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薇甘菊灭除药剂及用其灭除薇甘菊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42883阅读:194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薇甘菊灭除药剂及用其灭除薇甘菊的方法,尤其是一种灭除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植物薇甘菊的除草剂及灭除方法,属于除草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属于菊科Asteraceae、假泽兰属Mikania植物。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有害植物之一,被列为世界上最有害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是世界十大有害杂草之一,是我国首批16种外来入侵有害植物之一,也是国家林业局公布的14种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中唯一的检疫性有害植物。

迄今,国内针对防治薇甘菊开发的除草剂发明专利有近10项,在现有各种除草剂使用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仅能降低薇甘菊盖度,不能有效杀死其茎节,无法实现彻底灭杀薇甘菊的问题;另外还存在除草剂用量大、药残期长、对环境污染压力大等风险。即便部分专利的药剂可以迅速且较为彻底的杀死薇甘菊,鉴于其重要组成成分为森草净(甲嘧磺隆),属于农业部办公厅2013年9月4日正式印发《第八届全国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纪要》中明确禁止在国内使用甲磺隆的衍生物,含有森草净的除草剂已不宜再广泛使用。

为此,研制并开发用量低,且既能够显著降低薇甘菊盖度,尤其还能杀灭薇甘菊茎节,且有效成分在土壤中的药残期短、对环境污染压力小的薇甘菊灭除药剂,用于规模化防治薇甘菊,已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廉、用量少、土壤药残期短、对环境压力小、易于推广、能够显著降低薇甘菊盖度、彻底灭除薇甘菊的药剂及用其灭除薇甘菊的方法,用于规模化防治薇甘菊,有效遏制薇甘菊大面积扩散和蔓延。

本发明提供的是这样一种薇甘菊灭除药剂,它由下列质量比的组分组成:2,4-D钠盐:敌草快=0.8~1:1~0.8。

所述2,4-D钠盐为市购的纯度为85%的产品,是薇甘菊灭除药剂重要成分之一。

所述敌草快为市购的质量浓度为20%的双联吡啶二溴盐水剂,是薇甘菊灭除药剂另一重要组成成分。

通过薇甘菊防除药剂的重要成分2,4-D钠盐、敌草快的协同作用,能够增效防除薇甘菊。

本发明提供的用所述薇甘菊防除药剂灭除薇甘菊的方法是:将所述薇甘菊灭除药剂兑水稀释1000~10000倍后,分三次喷施:第一次普遍喷施;30~60d后,对第一次漏喷药剂的地方补喷一次;第二次补喷后,仍然发生薇甘菊的区域,在第二次补喷后的3~6个月进行第三次喷施,即可灭除薇甘菊,能够起到显著的互助增效作用,防除效果优于任一单一成分的薇甘菊防除药剂。

喷施时,非定向均匀地向根、茎和叶面喷施药剂,直至薇甘菊的茎、叶片有药液流淌,或者按常规量进行喷施。

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通过上述方案,可以提供一种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易于推广、市场潜力大、用量少、土壤药残期短、对环境压力小,除了能够显著降低薇甘菊盖度,尤其还能够杀灭薇甘菊茎节,可彻底灭除薇甘菊。有利于规模化防治薇甘菊,有效遏制薇甘菊大面积扩散和蔓延。防除效果优于现有任何一种药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将市购的纯度为85%的2,4-D钠盐、质量浓度为20%的双联吡啶二溴盐即敌草快,按下列质量比混合得薇甘菊灭除药剂:2,4-D钠盐:敌草快=0.8:1。

灭除薇甘菊时:将所述薇甘菊灭除药剂兑水稀释1000倍后,分三次喷施:第一次普遍喷施;60天后,对第一次漏喷药剂的地方补喷一次;第二次补喷后,仍然发生薇甘菊的区域,在第二次补喷后的6个月进行第三次喷施,喷施时,非定向均匀地向根、茎和叶面喷施药剂,直至薇甘菊的茎、叶片有药液流淌,或者按常规量进行喷施;即可灭除薇甘菊,能够起到显著的互助增效作用,防除效果优于任一单一成分的薇甘菊防除药剂。

