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破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0070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专破碎机,尤其是一种秸秆破碎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利用秸秆等生物质燃料进行发电之前,为了方便对秸秆的收集、运输以及保证秸秆的燃烧效率,需要对秸秆进行破碎处理,使秸秆具有较为合适的粒度。现有的秸秆破碎机通常需要同时使用多组动刀,多组动刀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旋转,秸秆通过多组动刀之间的间隙时,就被动刀剪切破碎,以达到对秸秆的破碎目的。由于该种秸秆破碎机需要多组动刀同时转动以破碎秸秆,所以相应地需要多组传动机构同时工作,这显然会造成大量的动力消耗,增加了设备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动力消耗小的秸秆破碎机,它能降低秸秆破碎机的动力消耗,节约设备的生产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秸秆破碎机,包括壳体、设于壳体顶部的进料斗及设于壳体底部的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一个粉碎转子,所述粉碎转子包括一根纵向布置的转轴以及沿着所述转轴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布置于转轴上的数块刀片,各刀片的长度从上至下依次增长,在壳体外,一电机通过一组皮带轮与转轴的下端相连。

进一步地,在低于最下方的刀片的转轴上设有四根呈十字形的链条。通过四根链条的抽吸作用,可以使破碎好的物料快速地下落,保证出料速度。

进一步地,在高于最上方的刀片的转轴上设有一组锤头。在转轴上设置锤头可以对进入到壳体内的砖头、石块等硬性物质进行打击破碎,从而避免其损坏刀片。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设有齿板。当被初步破碎的物料被粉碎转子抛向壳体的侧壁时,该部分物料会与设在壳体侧壁上的齿板相碰,进一步增强了破碎机的破碎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秸秆破碎机只需使用一个电机和一组皮带轮即可带动转轴和刀片旋转,从而达到破碎秸秆的目的,大大降低了破碎机的动力消耗,同时,破碎机的破碎效果较好,破碎好的物料的粒度均匀,物料的出料速度也能得到保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秸秆破碎机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附图标记为:1-壳体,2-进料斗,3-出料口,4-粉碎转子,5-转轴,6-刀片,7-电机,8-皮带轮,9-链条,10-锤头,11-齿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秸秆破碎机,包括壳体1、设于壳体1顶部的进料斗2及设于壳体1底部的出料口3,所述壳体1内设有一个粉碎转子4,所述粉碎转子4包括一根纵向布置的转轴5以及沿着所述转轴5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布置于转轴5上的数块刀片6,各刀片6的长度从上至下依次增长,在壳体1外,一电机7通过一组皮带轮8与转轴5的下端相连。

为了保证物料的出料速度,在低于最下方的刀片6的转轴5上设有四根呈十字形的链条9,该四根链条9转动时会产生抽吸作用,从而使破碎好的物料能快速地下落。

在高于最上方的刀片6的转轴5上设有一组锤头10,在转轴5上设置锤头10可以对进入到壳体1内的砖头、石块等硬性物质进行打击破碎,从而避免其损坏刀片6。

为了进一步增强破碎机的破碎效果,在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上设有齿板11,当被初步破碎的物料被粉碎转子4抛向壳体1的侧壁时,该部分物料会与设在壳体1侧壁上的齿板11相碰,从而增强破碎机的破碎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秸秆破碎机的工作过程如下:

首先,启动电机7,使其带动皮带轮8、转轴5和刀片6作旋转运动,然后通过进料斗2向壳体1内投入秸秆,之后秸秆在各刀片6的剪切作用下被破碎,由于各刀片6的长度在转轴上从上至下一次增长,当刀片6以高速旋转时,会形成从上至下的递增剪切范围,从而使秸秆逐级被破碎,保证了物料最终被破碎好的粒度均匀,物料被破碎好后,设在转轴5上的四根链条9在旋转时会产生抽吸作用,从而使物料快速地下落,并从出料口排出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