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高效氟吡甲禾灵、唑嘧磺草胺复配除草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42882阅读:14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药除草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薯田、大豆田苗后含高效氟吡甲禾灵、唑嘧磺草胺复配除草剂。
背景技术
:红薯又名蕃薯、甘薯、山芋、番芋、地瓜、红苕等,是常见的多年生草本双子叶植物,其蔓细长、茎匍匐地面、块根,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皮色发白或发红,肉大多为黄白色,但也有紫色。红薯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长寿食品”之誉,在日本被誉为长寿食品,同时又具有很好的药用功效。红薯在中国北方是很重要的食材,将红薯切条、晒干做成地瓜干,是非常美味的食品。红薯除供食用外,还可以制糖和酿酒、制酒精,红薯不仅是健康食品,还是祛病的良药。还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减肥,美容,抗癌,有益于心脏,预防肺气肿,抗糖尿病作用。以前红薯地除草主要是人工除草。但是随着劳动力大量转移至城镇,劳动力成本大幅度提高,化学除草就成了目前红薯地除草的主要手段。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除草剂的推广应用已作为省工、省时、节省成本的有力增产措施之一。目前,红薯除草剂品种较少,单子叶杂草好解决,但是红薯地阔叶杂草大多数除草剂都不能使用,很容易产生药害。目前有灭草松和氯吡嘧磺隆在红薯上应用,但是安全性都不是很好。所以,研制高效安全的除草剂品种是当务之急。高效氟吡甲禾灵是杂环氧基苯氧基脂肪酸类苗后选择性除草剂,用于各种阔叶作物田中防除各种禾本科杂草。其是脂肪酸合成抑制剂,具有内吸传导作用,茎叶处理后很快被杂草吸收并传输到整个植株,水解成酸,抑制根和茎的分生组织生长,导致死亡。尤其对芦苇、白茅、狗牙根等多年生顽固禾本科杂草具有卓越的防除效果,对阔叶作物高度安全。施药期长,对出苗后到分蘖、抽穗初期的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均具有很好的防除效果。且在低温、干旱条件下仍能表现出优异的除草效果。目前有反映对自生麦苗效果不好。但是高效氟吡甲禾灵不能与氯嘧磺隆混用作茎叶处理,如果混合,不仅会产生拈抗作用,而且会产生药害。唑嘧磺草胺是三唑并嘧啶磺酰胺类,是典型的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其通过抑制支链氨基酸的合成使蛋白质合成受阻,植物停止生长,残效期长、杀草谱广,土壤、茎叶处理均可。适于玉米、大豆、小麦、大麦、三叶草、苜蓿等田中防治一年生及多年生阔叶杂草如问荆(节骨草)、荠菜、小花糖芥、独行菜、播娘蒿、蓼、婆婆纳、苍耳、龙葵、反枝苋、藜(灰菜)、苘麻(麻果)、猪殃殃(涩拉秧)、曼陀罗等。对幼龄禾本科杂草也有一定抑制作用。通过佰腾等专利网查阅,没有找到高效氟吡甲禾灵和唑嘧磺草胺两者复配,只有苯嘧磺草胺和高效氟吡甲禾灵复配专利(专利申请号:2015108902696)。唑嘧磺草胺和苯嘧磺草胺的作用机理也是不同的。苯嘧磺草胺是巴斯夫开发的灭生性除草剂,商品名为八佰金,具有叶面触杀和土壤残留活性,可在植物体内双向传导,但不能用于大田作物。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防除禾本科杂草,又能防除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且效果良好的红薯田、大豆田的苗后含高效氟吡甲禾灵、唑嘧磺草胺复配除草剂。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含高效氟吡甲禾灵、唑嘧磺草胺复配除草剂,其有效成份为高效氟吡甲禾灵和唑嘧磺草胺,所述高效氟吡甲禾灵、唑嘧磺草胺的重量比为1~5:1。进一步方案,所述高效氟吡甲禾灵和唑嘧磺草胺的重量比为2~4:1。更进一步方案,所述高效氟吡甲禾灵和唑嘧磺草胺的重量比为3:1。进一步方案,所述高效氟吡甲禾灵和唑嘧磺草胺的质量和占所述复配除草剂总质量的0.1~85%。进一步方案,所述复配除草剂的剂型为悬浮剂、颗粒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乳油、水乳剂或微乳剂。