实施例2

将市购的纯度为85%的2,4-D钠盐、质量浓度为20%的双联吡啶二溴盐即敌草快,按下列质量比混合得薇甘菊灭除药剂:2,4-D钠盐:敌草快=1:1。

灭除薇甘菊时:将所述薇甘菊灭除药剂兑水稀释5000倍后,分三次喷施:第一次普遍喷施;40天后,对第一次漏喷药剂的地方补喷一次;第二次补喷后,仍然发生薇甘菊的区域,在第二次补喷后的4个月进行第三次喷施,喷施时,非定向均匀地向根、茎和叶面喷施药剂,直至薇甘菊的茎、叶片有药液流淌,或者按常规量进行喷施;即可灭除薇甘菊,能够起到显著的互助增效作用,防除效果优于任一单一成分的薇甘菊防除药剂。

实施例3

将市购的纯度为85%的2,4-D钠盐、质量浓度为20%的双联吡啶二溴盐即敌草快,按下列质量比混合得薇甘菊灭除药剂:2,4-D钠盐:敌草快=1:0.8。

灭除薇甘菊时:将所述薇甘菊灭除药剂兑水稀释10000倍后,分三次喷施:第一次普遍喷施;30天后,对第一次漏喷药剂的地方补喷一次;第二次补喷后,仍然发生薇甘菊的区域,在第二次补喷后的3个月进行第三次喷施,喷施时,非定向均匀地向根、茎和叶面喷施药剂,直至薇甘菊的茎、叶片有药液流淌,或者按常规量进行喷施;即可灭除薇甘菊,能够起到显著的互助增效作用,防除效果优于任一单一成分的薇甘菊防除药剂。

附表说明

表1 5d薇甘菊茎节褪绿百分比(%)

表2 10d薇甘菊茎节褪绿百分比(%)

表3 5d薇甘菊叶片褪绿百分比(%)

表4 10d薇甘菊叶片褪绿百分比(%)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药剂

(1)紫薇清(水剂,江西天人生态股份有限公司)

(2)2,4-D(85%2,4-D钠盐,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3)敌草快(20%双联吡啶二溴盐,山东绿霸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4)百草枯(20%1,1’二甲基4,4’二氯二吡啶,潍坊绿霸化工有限公司)

(5)草甘膦(异丙胺盐,济南绿霸农药有限公司)

(6)森草净(已库存5年的75%甲嘧磺隆可湿性粉剂,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

(7)扑草净(50%2-甲硫基-4,6-双异丙胺基-均三氮苯,昆明农药有限公司)

1.2试验方法

2015年1月,以筛选出能够以较低浓度彻底灭杀薇甘菊茎节、叶片,且土壤药残期短的最佳药剂为研究目的,选取以上药剂及由以上药剂2,4-D+敌草快、2,4-D+百草枯、2,4-D+草甘膦、2,4-D+森草净、2,4-D+扑草净、敌草快+百草枯、敌草快+草甘膦、敌草快+森草净、敌草快+扑草净、百草枯+草甘膦、百草枯+森草净、百草枯+扑草净、草甘膦+扑草净、森草净+扑草净复合药剂(药剂按质量比1:1的组分),共21种进一步探索薇甘菊防除高效、安全的灭除药剂。

1月16日,将供试21种药剂分别稀释100倍、500倍、1 000倍、5 000 倍、10 000倍、100 000倍。其一,选取生长状况基本一致,长15cm的薇甘菊茎节10支,用供试药剂浸泡1min之后,茎节下端插入盛有供试药剂的玻璃瓶内,室温20℃~25℃,置3组重复,2组清水对照,记录5d、10d薇甘菊茎节的褪绿情况。其二,选取生长状况基本一致的薇甘菊新鲜叶片20片,用供试药剂浸泡1min后,逐片放入自封塑料袋中保湿,室温20℃~25℃,置3组重复,2组清水对照,记录5d、10d薇甘菊叶片的褪绿情况。其三,在药剂作用于薇甘菊茎节、叶片,检测出高效药剂后,将高效药剂和所有的单组分药剂稀释1 000倍,喷洒薇甘菊,60d后10cm表土检测农药残留情况。

