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剪枝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36564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电动剪枝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工具,特指一种用于修剪果树枝条的电动剪枝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剪枝机,包括有柱形的壳体,壳体内设置有由开关控制的马达,上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由马达驱动开合的刀片,其中,上述马达的输出端插接一由马达控制旋转的螺杆,上述马达的输出端还设有限位块,上述螺杆穿过限位块,伸出限位块外的螺杆上螺接一螺帽,上述螺帽上铰接有支臂,该支臂随螺帽的移动而移动,上述刀片由定刀片和动刀片组成,上述定刀片固定在壳体上,上述动刀片的一端与上述支臂铰接,上述定刀片和动刀片铰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刀片开口距离大,适合修剪直径较大的果树枝条,使用范围广。
【专利说明】电动剪枝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工具,特指一种用于修剪果树枝条的电动剪枝机。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电动果树剪枝机是由驱动板指挥电机,电机经过行星齿轮带动盆齿,盆齿转化扇形齿,扇形齿开口大小带动刀片开口大小,由于剪枝机内部空间有限,扇形齿转动的大小有限,这就导致了现有电动果树剪枝机刀片开口较小,这样就难以修剪直径较大的树枝,适用范围较小。
[0003]用新型内容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最大展开距离为33mm的电动剪枝机。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电动剪枝机,包括有柱形的壳体,壳体内设置有由开关控制的马达,上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由马达驱动开合的刀片,其中,上述马达的输出端插接一由马达控制旋转的螺杆,上述马达的输出端还设有限位块,上述螺杆穿过限位块,伸出限位块外的螺杆上螺接一螺帽,上述螺帽上铰接有支臂,该支臂随螺帽的移动而移动,上述刀片由定刀片和动刀片组成,上述定刀片固定在壳体上,上述动刀片的一端与上述支臂铰接,上述定刀片和动刀片铰接。
[0008]作为优化,上述马达的输出端有一输出轴,该输出轴的末端设有环绕输出轴外壁的齿形凸块,上述螺杆的一端面开有通孔,该通孔的内壁开有与凸块配合插接的齿形槽,上述输出轴与通孔配合插接。
[0009]作为优化,上述定刀片与动刀片最大展开距离为33mm。
[0010]三、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刀片开口距离大,适合修剪直径较大的果树枝条,使用范围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电动剪枝机作进一步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动剪枝机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马达与螺杆的连接图。
[0015]图中,I为壳体,2为马达,3为螺杆,4为限位块,5为螺帽,6为支臂,7为定刀片,8为动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实施方式一: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动剪枝机,包括有柱形的壳体1,壳体I内设置有由开关控制的马达2,上述壳体I的一端设置有由马达2驱动开合的刀片,其中,上述马达2的输出端插接一由马达2控制旋转的螺杆3,上述马达2的输出端还设有限位块4,上述螺杆3穿过限位块4,伸出限位块4外的螺杆3上螺接一螺帽5,上述螺帽5上铰接有支臂6,该支臂6随螺帽5的移动而移动,上述刀片由定刀片7和动刀片8组成,上述定刀片7固定在壳体I上,上述动刀片8的一端与上述支臂6铰接,上述定刀片7和动刀片8铰接。上述马达2的输出端有一输出轴,该输出轴的末端设有环绕输出轴外壁的齿形凸块,上述螺杆3的一端面开有通孔,该通孔的内壁开有与凸块配合插接的齿形槽,上述输出轴与通孔配合插接。
[0017]上述定刀片7与动刀片8最大展开距离为33mm ;刀片开口距离大,适合修剪直径较大的果树枝条,使用范围广。
[001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动剪枝机,包括有柱形的壳体,壳体内设置有由开关控制的马达,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由马达驱动开合的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的输出端插接一由马达控制旋转的螺杆,所述马达的输出端还设有限位块,所述螺杆穿过限位块,伸出限位块外的螺杆上螺接一螺帽,所述螺帽上铰接有支臂,该支臂随螺帽的移动而移动,所述刀片由定刀片和动刀片组成,所述定刀片固定在壳体上,所述动刀片的一端与所述支臂铰接,所述定刀片和动刀片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剪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的输出端有一输出轴,该输出轴的末端设有环绕输出轴外壁的齿形凸块,所述螺杆的一端面开有通孔,该通孔的内壁开有与凸块配合插接的齿形槽,所述输出轴与通孔配合插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剪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刀片与动刀片最大展开距离为33mm。
【文档编号】A01G3/037GK203467274SQ201320597929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4日
【发明者】徐江平 申请人:徐江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