用孙云沛的共毒系数法评价混配后的联合作用,结果显示高效氟吡甲禾灵、唑嘧磺草胺按1~5:1比例混配均有增效作用,其中,高效氟吡甲禾灵、唑嘧磺草胺按3:1左右混配的效果最佳。对红薯田的安全性测定试验表明,抑制红薯生长10%的ED10=1856.7081,抑制杂草生长90%的ED90=231.5171,选择性系数为1856.7081/231.5171=8.02>2,认为该药剂具有明显的选择性,高效氟吡甲禾灵·唑嘧磺草胺对红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以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对大豆的安全性测定试验表明,通过DPS软件求得抑制大豆生长10%的ED10=1699.4221,抑制杂草生长90%的ED90=226.0468,选择性系数为1699.4221/226.0468=7.52>2,认为该药剂具有明显的选择性,高效氟吡甲禾灵·唑嘧磺草胺对大豆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以进行田间药效试验。本发明所述复配除草剂通过2年的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在红薯插扦成活后、大豆1片复叶期后,杂草1-5叶不等期,未见药害症状,对红薯、大豆安全。杂草的防效10天达到80%以上,30天达到90%以上,随着用药量的增大,防效明显增强,一次施药即能控制作物整个生长期内的杂草,不仅除草效果显著,而且对环境友好,对下茬作物无影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复配除草剂既能防除禾本科杂草,又能防除阔叶杂草,对红薯、大豆安全,且对后茬作物无影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含高效氟吡甲禾灵和唑嘧磺草胺两种活性成分的红薯田、大豆苗后复配除草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的产品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
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实施例1:48%高效氟吡甲禾灵·唑嘧磺草胺可湿性粉剂(高效氟吡甲禾灵:唑嘧磺草胺=2:1)取32kg高效氟吡甲禾灵,16kg唑嘧磺草胺,4kg分散剂NNO,3kg润湿剂K12,4kg白碳黑,轻质碳酸钙补足至100kg。经充分混合、气流粉碎、混合,得到可湿性粉剂。实施例2:24%高效氟吡甲禾灵·唑嘧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高效氟吡甲禾灵:唑嘧磺草胺=3:1)取18kg高效氟吡甲禾灵,6kg唑嘧磺草胺,8kgPluronic125,5kg丙二醇,0.5kg黄原胶,1kg甲酯化植物油,水补足至100kg。经过充分混合调配、球磨粉碎、调整、包装得到油悬浮剂。实施例3:60%高效氟吡甲禾灵·唑嘧磺草胺水分散粒剂(高效氟吡甲禾灵:唑嘧磺草胺=4:1)取48kg高效氟吡甲禾灵,12kg唑嘧磺草胺,7kgD-425,5kgEFW,5kg硫酸铵,2kg聚乙二醇,高岭土补足100%,经充分混合、气流粉碎、混合、造粒、干燥及筛分得到水分散粒剂。实施例4:72%高效氟吡甲禾灵·唑嘧磺草胺水分散粒剂(高效氟吡甲禾灵:唑嘧磺草胺=5:1)取60kg高效氟吡甲禾灵,12kg唑嘧磺草胺,7kgD-425,5kgEFW,5kg硫酸铵,2kg聚乙二醇,高岭土补足100%,经充分混合、气流粉碎、混合、造粒、干燥及筛分得到水分散粒剂。实施例5:高效氟吡甲禾灵与唑嘧磺草胺茎叶处理联合作用室内活性测定在温室条件下,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高效氟吡甲禾灵、唑嘧磺草胺二元复配的除草效果,并用孙云沛的共毒系数法评价二者不同比例混用后的联合作用类型,为高效氟吡甲禾灵与唑嘧磺草胺的合理混配提供科学依据。供试作物甘薯品种:徐薯18供试杂草马唐(Digitariasanguinalis(L.)Scop.)、稗草(Echinochloacrusgalli(L.)Beauv.)、藜(Chenopodiumalbum)、反枝苋(AmaranthusretroflexusL.)、异型莎草(CyperusdifformisL.)上一年田间采收种子,发芽率在85%以上)。试验条件及试材的培养在光照培养室中进行试验材料的培养,温度25-30℃。