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防控魔芋软腐病的综合配套措施与方法,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魔芋是喜温怕高热、喜湿怕水涝、喜多云荫蔽怕强光的半阴性植物。花魔芋最适土壤ph值为6.5~7.0,白魔芋为7.0~7.5,强酸性和强碱性的土壤不适宜魔芋生长。软腐病属于细菌性病害,适温范围4~38℃,最适为25~30℃,高温高湿条件下易流行(一般6月上中旬始发,8月下旬9月上旬达高峰,后气温下降病害停滞),常爆发性发生,产量损失严重,甚至绝收,制约着魔芋产业的发展。
远距离调种是新区魔芋发病的主要病源,种芋带菌和土壤存在的病菌通过伤口或气孔侵染使魔芋致病。预防软腐病的发生,既要控制病菌来源,减少伤口形成,又要严格按照魔芋生物学特点规划布局,通过营造、构建最适魔芋生长的生理生态环境,提高魔芋的抗病防害能力。本方法严格按照魔芋生物学特点,力求通过立地条件、选用良种、土壤处理(改良土壤酸碱度、补充土壤有益微生物、补充磷素、覆盖土壤)、减少生产活动损伤多因素综合配套实施,使魔芋软腐病为害率低于10%。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控魔芋软腐病的综合配套措施与栽培方法,是一种综合配套的方法,包括立地条件、选用良种、土壤处理和田间管理四方面,特别是土壤微环境改善与微生物菌肥的使用,使魔芋软腐病得到有效控制,实现魔芋种植稳产高产。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措施:
防控魔芋软腐病的综合配套措施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立地条件
温度较高的低海拔地区,种植高秆作物遮荫,采用“两行魔芋一行玉米”,荫蔽度70%左右。温度较低的高海拔地区山间谷地或北向坡地,深切割狭长谷地实行魔芋净作。以魔芋与成年园地、疏林地、幼年林地、药材(灌木)套作为宜。
2、选用良种
种芋选用无破损、无霉变、无疤痕、口平、窝小、顶芽粗壮、表面光滑、外观呈纺锤形、芽胚整齐、大小基本一致、单个质量100g--500g的两年生魔芋块茎。种芋搬运应使用竹筐、塑料筐,杜绝使用软袋、丝袋包装。
3、种子处理
播种前,把种芋拣除晒种1--2天,用10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600--700倍液浸种1小时,捞起晾干备用。
4、选地
地块应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透气良好、有机质丰富、ph值在6.5-7.0的砂壤土,忌板结、粘重土壤。忌与十字花科、茄科、瓜类及天南星科植物连作、间作,当魔芋连作2--3年或出现软腐病时,即换茬其它作物。
5、土壤处理方法
(1)施足有机肥
一般根据土壤肥力亩施腐熟农家肥500--1000kg。
(2)调节土壤酸碱度
土壤ph高于7.5时,亩面施硫磺粉10--20kg,结合整地耕翻20--25cm;土壤ph低于6.5时,定植时在定植沟内亩施新鲜石灰粉100--200kg。
所述新鲜石灰粉为生石灰加水消化,及时过筛的熟石灰粉。
6、栽植方式
(1)时间:芋种顶芽萌动(呈粉红色)前(2月下旬---5月中旬)。
(2)密度:以芋种直径的5--6倍确定株行距,一般采用“三角形”定植法。
(3)定植:按确定的行距开定植沟,沟深10-15cm,沟内先施入腐熟有机肥(酸性土壤施入石灰粉),“三角形”摆放芋种,亩用微生物菌肥40--80kg和钙镁磷肥75--100kg盖种,然后覆土起垄,垄上覆草15—20cm。
所述微生物菌肥富含豆渣、骨粉、海藻粉、阿维菌素渣、土壤酵母培基粉、发酵糖渣、土壤活性生物酶多元素稀土硅钙及二十多种中微量元素。
7、田间管理
(1)除草
魔芋栽后出土前,在4月中下旬人工拔除杂草,出苗后换头前用25%砜嘧磺隆+15%精喹禾灵除草1次。
(2)及时排水
遇连续降水,及时排除积水
(3)病虫害防治
若发现魔芋软腐病株,立即将植株带土挖除,并用生石灰坑内消毒,压实,防止病菌传染蔓延。
若发现豆天蛾为害,人工除虫,数量较多成灾时使用药剂防治。
(4)田间作业
换头后,采取措施,防范人畜入田,减少田间作业,保护根茎叶不损伤。
本发明与常规种植技术比较,有如下优点和效果:
