.5米左右,宽度1.5米左右,长度2.0~3.0米左右,顶部呈龟背形;建堆时,每隔0.6~1.5米埋插若干个木棒,建堆完毕后,将其拔去在料堆中形成若干个通气孔,促进料堆的透气性;料堆用塑料薄膜覆盖,以便保温保湿,经过两天后,揭开堆顶塑料薄膜,增加料堆的通气性; 2)、翻堆:第一次翻堆,建堆4天后开始第一次翻堆,翻堆的方法:将料堆翻开,把培养料抖散,按照内外、上下层料进行交换的方法,重新建堆,翻堆结束后,四周撒石灰粉;第二次翻堆在第一次翻堆3天后进行;第三次翻堆在第二次翻堆后3天后,每层喷洒0.2%的敌敌畏和1%的甲醛溶液杀虫,调节pH值为7.0-8.0,调节含水量至65%左右;、 (3)、菇房消毒:姬松茸菇房要求密封性能好,便于通风换气,菇房消毒分两次,第一次用0.5%的敌敌畏均匀喷洒菇房,然后紧闭门窗24h ;第二次用甲醛拌于木屑中,紧闭门窗熏蒸2天,然后打开门窗,等待培养料进房; (4)、二次发酵:一次发酵结束后的中午温度较高时候,将一次发酵料迅速搬入菇房,趁热铺到菇床上,铺完料后,迅速关闭门窗和通风口,让其自然升温,第二天然后按照本领域公知方法进行后发酵; (5)、播种、覆土、出菇:二次发酵结束后,分床均料,整平料面,按本领域公知方法播种、覆土、出菇。
【文档编号】C05G3/00GK103467188SQ201310373453
【公开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6日
【发明者】陆登俊, 梁欣泉, 陆海勤, 李凯, 杭方学, 谢彩锋, 李红, 徐勇士, 史昌蓉 申请人:广西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