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薯套种竹荪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木薯套种竹荪的方法,属于食用菌生产领域。所述步骤包括竹荪培养料制备及排料、竹荪播种及覆土、木薯种植、竹荪管理与采收,针对竹荪连作时出现产量降低、抗病虫害能力下降、与其它农作物争地严重等问题,将竹荪与木薯进行套种,主要目的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木薯与竹荪种植的综合效益。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木薯田套种竹荪的立体栽培技术。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生产力不断提高,农村经济呈现出日益繁荣的景象,但同时 也带来较多生态、环境等问题,如大量的农业废弃物、作物秸杆、玉米芯、瓜果藤蔓、食用菌 菌渣等无法得到合理利用和妥善处理,给环境造成较大的面源污染。以福建为例,木薯是本 省继甘薯、马铃薯后的第三大薯类作物,栽培历史悠久,种植面积较广,据统计,全省现有栽 培面积约1. 67万hm2,仅大田县均溪镇种植面积就达176万hm2。除生产用种外,木薯杆绝 大部分没有利用价值,随意焚烧、抛弃会造成河床堵塞或空气污染。如何加快农作物下脚料 资源转化,把大量的作物秸杆变废为宝,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0003] 竹荪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栽培原料主要有竹肩、蔗渣、木肩等。近年来,随着竹荪 栽培技术的不断提高,栽培工艺也趋于成熟,培面积也逐渐扩大,栽培竹荪成了农村脱贫致 富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竹荪栽培不能连作,同一块田地连续种植竹荪时会出现产量降低、抗 病虫害能力下降等现象,农户在进行竹荪栽培时,通常会选择旱地近5年内、水-旱轮作地 3年内不曾栽培过竹荪的田地。如此一来,每年仅有部分农田可用于栽培竹荪,出现了竹荪 与农作物生产"争地"的矛盾,严重制约了竹荪产业的发展。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面积 来增加竹荪栽培效益就显得尤为重要。
[0004] 农作物与食用菌套种可形成互利互惠的群体关系。首先,利用农作物秸杆栽培食 用菌,可有效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秸杆资源利用率,缓解菌林矛盾,解决食用菌的生产用料 问题。其次,食用菌生产能将大量的农作物秸杆转化成可供食用的优质蛋白,生长过程中分 泌的代谢物可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生长,呼吸作用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可为作物光合 作用提供原料,促进农作物增产增收,菌渣还田后又是良好的农业有机肥料,真正体现了食 用菌生产"不与农争时、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占地少、投资小、见效快"等 特点。再次,农作物与食用菌进行套种还可合理利用田地空间,充分挖掘土地的增产潜力, 增加单位土地面积产值,秸杆还田后可实现对农副产品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因此,木薯套种 竹荪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木薯种植综合效益,提高农户经济收入,是一种空间、时间集 约型的立体栽培模式。