选取直径为15cm,高度为15cm的聚乙烯塑料盆钵。试验时,将每种杂草种子30-40粒均匀放入盆中,覆土0.5cm,杂草培养期间应补充生长所需水分。以底部渗水的方式定期补水(药后2天内不浇水),保持土壤湿度。供试药剂97%高效氟吡甲禾灵原药(山东绿霸化工股份有限公司);98%唑嘧磺草胺原药(江苏瑞邦农药厂有限公司)。用电子天平称取定量的原药,加入适量的乳化剂,用丙酮溶解,最后用0.1%的土温80水溶液将上述原药稀释至所需浓度。高效氟吡甲禾灵和唑嘧磺草胺的联合作用将高效氟吡甲禾灵、唑嘧磺草胺单剂及5个高效氟吡甲禾灵与唑嘧磺草胺混配制剂分别设5个剂量,所述比例为高效氟吡甲禾灵与唑嘧磺草胺的活性成分重量比。另设空白对照,每个试验处理重复4次。处理药剂剂量详见表1。表1试验处理及试验水平(浓度ga..i../kg)施药方法于红薯活棵后,杂草2-4叶期茎叶喷雾处理。喷药采用可调速的室内天车式喷雾试验装置,模拟田间常规喷雾方法。喷头为扇形喷头,型号为Teejer8002E型,喷药量40公斤/亩。喷雾高度0.5米,喷幅0.7米,步速0.224米/秒。喷雾压力2.0兆帕,流量697升/分。试验于红薯活棵后进行药剂喷雾处理,施药1次。施药后详细记录红薯及杂草的受害症状,药后20d,进行鲜重测量,并与对照处理相比较,计算鲜重防效。试验结果用孙云沛的共毒系数法评价混用后的联合作用类型。依据SUN,Y-P(孙云沛)法计算其实际毒力指数、混剂理论毒力指数、共毒系数。以浓度对数为X,病虫害防效机率值为Y,求回归方程。实际毒力指数=标准药剂LD50/混剂的LD50×100理论毒力指数=∑(供试药剂的毒力指数×在混剂中该药剂有效成分的百分率)共毒系数=混剂的实际毒力指数/理论毒力指数×100试验中以高效氟吡甲禾灵为标准药剂。判定标准:共毒系数<80为拮抗作用,在80-120之间为相加作用,>120为增效作用。高效氟吡甲禾灵与唑嘧磺草胺混配对杂草的鲜重防效,结果见表2.表2高效氟吡甲禾灵与唑嘧磺草胺混配药后20d对杂草的鲜重防效表中防治效果为四个数据的平均值。由表2可知药剂对杂草的毒杀作用情况及防效。通过公式计算其各自的毒力回归方程、LD50、实际毒力指数、理论毒力指数与共毒系数。列于表3。表3:高效氟吡甲禾灵与唑嘧磺草胺混配对杂草的联合作用由试验可知,处理D、E、F、G的共毒系数分别为:125.73、181.36、147.98、139.00,各处理的共毒系数均大于120,具有增效作用,特别是处理E的共毒系数最大,达到181.36,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即高效氟吡甲禾灵、唑嘧磺草胺按2:1~5:1比例混配均有增效作用,其中,高效氟吡甲禾灵、唑嘧磺草胺按3:1左右混配较为合适,对一年生双子叶杂草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实施例6:60%高效氟吡甲禾灵·唑嘧磺草胺水分散性粒剂(实施例3)复配茎叶处理对红薯田的安全性测定试验在温室条件下,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高效氟吡甲禾灵、唑嘧磺草胺二元复配茎叶处理对红薯田的安全性,为高效氟吡甲禾灵与唑嘧磺草胺的合理混配提供科学依据。供试作物甘薯品种:徐薯18供试杂草马唐(Digitariasanguinalis(L.)Scop.)、稗草(Echinochloacrusgalli(L.)Beauv.)、藜(Chenopodiumalbum)、反枝苋(AmaranthusretroflexusL.)、异型莎草(CyperusdifformisL.)上一年田间采收种子,发芽率在85%以上)。在光照培养室中进行试验材料的培养,温度25-30℃。选取直径为15cm,高度为15cm的聚乙烯塑料盆钵。试验时,将红薯插扦后覆土,每种杂草种子30-40粒均匀放入盆中覆土0.5cm,放入温室内培养(25-30℃),定期给红薯和杂草补充水分。出齐后留10株健壮的苗,红薯活棵后,杂草长到2~5时施药处理。以顶部浇水的方式定期补水(药后2天内不浇水),保持土壤湿度。供试药剂97%高效氟吡甲禾灵原药(山东绿霸化工股份有限公司);98%唑嘧磺草胺原药(江苏瑞邦农药厂有限公司)。用电子天平称取定量的原药,加入适量的乳化剂,用丙酮溶解,最后用0.1%的土温80水溶液将上述原药稀释至所需浓度。施药方法于红薯活棵后,杂草2-4叶期茎叶喷雾处理。喷药采用可调速的室内天车式喷雾试验装置,模拟田间常规喷雾方法。喷头为扇形喷头,型号为Teejer8002E型,喷药量40公斤/亩。喷雾高度0.5米,喷幅0.7米,步速0.224米/秒。喷雾压力2.0兆帕,流量697升/分。试验于红薯活棵后进行药剂喷雾处理,施药1次。