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氟酰脲和虫螨腈的杀虫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9060阅读:21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氟酰脲和虫螨腈杀虫组合物,是以氟酰脲和虫螨腈为有效成分,用于防治农业害虫,例如小菜蛾、斜纹夜蛾、卷叶蛾、甜菜夜蛾、黏虫等鳞翅目害虫。



背景技术:

农业害虫的抗性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一直是农业科技工作者关注的重点课题。随着害虫化学防治的一年又一年的延续、农药使用量的增加以及不科学使用农药,害虫抗性日益严重,产生抗性的害虫种类不断增多。同时,高强度的使用农药,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和农民用药成本增加等,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开发高效、低毒、环保的昆虫生长调节剂农药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氟酰脲,英文名称:novaluron,化学名称:N-[[3-氯-4-[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苯基]氨基甲酰基]-2,6-双氟苯甲酰胺属于苯甲酰脲类杀虫剂,具有胃毒、触杀作用,能抑制昆虫几丁质合成,使昆虫无法正常蜕皮,最终死亡;氟酰脲在农业上常用于防治鳞翅目、双翅目等农业害虫,对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等幼虫,粉虱若虫高效,对蚜虫也有较好防效,同时对害虫还有杀卵作用,对作物安全。

虫螨腈,英文名称:chlorfenapyr,化学名称:4-溴-2-(4-氯苯基)-1-乙氧甲基-5-三氟甲吡咯-3-腈,是吡咯类化合物,作用于昆虫体内细胞的线粒体上,通过昆虫体内的多功能氧化酶起作用,主要抑制二磷酸腺苷(ADP)向三磷酸腺苷(ATP)的转化,而三磷酸腺苷贮存细胞维持其生命机能所必须的能量;该药具有胃毒及触杀作用。在叶面渗透性强,有一定的内吸作用,且具有杀虫谱广、防效高、持效长、安全的特点,能防治小菜蛾、菜青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菜螟、菜蚜、斑潜蝇、蓟马等多种蔬菜害虫。

不同农药品种的混配,是防治农业病虫草害的常见方法。通过农药配方筛选,筛选出合理的配方,可有效提高实际防治效果,减少用药量,降低成本,延缓病虫草害抗药性的产生,是农业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本发明人对氟酰脲和虫螨腈的配方筛选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氟酰脲和虫螨腈进行混配在一定的混配比例范围对害虫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经进一步研究,完成了本发明。

氟酰脲和虫螨腈的组合物及应用目前尚无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低毒且持效期长,可有效防治农业害虫的一种含有氟酰脲和虫螨腈的杀虫组合物。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有氟酰脲和虫螨腈的杀虫组合物,包括氟酰脲、虫螨腈及农药助剂,氟酰脲和虫螨腈的重量份数比为1:5~5:1,氟酰脲和虫螨腈重量总和在组合物中重量百分比为7%~95%。

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可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配制成水乳剂、微乳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等适合农业使用的应用剂型,用于防治农业小菜蛾、斜纹夜蛾、卷叶蛾、甜菜夜蛾、黏虫等鳞翅目害虫。

所述的杀虫组合物还含有配制农药制剂所需的常用助剂,常用助剂是溶剂、乳化剂、润湿剂、稳定剂、分散剂、增稠剂、pH调节剂、消泡剂、防冻剂、填料剂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均为已知物质,是农药制剂中常用的各种助剂,根据不同情况可以有所变化,并无特别限定。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含有氟酰脲和虫螨腈的杀虫组合物,通常采用喷雾方法使用,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农业上应用的其他使用技术。

本发明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含有氟酰脲和虫螨腈的杀虫组合物在一定配比范围内表现出明显的相加或增效作用,组合物的防治效果比单剂有了明显提高,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影响,降低了用药成本。

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含有氟酰脲和虫螨腈的杀虫组合物的有效成分作用机制各不相同,组合物的应用能延缓或克服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延长使用寿命,有利于害虫的综合治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简洁明了,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绝非仅限于这些实施例。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较好的实施例,仅仅用于描述本发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实施例中所述的含量均为重量百分比。