[0005] 竹荪属于中高温性结实菌类。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10?35 °C,最适温度是16? 25 °C,自然条件下,当地日最低气温稳定在10 °C以上,便可进行播种。福建省宁德市农 业科学研宄所开展了葡萄园中种植竹荪的研宄,通过三年的试验,结果表明,葡萄园竹荪生 态系统栽培技术是可行的,经济效益比葡萄单作提高一倍,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寿宁县清源乡农技站采用采用谷壳代替竹木在果园栽培竹荪,充分利用了农业废弃物下脚 料,能获得较高的产量,亩产竹荪可达80kg左右;福建南平浦城九牧农技站于上世纪九十 年代进行了竹荪套种玉米、薏米、大豆等栽培试验,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竹荪一大豆"套 种效益最高,并且将该技术进行了大规模的推广;以纯作物秸杆为原料,进行长裙竹荪与 粮、菜作物间作套种,探索出"长裙竹荪-玉米-丝瓜-莴笋"高效栽培技术,全年平均每亩 收入近万元;浙江省江山市凤林镇人民政府农业综合服务站通过板栗林套种竹荪,既增加 了经济效益,又改善栗林的土壤肥力,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福建古田县采用辣椒套种竹 荪也获得了成功;广西田东县也出现了利用甘蔗叶进行竹荪露天栽培的技术。另外,大豆、 油柰、葡萄、柑桔、李、梨等也可与竹荪进行套种。
[0006] 目前,国内暂无木薯与竹荪套种的报道。为了确定木薯与竹荪套种的合理方式及 方法,我们对木薯/竹荪套种方法进行了试验。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薯套种竹荪的方法,针对竹荪连作时出现产量降 低,抗病虫害能力下降等现象,将竹荪与木薯进行套种,主要目的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 加木薯种植综合效益。
[0008]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选择具有灌溉条件的木薯田。
[0009] 步骤2 :竹荪培养料制备及排料。竹荪培养料分为主料和辅料。主料可采用竹类、 树木类、秸杆类、野草类等。辅料为沼液、沼渣、尿素、畜禽粪等。栽培配方为:毛竹肩50 %? 100%,谷壳50 %?100%,除以上原料外,每666. 7m2施尿素25kg,过磷酸钙25kg。将干 燥的原材料混合拌匀后,采用边预湿边堆料方法,料堆宽I. 5m?2m,高I. 8m,长度不限,每 隔15天翻堆一次,共翻堆2-3次。使培养料全部发酵均匀,发酵结束并确认培养料无氨味 后即可下料播种。
[0010] 步骤3 :竹荪播种及覆土。播种时间为3月上、中旬,播种时,将菌种掰成锥栗大小 块状,采用穴播法,梅花形播种,每隔8?10cm播一穴,播种量为0. 5?I. 0kg/m2。播种当 天覆土,覆土材料为田土,覆土厚5?8cm。覆土后盖上稻草。
[0011] 步骤4 :木薯种植。木薯在2月下旬提前薄膜育苗,3月下旬木薯芽长至10?15cm时移栽。采用直插法定植木薯苗,间距70cm?90cm。木薯移栽后每666. 7m2施复合 肥 10 ?15kg。
[0012] 步骤5 :竹荪管理与采收。根据竹荪对生长条件的需要,采取覆土、喷水等管理措 施,当竹荪菌蛋破口、菌帽露出时就可采摘。
[0013]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实现木薯田套种竹荪。
[0014] 2、种植综合效益高于传统栽培模式。
[0015]3、提高农田利用率,增加单位土地面积产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实施例一: 1、竹荪培养料配制及排料。所选配方为毛竹肩100 %,每666. 7m2施尿素25kg,过磷 酸钙25kg。将干燥的原材料混合拌匀后,采用边预湿边堆料方法,料堆宽I. 5m,高I. 8m, 长度不限,每隔15天翻堆一次,共翻堆3次。使培养料全部发酵均匀,发酵结束并确认培养 料无氨味后即可下料播种。
[0017] 2、竹荪播种与覆土。播种时间为3月上旬,播种时,将菌种掰成锥栗大小块状,采 用穴播法,梅花形播种,每隔10cm播一穴,播种量为0. 5kg/m2。播种当天覆土,覆土材料为 田土,覆土厚5cm。覆土后盖稻草。
[0018] 3、步骤3:木薯种植。木薯在2月下旬提前薄膜育苗,3月下旬木薯芽长至10cm 时移栽。采用直插法定植木薯苗,株距X行距为SOXIOOcm。木薯移栽后每666.7m2施复 合肥10kg。
[0019] 4 :竹荪管理与采收。根据竹荪对生长条件的需要,采取覆土、喷水等管理措施,当 竹荪菌蛋破口、菌帽露出时就可采摘。经统计,竹荪产量为61. 3kg,木薯产量1966kg。