通过选择适宜的立地条件或魔芋--玉米间套作,满足魔芋遮荫需求;强化搬运防护,预防芋种损伤染病;土壤微环境改善,抑制有害病原菌;酸性土壤施用石灰,调节土壤ph值,杀灭土壤残留病菌,提供钙素营养;微生物菌肥既提供魔芋营养,还能抗重茬、杀灭病原菌和地下害虫;控制田间作业,防止植株损伤,减少病菌浸染。本方法从荫蔽度,土壤微环境、有益微生物,植株损伤等方面达到了构建和营造适宜魔芋生长的微环境,使魔芋软腐病发病率控制在5%以内,实现了无农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除特别说明外,均采用本领域常规方案。
本发明所使用的石灰为石灰石煅烧后,加水消化过筛的粉状物。
所使用的微生物菌肥为中国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中心等机构研制,富含豆渣、骨粉、海藻粉、阿维菌素渣、土壤酵母培基粉、发酵糖渣、土壤活性生物酶多元素稀土硅钙及二十多种中微量元素。
实例1:
防控魔芋软腐病的综合配套措施与方法:
本实例的种植地点位于贵州省麻江县杏山镇小堡村,面积10亩。
1、布局
海拔1000--1100米,为低山丘陵谷地,净作。
2、选用良种
种芋搬运使用塑料筐,选用无破损、无霉变、无疤痕、口平、窝小、顶芽粗壮、表面光滑、外观呈纺锤形、芽胚整齐、大小基本一致、单个质量100g--150g的两年生魔芋块茎。
3、种子处理
播种前,把种芋拣除晒种1--2天,用10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600--700倍液浸种1小时,捞起晾干备用。
4、选地
地块为缓坡地,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透气良好、有机质丰富的轻壤土,土壤呈强酸性反应,前作玉米。
5、栽植方式
(1)时间:3月中旬。
(2)密度:以芋种直径的5-6倍确定株行距,一般采用“三角形”定植法。
(3)定植:按确定的行距开定植沟,沟深10cm-15cm,沟内先施入腐熟有机肥500kg-1000kg,石灰粉200kg,“三角形”摆放芋种,亩用微生物菌肥80kg和钙镁磷肥100kg盖种,然后覆土起垄,垄上覆草15cm-20cm。
魔芋栽后出土前,在4月中下旬人工拔除杂草,出苗后换头前用25%砜嘧磺隆+15%精喹禾灵除草1次。遇连续降水,及时排除积水。若发现魔芋软腐病株,立即将植株带土挖除,并用生石灰坑内消毒,压实,防止病菌传染蔓延。若发现豆天蛾为害,人工除虫,数量较多成灾时使用药剂防治。换头后,采取措施,防范人畜入田,减少田间作业,保护根茎叶不损伤。软腐病发病率3.5%,无农药残留,用种量350kg,收获魔芋2617kg。
实例2:
防控魔芋软腐病的综合配套措施与方法:
本实例的种植地点位于贵州省凯里市大风洞镇大风洞村,面积100亩。
1、布局
海拔1000--1100米,为低山丘陵,葡萄园地棚架下套作。
2、选用良种
种芋搬运使用塑料筐,选用无破损、无霉变、无疤痕、口平、窝小、顶芽粗壮、表面光滑、外观呈纺锤形、芽胚整齐、大小基本一致、单个质量100g--150g的两年生魔芋块茎。
3、种子处理
播种前,把种芋拣除晒种1--2天,用10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600--700倍液浸种1小时,捞起晾干备用。
4、选地
地块为缓坡地葡萄园地,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透气良好、有机质丰富的壤土,土壤呈强酸性反应。
5、栽植方式
(1)时间:3月中旬。
(2)密度:以芋种直径的5-6倍确定株行距,一般采用“三角形”定植法。
(3)定植:按确定的行距开定植沟,沟深10cm-15cm,沟内先施入腐熟有机肥500kg-1000kg,石灰粉200kg,“三角形”摆放芋种,亩用微生物菌肥80kg和钙镁磷肥100kg盖种,然后覆土起垄,垄上覆草15cm-20cm。
魔芋栽后出土前,在4月中下旬人工拔除杂草,出苗后换头前用25%砜嘧磺隆+15%精喹禾灵除草1次。遇连续降水,及时排除积水。若发现魔芋软腐病株,立即将植株带土挖除,并用生石灰坑内消毒,压实,防止病菌传染蔓延。若发现豆天蛾为害,人工除虫,数量较多成灾时使用药剂防治。换头后,采取措施,防范人畜入田,减少田间作业,保护根茎叶不损伤。软腐病发病率4.1%,无农药残留,用种量400kg,收获魔芋2981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