2试验结果

2.1药剂对薇甘菊茎节的影响

5d后,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药剂致薇甘菊茎节褪绿情况,见表1。

由表1可知,5d后,同一药剂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大,薇甘菊茎节褪绿的百分比逐渐减小。在100倍液情况下,紫薇清、2,4-D、百草枯、敌草快以及除百草枯+扑草净、森草净+扑草净、扑草净+草甘膦之外的自制药剂均能使薇甘菊茎节褪绿程度达到(100.00±0.00)%,差异性不显著(P>0.05)。在500倍液情况下,经过2,4-D、百草枯、敌草快以及自制药剂中的2,4-D+百草枯、2,4-D+敌草快、2,4-D+扑草净、百草枯+敌草快浸泡的薇甘菊茎节褪绿程度为(100.00±0.00)%,差异性不显著(P>0.05)。在1 000倍液情况下,仅有2,4-D、2,4-D+百草枯和2,4-D+敌草快3种药剂可以使薇甘菊茎节褪绿程度达到(100.00±0.00)%,差异性不显著(P>0.05)。在5 000倍液情况下,供试的所有药剂种类均不能使薇甘菊茎节完全褪绿枯萎,2,4-D+敌草快在该稀释浓度下,可以使茎节褪绿达到(92.35±3.86)%,显著高于其他药剂(P<0.05),其次为敌草快,可以使茎节褪绿达到89.73±4.75%。在10 000倍液和100 000倍液低浓度情况下,仍然以2,4-D+敌草快对薇甘菊茎节的影响最大。

就同种药剂,不同稀释倍数而言,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大,药剂浓度减小,致死薇甘菊茎节的能力降低,在100倍液和500倍液高浓度情况下,供试药剂能够有效地使薇甘菊茎节褪绿,由表2可知,自制复合药剂对薇甘菊茎节的致死能力强于单种的药剂,2,4-D+敌草快在5 000倍液情况下,仍然能致死薇甘菊茎节。

当实验进行5d后,供试药剂中对薇甘菊茎节致死能力最强的为自制2,4-D+敌草快复合药剂,其次为敌草快、百草枯、2,4-D、2,4-D+百草枯、2,4-D+森草净、敌草快+扑草净、敌草快+森草净、2,4-D+草甘膦、敌草快+草甘膦、百草枯+草甘膦、百草枯+敌草快、紫薇清、森草净+扑草净、扑草净+草甘膦、2,4-D+扑草净、草甘膦、扑草净以及森草净。所有供试药剂中,仅有2,4-D+敌草快对薇甘菊茎节的致死能力较强,在5 000倍液情况下,能完全致死薇甘菊茎节,在10 000倍液及100 000倍液低浓度情况下,亦能有效地使薇甘菊茎节褪绿枯萎。

10d后,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药剂致薇甘菊茎节褪绿情况,见表2。

由表2可知,10d后,供试药剂2,4-D、百草枯、敌草快、2,4-D+百草枯、2,4-D+草甘膦、2,4-D+敌草快、2,4-D+森草净、2,4-D+扑草净、百草枯+草甘膦、百草枯+敌草快、百草枯+扑草净、敌草快+扑草净、敌草快+草甘膦、敌草快+森草净均能在100倍液、500倍液情况下完全致死薇甘菊茎节,使其褪绿程度达到(100.00±0.00)%,差异性不显著(P>0.05)。其中2,4-D、敌草快、2,4-D+百草枯、2,4-D+敌草快、2,4-D+扑草净、百草枯+草甘膦、百草枯+敌草快、百草枯+扑草净、敌草快+扑草净在1 000倍液情况下可以完全致死薇甘菊茎节。2,4-D、2,4-D+敌草快、百草枯+草甘膦、百草枯+敌草快、百草枯+扑草净、敌草快+扑草净能在稀释倍数为5 000倍的情况下使薇甘菊茎节褪绿程度达到(100.00±0.00)%,差异性不显著(P>0.05)。2,4-D+敌草快能够在低浓度10 000倍液情况完全致死薇甘菊茎节,褪绿程度达到(100.00±0.00)%,对薇甘菊致死能力显著大于其他供试药剂(P<0.05)。

