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物联网自动灌溉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1462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业物联网自动灌溉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农业生产是一种经验化的生产方式,即依赖天气环境和农民的种植经验对农作物进行灌溉、施肥等操作,故传统农业种植有“靠天吃饭”的说法,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业产量增长缓慢,整个农业种植得不到良好有序的发展。农业物联网正是为了打破传统农业的这一瓶颈孕育而生的新型农业信息化技术,它旨在通过大量的物联网节点构成监控网络来监控农作物所处的大气和土壤环境,帮助农民很快发现问题并定位出现问题的位置,从而科学有效地进行农业种植。通过农业物联网进行的农业种植能够带来增产、改善农作物品质、调节生产周期和提高经济效益等优势。

由于许多农田分布在高原、山地这种地形偏远陡峭的地区,传统的人工灌溉成本太高;在物联网领域,目前广泛使用ZigBee技术,但是ZigBee技术适用于短距离传输而不适用于大面积的地形陡峭的农田。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农业物联网自动灌溉系统,包括GPRS通信终端、土壤湿度传感器、土壤温度传感器、灌溉控制器和灌溉组件;

土壤湿度传感器和土壤温度传感器分别通过GPRS通信终端与灌溉控制器通信,灌溉控制器控制灌溉组件的开启与关闭。

一种实施例中,土壤湿度传感器为电阻式土壤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农作物所处土壤中的水分含量。

一种实施例中,灌溉组件包括水泵、供水管道和喷头;

水泵的输出端与供水管道的输入端连接,供水管道的输出端与喷头连接。

一种实施例中,供水管道内设有电磁阀和流量控制阀;

水泵、电磁阀和流量控制阀分别与灌溉控制器连接。

依据上述实施例的农业物联网自动灌溉系统,由于通过GPRS通信终端实现农业物联网的自动灌溉的作业模式,使得本申请的农业物联网自动灌溉系统彻底改变了传统农业靠经验种植的作业模式,而且确保了其在偏远山区通信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农业物联网自动灌溉系统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例提供一种农业物联网自动灌溉系统,其原理图如图1所示,包括:GPRS通信终端1、土壤湿度传感器2、土壤温度传感器3、灌溉控制器4和灌溉组件5。

土壤湿度传感器2和土壤温度传感器3分别通过GPRS通信终端1与灌溉控制器4通信,具体的,土壤湿度传感器2为电阻式壤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农作物所处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如,土壤湿度传感器2将采集到的湿度数据发送至GPRS通信终端1,由于该湿度数据是一个模拟量,GPRS通信终端1对其进行A/D转换,得到土壤的湿度测量值,然后,GPRS通信终端1将该湿度测量值发送至灌溉控制器4;同样的,GPRS通信终端1将土壤温度传感器3检测的土壤的温度测量值也发送至灌溉控制器4,灌溉控制器4根据土壤的湿度测量值和温度测量值进行综合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控制灌溉组件的开启与关闭。

进一步,灌溉组件5包括水泵51、供水管道52和喷头53;水泵51的输出端与供水管道52的输入端连接,供水管道52的输出端与喷头53连接,另外,供水管道52内设有电磁阀521和流量控制阀522;水泵51、电磁阀521和流量控制阀522分别与灌溉控制器4连接。

当灌溉控制器4判断到湿度测量值低于预设湿度测量值,同时,温度测量值高于预设温度测量值时,表明土壤处于缺水状态,灌溉控制器4开启水泵51工作,同时,打开供水管道52内的电磁阀521,并通过控制流量控制阀522控制水流的流量;当灌溉控制器4判断到湿度测量值高于预设湿度测量值,表时土壤的水分含量很高,不需要继续灌溉,则灌溉控制器4关闭水泵51、关闭电磁阀521和流量控制阀522。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