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移栽分蘖能力强的水稻育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32471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
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免移栽分蘖能力强的水稻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原产亚洲热带,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24条染色体。在中国广为栽种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水稻所结稻粒去壳后称大米或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食。大米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有米饭、米粥、米饼、米糕、米线米酒等。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制淀粉、酿酒、制醋,米糠可制糖、榨油、提取糠醛,供工业及医药用,稻壳、稻秆也有很多用处。我国水稻主产区主要是东北地区、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水稻土最好。水稻属须根系,不定根发达,穗为圆锥花序,自花授粉。是一年生栽培谷物。秆直立,高30~100cm。叶二列互生,线状披针形,叶舌膜质,2裂。圆锥花序疏松;小穗长圆形,两侧压扁,含3朵小花,颖极退化,仅留痕迹,顶端小花两性,外稃舟形,有芒;雄蕊6;退化2花仅留外稃位于两性花之下,常误认作颖片。颖果。原产于中国。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中国水稻播种面占全国粮食作物的1/4,而产量则占一半以上。栽培历史已有14000~18000年。为重要粮食作物;除食用颖果外,可制淀粉、酿酒、制醋,米糠可制糖、榨油、提取糠醛,供工业及医药用;稻秆为良好饲料及造纸原料和编织材料,谷芽和稻根可供药用。由于目前在安徽北方地区水稻种植时,受气候影响,培育水稻用种量大,增加农民生产本,同时水稻的抗病性极差,施用农药易产生药害,同时也存在很大的食用安全问题,为提高水稻的抗性及降低生产成本,另外在常规的水稻培育过程中,都是先育苗,经培育秧苗,再移栽的步骤,而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免移栽分蘖能力强的水稻育苗方法,只需经育苗,培育来改善水稻种植过程中的抗逆性以及成本等问题,节省了中间步骤的培育秧苗。技术实现要素: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免移栽分蘖能力强的水稻育苗方法。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免移栽分蘖能力强的水稻育苗方法,其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田间亩施有机肥2000-2400kg,并深翻土地30-35cm,晒干表面土壤,使表层土壤含水量为18-22%,然后在土壤表面施撤沼液,亩施沼液3000-3600kg,再次深翻土壤30-35cm后,继续晒3-5天使土壤表层含水量为18-22%,然后耙平土壤作苗床,然后在苗床上垫铺3-5mm厚、长度为1-2cm腐熟碎秸秆,其上摊铺厚度为2-4cm的育苗基质;(2)选取优质稻种,去除杂质后,用大口径容器盛装冰水,将稻种均匀撤于水面让其自然下沉,浮于水面的瘪壳即时捞出,然后让沉于水内的饱满稻种在冰水内浸泡2-3h;(3)经步骤(2)冰水浸泡后的稻种取出摊铺在阴晾通风处,沥干稻种表面水分,稻种摊铺厚度为3-5mm,以稻种间不重叠为度,环境温度为30-34℃,风速为6-8m/s,进行阴晾6-8h;(4)将步骤(3)处理后的稻种放置在温度为28-32℃、湿度为42-48%的环境中,均匀摊铺在麻布上,摊铺厚度为4-6mm,使麻布浸泡在营养液表面,每天早晨7点前取出稻种用清水淘洗一次,5-7天后稻种长出芽孢即可育苗;(5)使苗床上的育苗基质含水量达到饱和,并且不向外渗水,再将出芽后的稻种均匀撤翻在苗床的育苗基质上,用草木灰覆盖稻种芽孢,然后在苗床上搭建拱棚,5-7天后待秧苗长至7-10mm高,控制育苗基质含水量为40-60%,每天11点30-14点30打开拱棚两端进行通风,15天后秧苗长至3-4cm高,除去拱棚,控制育苗基质含水量在35-40%,7天后秧苗长至5-6cm,即可培育水稻。