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绵羊巷道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115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藏绵羊巷道圈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实现体重分群的藏绵羊巷道圈。该藏绵羊巷道圈,包括容纳圈以及与容纳圈连通的免疫驱虫巷道,所述容纳圈内还设置有分群巷道,所述分群巷道的出口处设置有多个分群门,所述分群巷道的出口处设置有称重平台。通过在分群巷道的出口处设置称重平台,绵羊进入分群巷道后,可以利用称重平台对绵羊进行称重,然后根据称重的结果对绵羊进行分群,可以实现按照绵羊的体重分群的目的,便于相关人员的饲养管理。通过在巷道内设置多个分隔门,所述分隔门将巷道分成多个子巷道,这样每个子巷道内的绵羊数量就较少,可以避免绵羊在巷道内因受惊而过度拥挤,避免绵羊流产、受伤、死亡等意外损失。适合在牲畜养殖领域推广应用。
【专利说明】藏绵羊巷道圈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牲畜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藏绵羊巷道圈。
【背景技术】
[0002]我国绵羊养殖以散养为主,饲养管理粗放,养殖技术含量低,养殖设施薄弱,处于传统养殖向现代畜牧业养殖的转型初期。在绵羊养殖设施上,现有的绵羊业养殖设施主要集中在草场划区围栏,棚圈,牧草种植、收割、加工,羊的驱虫、防疫等方面,而在绵羊巷道圈建设方面国内尚无相应的设计、修建标准或技术规范。在绵羊巷道圈一些功能设施上尤其落后,限制了绵羊巷道圈的推广使用,严重制约了绵羊业的发展。
[0003]现有的藏绵羊巷道圈一般包括一个容纳圈以及与容纳圈连通的免疫驱虫巷道,所述容纳圈内还设置有分群巷道,所述分群巷道的出口处设置有多个分群门,设置分群巷道是为了便于将绵羊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分开,便于饲养管理,但是,现有的分群巷道功能单一,操作人员根据眼睛判断绵羊的大小来进行分群,无法按照其他的标准进行分群。
[0004]另外,我国目前的免疫驱虫巷道均为单式单段的永久式巷道,并且免疫驱虫巷道外置,由巷道栅栏、巷道入口和出口的平开门、立柱、连接立柱和栅栏的连接卡子、连接立柱和平开门的转轴构成。巷道栅栏由圆柱形钢管水平安装在小立柱上构成,平开门由圆柱形钢管竖直安装在小立柱上构成。工作时,打开巷道入口平开门,将绵羊驱赶入免疫驱虫巷道内,在免疫驱虫巷道中开展防疫、驱虫、打耳号、作标记等工作。现有的免疫驱虫巷道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免疫驱虫巷道太短会造成容纳量较小,影响工作效率,因此,现有的免疫驱虫巷道其长度一般较长,而绵羊是群居动物,生性胆小,易受惊吓,现有的免疫驱虫巷道长度太长容易造成绵羊在免疫驱虫巷道内因受惊而过度拥挤,从而导致流产、受伤、死亡等意外损失;同时,外置免疫驱虫巷道使绵羊在巷道内无法接触或看到自己的伙伴,易受惊吓。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按体重分群的藏绵羊巷道圈。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藏绵羊巷道圈,包括容纳圈以及与容纳圈连通的免疫驱虫巷道,所述容纳圈内还设置有分群巷道,所述分群巷道的出口处设置有多个分群门,所述分群巷道的出口处设置有称重平台。
[0007]进一步的是,所述分群巷道的出口设置有阻隔门,所述阻隔门与多个分群门围成一个封闭的空间,所述称重平台位于封闭的空间底部。
[0008]进一步的是,所述阻隔门为悬挂式推拉门。
[0009]进一步的是,所述免疫驱虫巷道内设置有多个分隔门,所述分隔门将免疫驱虫巷道分成多个子巷道。
[0010]进一步的是,所述每个子巷道的长度为6m?8m。[0011]进一步的是,所述免疫驱虫巷道由两条道壁组成,所述免疫驱虫巷道设置在容纳圈内,并且免疫驱虫巷道的其中一条道壁为容纳圈的一段圈壁。
[0012]进一步的是,所述分群门、分隔门均为平开门。
[0013]进一步的是,所述平开门包括矩形边框,所述矩形边框内设置有多根栏杆,并且所述多根栏杆竖直设置。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分群巷道的出口处设置称重平台,绵羊进入分群巷道后,可以利用称重平台对绵羊进行称重,然后根据称重的结果对绵羊进行分群,可以实现按照绵羊的体重分群的目的,便于相关人员的饲养管理。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藏绵羊巷道圈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平开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标记说明:容纳圈1、免疫驱虫巷道2、分群巷道3、分群门4、称重平台5、阻隔门6、分隔门7、矩形边框8、栏杆9。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9]如图1所示,该藏绵羊巷道圈,包括容纳圈I以及与容纳圈I连通的免疫驱虫巷道2,所述容纳圈I内还设置有分群巷道3,所述分群巷道3的出口处设置有多个分群门4,所述分群巷道3的出口处设置有称重平台5。通过在分群巷道3的出口处设置称重平台5,绵羊进入分群巷道3后,可以利用称重平台5对绵羊进行称重,然后根据称重的结果对绵羊进行分群,可以实现按照绵羊的体重分群的目的,便于相关人员的饲养管理。
