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颠茄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07198阅读:29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的种植,特别指一种颠茄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颠茄是一种茄科草本植物,为常用中草药之一。原产于西欧的多年草本植物,后来移植到北非、西亚、北美等地,中国也有引进栽培。原产地为山地背阴潮湿地带,在富含石灰质的土壤中群生,多为野生。颠茄是一种药用植物,对盗汗、流涎、支气管分泌过多、胃酸过多等症状有一定的作用。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浙江、湖南和山东等地区。由于连年种植,各种病虫害越来越重,造成颠茄抗旱、抗寒、抗病、抗虫能力急剧下降,在同一块土地上不能够连作、重作,并且大量的颠茄因得不到很好的处理,秧苗死亡率达到 50-65%,严重的甚至是绝收,大量使用农药也难以解决问题,为此,农户每年都需花费许多的人力、财力、物力进行轮番耕作,换地种植。同时,在颠茄种植管理时,没有一种正确的处理方法,导致颠茄的坐果率低,坐果质量较差,进而严重影响颠茄的产量,降低了种植收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颠茄的种植方法。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种植地选择及处理:选择阳光充足、排灌方便的砂质无连作地块,将地块整成畦面宽1.2-1.5米、沟宽0.3-0.5米、沟深0.3-0.5米的高畦;然后按照每亩80-100公斤生石灰的标准全园撒施消毒,并进行土壤翻耕后晾晒7-10天;全园消毒完成后,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1200kg和尿素30-50kg,并将肥料深翻入畦面土壤中。

2、育苗:选择种子饱满、没有病虫危害的上年度颠茄新种,先将种子在保持55-60℃的温水中持续浸种3-5分钟进行种子表面消毒,然后自然冷却后将种子再浸种4-5小时催芽,最后将种子与草木灰按1:1混合装入无土穴盘移动温室进行育苗,浇水保湿育苗。

3、移栽:待植株长出5-7片叶时进行移栽,按30-35cm的株距定植,放窝浇水,等水渗下后埋窝,每亩种植2500-3000株,当天拔苗当天栽完,栽完后立即在垄沟浇水,保持湿润。

4、田间管理:定植后包括补苗、中耕除草、摘花、追肥、浇水管理;中耕除草选择在种植后一个月进行一次,采收前一个月进行一次,中期进行1-2次,均采用人工除草;6-8月颠茄花期,对不收种的地块植株及早摘除前期花蕾;在生长中期追施一次肥,生长期防旱排涝,始终保持土壤湿润不积水。

5、病虫害防治:6-7月份,喷洒72%克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隔10-15天1次,连续防治2~3次;8-9月份,采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病虫害。

6、采取:7月中旬和8月中下旬,对成熟的颠茄进行人工采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中期追施为猪粪、牛粪、鸡粪中的一种或至少二种,采用逐株施用的方式追肥,每株施用20-30kg。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定植后及时淋足定根水,并在每100kg定根水中加入农用链霉素10g,预防细菌性病害。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土壤消毒和种子消毒,增加了植株的抗病、抗虫能力,保证了秧苗的出苗率,促进了成活率。通过前期的土壤催肥和后期的逐株追肥,保证了植株生长期间的营养需求,提高了坐果率。本发明通过科学的种植管理、田间管理达到最佳生长效果,使颠茄生长健壮, 产量增加,品质也得到了提高,而且农药使用量小,减少了环境污染,也降低了颠茄药物污染的可能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给出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1、选择阳光充足、排灌方便的砂质无连作地块,将地块整成畦面宽1.2米、沟宽0.3米、沟深0.3米的高畦;然后按照每亩80公斤生石灰的标准全园撒施消毒,并进行土壤翻耕后晾晒7天;全园消毒完成后,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kg和尿素50kg,并将肥料深翻入畦面土壤中。

