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菜蛾、二化螟、大螟迷向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0943阅读:1282来源:国知局
小菜蛾、二化螟、大螟迷向丝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害虫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小菜蛾、二化螟、大螟迷向丝。



背景技术:

许多昆虫是通过以性信息素为主的化学通讯来求偶交配的,如果能干扰或破坏雌雄间的化学通讯,害虫就不能交配和繁殖后代,达到防治目的,利用性信息素诱捕防治害虫的方法称为诱杀法或诱捕法,具体方法是在田间设置一定量的诱捕器,用以大量诱杀成虫(雌性或雄性),降低成虫的自然交配率,从而达到减少次代幼虫的虫口密度、保护农作物免受危害的目的。

申请号为201520803931.5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诱捕器,但该诱捕器是通过诱捕器本体内放置迷向丝,然后通过诱捕器本体与支杆连接实现的,但该结构复杂,成本昂贵,效果也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该诱捕器是通过诱捕器本体内放置迷向丝,然后通过诱捕器本体与支杆连接实现的,但该结构复杂,成本昂贵,效果不好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菜蛾、二化螟、大螟迷向丝,设有支杆,迷向丝固定在支杆上,支杆上开设有防止固定带滑落的周向开槽,迷向丝通过设有的固定带固定在周向开槽内,通过迷向丝直接固定在支杆上,结构简单,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迷向丝直接外露,效果很好,更好的来治理小菜蛾、二化螟或大螟,有效解决了现有该诱捕器是通过诱捕器本体内放置迷向丝,然后通过诱捕器本体与支杆连接实现的,但该结构复杂,成本昂贵,效果不好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小菜蛾、二化螟、大螟迷向丝,设有支杆,迷向丝固定在支杆上,所述支杆上开设有防止固定带滑落的周向开槽,迷向丝通过设有的固定带固定在周向开槽内。

具体地,所述支杆上设有螺旋状的螺旋开槽,迷向丝固定在螺旋开槽内。

具体地,所述周向开槽靠其外端的两水平侧壁上设有防止固定带从周向开槽内滑出的凸块。

具体地,所述凸块为半圆弧状。

具体地,所述迷向丝的长度为60cm。

具体地,所述迷向丝的缠绕方式呈8字型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菜蛾、二化螟、大螟迷向丝,设有支杆,迷向丝固定在支杆上,通过迷向丝直接固定在支杆上,结构简单,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迷向丝直接外露,效果很好,更好的来治理小菜蛾、二化螟或大螟,有效解决了现有该诱捕器是通过诱捕器本体内放置迷向丝,然后通过诱捕器本体与支杆连接实现的,但该结构复杂,成本昂贵,效果不好问题;支杆上设有螺旋状的螺旋开槽,迷向丝固定在螺旋开槽内,这样的结构能够更好的治理小菜蛾、二化螟或大螟;迷向丝的长度为60cm,迷向丝的缠绕方式呈8字型状,该结构简单,效果好,便于应用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菜蛾、二化螟、大螟迷向丝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支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处放大图;

图4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1

一种小菜蛾、二化螟、大螟迷向丝,设有支杆1,迷向丝2固定在支杆1上,支杆1上开设有防止固定带3滑落的周向开槽4,迷向丝2通过设有的固定带3固定在周向开槽4内,周向开槽4靠其外端的两水平侧壁上设有防止固定带3从周向开槽4内滑出的半圆弧状凸块6,迷向丝2的长度为60cm,迷向丝2的缠绕方式呈8字型状。

迷向丝2的长度为60cm,经过试验效果,杀害小菜蛾、二化螟以及大螟害虫的效果最好。

进一步地,周向开槽4靠其外端的两水平侧壁上设有防止固定带3从周向开槽4内滑出的结构也可以设置为长形的具有弹性的限位杆,直接将迷向丝2放置在开槽内4固定,限位杆自动回到外端边缘位置起到很好的限位作用。

实施例2

同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支杆1上设有螺旋状的螺旋开槽5,迷向丝2固定在螺旋开槽5内。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