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绿球藻防控海水养殖池塘爆发敌害藻类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微绿球藻防控海水养殖池塘爆发敌害藻类的方法,步骤如下:⑴微绿球藻的培养和采收;⑵海水池塘接种微绿球藻;⑶日常管理。本发明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方法简便、绿色环保、成本低、管理方便、无毒副作用的优点。
【专利说明】用微绿球藻防控海水养殖池塘爆发敌害藻类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藻类的防控方法,尤其是一种用微绿球藻防控海水养殖池塘爆发 敌害藻类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海水池塘养殖产业的发展,高投饵量、高投苗量的刺参和海蜇池塘养殖模式 在国内快速发展,但由于这种养殖模式自身的缺陷,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如养殖池塘有机 物的负荷过大以及营养盐比例失衡,从而造成了众多敌害藻类(刚丝藻和赤潮藻)的爆发, 进而造成养殖池塘水质恶化、病害泛滥等严重问题。并且在不同的规模(3(Γ100亩)和类型 (港圈、围堰、土池)的海水养殖池塘,都普遍出现刚丝藻和赤潮藻的爆发。仅在大连和丹东 地区的海水养殖池塘,每年由刚丝藻和赤潮藻等造成的经济损失可高达8~10亿元,刚丝藻 和赤潮藻爆发严重的池塘甚至会绝产。目前,生产上唯一采用的方法就是大量投放化学除 草剂和杀藻剂防治刚丝藻和赤潮藻,但所用化学药物对养殖对象(刺参、海蜇)、池塘水环境 以及周围海域的生态环境都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用药量过度会导致养殖对象个体中毒 死亡,用药量较少时也会使得药物在养殖对象体内蓄积和残留,除草药物排入周围海域后 还会加重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近岸海洋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丧失。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法简便、绿色环保、成本低、管理方便、无毒副作用的 用微绿球藻防控海水养殖池塘爆发敌害藻类的方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4] 本发明的用微绿球藻防控海水养殖池塘爆发敌害藻类的方法,步骤如下: ⑴、微绿球藻的培养和采收 将微绿球藻接种培养于f/2培养液中,温度24~26 °C,盐度28~32%。,光照500(Γ8000 lx,当培养液中微绿球藻密度达到200(Γ3000万细胞/ml时,借助管式分离机,将微绿球藻 与培养液分离,并浓缩至密度为25(Γ300亿细胞/克的微绿球藻藻膏,藻膏置于(Γ4 °C保 存,须在1周内使用并完成野外池塘接种。
[0005] ⑵、海水池塘接种微绿球藻 在早春海水养殖池塘冰融化后接种微绿球藻,接种前,向池塘泼洒16(Γ200目的沸石 粉,用量为ΚΓ15 kg/亩,并于次日向池塘泼洒磷酸二氢钙或磷酸氢二钙,用量为8~10 g/ m3,于第三日向池塘泼洒三氯化铁,用量为1. 5?2 g/m3,然后,待2?3天后,在晴天无风的条 件下接种微绿球藻,接种量为每亩池塘1 kg所述的微绿球藻藻膏; 接种时,将微绿球藻藻膏放置于200目尼龙网带内,缓慢揉搓使之充分溶于海水中,再 全池均匀泼洒; 如果接种时,池塘中已经大量爆发刚丝藻和赤潮藻,则需将刚丝藻和赤潮藻人工去除, 并将微绿球藻接种量提高为3~5 kg藻膏/亩; ⑶、日常管理:池塘接种微绿球藻疒10天后,取水样检查微绿球藻的存活和生长状况, 如果首次接种效果不佳,在2~3周后补充接种Γ2次。微绿球藻在海水养殖池塘接种成活 后,每25?30天补充施加一次磷酸二氢钙,用量为:Γ5 g/m3 ;每45?50天,施加一次三氯化 铁,用量为〇. 5~1 g/m3。
[0006] 本发明的用微绿球藻防控海水养殖池塘爆发敌害藻类的方法,可以达到海水养殖 池塘不用任何化学药物除藻的效果,降低了养殖成本和养殖风险,增加了经济效益,同时减 少了养殖环境和周边海域的环境污染,并且消除了刺参和海蜇体内的药物残留,在节能减 排的基础上实现无公害健康养殖的目标。
