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田多穴颗粒肥地下施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55043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田多穴颗粒肥地下施肥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田多穴颗粒肥地下施肥机。

技术背景

现有的施肥装置需要采用肩背或是手持方式,每次只能对一个穴进行施肥,施肥的深度也不易控制,从而影响施肥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田多穴颗粒肥地下施肥机,可以一次对多个穴进行播种,同时通控制施肥的精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大田多穴颗粒肥地下施肥机包括设在机架上的肥料箱、肥料散播器,肥料箱通过肥料导向管与肥料散播器连通;

所述肥料散播器包括肥料待施器、钎杆推动器,所述肥料待施器包括施肥筒,施肥筒一端设有一个端顶开口和一个侧边开口、另一端设有一个底端开口,肥料导向管与端顶开口连通,所述底端开口外侧边缘设有触地板,所述钎杆推动器包括钎杆、及带动所述钎杆的拉杆,钎杆从侧边开口插入施肥筒。

进一步讲,钎杆推动器还包括推压杆,推压杆与拉杆通过活动轴连接。

进一步讲,机架下端设有行走轮。

进一步讲,施肥筒通过弹性部件连在拉杆上。

进一步讲,施肥筒通过连接杆与弹性部件连接,施肥筒与连接杆通过活动轴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机架上可以一次设置多个并行的施肥筒,通过多个施肥筒可以多个穴进行施肥,同时通过控制钎杆插入的深度来控制施肥的深度,从而实现高效、精准的施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如图2为肥料散播器结构示意图。

如图,机架1,肥料箱2,肥料导向管3,施肥筒4,钎杆5,拉杆6,推压杆7,行走轮8,连接杆9,弹性部件10,触地板11。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一种大田多穴颗粒肥地下施肥机包括设在机架1上的肥料箱2、肥料散播器,肥料箱2通过肥料导向管3与肥料散播器连通;

肥料散播器包括肥料待施器、钎杆推动器,肥料待施器包括多个施肥筒4,每个所述施肥筒4一端设有一个端顶开口和一个侧边开口、另一端设有一个底端开口,肥料导向管3与端顶开口连通,底端开口外侧边缘设有触地板11,钎杆推动器包括钎杆5、及带动所述钎杆5的拉杆6,钎杆5从侧边开口插入施肥筒4;

优选的,钎杆推动器还包括推压杆7,推压杆7与拉杆6通过活动轴连接。

优选的,机架1下端设有行走轮8。

优选的,施肥筒4通过连接杆9与弹性部件10连接,弹性部件10连在拉杆6上,施肥筒4与连接杆9通过活动轴连接。

工作原理:化肥先放置在肥料箱2中,并通过肥料导向管3从施肥筒4端顶开口进入施肥筒4,并通过底端开口落在地面上,通过向下移动拉杆6或推压杆7使施肥筒4与地面相接触后停止继续移动,然后继续移动拉杆6或是推压杆7,弹性部件10发生变形,使钎杆5继续插入侧边开口并通过施肥筒4穿过底端开口插入地中,使落在地面上的肥料被钎杆5推入地中,钎杆5插入施肥筒4中时,同时阻断肥料箱2通过肥料导向管3向施肥筒4输送肥料通道,当钎杆5将肥料推入土地中后,之后提起拉杆6或推压杆7使,钎杆5离开土地,同时也使施肥筒4离开地面,当钎杆5先离开土地之后,在施肥筒4离开地面之前,施肥筒的重力使,钎杆5形成的孔洞壁塌落,从而将钎杆5形成的孔洞用土覆盖。

然后再移动该装置,完成下一轮施肥,在移动到下一个施肥位置之前,可先将钎杆5放置在施肥筒4中,可以阻止肥料通过施肥筒4落在地面上,当移动到位后,再进一步向上提起钎杆5,使钎杆5退出施肥筒4,让肥料箱2中的肥料通过施肥筒4落在地面上。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大田多穴颗粒肥地下施肥机包括设在机架上的肥料箱、肥料散播器,肥料箱通过肥料导向管与肥料散播器连通;所述肥料散播器包括肥料待施器、钎杆推动器,所述肥料待施器包括施肥筒,施肥筒一端设有一个端顶开口和一个侧边开口、另一端设有一个底端开口,肥料导向管与端顶开口连通,所述底端开口外侧边缘设有触地板,所述钎杆推动器包括钎杆、及带动所述钎杆的拉杆,钎杆从侧边开口插入施肥筒。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以一次对多个穴进行播种,同时通控制施肥的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易诗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阳金田中高山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
技术研发日:2016.07.06
技术公布日:2018.0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