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的育苗基质由如下重量份原料制成:沙土16-20份、淤泥20-26份、沼渣20-26份、氮磷钾含量为15-15-15的复合肥1-3份、膨润土0.5-1份、杀菌粉10-14份、微肥1-3份;其制备步骤为:先将淤泥进行35-42℃高温密封发酵30-40天,再加入杀菌粉、沙土充分混合均匀后,覆盖薄膜堆放7-10天,将沼渣、氮磷钾含量为15-15-15的复合肥、膨润土、微肥混合均匀,即得育苗基质。进一步,所述的杀菌粉由如下重量份原料制成:雄黄粉5-8份、榧子粉2-5份、苦皮藤粉10-12份、通草粉5-7份。进一步,所述的微肥由如下重量份原料制成:硫酸钾2-6份、硼酸8-10份、硝酸钙6-10份、磷酸二氢铵2-4份、硫酸镁2-4份。进一步,步骤(4)中所述的营养液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吲哚乙酸1-3份、细胞分裂素2-5份、水杨酸1-3份、白砂糖3-7份、水100-120份。进一步,步骤(5)中所述的稻种的撤播间距为10-15mm。进一步,在培育水稻时,将苗床的基质切割成含有2-3株秧苗的基质块,从垫铺的秸秆层取出,置于水田里,水田的水深不要超过1cm。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方法简单实用,易于实现,工作量比传统方法更为省时,节省劳力,催芽率达68%以上,撤播省时,出苗率高达95%以上,出苗整齐,经管理后,秧苗健壮长势好,秧苗老练,直接培育秧苗缓苗快,分蘖能力强抽头率高,抗性强,培育水稻省种,适合安徽北方地区培育水稻。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免移栽分蘖能力强的水稻育苗方法,其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田间亩施有机肥2000kg,并深翻土地30cm,晒干表面土壤,使表层土壤含水量为18%,然后在土壤表面施撤沼液,亩施沼液3000kg,再次深翻土壤30cm后,继续晒3天使土壤表层含水量为18%,然后耙平土壤作苗床,然后在苗床上垫铺3mm厚、长度为1cm腐熟碎秸秆,其上摊铺厚度为2cm的育苗基质;(2)选取优质稻种,去除杂质后,用大口径容器盛装冰水,将稻种均匀撤于水面让其自然下沉,浮于水面的瘪壳即时捞出,然后让沉于水内的饱满稻种在冰水内浸泡2h;(3)经步骤(2)冰水浸泡后的稻种取出摊铺在阴晾通风处,沥干稻种表面水分,稻种摊铺厚度为3mm,以稻种间不重叠为度,环境温度为30℃,风速为6m/s,进行阴晾6h;(4)将步骤(3)处理后的稻种放置在温度为28℃、湿度为42%的环境中,均匀摊铺在麻布上,摊铺厚度为4mm,使麻布浸泡在营养液表面,每天早晨7点前取出稻种用清水淘洗一次,5天后稻种长出芽孢即可育苗;(5)使苗床上的育苗基质含水量达到饱和,并且不向外渗水,再将出芽后的稻种均匀撤翻在苗床的育苗基质上,用草木灰覆盖稻种芽孢,然后在苗床上搭建拱棚,5天后待秧苗长至7mm高,控制育苗基质含水量为40%,每天11点30-14点30打开拱棚两端进行通风,15天后秧苗长至3cm高,除去拱棚,控制育苗基质含水量在35%,7天后秧苗长至5cm,即可培育水稻。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的育苗基质由如下重量份原料制成:沙土16份、淤泥20份、沼渣20份、氮磷钾含量为15-15-15的复合肥1份、膨润土0.5份、杀菌粉10份、微肥1份;其制备步骤为:先将淤泥进行35℃高温密封发酵30天,再加入杀菌粉、沙土充分混合均匀后,覆盖薄膜堆放7天,将沼渣、氮磷钾含量为15-15-15的复合肥、膨润土、微肥混合均匀,即得育苗基质。进一步,所述的杀菌粉由如下重量份原料制成:雄黄粉5份、榧子粉2份、苦皮藤粉10份、通草粉5份。进一步,所述的微肥由如下重量份原料制成:硫酸钾2份、硼酸8份、硝酸钙6份、磷酸二氢铵2份、硫酸镁2份。进一步,步骤(4)中所述的营养液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吲哚乙酸1份、细胞分裂素2份、水杨酸1份、白砂糖3份、水100份。进一步,步骤(5)中所述的稻种的撤播间距为10mm。进一步,在培育水稻时,将苗床的基质切割成含有2株秧苗的基质块,从垫铺的秸秆层取出,置于水田里,水田的水深不要超过1cm,基质块在水田里的间距为9cm。实施例2一种免移栽分蘖能力强的水稻育苗方法,其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田间亩施有机肥2400kg,并深翻土地35cm,晒干表面土壤,使表层土壤含水量为22%,然后在土壤表面施撤沼液,亩施沼液3600kg,再次深翻土壤35cm后,继续晒5天使土壤表层含水量为22%,然后耙平土壤作苗床,然后在苗床上垫铺5mm厚、长度为2cm腐熟碎秸秆,其上摊铺厚度为4cm的育苗基质;(2)选取优质稻种,去除杂质后,用大口径容器盛装冰水,将稻种均匀撤于水面让其自然下沉,浮于水面的瘪壳即时捞出,然后让沉于水内的饱满稻种在冰水内浸泡3h;(3)经步骤(2)冰水浸泡后的稻种取出摊铺在阴晾通风处,沥干稻种表面水分,稻种摊铺厚度为5mm,以稻种间不重叠为度,环境温度为34℃,风速为8m/s,进行阴晾8h;(4)将步骤(3)处理后的稻种放置在温度为32℃、湿度为48%的环境中,均匀摊铺在麻布上,摊铺厚度为6mm,使麻布浸泡在营养液表面,每天早晨7点前取出稻种用清水淘洗一次,7天后稻种长出芽孢即可育苗;(5)使苗床上的育苗基质含水量达到饱和,并且不向外渗水,再将出芽后的稻种均匀撤翻在苗床的育苗基质上,用草木灰覆盖稻种芽孢,然后在苗床上搭建拱棚,7天后待秧苗长至10mm高,控制育苗基质含水量为60%,每天11点30-14点30打开拱棚两端进行通风,15天后秧苗长至4cm高,除去拱棚,控制育苗基质含水量在40%,7天后秧苗长至6cm,即可培育水稻。