在薇甘菊茎节初始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紫薇清仅在100倍液能够使薇甘菊茎节完全褪绿,500倍液、1 000倍液、5 000倍液、10 000倍液、100 000倍液薇甘菊茎节的褪绿百分比分别为(76.67±7.85)%、(71.24±6.97)%、(40.41±7.26)%、(7.30±2.78)%、(7.11±2.77)%。

在薇甘菊茎节初始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草甘膦的六种浓度均不能使薇甘菊茎节完全褪绿,100倍液、500倍液、1 000倍液、5 000倍液、10 000倍液、100 000倍液薇甘菊茎节的褪绿百分比分别为(96.39±2.23)%、(76.75±6.49)%、(26.44±6.35)%、(21.81±6.61)%、(5.53±1.59)%、(3.61±1.17)%。

在薇甘菊茎节初始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森草净的六种浓度均不能使薇甘菊茎节完全褪绿,100倍液、500倍液、1 000倍液、5 000倍液、10 000倍液、100 000倍液薇甘菊茎节的褪绿百分比分别为(15.46±3.13)%、(8.42±2.12)%、(7.51±2.07)%、(4.00±1.35)%、(3.67±1.32)%、(2.83±1.07)%。

在薇甘菊茎节初始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2,4-D在100倍液、500倍液、1 000倍液、5 000倍液情况下均能使薇甘菊茎节完全褪绿,达到(100.00±0.00)%,在10 000倍液、100 000倍液薇甘菊茎节的褪绿百分比分别为(85.88±5.64)%、(20.59±4.99)%。

在薇甘菊茎节初始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扑草净的六种浓度均不能使薇甘菊茎节完全褪绿,100倍液、500倍液、1 000倍液、5 000倍液、10 000倍液、100 000倍液薇甘菊茎节的褪绿百分比分别为(82.07±6.31)%、(63.18±7.78)%、(3.59±1.14)%、(2.61±1.06)%、(2.49±1.20)%、(2.07±1.28)%。

在薇甘菊茎节初始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百草枯在100倍液、500倍液情况下能使薇甘菊茎节完全褪绿,达到(100.00±0.00)%,1 000倍液、5 000倍液、10 000倍液、100 000倍液薇甘菊茎节的褪绿百分比分别为(97.15±1.74)%、(82.85±6.90)%、(63.83±7.61)%、(21.79±4.28)%。

在薇甘菊茎节初始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敌草快在100倍液、500倍液、1 000倍液情况下均能使薇甘菊茎节完全褪绿,达到(100.00±0.00)%,在5 000倍液、10 000倍液、100 000倍液薇甘菊茎节的褪绿百分比分别为(98.14±1.30)%、(93.78±3.94)%、(32.75±6.52)%。

在薇甘菊茎节初始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2,4-D+百草枯在100倍液、500倍液、1 000倍液情况下均能使薇甘菊茎节完全褪绿,达到(100.00±0.00)%,在5 000倍液、10 000倍液、100 000倍液薇甘菊茎节的褪绿百分比分别为(91.15±4.96)%、(49.87±7.78)%、(27.30±6.37)%。

在薇甘菊茎节初始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对于2,4-D+草甘膦,能够在100倍液、500倍液情况下使薇甘菊茎节完全褪绿,达到(100.00±0.00)%,1 000倍液、5 000倍液、10 000倍液、100 000倍液薇甘菊茎节的褪绿百分比分别为(96.56±2.43)%、(92.90±3.50)%、(53.31±7.09)%、(38.63±6.35)%。

在薇甘菊茎节初始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对于2,4-D+敌草快,能够在100倍液、500倍液、1 000倍液、5 000倍液、10 000倍液情况下使薇甘菊茎节完全褪绿,达到(100.00±0.00)%,100 000倍液薇甘菊茎节的褪绿百分比为(84.62±6.43)%。

在薇甘菊茎节初始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对于2,4-D+森草净,能够在100倍液、500倍液情况下使薇甘菊茎节完全褪绿,达到(100.00±0.00)%,1000倍液、5 000倍液、10 000倍液、100 000倍液薇甘菊茎节的褪绿百分比分别为(88.45±4.75)%、(85.81±5.09)%、(83.09±5.70)%、(34.30±5.51)%。