施药后,调查各处理红薯有无药害症状,若有则详细记录药害症状、等级,药后20天,测量各处理红薯鲜重,计算鲜重抑制率,以明确试验药剂对红薯的安全性。施药后详细记录杂草的受害症状(如生长抑制、失绿、畸形等),于药后20天,称量各处理杂草地上部分鲜重,计算杂草的鲜重防效。用DPS软件对药剂剂量的对数值与水稻鲜重抑制率的几率值进行回归分析,计算相关系数和抑制作物10%时的剂量ED10,及抑制杂草90%ED90,求出选择性指数=ED10/ED90。高效氟吡甲禾灵·唑嘧磺草胺茎叶处理对红薯的安全性安全性评价标准见表4,施药后3天观察,高效氟吡甲禾灵·唑嘧磺草胺高浓度3600mg/kg处理个别红薯心叶有轻微发黄,生长受到轻微抑制,其它浓度处理红薯生长正常;施药后7-12天,低浓度处理红薯长势正常,3600mg/kg处理红薯也慢慢恢复。施药后20天60%高效氟吡甲禾灵·唑嘧磺草胺WG对红薯的抑制作用见表5。表4除草活性和作物安全性目测法评价标准表560%高效氟吡甲禾灵·唑嘧磺草胺WG对红薯的抑制作用表660%高效氟吡甲禾灵·唑嘧磺草胺WG对杂草的鲜重防效由表6可知该药剂对杂草的毒杀作用情况及防效,通过公式计算其各之毒力回归方程、LD50,列于表7。表7:毒力回归方程及LD50处理回归方程相关系数LD5095%置信区间AY=2.3505x+0.72370.992965.970457.3590-75.8746由表7可知:60%高效氟吡甲禾灵·唑嘧磺草胺WG的LD50为:65.9704,95%置信区间为57.3590-75.8746。所以由表5、6,通过DPS软件求得抑制红薯生长10%的ED10=1856.7081,抑制杂草生长90%的ED90=231.5171,选择性系数为1856.7081/231.5171=8.02>2,认为该药剂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可以进行田间药效试验。本试验结果表明,高效氟吡甲禾灵·唑嘧磺草胺茎叶处理高浓度处理(推荐高剂量处理的4倍量)对红薯可以引起轻微黄化,推荐高剂量处理及其倍量处理红薯生长正常。实施例7:60%高效氟吡甲禾灵·唑嘧磺草胺水分散性粒剂(实施例3)茎叶处理对大豆的安全性测定试验在温室条件下,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高效氟吡甲禾灵、唑嘧磺草胺二元复配茎叶处理对大豆的安全性,为高效氟吡甲禾灵与唑嘧磺草胺的合理混配提供科学依据。供试作物大豆品种:皖豆24供试杂草马唐(Digitariasanguinalis(L.)Scop.)、稗草(Echinochloacrusgalli(L.)Beauv.)、铁苋菜(AcalyphaaustralisL.)、反枝苋(AmaranthusretroflexusL.)、异型莎草(CyperusdifformisL.)上一年田间采收种子,发芽率在85%以上)。在光照培养室中进行试验材料的培养,温度25-30℃。选取直径为15cm,高度为15cm的聚乙烯塑料盆钵。试验时,将大豆、每种杂草种子30-40粒均匀放入盆中覆土0.5cm,放入温室内培养(25-30℃),定期给大豆和杂草补充水分。出齐后留10株健壮的苗,杂草长到2~5时施药处理。以顶部浇水的方式定期补水(药后2天内不浇水),保持土壤湿度。供试药剂97%高效氟吡甲禾灵原药(山东绿霸化工股份有限公司);98%唑嘧磺草胺原药(江苏瑞邦农药厂有限公司)。用电子天平称取定量的原药,加入适量的乳化剂,用丙酮溶解,最后用0.1%的土温80水溶液将上述原药稀释至所需浓度。于大豆1片复叶期,杂草2-4叶期茎叶喷雾处理。喷药采用可调速的室内天车式喷雾试验装置,模拟田间常规喷雾方法。喷头为扇形喷头,型号为Teejer8002E型,喷药量40公斤/亩。喷雾高度0.5米,喷幅0.7米,步速0.224米/秒。喷雾压力2.0兆帕,流量697升/分。试验于大豆1片复叶期进行药剂喷雾处理,施药1次。施药后,调查各处理大豆有无药害症状,若有则详细记录药害症状、等级,药后20天,测量各处理大豆鲜重,计算鲜重抑制率,以明确试验药剂对大豆的安全性。施药后详细记录杂草的受害症状(如生长抑制、失绿、畸形等),于药后20天,称量各处理杂草地上部分鲜重,计算杂草的鲜重防效。用DPS软件对药剂剂量的对数值与大豆鲜重抑制率的几率值进行回归分析,计算相关系数和抑制作物10%时的剂量ED10,及抑制杂草90%ED90,求出选择性指数=ED10/ED90。高效氟吡甲禾灵·唑嘧磺草胺茎叶处理对大豆的安全性安全性评价标准见表8,施药后3天观察,高效氟吡甲禾灵·唑嘧磺草胺高浓度1440mg/kg处理个别大豆心叶有轻微发黄,生长受到轻微抑制,其它浓度处理大豆生长正常;施药后7-12天,低浓度处理大豆长势正常,1440mg/kg处理大豆也慢慢恢复。