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棉花种植
技术领域:
,尤其是一种降低棉花虫害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棉花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在我国已有2000余年的种植历史,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但是在棉花的生长过程中蚜虫虫害、红蜘蛛虫害率、棉铃虫虫害、盲蝽蟓虫害非常严重,导致产棉量和产棉质量受到极大不利影响;因此发明一种能有效降低棉花虫害发生率的方法对棉花生产具有重大意义。技术实现要素: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降低棉花虫害率的方法。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降低棉花虫害率的方法,具体方法如下:生长期间,使用杀虫剂A和杀虫剂B对棉花植株进行喷施,每隔17~19天重复喷施一次,每次使用杀虫剂A喷施后的第四天使用杀虫剂B进行喷施;所述的杀虫剂A,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毛花苷C1.2~1.3份、大黄酚3.2~3.4份、长春碱1.7~1.8份、八角提取物4.5~4.7份、鼠李皮提取物3.7~3.9份、甘草次酸0.8~0.9份;所述的杀虫剂B,按以下步骤进行制备:将3.5~3.9重量份的五味子、5.4~5.8重量份的麻黄、2.7~2.9重量份的香附、3.4~3.6重量份的皂角、4.1~4.3重量份的白鲜皮、2.2~2.4重量份的曼陀罗根混合粉碎,加入180~190重量份的水大火煮沸,文火熬煮65~67min,过滤取煎煮液,趁热加入柠檬苦素混合搅拌均匀,兑水稀释550~560倍,得杀虫剂B。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杀虫剂A使用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0014%~0.0016%,每次喷施量为13~14mL/株,溶质为毛花苷C、大黄酚、长春碱、八角提取物、鼠李皮提取物、甘草次酸的混合物。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杀虫剂B的每次喷施量为17~18mL/株。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本发明所使用的五味子、麻黄、香附、皂角、白鲜皮和曼陀罗根的含量均以干重重量计。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降低棉花虫害率的方法,使用本发明的杀虫剂A和杀虫剂B轮流进行喷施,不但对各种虫害的杀虫效果均显著,有效杀死虫卵和成虫,抑制成虫产卵,害虫不会产生抗药性,而且绿色无污染,对人体无伤害,同时有效提高坐花坐果率,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本发明使得棉花蚜虫虫害率降低至0.7%~0.8%、红蜘蛛虫害率降低至0.9%~1.0%、棉铃虫虫害率降低至0.8%~1.0%、盲蝽蟓虫害率降低至0.7%,使得亩产籽棉量达到351.12~353.67kg、增产19.49%~20.3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用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但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实施例1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降低棉花虫害率的方法,具体方法如下:生长期间,使用杀虫剂A和杀虫剂B对棉花植株进行喷施,每隔19天重复喷施一次,每次使用杀虫剂A喷施后的第四天使用杀虫剂B进行喷施;所述的杀虫剂A,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毛花苷C1.2份、大黄酚3.2份、长春碱1.7份、八角提取物4.5份、鼠李皮提取物3.7份、甘草次酸0.8份;所述的杀虫剂B,按以下步骤进行制备:将3.5重量份的五味子、5.4重量份的麻黄、2.7重量份的香附、3.4重量份的皂角、4.1重量份的白鲜皮、2.2重量份的曼陀罗根混合粉碎,加入180重量份的水大火煮沸,文火熬煮65min,过滤取煎煮液,趁热加入柠檬苦素混合搅拌均匀,兑水稀释550倍,得杀虫剂B。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杀虫剂A的质量分数为0.0014%,每次喷施量为13mL/株。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杀虫剂B的每次喷施量为17mL/株。实施例2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降低棉花虫害率的方法,具体方法如下:生长期间,使用杀虫剂A和杀虫剂B对棉花植株进行喷施,每隔18天重复喷施一次,每次使用杀虫剂A喷施后的第四天使用杀虫剂B进行喷施;所述的杀虫剂A,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毛花苷C1.25份、大黄酚3.3份、长春碱1.75份、八角提取物4.6份、鼠李皮提取物3.8份、甘草次酸0.85份;所述的杀虫剂B,按以下步骤进行制备:将3.7重量份的五味子、5.6重量份的麻黄、2.8重量份的香附、3.5重量份的皂角、4.2重量份的白鲜皮、2.3重量份的曼陀罗根混合粉碎,加入185重量份的水大火煮沸,文火熬煮66min,过滤取煎煮液,趁热加入柠檬苦素混合搅拌均匀,兑水稀释555倍,得杀虫剂B。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杀虫剂A的质量分数为0.0015%,每次喷施量为13.5mL/株。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杀虫剂B的每次喷施量为17.5mL/株。实施例3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降低棉花虫害率的方法,具体方法如下:生长期间,使用杀虫剂A和杀虫剂B对棉花植株进行喷施,每隔17天重复喷施一次,每次使用杀虫剂A喷施后的第四天使用杀虫剂B进行喷施;所述的杀虫剂A,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毛花苷C1.3份、大黄酚3.4份、长春碱1.8份、八角提取物4.7份、鼠李皮提取物3.9份、甘草次酸0.9份;所述的杀虫剂B,按以下步骤进行制备:将3.9重量份的五味子、5.8重量份的麻黄、2.9重量份的香附、3.6重量份的皂角、4.3重量份的白鲜皮、2.4重量份的曼陀罗根混合粉碎,加入190重量份的水大火煮沸,文火熬煮67min,过滤取煎煮液,趁热加入柠檬苦素混合搅拌均匀,兑水稀释560倍,得杀虫剂B。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杀虫剂A的质量分数为0.0016%,每次喷施量为14mL/株。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杀虫剂B的每次喷施量为18mL/株。使用本实施例的方法与对比例棉花的普通种植方法种植“冀棉298”棉花12亩,平均分为4组,每组3亩,统计其蚜虫虫害率、红蜘蛛虫害率、棉铃虫虫害率、盲蝽蟓虫害率和平均亩产籽棉量,实验对比结果如下表:表1实施例和对比例的对比结果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比例蚜虫虫害率(%)0.80.70.77.7红蜘蛛虫害率(kg)1.01.00.99.3棉铃虫虫害率(%)1.00.90.810.2盲蝽蟓虫害率(%)0.70.70.77.2平均亩产籽棉量(kg)351.12352.29353.67293.85相对增产率(%)19.4919.8920.36——从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方法使得棉花蚜虫虫害率降低至0.7%~0.8%、相对对比例棉花的普通种植方法降低6.9%~7%,使得红蜘蛛虫害率降低至0.9%~1.0%、相对对比例棉花的普通种植方法降低8.3%~8.4%,使得棉铃虫虫害率降低至0.8%~1.0%、相对对比例棉花的普通种植方法降低9.2%~9.4%,使得盲蝽蟓虫害率降低至0.7%、相对对比例棉花的普通种植方法降低6.5%,使得平均亩产籽棉量达到351.12~353.67kg、相对对比例棉花的普通种植方法增产19.49%~20.36%。当前第1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