在薇甘菊茎节初始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2,4-D+扑草净在100倍液、500倍液、1 000倍液情况下均能使薇甘菊茎节完全褪绿,达到(100.00±0.00)%,在5 000倍液、10 000倍液、100 000倍液薇甘菊茎节的褪绿百分比分别为(90.38±4.12)%、(81.56±6.11)%、(10.27±2.02)%。

在薇甘菊茎节初始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百草枯+草甘膦在100倍液、500倍液、1 000倍液、5 000倍液情况下均能使薇甘菊茎节完全褪绿,达到(100.00±0.00)%,在10 000倍液、100 000倍液薇甘菊茎节的褪绿百分比分别为(93.75±4.35)%、(25.73±5.01)%。

在薇甘菊茎节初始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百草枯+敌草快在100倍液、500倍液、1 000倍液、5 000倍液情况下均能使薇甘菊茎节完全褪绿,达到(100.00±0.00)%,在10 000倍液、100 000倍液薇甘菊茎节的褪绿百分比分别为(71.51±7.52)%、(45.12±6.64)%。

在薇甘菊茎节初始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对于百草枯+扑草净,能够在100倍液、500倍液、1 000倍液、5 000倍液情况下使薇甘菊茎节完全褪绿,达到(100.00±0.00)%,在10 000倍液、100 000倍液薇甘菊茎节的褪绿百分比分别为(35.42±5.98)%、(10.35±2.30)%。

在薇甘菊茎节初始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百草枯+森草净仅在100倍液能够使薇甘菊茎节完全褪绿,500倍液、1 000倍液、5 000倍液、10 000倍液、100 000倍液薇甘菊茎节的褪绿百分比分别为(94.10±3.22)%、(87.01±5.68)%、(85.09±5.75)%、(29.65±5.68)%、(10.58±2.33)%。

在薇甘菊茎节初始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对于敌草快+草甘膦,能够在100倍液、500倍液情况下使薇甘菊茎节完全褪绿,达到(100.00±0.00)%,1 000倍液、5 000倍液、10 000倍液、100 000倍液薇甘菊茎节的褪绿百分比分别为(91.56±4.76)%、(80.80±6.50)%、(44.52±6.47)%、(15.55±3.24)%。

在薇甘菊茎节初始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对于敌草快+扑草净,能够在100倍液、500倍液、1 000倍液、5 000倍液情况下使薇甘菊茎节完全褪绿,达到(100.00±0.00)%,在10 000倍液、100 000倍液薇甘菊茎节的褪绿百分比分别为(96.37±2.23)%、(21.27±4.33)%。

在薇甘菊茎节初始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对于敌草快+森草净,能够在100倍液、500倍液情况下使薇甘菊茎节完全褪绿,达到(100.00±0.00)%,1 000倍液、5 000倍液、10 000倍液、100 000倍液薇甘菊茎节的褪绿百分比分别为(95.72±3.43)%、(88.07±4.43)%、(36.61±6.49)%、(12.98±3.79)%。

在薇甘菊茎节初始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森草净+扑草净在六种浓度下均不能使薇甘菊茎节完全褪绿,100倍液、500倍液、1 000倍液、5 000倍液、10 000倍液、100 000倍液薇甘菊茎节的褪绿百分比分别为(95.66±2.22)%、(64.21±7.83)%、(18.50±6.08)%、(15.42±5.46)%、(9.38±2.19)%、(6.45±1.69)%。

由表2可知,10d后,在薇甘菊茎节初始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扑草净+草甘膦仅在100倍液能够使薇甘菊茎节完全褪绿,500倍液、1 000倍液、5 000倍液、10 000倍液、100 000倍液薇甘菊茎节的褪绿百分比分别为(92.23±3.48)%、(16.57±6.20)%、(12.06±4.72)%、(9.38±2.22)%、(9.20±2.13)%。

