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仓仓房中央控温膜下氮气气调储粮技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6283阅读:539来源:国知局
筒仓仓房中央控温膜下氮气气调储粮技术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粮食筒仓气调控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筒仓仓房中央控温膜下氮气气调储粮技术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浅圆仓粮堆体积较大,内部无气囊且为刚体结构,仓内温度和气压受外界温度和气压的变化影响无法有效缓冲,导致充氮期间,工艺孔洞及大门口氧浓度较高,卸粮口及大门等密闭薄弱环节的害虫致死率较低,无法达到杀虫要求;同时,浅圆仓粮堆粮温上升幅度不均匀,极易造成粮情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筒仓仓房中央控温膜下氮气气调储粮技术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措施:

筒仓仓房中央控温膜下氮气气调储粮技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仓体、密封装置、充氮装置、控温装置以及测温电缆;所述仓体包括设置于仓顶的冷气进气口以及设置于仓底的氮气进气口;

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双槽管、压槽胶管以及密封薄膜,所述双槽管环形设置在所述仓体内壁的顶部,所述双槽管与所述仓体的内壁之间采用密封胶密封;所述压槽胶管镶嵌在所述双槽管管槽内,所述密封薄膜的外端设置于所述双槽管与所述压槽胶管之间,从而将所述仓体分隔为上仓和下仓两部分,所述下仓用于存储粮食,所述上仓用于充入冷气;所述控温装置包括冷却机以及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连接于所述冷却机的出风口与所述冷气进气口之间;

所述充氮装置包括制氮机组以及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连接于所述制氮机组的出氮口与所述氮气进气口之间;所述测温电缆,包括可拆装组件、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可拆装组件顶部与所述可拆装组件底部的上部电缆和下部电缆。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完善:

作为进一步改进,进一步包括多个仓体、多条第二管道以及一个制氮机组;所述多个仓体分别通过一条第二管道与所述制氮机组连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仓体底部还设置有地槽,所述地槽可通过轴流风机对所述下仓进行排气。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薄膜为EVA五层共挤复合薄膜,所述密封胶为安泰133防水嵌缝密封胶。

作为进一步改进,进一步包括测氧装置,设置于所述仓体内,用于检测所述仓体内氧气的浓度。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测氧装置包括有多个检测点。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点分别设置于粮面下1米处、粮面下10米处以及所述仓顶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对仓筒内密封薄膜下气调密封薄膜上控温,实现了密封薄膜下充氮状态时的控温,有效的降低了粮食温度的升幅,提高了粮情的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杀死泄粮口及仓大门等密封薄弱环节处害虫的概率。

2、在气调过程采用“一机控多仓”的控温模式,控温效果好,在安全性和可操作性上比空调控温更合理。

3、通过对仓筒内密封薄膜下气调密封薄膜上控温,方便了充氮状态下不佩戴空气呼吸器就可以进仓检查,提高了充氮状态下进仓检查粮情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4、密封薄膜最大鼓起尺寸可至仓顶内壁,使得密封薄膜下充气时密封薄膜与仓顶内壁贴紧,保证密封薄膜安全。

5、由于采用密封薄膜下气调,工艺孔洞主要是卸粮口,用安泰133防水嵌缝密封胶处理卸粮口缝隙,胶水能渗入到缝隙处,确保达到密闭的效果。

6、筒仓特别是浅圆密封薄膜下气调与浅圆仓传统充氮方式相比,空间体积小,首次达到相同目标浓度,充氮成本更低,经济效益好,杀虫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筒仓仓房中央控温膜下氮气气调储粮技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筒仓仓房中央控温膜下氮气气调储粮技术设备的氧气浓度检测点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筒仓仓房中央控温膜下氮气气调储粮技术设备,包括仓体10、密封装置20、充氮装置30、控温装置40以及测温电缆50;所述仓体10包括设置于仓顶11的冷气进气口111以及设置于仓底12的氮气进气口121;所述密封装置20包括双槽管21、压槽胶管22以及密封薄膜23,所述双槽管21环形设置在所述仓体10内壁的顶部,所述双槽管21与所述仓体10的内壁之间采用密封胶密封;所述压槽胶管22镶嵌在所述双槽管21管槽内,所述密封薄膜23的外端设置于所述双槽管21与所述压槽胶管22之间,从而将所述仓体10分隔为上仓13和下仓14两部分,所述下仓14用于存储粮食,所述上仓13用于充入冷气;

所述控温装置40包括冷却机41以及第一管道42,所述第一管道42连接于所述冷却机41的出风口411与所述冷气进气口111之间;所述充氮装置30包括制氮机组31以及第二管道32,所述第二管道32连接于所述制氮机组31的出氮口311与所述氮气进气口121之间;所述测温电缆50,包括可拆装组件51、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可拆装组件51顶部与所述可拆装组件51底部的上部电缆52和下部电缆53。

实施例中,所述储粮技术设备进一步包括多个仓体10、多条第二管道32以及一个制氮机组31;所述多个仓体10分别通过一条第二管道32与所述制氮机组31连接,所述制氮机组31通过所述多条第二管道32将氮气充入所述多个仓体10内,并结合所述冷气机41将冷气充入所述上仓13,采用“一机控多仓”的控温模式,实现控制所述上仓13的温度,进而控制粮温,从而实现了充氮状态下的控温。

