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中药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繁殖何首乌的方法。
背景技术:
何首乌,是蓼科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块根肥厚,长椭圆形,外表红褐色至暗褐色。植物的块根、藤茎及叶均可供药用,是中国中药宝库中的一种重要药材。具有补益精血、解毒、截疟、润肠通便之功效,主治血虚头昏目眩、心悸、失眠、肝肾阴虚之腰膝酸软、须发早白、耳鸣、遗精、肠燥便秘、久疟体虚、风疹瘙痒、疮痈、瘰疬、痔疮等症。
随着中药业的发展,何首乌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野生的何首乌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供需矛盾突出,而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进行人工种植。然而,现有人工种植何首乌很多都是靠农户种植经验,并且何首乌的生长周期较长,一般种植后3-4年才能收获,因此,急需提供一种可以快速繁殖何首乌的方法,以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繁殖何首乌的方法,该方法可降低何首乌的生长周期,满足市场需求。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快速繁殖何首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何首乌是深根植物,应选择疏松肥沃、阳光充足、地势高燥、土层深厚且排水性好的砂质壤土;深翻土壤30-35厘米,整平土壤并施肥,施肥后再深翻一次,使土壤和肥料完全混合,然后整细耙平,作宽1-1.5m的高畦,四周开较深的排水沟,将畦面搂成龟背形,以利于排水;
(2)外植体的选取与处理:在何首乌收获季节,选取幼茎,采用浓度为0.5-2.0%的高锰酸钾消毒,再用0.1%L汞水溶液灭菌5-10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备用;
(3)嫩芽萌发:去掉(1)中幼茎的叶片,切段并放在1/2MS+0.5mg/LBA+0.2mg/LNAA培养基中,pH为5.8,培养温度为25℃,每天光照10h,光照强度为20-30μmol.m-2.S-1,培养15-20天后萌发幼苗;
(4)丛芽增殖:将(2)中的幼苗放在1/2MS+0.5mg/LBA+0.01mg/LIBA培养基中,pH为5.8,培养温度为25℃,每天光照10h,光照强度为30-40μmol.m-2.S-1,培养30-60天后得到何首乌无根苗;
(5)生根培养:选取芽条高度在3cm以上的白芨无根苗,放在1/2MS+3mg/LIBA+0.5mg/L PP333培养基中培养15-20天后开始生根,pH为5.8,培养温度为25℃,每天光照12h,光照强度为30-40μmol.m-2.S-1,培养30-45天后得到完整植株苗;
(6)选择生长良好的植株苗,并移栽至基质中,培育25-30天后移入步骤(1)选择的种植地中,并进行田间管理,种植2-3年后即可收获何首乌。
所述步骤(6)中的基质为泥炭、珍珠岩、沙和树皮,所述泥炭、珍珠岩、沙和树皮的配比为3:2:2:1。
所述步骤(6)中的田间管理包括搭架、除草、追肥、浇水、排水和病虫害防治。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快速繁殖何首乌的方法,通过外植体繁殖,可快速培养幼苗,并促进幼苗生根,可操作性强,成活率高,可大大降低何首乌的种植周期,保证何首乌的品质,并且投入少、产出高。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实施例1
一种快速繁殖何首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何首乌是深根植物,应选择疏松肥沃、阳光充足、地势高燥、土层深厚且排水性好的砂质壤土;深翻土壤35厘米,整平土壤并施肥,施肥后再深翻一次,使土壤和肥料完全混合,然后整细耙平,作宽1.5m的高畦,四周开较深的排水沟,将畦面搂成龟背形,以利于排水;
(2)外植体的选取与处理:在何首乌收获季节,选取幼茎,采用浓度为1.5%的高锰酸钾消毒,再用0.1%L汞水溶液灭菌10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备用;
(3)嫩芽萌发:去掉(1)中幼茎的叶片,切段并放在1/2MS+0.5mg/LBA+0.2mg/LNAA培养基中,pH为5.8,培养温度为25℃,每天光照10h,光照强度为25μmol.m-2.S-1,培养15天后萌发幼苗;
(4)丛芽增殖:将(2)中的幼苗放在1/2MS+0.5mg/LBA+0.01mg/LIBA培养基中,pH为5.8,培养温度为25℃,每天光照10h,光照强度为40μmol.m-2.S-1,培养45天后得到何首乌无根苗;
(5)生根培养:选取芽条高度在3cm以上的白芨无根苗,放在1/2MS+3mg/LIBA+0.5mg/L PP333培养基中培养15天后开始生根,pH为5.8,培养温度为25℃,每天光照12h,光照强度为40μmol.m-2.S-1,培养30天后得到完整植株苗;
(6)选择生长良好的植株苗,并移栽至基质中,培育30天后移入步骤(1)选择的种植地中,并进行田间管理,种植2-3年后即可收获何首乌。
所述步骤(6)中的基质为泥炭、珍珠岩、沙和树皮,所述泥炭、珍珠岩、沙和树皮的配比为3:2:2:1。
所述步骤(6)中的田间管理包括搭架、除草、追肥、浇水、排水和病虫害防治。
通过上述方法种植的何首乌,其何首乌苗的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每亩收获何首乌达600kg。
实施例2
一种快速繁殖何首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何首乌是深根植物,应选择疏松肥沃、阳光充足、地势高燥、土层深厚且排水性好的砂质壤土;深翻土壤35厘米,整平土壤并施肥,施肥后再深翻一次,使土壤和肥料完全混合,然后整细耙平,作宽1.2m的高畦,四周开较深的排水沟,将畦面搂成龟背形,以利于排水;
(2)外植体的选取与处理:在何首乌收获季节,选取幼茎,采用浓度为2.0%的高锰酸钾消毒,再用0.1%L汞水溶液灭菌10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备用;
(3)嫩芽萌发:去掉(1)中幼茎的叶片,切段并放在1/2MS+0.5mg/LBA+0.2mg/LNAA培养基中,pH为5.8,培养温度为25℃,每天光照10h,光照强度为20μmol.m-2.S-1,培养15-20天后萌发幼苗;
(4)丛芽增殖:将(2)中的幼苗放在1/2MS+0.5mg/LBA+0.01mg/LIBA培养基中,pH为5.8,培养温度为25℃,每天光照10h,光照强度为35μmol.m-2.S-1,培养50天后得到何首乌无根苗;
(5)生根培养:选取芽条高度在3cm以上的白芨无根苗,放在1/2MS+3mg/LIBA+0.5mg/L PP333培养基中培养20天后开始生根,pH为5.8,培养温度为25℃,每天光照12h,光照强度为40μmol.m-2.S-1,培养40天后得到完整植株苗;
(6)选择生长良好的植株苗,并移栽至基质中,培育30天后移入步骤(1)选择的种植地中,并进行田间管理,种植2-3年后即可收获何首乌。
所述步骤(6)中的基质为泥炭、珍珠岩、沙和树皮,所述泥炭、珍珠岩、沙和树皮的配比为3:2:2:1。
所述步骤(6)中的田间管理包括搭架、除草、追肥、浇水、排水和病虫害防治。
通过上述方法种植的何首乌,其何首乌苗的移栽成活率达92%以上,每亩收获何首乌达75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