由此可见,实验进行相同的时间,只有2,4-D+敌草快能在较低浓度10000倍液情况下致死薇甘菊茎节,表现出对薇甘菊极强的控制能力。其次为2,4-D、敌草快、2,4-D+百草枯、2,4-D+扑草净、百草枯+草甘膦、百草枯+敌草快、百草枯+扑草净、敌草快+扑草净、敌草快、百草枯、2,4-D+森草净、敌草快+森草净、2,4-D+草甘膦、敌草快+草甘膦、紫薇清、森草净+扑草净、扑草净+草甘膦、草甘膦、扑草净以及森草净,并且由表3-3和表3-4可以得出,单种药剂处理下的薇甘菊茎节褪绿程度小于自制复合药剂的褪绿程度,与单种药剂相比,自制复合药剂对薇甘菊表现出较强的控制能力。

2.2药剂对薇甘菊叶片的影响

5d后,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药剂致薇甘菊叶片褪绿情况,见表3;10d后,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药剂致薇甘菊叶片褪绿情况,见表4。

由表3可知,5d后,供试药剂敌草快、2,4-D+敌草快、百草枯+敌草快、敌草快+草甘膦、均能在100倍液、500倍液高浓度情况下导致薇甘菊叶片全部枯萎。供试药剂中对薇甘菊叶片致枯能力最强的为自制2,4-D+敌草快复合药剂,在5 000倍液情况下,能使薇甘菊叶片完全褪绿枯萎,在10 000倍液及100 000倍液低浓度情况下,亦能有效地使薇甘菊叶片褪绿枯萎。其次为敌草快、百草枯、2,4-D、2,4-D+百草枯、2,4-D+森草净、敌草快+扑草净、敌草快+森草净、2,4-D+草甘膦、敌草快+草甘膦、百草枯+草甘膦、百草枯+敌草快、紫薇清、森草净+扑草净、扑草净+草甘膦、2,4-D+扑草净、草甘膦、扑草净以及森草净。

由表4可知,10d后,供试药剂2,4-D、百草枯、敌草快、2,4-D+百草枯、2,4-D+草甘膦、2,4-D+敌草快、2,4-D+扑草净、百草枯+草甘膦、百草枯+敌草快、百草枯+扑草净、敌草快+草甘膦、敌草快+扑草净、敌草快+森草净均能在100倍液、500倍液情况下完全致死薇甘菊叶片,使其褪绿程度达到100.00±0.00%,差异性不显著(P>0.05)。其中百草枯、敌草快、2,4-D+敌草快、百草枯+敌草快、敌草快+草甘膦、敌草快+扑草净、敌草快+森草净在1000倍液情况下可以完全致死薇甘菊叶片。2,4-D、2,4-D+敌草快、百草枯+草甘膦、百草枯+敌草快、百草枯+扑草净、敌草快+扑草净能在稀释倍数为5000倍的情况下使薇甘菊叶片褪绿程度达到100.00±0.00%,差异性不显著(P>0.05)。2,4-D+敌草快、百草枯+敌草快、敌草快+草甘膦、敌草快+扑草净能够在低浓度100 000倍液情况完全致死薇甘菊叶片,褪绿程度达到100.00±0.00%,对薇甘菊致死能力显著大于其他供试药剂(P<0.05)。

在薇甘菊叶片初始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紫薇清的六种浓度均不能使薇甘菊叶片完全褪绿,100倍液、500倍液、1 000倍液、5 000倍液、10 000倍液、100 000倍液薇甘菊叶片的褪绿百分比分别为96.67±1.67%、78.33±4.41%、78.33±1.67%、65.00±2.89%、50.00±10.00%、18.33±3.33%。

在薇甘菊叶片初始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草甘膦的六种浓度均不能使薇甘菊叶片完全褪绿,100倍液、500倍液、1 000倍液、5 000倍液、10000倍液、100 000倍液薇甘菊叶片的褪绿百分比分别为(81.67±6.01)%、(76.67±1.67)%、(53.33±13.33)%、(43.33±11.67)%、(41.67±10.92)%、(21.67±1.67)%。

在薇甘菊叶片初始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森草净的六种浓度均不能使薇甘菊叶片完全褪绿,100倍液、500倍液、1 000倍液、5 000倍液、10 000倍液、100 000倍液薇甘菊叶片的褪绿百分比分别为(26.67±1.67)%、(23.33±6.01)%、(13.33±4.41)%、(13.33±6.01)%、(11.67±3.33)%、(10.00±0.00)%。