优选的,所述冷却机41选用型号为GLA80,功率为63.6kw的谷物冷却机,一台所述谷物冷却机可以同时控制4个仓体10的仓温,每个仓体10分配到的功率为15.9kw,相当于5台3P的空调,其在筒仓储粮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上比仓内有通电形式的空调控温更安全合理。

由上述表1温变化情况表可知,001仓充氮前后平均粮温升幅为3.2℃,而004仓由于控温充氮前后平均粮温升幅为2.2℃。001仓充氮前后表层粮温升幅为1.3℃,而004仓由于控温充氮前后平均粮温升幅仅为0.2℃。001仓充氮前最高粮温为害虫聚集发热引起为31.1℃,充氮后害虫聚集点温度下降,另有底层发热点为32.1℃,004仓充氮前最高粮温为害虫聚集发热引起为32.3℃,充氮后害虫被杀死,粮温下降至28.4℃。001仓整个充氮期间有1个或2个发热点外,004仓无异常发热点,整体粮温无异常变化。通过对比发现004仓控温充氮比001仓非控温充氮,度夏后粮温整体升温幅度小,最高粮温低,粮情更稳定。

实施例中,所述仓体10底部还设置有地槽15,所述地槽15可通过轴流风机对所述下仓14进行排气。

如上表2所示,001仓采用上充下排的充氮方式,首次充气60h达到目标浓度,能耗4900 kwh,由于粮食的呼吸作用,浓度保持较好,共补气一次用时14h,能耗共计1210kwh, 累计能耗6110kwh。

004仓采用膜下上充下排的充气方式,即先不排气将所述密封薄膜23充至完全鼓起后,用所述强力轴流风机通过所述地槽15进行排气。首次充氮达到目标浓度仅用时44h,能耗3195kwh,由于粮食的呼吸作用,虽然从浓度看不用补气,但为始终保持所述密封薄膜23鼓起,氮气向外产生正压,共补气10次51.5h, 能耗4441kwh,累计能耗7636kwh。

如上述表3所示两个仓体储粮充氮前虫粮等级为严重虫粮,004仓拆封后深层取样过筛检查未发现活虫,虫粮等级为基本无虫粮。001仓拆封后深层取样过筛检查发现活虫,虫粮等级为一般虫粮。

如上述表4所示虫笼放在培养箱内,在温度25℃、相对湿度75%左右,防止外界害虫感染的条件下放置30天后,检查发现活虫。为此综合表2表3表4可以看出,实仓情况下充氮气调将氧气浓度控制在2%以下保持60天以上可以杀死各种虫态。但是由于浅圆仓大粮堆,仓底层局部存在浓度死角,故001仓底层拆封后仍有害虫,而004仓采用密封薄膜23下气调,始终保持所述密封薄膜23鼓起,形成气囊,气囊对仓底形成正压力,确保了大门及卸粮口低氧浓度,同时减少了气体交换,从而杀虫效果较理想。

所述密封薄膜23为EVA五层共挤复合薄膜,所述密封胶为安泰133防水嵌缝密封胶。所述密封薄膜23最大鼓起尺寸可至所述仓顶11内壁的顶部,以便所述下仓充气时所述密封薄膜23可与所述仓顶11内壁贴紧,保证密封薄膜23安全。由于采用密封薄膜23下气调工艺孔洞主要是卸粮口,用所述安泰133防水嵌缝密封胶处理卸粮口缝隙,胶水能渗入到缝隙处,确保达到密闭的效果。

所述储粮技术设备进一步包括测氧装置60(未示出),设置于所述仓体10内,用于检测所述仓体10内氧气的浓度,以便掌握粮食害虫的生存环境以及提高充氮状态下进仓检查粮情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所述测氧装置60(未示出)包括有多个检测点61,所述检测点分别设置于粮面下1米处、粮面下10米处以及所述仓顶11处。

优选的,所述粮面下1米处的检测点分别设置于东面离所述仓体10的1~2米处、南面所述仓体10半径的中点处、西面离所述仓体10的1~2米处、西面所述仓体10半径的中点处以及所述仓体10的圆心处;所述粮面下10处的检测点分别设置于东面所述仓体10半径的中点处、南面距所述仓体10的1~2米处、西面所述仓体10半径的中点处以及北面距所述仓体10的1~2米处。

综上所述:通过对仓筒内薄膜上的空间控温,实现了密封薄膜下充氮状态时的控温,有效的降低了粮食温度的升幅,提高了粮情的稳定性,经控温后的膜上空间氧气浓度大于19.5%,可不佩戴空气呼吸器进入膜上空间检查,提高了充氮状态下进仓检查粮情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杀死泄粮口及仓大门等密封薄弱环节处害虫的概率。在气调过程采用“一机控多仓”的控温模式,控温效果好,在安全性和可操作性上比空调控温更合理。密封薄膜最大鼓起尺寸可至仓顶内壁,使得密封薄膜下充气时密封薄膜与仓顶内壁贴紧,保证密封薄膜安全。由于采用密封薄膜下气调,工艺孔洞主要是卸粮口,用安泰133防水嵌缝密封胶处理卸粮口缝隙,胶水能渗入到缝隙处,确保达到密闭的效果。浅圆仓密封薄膜下气调与浅圆仓传统充氮方式相比,空间体积小,首次达到相同目标浓度,充氮成本更低,经济效益好,杀虫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