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珍珠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13330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珍珠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珍珠是一种古老的有机宝石。主要产在珍珠贝类和珠母贝类软体动物体内;而由于内分泌作用而生成的 含碳酸钙的矿物(文石)珠粒,是由大量微小的文石晶体集合而成的。根据地质学和考古学的研究证明,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就已经有了珍珠 。国际宝石界还将珍珠列为六月生辰的幸运石,结婚十三周年和三十周年的纪念石,具有瑰丽色彩和高雅气质的珍珠,象征着健康、纯洁、富有和幸福。

珍珠的无机成分主要是碳酸钙、碳酸镁,占91%以上,其次为氧化硅、磷酸钙、Al2O3及Fe2O3等。珍珠中的有机物含有: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胱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脯氨酸等17种氨基酸。另外,还含有30多种微量元素、牛磺酸、丰富的维生素、肽类。

天然珍珠呈圆球形、椭圆形、不规则的球形或长圆形,直径1~6mm。表面类白色、黄白色、浅粉红色、浅蓝色等,具美丽的彩色光泽,平滑。作过装饰品的珍珠,中央多数有穿孔;质坚硬,难破碎,断面呈层状,用火烧之有爆裂声;气无,味微咸。

中国淡水珍珠资源丰富,养殖珍珠产业正在向现代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迈进。但是如何合理利用这些养殖珍珠资源,对珍珠进行深加工以提高其附加值,增强在全球珍珠市场上的竞争力将是中国珍珠产业面临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可靠、易于实施的珍珠养殖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珍珠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取水源充足、水质好、水位稳定、天然饵料生物丰富、无污染的封闭式池塘作为养殖场。

步骤2、选择4-5龄的亲蚌,体重300-500g/只,壳长15-20cm。

步骤3、稚蚌的放养密度为2×104-3×104只/m2

步骤4、清除附着在贝体上的生物和浮泥。

所述亲蚌性比为1:1,吊养深度20-30cm,密度为8000-10000只/公顷。

所述水体钙的含量要求在每毫升水体50mg碳酸钙以上,水体的pH值为6.8-8.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珍珠养殖方法,该方法成本低,管理方便,省工省力,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具有较强的推广及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珍珠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取水源充足、水质好、水位稳定、天然饵料生物丰富、无污染的封闭式池塘作为养殖场。

所述水体钙的含量要求在每毫升水体50mg碳酸钙以上,水的酸碱度以中性稍偏碱性为好(pH值为6.8-8.5)。

步骤2、选择4龄的亲蚌,体重350g/只,壳长15-18cm。亲蚌育肥期间,适时施肥以使亲蚌获取充足的饵料生物,及时加注新水、定期泼洒生石灰以调控水质,防止水质恶化。

步骤3、稚蚌的放养密度为2×104-2.5×104只/m2。整个培育阶段保持水流不断,水流速度随着蚌体的增大而逐步增大。

每平方米流水育苗池可放寄生有钩介幼虫的小鱼20-30尾。育苗池要掌握一定的水流量,但流量不可过快。每天要给寄苗鱼投喂饵料,让其正常生长,在水温30℃以上,钩介幼虫只需4-7天便可成熟,25-30℃则需7-9天。寄生在鱼体上的钩介幼虫,脱落后即开始营自由生活,称为稚蚌,这个过程叫脱苗。稚蚌(1-2mm)在育苗棚的浅水池中进行流水培育直到1cm左右的幼蚌。

培育过程中,应根据透明度和水色变化及时追肥,一般每隔10-15天一次,每次150-250kg/亩湿猪粪,肥料必须经充分发酵腐熟。

稚蚌长到了3-5cm时,可以适当增加施肥量,提高水体肥度(透明度30cm)。另外,每隔10-15天应施生石灰一次(10kg/亩)。整个培育期间,水色变淡、透明度增加时应及时追肥。

施肥的作用是培养水体浮游生物(藻类和浮游动物),浮游植物(藻类)和有机碎屑才是珠蚌的饵料。

步骤4、清除附着在贝体上的生物和浮泥。

所述亲蚌性比为1:1,吊养深度20-25cm,密度为8000-9000只/公顷。

人工养殖的珍珠,在采收后不加任何处理,即可作为高极饰品出售的为数极少,即使具备最好的养殖条件和养殖技术,这种优质珍珠也不过占采收总量的15%左右。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珍珠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取水源充足、水质好、水位稳定、天然饵料生物丰富、无污染的封闭式池塘作为养殖场。

步骤2、选择5龄的亲蚌,体重400-500g/只,壳长18-20cm。亲蚌育肥期间,适时施肥以使亲蚌获取充足的饵料生物,及时加注新水、定期泼洒生石灰以调控水质,防止水质恶化。

步骤3、稚蚌的放养密度为2×104-2.3×104只/m2。整个培育阶段保持水流不断,水流速度随着蚌体的增大而逐步增大。

步骤4、清除附着在贝体上的生物和浮泥。

所述亲蚌性比为1:1,吊养深度20-26cm,密度为8000-8500只/公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