在薇甘菊叶片初始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对于2,4-D,能够在100倍液、500倍液情况下使薇甘菊叶片完全褪绿,达到(100.00±0.00)%,1 000倍液、5 000倍液、10 000倍液、100 000倍液薇甘菊叶片的褪绿百分比分别为(93.33±3.33)%、(86.67±1.67)%、(61.67±10.14)%、(38.33±21.28)%。

在薇甘菊叶片初始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扑草净的六种浓度均不能使薇甘菊叶片完全褪绿,100倍液、500倍液、1 000倍液、5 000倍液、10 000倍液、100 000倍液薇甘菊叶片的褪绿百分比分别为(70.00±12.58)%、(43.33±11.67)%、(38.33±6.01)%、(36.67±4.41)%、(31.67±6.67)%、(30.00±5.00)%。

在薇甘菊叶片初始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百草枯、敌草快、敌草快+森草净均能在100倍液、500倍液、1 000倍液、5 000倍液、10 000倍液情况下导致薇甘菊叶片完全褪绿枯萎,在100 000倍液情况下,百草枯可使薇甘菊叶片褪绿程度达到(95.00±2.89)%,敌草快可使薇甘菊叶片褪绿程度达到(65.00±0.10)%,显著小于百草枯(P<0.05),敌草快+森草净可使薇甘菊叶片褪绿程度达到(80.00±2.89)%。

在薇甘菊叶片初始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2,4-D+百草枯能够在100倍液、500倍液、1 000倍液情况下使薇甘菊叶片完全褪绿,在5 000倍液、10 000倍液、100 000倍液情况下,薇甘菊叶片的褪绿百分比分别为(96.67±1.67)%、(95.00±0.00)%、(28.33±3.33)%。

在薇甘菊叶片初始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2,4-D+草甘膦能够在100倍液、500倍液情况下使薇甘菊叶片完全褪绿,在1 000倍液、5 000倍液、10 000倍液、100 000倍液情况下,薇甘菊叶片的褪绿百分比分别为(98.33±1.67)%、(88.33±1.67)%、(75.00±5.00)%、(23.33±1.67)%。

在薇甘菊叶片初始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2,4-D+敌草快、百草枯+敌草快、敌草快+草甘膦、敌草快+扑草净均能在所有供试浓度下使薇甘菊叶片完全褪绿,达到(100.00±0.00)%。

在薇甘菊叶片初始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2,4-D+森草净能够在100倍液情况下使薇甘菊叶片完全褪绿,在500倍液、1 000倍液、5 000倍液、10 000倍液、100 000倍液情况下,薇甘菊叶片的褪绿百分比分别为(95.00±0.00)%、(91.67±1.67)%、(71.67±1.67)%、(50.00±10.41)%、(10.00±5.00)%。

在薇甘菊叶片初始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2,4-D+扑草净能够在100倍液、500倍液情况下使薇甘菊叶片完全褪绿,在1 000倍液、5 000倍液、10 000倍液、100 000倍液情况下,薇甘菊叶片的褪绿百分比分别为(88.33±6.01)%、(78.33±6.01)%、(73.33±3.33)%、(3.33±1.67)%。

在薇甘菊叶片初始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百草枯+草甘膦能够在100倍液、500倍液情况下使薇甘菊叶片完全褪绿,在1 000倍液、5 000倍液、10 000倍液、100 000倍液情况下,薇甘菊叶片的褪绿百分比分别为(98.33±1.67)%、(95.00±2.89)%、(90.00±2.89)%、63.33±3.33%。

在薇甘菊叶片初始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百草枯+扑草净能够在100倍液、500倍液情况下使薇甘菊叶片完全褪绿,在1 000倍液、5 000倍液、10 000倍液、100 000倍液情况下,薇甘菊叶片的褪绿百分比分别为(95.00±2.88)%、(90.00±2.89)%、(80.00±10.41)%、(11.67±1.67)%。

在薇甘菊叶片初始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百草枯+森草净能够在100倍液情况下使薇甘菊叶片完全褪绿,在500倍液、1 000倍液、5 000倍液、10 000倍液、100 000倍液情况下,薇甘菊叶片的褪绿百分比分别为(95.00±2.89)%、(85.00±2.89)%、(85.00±5.00)%、(43.33±4.41)%、(25.00±14.43)%。