[0020] 实施例二: 1、竹荪培养料配制及排料。所选配方为毛竹肩50 %,谷壳50 %,每666. 7m2施尿素25kg,过磷酸钙25kg。将干燥的原材料混合拌匀后,采用边预湿边堆料方法,料堆宽2m,高 1.8m,长度不限,每隔15天翻堆一次,共翻堆2次。使培养料全部发酵均匀,发酵结束并确 认培养料无氨味后即可下料播种。
[0021] 2、竹荪播种与覆土。播种时间为3月上旬,播种时,将菌种掰成锥栗大小块状,采 用穴播法,梅花形播种,每隔8cm播一穴,播种量为Ikg/m2。播种当天覆土,覆土材料为田 土,覆土厚8cm。覆土后盖稻草。
[0022] 3、步骤3 :木薯种植。木薯在2月下旬提前薄膜育苗,3月下旬木薯芽长至15cm 时移栽。采用直插法定植木薯苗,株距X行距为SOXIOOcm。木薯移栽后每666. 7m2施复 合肥15kg。
[0023] 4 :竹荪管理与采收。根据竹荪对生长条件的需要,采取覆土、喷水等管理措施,当 竹荪菌蛋破口、菌帽露出时就可采摘。经统计,竹荪产量为66. 5kg,木薯产量2030kg。
[0024] 实施例三: 1、竹荪培养料配制及排料。所选配方为谷壳100 %,每666. 7m2施尿素25kg,过磷酸 钙25kg。将干燥的原材料混合拌匀后,采用边预湿边堆料方法,料堆宽1.5m,高1.8m,长 度不限,每隔15天翻堆一次,共翻堆3次。使培养料全部发酵均匀,发酵结束并确认培养料 无氨味后即可下料播种。
[0025] 2、竹荪播种与覆土。播种时间为3月上旬,播种时,将菌种掰成锥栗大小块状,采 用穴播法,梅花形播种,每隔8cm播一穴,播种量为0.75kg/m2。播种当天覆土,覆土材料为 田土,覆土厚8cm。覆土后盖稻草。
[0026] 3、步骤3 :木薯种植。木薯在2月下旬提前薄膜育苗,3月下旬木薯芽长至15cm 时移栽。采用直插法定植木薯苗,株距X行距为SOXIOOcm。木薯移栽后每666. 7m2施复 合肥 12. 5kg。
[0027] 4 :竹荪管理与采收。根据竹荪对生长条件的需要,采取覆土、喷水等管理措施,当 竹荪菌蛋破口、菌帽露出时就可采摘。经统计,竹荪产量为63. 2kg,木薯产量1978kg。
[0028] 根据以上试验及调查统计,套种前后的经济效益如下表: 表1单种竹荪或木薯效益
【权利要求】
1. 一种木薯套种竹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包括如下: (1) 竹荪培养料制备及排料:竹荪培养料分为主料和辅料;主料采用竹类、树木类、秸 杆类、野草类;辅料为沼液、沼渣、尿素、畜禽粪;将干燥的原材料混合拌匀后,采用边预湿 边堆料方法,料堆宽1. 5m?2m,高1. 8 m,长度不限,每隔15天翻堆一次,共翻堆2-3次;使 培养料全部发酵均匀,发酵结束并确认培养料无氨味后即下料播种; (2) 竹荪播种及覆土 :播种时间为3月上、中旬,播种时,将菌种掰成锥栗大小块状,采 用穴播法,梅花形播种,每隔8?10 cm播一穴,播种量为0. 5?1. Okg/m2,播种当天覆土, 覆土材料为沙壤土,覆土厚5?8 cm,覆土后盖上稻草; (3) 木薯种植:木薯在2月下旬提前薄膜育苗,3月下旬木薯芽长至10?15 cm时移 栽,采用直插法定植木薯苗,间距70 cm?90 cm; (4) 竹荪管理与采收:根据竹荪对生长条件的需要,采取覆土、喷水管理措施,当竹荪菌 蛋破口、菌帽露出时就采摘。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薯套种竹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冲栽培配方 为:毛竹肩50 %?100%,谷壳50 %?100%,除以上原料外,每666. 7m2施尿素25 kg,过磷 酸钙25 kg。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薯套种竹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冲木薯移栽 后每666. 7m2施复合肥10?15 kg。
【文档编号】A01G1/04GK104472205SQ201510018216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5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5年1月15日
【发明者】林衍铨, 马璐, 李上彬, 应正河, 曾绍山, 江晓凌 申请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