[0020]为了便于进行称重操作,所述分群巷道3的出口设置有阻隔门6,所述阻隔门6与多个分群门4围成一个封闭的空间,所述称重平台5位于封闭的空间底部,当绵羊进入分群巷道3后,沿着分群巷道3进入阻隔门6与多个分群门4围成的空间之后,将阻隔门6关闭,可以直接对绵羊进行称重,称重完毕后,根据不同的分群标准打开对应的分群门4即可将绵羊分群处理,操作非常方便。
[0021]所述阻隔门6可以采用现有的各种圈门,为了便于开合阻隔门6,作为优选的方式是:所述阻隔门6为悬挂式推拉门。
[0022]所述免疫驱虫巷道2内设置有多个分隔门7,所述分隔门7将免疫驱虫巷道2分成多个子巷道。通过在免疫驱虫巷道2内设置多个分隔门7,所述分隔门7将免疫驱虫巷道2分成多个子巷道,这样每个子巷道内的绵羊数量就较少,可以避免绵羊在免疫驱虫巷道2内因受惊而过度拥挤,避免绵羊流产、受伤、死亡等意外损失。
[0023]为了将每个子巷道内绵羊数量控制在最合适的范围,通常情况下,所述每个子巷道的长度为6m?8m。
[0024]所述免疫驱虫巷道2由两条道壁组成,所述免疫驱虫巷道2设置在容纳圈I内,并且免疫驱虫巷道2的其中一条道壁为容纳圈I的一段圈壁。在工作时,容纳圈I里关入适量的绵羊,可让免疫驱虫巷道2里的绵羊和容纳圈I里的绵羊互相接触,防止绵羊在免疫驱虫巷道2里受惊吓而造成意外损失,同时,将免疫驱虫巷道2设置在容纳圈I内还可以减少巷道圈的土地占用面积,而且免疫驱虫巷道2的其中一条道壁为容纳圈I的一段圈壁,还可以节约巷道圈的修建成本。
[0025]另外,所述分群门4、分隔门7可以采用推拉门、翻转门等各种门结构,作为优选的方式是:所述分群门4、分隔门7为平开门,平开门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开闭非常方便。所述平开门包括矩形边框8,所述矩形边框8内设置有多根栏杆9,并且所述多根栏杆9竖直设置。如图2所示,将多根栏杆9竖直设置,当绵羊在受惊时,绵羊的前肢无法搭在平开门的栏杆9上翻越逃窜,进而也就避免了绵羊在翻越时发生绵羊的前肢被栏杆9折断的情况。
【权利要求】
1.藏绵羊巷道圈,包括容纳圈(I)以及与容纳圈(I)连通的免疫驱虫巷道(2),所述容纳圈(I)内还设置有分群巷道(3 ),所述分群巷道(3 )的出口处设置有多个分群门(4 ),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群巷道(3)的出口处设置有称重平台(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藏绵羊巷道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群巷道(3)的出口设置有阻隔门(6),所述阻隔门(6)与多个分群门(4)围成一个封闭的空间,所述称重平台(5)位于封闭的空间底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藏绵羊巷道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门(6)为悬挂式推拉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藏绵羊巷道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疫驱虫巷道(2)内设置有多个分隔门(7),所述分隔门(7)将免疫驱虫巷道(2)分成多个子巷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藏绵羊巷道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子巷道的长度为6m?8m o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藏绵羊巷道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疫驱虫巷道(2)由两条道壁组成,所述免疫驱虫巷道(2 )设置在容纳圈(I)内,并且免疫驱虫巷道(2 )的其中一条道壁为容纳圈(I)的一段圈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藏绵羊巷道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群门(4)、分隔门(7)为平开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藏绵羊巷道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开门包括矩形边框(8),所述矩形边框(8)内设置有多根栏杆(9),并且所述多根栏杆(9)竖直设置。
【文档编号】A01K1/00GK203457614SQ201320586531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3日
【发明者】杨平贵, 官久强, 庞倩, 安添午, 蒋世海 申请人: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