在薇甘菊叶片初始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森草净+扑草净、扑草净+草甘膦在六种浓度下均不能使薇甘菊叶片完全褪绿。森草净+扑草净在100 倍液、500倍液、1 000倍液、5 000倍液、10 000倍液、100 000倍液薇甘菊叶片的褪绿百分比分别为(40.00±2.89)%、(35.00±5.77)%、(33.33±4.41)%、(14.00±6.00)%、(11.67±1.67)%、(6.67±4.41)%。扑草净+草甘膦在100倍液、500倍液、1 000倍液、5 000倍液、10 000倍液、100 000倍液薇甘菊叶片的褪绿百分比分别为(63.33±6.01)%、(56.67±11.67)%、(50.00±2.89)%、(30.00±8.66)%、(30.00±5.00)%、(16.67±8.33)%。

由此可见,在实验进行5d、10d时,2,4-D+敌草快、百草枯+敌草快、敌草快+草甘膦、敌草快+扑草净能在较低浓度100 000倍液情况下导致薇甘菊完全枯萎,表现出对薇甘菊极强的控制能力。其次为2,4-D、敌草快、2,4-D+百草枯、2,4-D+扑草净、百草枯+草甘膦、百草枯+扑草净、敌草快、百草枯、2,4-D+森草净、敌草快+森草净、2,4-D+草甘膦、紫薇清、森草净+扑草净、扑草净+草甘膦、草甘膦、扑草净以及森草净。

2.3优选药剂土壤药残检测

比较供试21种药剂对薇甘菊茎节、叶片的作用效果,用药10d后,只有2,4-D+敌草快能在较低浓度10 000倍液情况下还可以致死薇甘菊叶片、茎节,表现出对薇甘菊极强的毒杀作用,确定2,4-D+敌草快是薇甘菊防治又一高效、减量药剂后,将2,4-D+敌草快和各单组分敌草快、百草枯、2,4-D、紫薇清、扑草净、森草净、草甘膦药剂,稀释1 000倍喷施薇甘菊,待薇甘菊盖度降到零,60d后取10cm表土进行农药残留检测。

检测结果表明,草甘膦在土壤中的相对体积含量为0.03%~0.05%,扑草净在土壤中的相对体积含量为0.18%,未检测出敌草快、百草枯、2,4-D、紫薇清、森草净在土壤中的残留量。据此,可确定2,4-D+敌草快复合药剂是防除薇甘菊高效、减量且对土壤相对较为安全的优选药剂。

3结论

本发明质量比的组分组成2,4-D钠盐(85%2,4-D钠盐):敌草快(20%双联吡啶二溴盐)=1:1的薇甘菊灭除药剂是一种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易于推广、市场潜力大、用量少、土壤药残期短、对环境压力小,能够显著降低薇甘菊盖度,致死薇甘菊茎节,彻底灭除薇甘菊的药剂;可以用于规模化防治薇甘菊,有效遏制薇甘菊大面积扩散和蔓延。

表1 5d薇甘菊茎节褪绿百分比(%)

注:表中数据以“均值±标准误”表示。相同小写字母表示同一稀释倍数,不同种类药剂对薇甘菊茎节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相同大写字母表示同类药剂,不同稀释倍数对薇甘菊叶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

表2 10d薇甘菊茎节褪绿百分比(%)

注:表中数据以“均值±标准误”表示。相同小写字母表示同一稀释倍数,不同种类药剂对薇甘菊茎节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相同大写字母表示同类药剂,不同稀释倍数对薇甘菊叶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

表3 5d薇甘菊叶片褪绿百分比(%)

注:表中数据以“均值±标准误”表示。相同小写字母表示同-稀释倍数,不同种类药剂对薇甘菊叶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相同大写字母表示同类药剂,不同稀释倍数对薇甘菊叶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

表4 10d薇甘菊叶片褪绿百分比(%)

注:表中数据以“均值±标准误”表示。相同小写字母表示同一稀释倍数,不同种类药剂对薇甘菊叶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相同大写字母表示同类药剂,不同稀释倍数对薇甘菊叶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