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集约化育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5743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集装箱集约化育苗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农业设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装箱集约化育苗系统。



背景技术:

育苗即培育幼苗,是农作物栽培非常重要的一环,俗话说“苗壮半收成”;同时,育苗也是一项劳动强度大、费时、技术性强的工作。育苗过去大部分采用传统的露地直播方式或采用阳畦、改良阳畦和日光温室育苗,由于设备简陋和自然条件的影响,育苗苗龄长、质量差、大小不齐,而且成本高,还往往会因冻害或病虫害等自然灾害造成缺苗。目前常用的育苗设施为钢架大棚,也有竹架大棚,一般需要建在田边,无法在城市里搭建,不能缓解我国耕地面积紧张的现状。

另一方面,每年有大量的废弃集装箱,集装箱的大小比较适合于作为育苗设施,同时其封闭结构可以有效避免虫害和冻害。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集装箱集约化育苗系统。

一种集装箱集约化育苗系统,包括:集装箱箱体、苗床、照明系统、喷雾系统;其中,集装箱箱体的侧壁为侧门以方便苗床伸出,苗床、照明系统、喷雾系统设置在集装箱箱体内,苗床为多层(大于3层)可以动式,两层苗床之间能相对移动使苗床整体呈阶梯状展开到集装箱箱体外增大苗株的受光面。

优选的,除顶层之外的每层苗床包括床面、边框、行走轮、伸缩架;床面固定在边框合围的矩形内,在边框的两端的横梁下设有两对行走轮,在边框一侧固定有“凵”型的伸缩架;其中,“凵”型的伸缩架其两臂为伸缩结构,两臂的前端分别与边框两横梁的末端固定,从而使“凵”型的伸缩架的横梁能相对边框远离或拉近,伸缩架下设有一对行走轮;每层苗床的行走轮位于下层边框的横梁与伸缩架的臂所组成的轨道上。

优选的,苗床为4层。

优选的,集装箱箱体顶部为透光区域。

本发明用废弃集装箱取代传统钢架大棚来育苗实现了废物利用,并且不占用耕地,组成一个高效率、可方便移动、对环境友好的城市农业系统;此外,多层苗床实现了集约化的立体种植,大大减少土地使用面积。

附图说明:

附图1是一幅较佳实施方式的集装箱集约化育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一幅较佳实施方式的集装箱集约化育苗系统的苗床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一幅较佳实施方式的集装箱集约化育苗系统的苗床展开后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4是附图3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集装箱箱体1、苗床2、照明系统3、喷雾系统4、侧门11、床面21、边框22、行走轮23、伸缩架24、横梁221、臂241。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集装箱集约化育苗系统,包括:集装箱箱体1、苗床2、照明系统3、喷雾系统4;集装箱箱体1的侧壁为侧门11以方便苗床2伸出,其中,可以使用各种现有的机构实现侧壁的打开和关闭,例如,采用液压缸或钢丝传动使侧壁绕轴转动,或者将侧壁替换为轻质结构便于人力开闭的门,只要不影响苗床2的进出都在本专利保护范围之内;照明系统3、喷雾系统4设置在集装箱箱体1顶部,苗床2设置在集装箱箱体1内,苗床2为多层(大于3层)可以动式,两层苗床2之间能相对移动使苗床2整体呈阶梯状展开到集装箱箱体1外增大苗株的受光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除顶层之外的每层苗床2包括床面21、边框22、行走轮23、伸缩架24;床面21为纵横交错的网格状,其固定在边框22合围的矩形内,在边框22的两端的横梁221下设有两对行走轮23,在边框22一侧固定有“凵”型的伸缩架24;其中,“凵”型的伸缩架24其两臂241为伸缩结构,两臂241的前端分别与边框22两横梁221的末端固定,从而使“凵”型的伸缩架24的横梁能相对边框22远离或拉近,伸缩架24下设有一对行走轮23;每层苗床2的行走轮23位于下层边框22的横梁221与伸缩架24的臂241所组成的轨道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苗床2为4层。

在本实施方式中,集装箱箱体1顶部为透光区域,该透光区域可以为透光薄膜或玻璃或天窗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