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养殖防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38290阅读:9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产养殖防逃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抽走池底残饵和粪便的水产养殖防逃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产养殖池中,水产品的粪便、残饵、死亡个体、虾壳等污物,严重恶化了养殖环境并污染了循环水,使养殖水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有毒有害藻类、细菌病毒大量繁殖且难以控制,导致养殖水环境不稳定。目前在排除养殖废水时,将残饵、粪便带出并进行各种处理,这种方式带走残饵、粪便的效率低且容易将幼苗随养殖废水排除造成损失。为提高残饵、粪便的排出率和防止幼苗随养殖废水排除的问题,需要设计一种水产养殖防逃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产养殖防逃装置,其结构简单,养殖池内的残饵、粪便和颗粒物被微孔曝气管上升气流造成的负压吸至第一防逃网内,再由抽水管抽走,既解决了残饵、粪便的收集问题,又能向养殖池内补充氧气,能耗低,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产养殖防逃装置,包括用于扣在池底的第一防逃罩,所述第一防逃罩上设有第一防逃网,第一防逃罩上设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输入端为进水口并位于第一防逃罩内侧,其输出端伸出至水面;第一防逃罩内侧的上部设有环状布置的微孔曝气管,所述微孔曝气管上均布有开口向上的曝气孔,微孔曝气管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连接有用于调节微孔曝气管出气量的控制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防逃罩内侧设有第二防逃罩,所述第二防逃罩上设有第二防逃网,第二防逃罩可拆卸的套接在所述进水口的外侧,微孔曝气管位于第一防逃罩和第二防逃罩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防逃网设置在所述第一防逃罩的侧壁和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它包括相适配的吊绳和定滑轮,所述吊绳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防逃罩连接,另一端为操作端。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水产养殖防逃装置有以下优点:

1、其结构简单,养殖池内的残饵、粪便和颗粒物被微孔曝气管上升气流造成的负压吸至第一防逃网内,再由抽水管抽走;通过控制器能调节气泵对微孔曝气管的供气量,以调节上升气流量和第一防逃罩内外侧的压力差,供气量越大,吸力越强,抽走的残饵、粪便和颗粒物越多;

2、第一防逃网用于防止池内体积较大的水产品(如鱼、虾等)逃走,为防止其被水产品撞变形,需要采用强度较高的第一防逃网,但强度高的防逃网网格较大,这样体积较小的水产品或完整的饵料会穿过第一防逃网,而使用网格较小第二防逃网,能防止体积较小的水产品或完整的饵料被抽水管吸走,第一防逃网和第二防逃网可根据养殖生物的大小来确定网孔;

3、第一防逃网设置在所述第一防逃罩的侧壁和顶部,微孔曝气管向上排出的空气一部分溶解在水中,一部分通过第一防逃罩顶部的第一防逃网快速冒出水面,加快了第一防逃罩内的流速,进一步提高第一防逃罩内侧与外侧的压力差,从而更好地吸入残饵、粪便和颗粒物。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水产养殖防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图3为一种水产养殖防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第一防逃罩1;第一防逃网11;抽水管2;进水口21;微孔曝气管3;气泵4;输气管5;第二防逃罩6;第二防逃网61;水面7;池底8;杂质9;吊绳10;控制器12;定滑轮13。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水产养殖防逃装置,包括用于扣在池底8上的第一防逃罩1,第一防逃罩1顶部低于水面7,第一防逃罩1上设有第一防逃网11,第一防逃罩1上设有抽水管2,抽水管2的输入端为进水口21并位于第一防逃罩1内侧,其输出端伸出至水面并连接至过滤系统;第一防逃罩1内侧的上部设有环状布置的微孔曝气管3,微孔曝气管3通过输气管5连接至气泵4,气泵4位于水面7以上,气泵4连接有用于调节微孔曝气管3出气量的控制器12。该装置结构简单,养殖池内漂浮有杂质9,如残饵、粪便和颗粒物等,杂质9被微孔曝气管3喷气造成的负压吸至第一防逃网11内侧,再由抽水管2抽走,而且能向养殖池内补充氧气,有效防止缺氧;通过控制器12能调节气泵4对微孔曝气管3的供气量,以调节其供气量和第一防逃罩1内外侧的压力差,供气量越大,吸力越强,抽走的残饵、粪便和颗粒物越多。

第一防逃网11设置在第一防逃罩1的侧壁和顶部。养殖池内的水流受到负压影响,从第一防逃罩1侧壁的第一防逃网11进入第一防逃罩1内侧,并在气体推动下从其顶部的第一防逃网11流出第一防逃罩1。溶解氧随水流进入养殖池。

它包括相适配的吊绳10和定滑轮13,吊绳10的一端与第一防逃罩1连接,另一端为操作端。通过在操作端拉动吊绳10,即可实现第一防逃罩1的升降,使污物排除更彻底。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防逃罩1内侧设有第二防逃罩6,第二防逃罩6上设有第二防逃网61,第二防逃罩6可拆卸的套接在进水口21的外侧,微孔曝气管3位于第一防逃罩1和第二防逃罩6之间。根据需要可将第二防逃罩6从抽水管2上拆卸下来。

第一防逃网用于防止池内体积较大的水产品(如鱼、虾等)逃走,为防止其被水产品撞变形,需要采用强度较高、网格较大的第一防逃网,这样体积较小的水产品或残饵、粪便会穿过第一防逃网,而使用网格较小第二防逃网,能防止体积较小的水产品被抽水管2吸走。

微孔曝气管3的数量可以为两条或以上,以增加曝气面积。

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