2、选择种子饱满、没有病虫危害的上年度颠茄新种,先将种子在保持55℃的温水中持续浸种5分钟进行种子表面消毒,然后自然冷却后将种子再浸种4小时催芽,最后将种子与草木灰按1:1混合装入无土穴盘移动温室进行育苗,浇水保湿育苗。

3、待植株长出5-7片叶时进行移栽,按30cm的株距定植,放窝浇水,等水渗下后埋窝,每亩种植3000株,当天拔苗当天栽完,栽完后立即在垄沟浇水,保持湿润。

4、定植后包括补苗、中耕除草、摘花、追肥、浇水管理;中耕除草选择在种植后一个月进行一次,采收前一个月进行一次,中期进行1次,均采用人工除草;6-8月颠茄花期,对不收种的地块植株及早摘除前期花蕾;在生长中期追施一次肥,生长期防旱排涝,始终保持土壤湿润不积水。

5、6月份,喷洒72%克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隔15天1次,连续防治2次;8月份,采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病虫害。

6、7月中旬开始对成熟的颠茄进行人工采收。

实施例2:

1、选择阳光充足、排灌方便的砂质无连作地块,将地块整成畦面宽1.3米、沟宽0.4米、沟深0.4米的高畦;然后按照每亩90公斤生石灰的标准全园撒施消毒,并进行土壤翻耕后晾晒8天;全园消毒完成后,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100kg和尿素40kg,并将肥料深翻入畦面土壤中。

2、选择种子饱满、没有病虫危害的上年度颠茄新种,先将种子在保持58℃的温水中持续浸种4分钟进行种子表面消毒,然后自然冷却后将种子再浸种4.5小时催芽,最后将种子与草木灰按1:1混合装入无土穴盘移动温室进行育苗,浇水保湿育苗。

3、待植株长出5-7片叶时进行移栽,按33cm的株距定植,放窝浇水,等水渗下后埋窝,每亩种植2800株,当天拔苗当天栽完,栽完后立即在垄沟浇水,保持湿润。

4、定植后包括补苗、中耕除草、摘花、追肥、浇水管理;中耕除草选择在种植后一个月进行一次,采收前一个月进行一次,中期进行2次,均采用人工除草;6-8月颠茄花期,对不收种的地块植株及早摘除前期花蕾;在生长中期追施一次肥,生长期防旱排涝,始终保持土壤湿润不积水。

5、6-7月份,喷洒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隔10天1次,连续防治2次;8-9月份,采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病虫害。

6、7月中旬对成熟的颠茄进行人工采收。

实施例3:

1、种植地选择及处理:选择阳光充足、排灌方便的砂质无连作地块,将地块整成畦面宽1.5米、沟宽0.5米、沟深0.5米的高畦;然后按照每亩100公斤生石灰的标准全园撒施消毒,并进行土壤翻耕后晾晒10天;全园消毒完成后,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200kg和尿素50kg,并将肥料深翻入畦面土壤中。

2、选择种子饱满、没有病虫危害的上年度颠茄新种,先将种子在保持60℃的温水中持续浸种3分钟进行种子表面消毒,然后自然冷却后将种子再浸种5小时催芽,最后将种子与草木灰按1:1混合装入无土穴盘移动温室进行育苗,浇水保湿育苗。

3、待植株长出5-7片叶时进行移栽,按35cm的株距定植,放窝浇水,等水渗下后埋窝,每亩种植2500株,当天拔苗当天栽完,栽完后立即在垄沟浇水,保持湿润。

4、定植后包括补苗、中耕除草、摘花、追肥、浇水管理;中耕除草选择在种植后一个月进行一次,采收前一个月进行一次,中期进行2次,均采用人工除草;6-8月颠茄花期,对不收种的地块植株及早摘除前期花蕾;在生长中期追施一次肥,生长期防旱排涝,始终保持土壤湿润不积水。

5、6-7月份,喷洒72%克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隔15天1次,连续防治3次;8-9月份,采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病虫害。

6、7月中旬和8月中下旬,对成熟的颠茄进行人工采收。

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