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的育苗基质由如下重量份原料制成:沙土20份、淤泥26份、沼渣26份、氮磷钾含量为15-15-15的复合肥3份、膨润土1份、杀菌粉14份、微肥3份;其制备步骤为:先将淤泥进行42℃高温密封发酵40天,再加入杀菌粉、沙土充分混合均匀后,覆盖薄膜堆放10天,将沼渣、氮磷钾含量为15-15-15的复合肥、膨润土、微肥混合均匀,即得育苗基质。进一步,所述的杀菌粉由如下重量份原料制成:雄黄粉8份、榧子粉5份、苦皮藤粉12份、通草粉7份。进一步,所述的微肥由如下重量份原料制成:硫酸钾6份、硼酸10份、硝酸钙10份、磷酸二氢铵4份、硫酸镁4份。进一步,步骤(4)中所述的营养液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吲哚乙酸3份、细胞分裂素5份、水杨酸3份、白砂糖7份、水120份。进一步,步骤(5)中所述的稻种的撤播间距为15mm。进一步,在培育水稻时,将苗床的基质切割成含有3株秧苗的基质块,从垫铺的秸秆层取出,置于水田里,水田的水深不要超过1cm,基质块在水田里的间距为10cm。实施例3一种免移栽分蘖能力强的水稻育苗方法,其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田间亩施有机肥2200kg,并深翻土地32cm,晒干表面土壤,使表层土壤含水量为20%,然后在土壤表面施撤沼液,亩施沼液3300kg,再次深翻土壤32cm后,继续晒4天使土壤表层含水量为20%,然后耙平土壤作苗床,然后在苗床上垫铺4mm厚、长度为1.5cm腐熟碎秸秆,其上摊铺厚度为3cm的育苗基质;(2)选取优质稻种,去除杂质后,用大口径容器盛装冰水,将稻种均匀撤于水面让其自然下沉,浮于水面的瘪壳即时捞出,然后让沉于水内的饱满稻种在冰水内浸泡2.5h;(3)经步骤(2)冰水浸泡后的稻种取出摊铺在阴晾通风处,沥干稻种表面水分,稻种摊铺厚度为4mm,以稻种间不重叠为度,环境温度为32℃,风速为7m/s,进行阴晾7h;(4)将步骤(3)处理后的稻种放置在温度为30℃、湿度为45%的环境中,均匀摊铺在麻布上,摊铺厚度为5mm,使麻布浸泡在营养液表面,每天早晨7点前取出稻种用清水淘洗一次,6天后稻种长出芽孢即可育苗;(5)使苗床上的育苗基质含水量达到饱和,并且不向外渗水,再将出芽后的稻种均匀撤翻在苗床的育苗基质上,用草木灰覆盖稻种芽孢,然后在苗床上搭建拱棚,6天后待秧苗长至8mm高,控制育苗基质含水量为50%,每天11点30-14点30打开拱棚两端进行通风,15天后秧苗长至3.5cm高,除去拱棚,控制育苗基质含水量在38%,7天后秧苗长至5.6cm,即可培育水稻。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的育苗基质由如下重量份原料制成:沙土18份、淤泥23份、沼渣23份、氮磷钾含量为15-15-15的复合肥2份、膨润土0.8份、杀菌粉12份、微肥2份;其制备步骤为:先将淤泥进行38℃高温密封发酵35天,再加入杀菌粉、沙土充分混合均匀后,覆盖薄膜堆放8天,将沼渣、氮磷钾含量为15-15-15的复合肥、膨润土、微肥混合均匀,即得育苗基质。进一步,所述的杀菌粉由如下重量份原料制成:雄黄粉6.5份、榧子粉3.5份、苦皮藤粉11份、通草粉6份。进一步,所述的微肥由如下重量份原料制成:硫酸钾4份、硼酸9份、硝酸钙8份、磷酸二氢铵3份、硫酸镁3份。进一步,步骤(4)中所述的营养液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吲哚乙酸2份、细胞分裂素3.5份、水杨酸2份、白砂糖5份、水110份。进一步,步骤(5)中所述的稻种的撤播间距为12mm。进一步,在培育水稻时,将苗床的基质切割成含有2株秧苗的基质块,从垫铺的秸秆层取出,置于水田里,水田的水深不要超过1cm,基质块在水田里的间距为8cm。通过上述本发明的方法进行水稻育苗,得到如下数据:催芽率(%)出苗率(%)移栽60天后分蘖数(根)发病率(%)亩省种(g)实施例168.594.3153.5200实施例268.194.9182.9180实施例372.393.5173.4206工作量比传统方法更为省时,节省劳力,催芽率达68%以上,撤播省时,出苗率高达95%以上,出苗整齐,经管理后,秧苗健壮长势好,秧苗老练,直接培育秧苗缓苗快,分蘖能力强抽头率高,抗性强,培育水稻省种,适合安徽北方地区培育水稻。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