实施例1:氟酰脲和虫螨腈对小菜蛾的联合毒力测定

试验药剂采用98.5%氟酰脲原药、95%虫螨腈原药。

将田间采集的小菜蛾幼虫放入已准备好的白菜苗中,幼虫化蛹后,将蛹收集到垫有保湿滤纸的培养皿中,放入产卵笼让其羽化,然后将整盘的白菜苗放入产卵笼内让小菜蛾幼虫产卵,每盘白菜苗落卵量达500粒左右时,取出白菜苗盘,放在人工气候箱[温度:24~26℃;相对湿度70%~80%;光照:14(L):10(D)]中让卵孵化,饲养至3龄幼虫。

采用夹毒叶片法进行测定:用直径1cm的打孔器打取叶蝶,放入培养皿,保湿。用毛细管点滴器从低浓度开始,每叶蝶点滴1ul药液,待溶剂挥发后和另一片涂有淀粉糊的叶蝶对合制成夹毒叶蝶,制作完毕放于12孔组织培养板的孔内。每处理4次重复,每重复不少于12个夹毒叶蝶,并设不含药剂的相应的有机溶剂的处理作为对照。组织培养板每个孔内接1头试虫,置于正常条件培养。接虫2~4h后,待试虫取食完含药叶蝶后,在培养板孔内加入清洁饲料继续饲养至调查,淘汰未食完一张完整叶蝶的试虫。每个剂量处理试虫数80头。处理后48h调查试虫死亡情况,记录总虫数和死虫数。

根据调查数据,计算各处理的校正死亡率。并根据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若对照死亡率<5%,不校正;对照死亡率在5%~20%之间,进行校正;对照死亡率>20%,试验需重做。根据药剂浓度(mg/L)的对数值为自变量x,以校正死亡率的机率值为因变量y,分别建立毒力回归方程式,采用DPS软件计算单剂及各配比混剂的LC50及其混剂共毒系数。

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LC50/供试药剂LC50)×100.

理论毒力指数(TTI)=(A的毒力指数×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的毒力指数×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

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

表1、氟酰脲和虫螨腈对小菜蛾的毒力测定结果表

由表1可以看出,氟酰脲和虫螨腈分别以5:1、3:1、1:1、1:3、1:5组合对小菜蛾CTC值为103.98、115.20、129.20、141.59、152.82,说明氟酰脲和虫螨腈组合对小菜蛾幼虫有相加或增效作用,混配能够提高药效。

实施例2:20%氟酰脲·虫螨腈可湿性粉剂

将上述材料按比例粗粉碎后进入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经气流粉碎后即制得20%氟酰脲·虫螨腈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3:24%氟酰脲·虫螨腈水分散粒剂

将上述配方按比例干法粉碎、造粒、干燥、筛分制备制即得24%氟酰脲·虫螨腈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4:15%氟酰脲·虫螨腈悬浮剂

将上述材料按比例进行预先粉碎,再加入砂磨机中研磨,经高剪切混合后调配制得15%氟酰脲·虫螨腈悬浮剂。

实施例5:12%氟酰脲·虫螨腈水乳剂

将上述原料按比例粉碎后混合,经高速剪切乳化即制得12%氟酰脲·虫螨腈水乳剂。

实施例6:20%氟酰脲·虫螨腈微乳剂

将上述原料按比例粉碎后混合,充分搅拌溶解后,用去离子水补足至100%,继续搅拌至透明,即制得20%氟酰脲·虫螨腈微乳剂。

实施例7:防治田间上海青小菜蛾

试验地点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水口镇小菜蛾危害盛期施药,采用喷雾法,采用10%氟酰脲乳油、10%虫螨腈悬浮剂作为对照药剂,试验共设7个药剂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施药前在各处理区对角线的五个点调查虫口基数,每点调查5棵上海青。施药后3天、7天各调查一次防治效果,记录残虫数,通过虫口减退率计算防治效果,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氟酰脲和虫螨腈组合物防治上海青小菜蛾试验结果

由表2可以看出,本发明的20%氟酰脲·虫螨腈可湿性粉剂、24%氟酰脲·虫螨腈水分散粒剂、15%氟酰脲·虫螨腈悬浮剂、12%氟酰脲·虫螨腈水乳剂、20%氟酰脲·虫螨腈微乳剂防治上海青小菜蛾效果优于10%氟酰脲乳油和10%虫螨腈悬浮剂,说明氟酰脲和虫螨腈组合物提高防治效果,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影响,降低了用药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