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棉柴打捆机的拔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8171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棉柴打捆机的拔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棉柴打捆机的拔采装置。



背景技术:

在当前能源紧张的形势下,棉花秸秆利用正在成为一种趋势。现有的棉柴打捆机械先将棉柴割断,然后送入打捆装置打捆。然而,现有的棉柴棉柴打捆机具有以下缺点:棉柴根部得不到利用,留在地内,不仅浪费严重,残留的根茬还会划破下一次播种时的地膜,影响正常耕地、播种。这样,就需要人工把根拔出,拔出难度大,劳动强度高,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棉柴打捆机的拔采装置,它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将棉柴拔采,不仅收获效果好,工作效率高,而且不会残留根茬,有利于下一次的播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拔采单体;拔采单体包括驱动轮,驱动轮的转轴与变速器相连,变速器的输出轴与第一锥齿轮固连,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第二锥齿轮固连于竖直设置的盘轴上,盘轴通过轴座与机架活动连接,盘轴的下端与水平设置的拔采盘固连,拔采盘上固连有沿其周向设置的若干拔采齿。

还包括调整装置,调整装置包括设置于变速器上方且相套接的内套体与外套体,内套体的下端通过第一连接耳与变速器的前端上部铰接,外套体的上端一侧通过第二连接耳与机架铰接,内套体内固连有螺母,一调节杆的一端穿入外套体后伸入内套体,调节杆伸入外套体、内套体的部分设有螺纹部,调节杆的螺纹部与内套体内的螺母螺纹连接,调节杆的另一端位于外套体外部并设有扳手部。

所述拔采齿的左右侧面倾斜设置。

所述外套体、内套体的两侧设有两对称设置的导向板,两导向板上设有两对称设置的导向孔,两导向板的下端与变速器的前端上部相连,外套体上设有限位杆,限位杆的两端与两导向孔滑动连接。

所述导向孔为长条孔。

所述导向板为倾斜设置。

所述外套体上端设有端盖。

所述驱动轮上沿其周向设有若干人字形齿。

所述人字形齿的中部高、两侧低。

所述拔采盘上方设有防护罩,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位于防护罩内。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使用时,由拖拉机驱动本拔采装置移动,在拔采装置移动时,驱动轮通过变速器、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盘轴带动拔采盘转动,在拔采盘转动时,棉柴会卡进相邻的两拔采齿之间,最后通过拔采盘的旋转力及拔采齿的夹持力将棉柴拔出。

2、调整装置具有调节拔采盘的离地间隙的功能,使其适应不同的地势,避免由于地势的高低不平造成棉柴漏拔或拔采盘擦地造成损坏。具体地说,通过工具旋转调节杆的扳手部,由于调节杆的螺纹部与内套体内的螺母螺纹连接,内套体相对于外套体伸展或缩短,内套体的下端通过第一连接耳与变速器的前端上部铰接,从而带动变速器绕变速器的输出轴摆动,使驱动轮相对于机架上下移动,从而改变拔采盘的离地间隙。

3、外套体上的限位杆与导向板上的导向孔滑动连接,具有限位及导向作用,有利于内套体相对于外套体伸展或缩短。

4、驱动轮上沿其周向设有若干人字形齿,有利于增大驱动轮的摩擦力,避免驱动轮摩擦力不足产生滑移,造成驱动轮无法带动拔采盘转动的情况发生。

5、人字形齿的中部高、两侧低,有利于人字形齿伸入泥土中,从而增加驱动轮与地面的摩擦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套体和内套体连接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拔采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A向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人字形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拔采单体,3、导向板,4、导向孔,5、限位杆,6、端盖,7、人字形齿,201、驱动轮,202、变速器,203、变速器的输出轴,204、第一锥齿轮,205、盘轴,206、第二锥齿轮,207、防护罩,208、拔采盘 ,209、拔采齿,210、内套体,211、外套体,212、第一连接耳,213、第二连接耳,214、螺母,215、调节杆,216、螺纹部,217、扳手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1,机架1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套拔采单体2。每套拔采单体2包括驱动轮201,驱动轮201的转轴与变速器202相连,变速器的输出轴203与第一锥齿轮204固连,第一锥齿轮204与第二锥齿轮206相啮合,第二锥齿轮206固连于竖直设置的盘轴205上,盘轴205通过轴座与机架1活动连接。盘轴205的下端与水平设置的拔采盘208固连,拔采盘208上固连有沿其周向设置的若干拔采齿209。拔采齿209的左右侧面倾斜设置。拔采盘208上方设有防护罩207,第一锥齿轮204与第二锥齿轮206位于防护罩207内。还包括调整装置,调整装置包括设置于变速器202上方且相套接的内套体210与外套体211,内套体210的下端通过第一连接耳212与变速器202的前端上部铰接,外套体211的上端一侧通过第二连接耳213与机架1铰接,内套体210内固连有螺母214。一调节杆215的一端穿入外套体211后伸入内套体210,调节杆215伸入外套体211、内套体210的部分设有螺纹部216,调节杆215的螺纹部216与内套体210内的螺母214螺纹连接,调节杆215的另一端位于外套体211外部并设有扳手部217。调节杆215的扳手部217为外六角形。外套体211上端设有端盖6。外套体211、内套体210的两侧设有两对称设置的导向板3,导向板3为倾斜设置,两导向板3上设有两对称设置的导向孔4,导向孔4为长条孔。两导向板3的下端与变速器202的前端上部相连,外套体211上设有限位杆5,限位杆5的两端与两导向孔4滑动连接。驱动轮201上沿其周向设有若干人字形齿7,人字形齿7的中部高、两侧低。变速器202内设有三个齿轮,依靠三个齿轮来传递动力并实现变速。

使用时,由拖拉机驱动本拔采装置移动,在拔采装置移动时,驱动轮201通过变速器202、第一锥齿轮204、第二锥齿轮206、盘轴205带动拔采盘208转动,在拔采盘208转动时,棉柴会卡进相邻的两拔采齿209之间,最后通过拔采盘208的旋转力及拔采齿209的夹持力将棉柴拔出。

调整装置具有调节拔采盘208的离地间隙的功能,使其适应不同的地势,避免由于地势的高低不平造成棉柴漏拔或拔采盘208擦地造成损坏。具体地说,通过工具旋转调节杆215的扳手部217,由于调节杆215的螺纹部216与内套体210内的螺母214螺纹连接,内套体210相对于外套体211伸展或缩短,内套体210的下端通过第一连接耳212与变速器202的前端上部铰接,从而带动变速器202绕变速器的输出轴203摆动,使驱动轮201相对于机架1上下移动,从而改变拔采盘208的离地间隙。

外套体211上的限位杆5与导向板3上的导向孔4滑动连接,具有限位及导向作用,有利于内套体210相对于外套体211伸展或缩短。

驱动轮201上沿其周向设有若干人字形齿7,有利于增大驱动轮201的摩擦力,避免驱动轮201摩擦力不足产生滑移,造成驱动轮201无法带动拔采盘208转动的情况发生。

人字形齿7的中部高、两侧低,有利于人字形齿伸入泥土中,从而增加驱动轮201与地面的摩擦力。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