施药后20天60%高效氟吡甲禾灵·唑嘧磺草胺WG对大豆的抑制作用见表9。表8除草活性和作物安全性目测法评价标准表960%高效氟吡甲禾灵·唑嘧磺草胺WG对大豆的抑制作用表1060%高效氟吡甲禾灵·唑嘧磺草胺WG对杂草的鲜重防效由表10可知该药剂对杂草的毒杀作用情况及防效,通过公式计算其各之毒力回归方程、LD50,列于表11。表11:毒力回归方程及LD50处理回归方程相关系数LD5095%置信区间AY=2.3398x+0.77310.992164.045455.2157-74.2871由表11可知:60%高效氟吡甲禾灵·唑嘧磺草胺WG的LD50为:64.0454,95%置信区间为55.2157-74.2871。通过DPS软件求得抑制大豆生长10%的ED10=1699.4221,抑制杂草生长90%的ED90=226.0468,选择性系数为1699.4221/226.0468=7.52>2,认为该药剂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可以进行田间药效试验。本试验结果表明,高效氟吡甲禾灵·唑嘧磺草胺茎叶处理高浓度处理(推荐高剂量处理的4倍量)对大豆可以引起轻微黄化,推荐高剂量处理及其倍量处理大豆生长正常。实施例8:红薯田田间药效试验本发明所述复配除草剂通过2年的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在红薯活棵后,杂草1-5叶不等期,利用本发明的实施例2制备的24%高效氟吡甲禾灵·唑嘧磺草胺(18%高效氟吡甲禾灵+6%唑嘧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OD)剂量40、50、60、100毫升/亩,兑水40公斤/亩喷施,20、60天及成熟期目测红薯安全性及杂草防效,20、60天测诸防效,结果如下表:通过目测,红薯从施药到收获期未见药害症状,对红薯安全。24%高效氟吡甲禾灵·唑嘧磺草胺OD40毫升/亩对杂草的防效,20天达到80%以上,60天达到90%以上,随着用药量的增大,防效明显增强,在红薯田40毫升/亩即可对杂草有良好的除草效果,与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有效成分比较,扩大了杀草谱,对禾本科杂草及阔叶杂草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一次施药即能控制作物整个生长期内的杂草,不仅除草效果显著,而且对环境友好,对下茬作物无影响,对环境的污染小,对人、畜、鸟类及有益生物安全,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另外,本发明的除草剂采用物理方法加工,生产工艺简单,生产过程中无三废排放,对生态环境无不良影响,是目前防治效果理想的复配除草剂。实施例9:大豆田的田间药效试验本发明所述复配除草剂通过2年的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在大豆1片复叶期后,杂草1-5叶不等期,利用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24%高效氟吡甲禾灵·唑嘧磺草胺(18%高效氟吡甲禾灵+6%唑嘧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OD)剂量40、50、60、100毫升/亩,兑水40公斤/亩喷施,10、30天及成熟期目测大豆安全性及杂草防效,10、30天测诸防效,结果如下表:通过目测,大豆从施药到收获期未见药害症状,对大豆安全。24%高效氟吡甲禾灵·唑嘧磺草胺OD40毫升/亩对杂草的防效,20天达到80%以上,60天达到90%以上,随着用药量的增大,防效明显增强,在大豆田40毫升/亩即可对杂草有良好的除草效果,与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有效成分比较,扩大了杀草谱,对禾本科杂草及阔叶杂草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一次施药即能控制作物整个生长期内的杂草,不仅除草效果显著,而且对环境友好,对下茬作物无影响,对环境的污染小,对人、畜、鸟类及有益生物安全,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另外,本发明的除草剂采用物理方法加工,生产工艺简单,生产过程中无三废排放,对生态环境无不良影响。是目前防治效果理想的复配除草剂。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