[0007] 本发明的方法效果明显,优势突出,微绿球藻对刚丝藻和赤潮藻的防治效果极佳, 大规模形成微绿球藻种群的海水养殖池塘基本不会爆发刚丝藻和赤潮藻。 具体实验数据如下: (1) 辽宁丹东海蜇养殖池塘,规模50亩,池塘类型为土池。于4月份接种微绿球藻。2 个月后对接种微绿球藻的池塘和不接种的对照池塘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接种微绿球藻的 池塘刚丝藻密度低于〇.25g /m2,赤潮藻密度低于50(Γ800细胞/L,;而不接种微绿球藻的 3个对照池塘,刚丝藻密度为0. f〇.3 kg /m2,赤潮藻密度为800(Γ15000细胞/L。可见, 接种微绿球藻并使其大量生长后,可有效抑制刚丝藻和赤潮藻在池塘中的爆发。9月份采捕 海蜇,接种微绿球藻的池塘海蜇亩产为200公斤,而不接种的对照池塘海蜇亩产仅为5(Γ80 公斤。 (2) 大连庄河刺参养殖池塘,规模100亩,池塘类型为土池。于4月份接种微绿球藻。3 个月后对接种微绿球藻的池塘和不接种的对照池塘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接种微绿球藻的 池塘未见刚丝藻(刚毛藻和浒苔)和赤潮藻;而不接种微绿球藻的3个对照池塘,刚丝藻含 量为0.25、. 45 kg /m2。由此可见,接种微绿球藻并使其大量生长后,可有效抑制刚丝藻在 池塘中的爆发,且水环境质量得以大大改善。9月份采捕刺参,接种石莼的池塘刺参亩产为 115?120公斤,而不接种的对照池塘刺参亩产仅为3(Γ40公斤。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1、微绿球藻的培养和采收:将微绿球藻接种培养于f/2培养液中,温度24~26 °C, 盐度28~32%。,光照500(Γ8000 lx,当培养液中微绿球藻密度达到200(Γ3000万细胞/ml时, 借助管式分离机,将微绿球藻与培养液分离,并浓缩至密度为25(Γ300亿细胞/克的微绿球 藻藻膏,藻膏置于(Γ4 °C保存,须在1周内使用并完成野外池塘接种。
[0009] 2、海水池塘接种微绿球藻:通常在早春海水养殖池塘冰融化后即可以接种微绿球 藻。接种前,需要全池泼洒沸石粉(16(Γ200目),用量为1(T15 kg/亩,并于次日全池泼洒磷 酸二氢钙(或磷酸氢二钙),用量为8?10 g/m3,于第三日全池泼洒三氯化铁,用量为1.5?2 g/ m3。沸石粉的作用是降低水体氨氮及有毒物质含量,磷酸二氢钙的作用是给水体补充磷肥, 三氯化铁的作用是刺激微绿球藻进行光合作用,进而提高增值速率。施用2~3天后,在晴天 无风的条件下接种微绿球藻,接种量为每亩1 kg微绿球藻藻膏(25(Γ300亿细胞/克)。接 种时,将微绿球藻藻膏放置于200目尼龙网带内,缓慢揉搓使之充分溶于海水中,再全池均 匀泼洒。如果接种时,池塘中已经大量爆发刚丝藻和赤潮藻,则需将刚丝藻和赤潮藻人工去 除后,将微绿球藻接种量提高为3~5 kg藻膏/亩。通常接种后2~3周,微绿球藻即可以在 池塘中存活并形成一定规模的种群。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微绿球藻防控海水养殖池塘爆发敌害藻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⑴、微绿球藻的培养和采收 将微绿球藻接种培养于f/2培养液中,温度24~26 °C,盐度28~32%。,光照500(Γ8000 lx,当培养液中微绿球藻密度达到200(Γ3000万细胞/ml时,借助管式分离机,将微绿球藻 与培养液分离,并浓缩至密度为25(Γ300亿细胞/克的微绿球藻藻膏,藻膏置于(Γ4 °C保 存,须在1周内使用并完成野外池塘接种; ⑵、海水池塘接种微绿球藻 在早春海水养殖池塘冰融化后接种微绿球藻,接种前,向池塘泼洒16(Γ200目的沸石 粉,用量为ΚΓ15 kg/亩,并于次日向池塘泼洒磷酸二氢钙或磷酸氢二钙,用量为8~10 g/ m3,于第三日向池塘泼洒三氯化铁,用量为1. 5?2 g/m3,然后,待2?3天后,在晴天无风的条 件下接种微绿球藻,接种量为每亩池塘1 kg所述的微绿球藻藻膏; 接种时,将微绿球藻藻膏放置于200目尼龙网带内,缓慢揉搓使之充分溶于海水中,再 全池均匀泼洒; 如果接种时,池塘中已经大量爆发刚丝藻和赤潮藻,则需将刚丝藻和赤潮藻人工去除, 并将微绿球藻接种量提高为3~5 kg藻膏/亩; ⑶、日常管理:池塘接种微绿球藻疒10天后,取水样检查微绿球藻的存活和生长状况, 如果首次接种效果不佳,在2~3周后补充接种Γ2次; 微绿球藻在海水养殖池塘接种成活后,每25~30天补充施加一次磷酸二氢钙,用量为 3?5 g/m3 ;每45?50天,施加一次三氯化铁,用量为0. 5?1 g/m3。
【文档编号】A01M99/00GK104115737SQ201410365006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9日
【发明者】殷旭旺, 刘钢, 曹善茂, 赵文, 陈晓霞 申请人:大连海洋大学, 殷旭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