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型梨脱萼靓果剂及其制备、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58556阅读:31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果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型梨脱萼靓果剂及其制备、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水果果实的内在品质和外观是影响果品价格的主要因素。南果梨是鞍山地区的特产水果,具有近百年的栽培历史,其肉质细腻、汁甜味美、含糖量高,具有“梨中之王”的美誉。但是其成果普遍存在果实较小、着色不理想的缺点,另外因生长过程中花萼不脱落造成3种明显的缺陷:一是梨的果型不正;二是容易感病虫害;三是石细胞含量高;四是梨的外观质量差;如要克服以上缺陷,传统的操作方法是人工割除花萼,十分的费工费力。

近年来研发出来的梨果实脱萼剂能够使肉质粗糙的“公梨”变为肉质细嫩的“母梨”,如专利号为CN102027872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提高梨果实脱萼率的方法”,其主要采用氟硅唑和PBO(主要成分为多效唑),通过农药成分抑制梨的生长从而达到提高梨果实脱萼的效果;该方法造成果品中农药残留严重,成为梨外销及内销的严重制约因素;同时农药的残留严重危害了人体健康,也给环境造成了污染。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人们对水果果实的健康营养、口感及外观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在保证人体健康的前提下实现对果实内在品质及外观质量的改进成为了果品种植科研人员努力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型梨脱萼靓果剂及其制备、使用方法,采用由残次水果及海藻、红糖经发酵制成的生物型基础液,加入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维生素,在达到脱萼效果并提高果品内在质量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南果梨的红色度及光泽度,具有毒性小、农药残留低的特点,达到了健康环保及提高果品质量的要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生物型梨脱萼靓果剂,每100重量份的成品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植物生长调节剂0.12~0.32重量份;维生素0.15~0.3重量份;其余为生物发酵液;其中生物发酵液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经发酵、过滤后制成:海藻1~5重量份;残次水果80~90重量份;红糖3~5重量份;酵母菌0.1~0.5重量份。

所述酵母菌为布衣杆菌、枯草杆菌、乳酸杆菌、双岐杆菌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混合。

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为调环酸钙、唏效唑、多效唑、矮壮素、细胞分裂素、芸苔素内酯、茉莉酸甲酯等中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混合。

所述维生素为维生素C、维生素B6、维生素B12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混合。

一种生物型梨脱萼靓果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各组分按重量份比例分别称量后放置备用;

2)用万能粉碎机将海藻、落地的残次水果进行粉碎,加入红糖,加入活化好的酵母菌进行发酵,发酵温度控制在22~28度,发酵时间12~18天;发酵完成后用60~100目的筛网过滤,得生物发酵液;

3)将植物生长调节剂及维生素加入生物发酵液中,搅拌均匀后即得成品。

一种生物型梨脱萼靓果剂的使用方法,将生物型梨脱萼靓果剂加水稀释800~1000倍,于果树花前期2~3天及落花后4~8天、果实生长期、果实膨大期,分别喷施于果树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生物发酵液与自然物体细胞具有良好的物兼容性,不具没有毒性且可以被生物体分解,具有生物活性,并对人体具有调节血压和吸收脂肪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另外还具有吸附及螯合性,可以和重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加上其生物可分解特性,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是良好的农药吸收基础液;

2)作为脱萼剂使用对果实的农药污染大大减少,使用后的果品可达到A A级绿色食品标准;

3)海澡类物质中含有的特殊酶类对花色甘有明显促进合成的作用,因此对果实的着色有利,可提高南果梨的红色度及光泽度;

4)生物型梨脱萼靓果剂对南果梨果实具有调节内部生理平衡的作用,从而达到脱掉果萼,减少果实石细胞含量,增加果实糖度及单果重的效果,从而使果皮更薄,香气更浓;

5)目前常用的梨果实脱萼剂因农药含量大,副作用大且具有污染性,不适合在果实上应用,本发明所述生物型梨脱萼靓果剂具有污染小,可降解、有杀菌及清除重金属离子的效果,是一种理想的无公害型的梨脱萼剂;

6)使用方便,效果理想,花萼脱除率可达到99%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一种生物型梨脱萼靓果剂,每100重量份的成品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植物生长调节剂0.12~0.32重量份;维生素0.15~0.3重量份;其余为生物发酵液;其中生物发酵液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经发酵、过滤后制成:海藻1~5重量份;残次水果80~90重量份;红糖3~5重量份;酵母菌0.1~0.5重量份。

所述酵母菌为布衣杆菌、枯草杆菌、乳酸杆菌、双岐杆菌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混合。

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为调环酸钙、唏效唑、多效唑、矮壮素、细胞分裂素、芸苔素内酯、茉莉酸甲酯等中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混合。

所述维生素为维生素C、维生素B6、维生素B12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混合。

一种生物型梨脱萼靓果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各组分按重量份比例分别称量后放置备用;

2)用万能粉碎机将海藻、落地的残次水果进行粉碎,加入红糖,加入活化好的酵母菌进行发酵,发酵温度控制在22~28度,发酵时间12~18天;发酵完成后用60~100目的筛网过滤,得生物发酵液;

3)将植物生长调节剂及维生素加入生物发酵液中,搅拌均匀后即得成品。

一种生物型梨脱萼靓果剂的使用方法,将生物型梨脱萼靓果剂加水稀释800~1000倍,于果树花前期2~3天及落花后4~8天、果实生长期、果实膨大期,分别喷施于果树上。

本发明所述生物型梨脱萼靓果剂是以生物型天然食品及天然海洋藻的发酵物作为生物发酵液,其具有高分子膜的自动扩展性及透水性、透气性,高分子膜能阻挡细菌和真菌的通过;同时大分子农药物质也不能够通过,避免了农药对果实的直接污染;所加入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维生素对梨果实具有调节内部生理平衡的作用,从而能够脱掉果萼,减少果实的石细胞含量,增加果实的糖度及单果重。

以下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下述实施例中所用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实施例】

实施地点:在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大孤山镇某种植户的南果梨园、辽宁省鞍山市唐家房镇摩云山村某南果梨园内进行实验。

实施时间:2007年~2011年每年均对南果梨树在花前、落花后、果实生长期、果实膨大期进行喷施。

实施方法:

生物型梨脱萼靓果剂配比方案一:

每100重量份的成品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唏效唑0.25重量份;芸苔素内酯0.002重量份;维生素B6 0.2重量份;其余为生物发酵液;其中生物发酵液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经发酵、过滤后制成:海藻2重量份;残次水果84.8重量份;红糖3重量份;乳酸杆菌0.1重量份;双岐杆菌0.1重量份。

先用万能粉碎机将海藻、落地的残次水果进行粉碎,加入红糖,加入活化好的酵母菌进行发酵,发酵温度控制在25度,发酵时间15天;发酵完成后用60目的筛网过滤,得生物发酵液;将唏效唑、芸苔素内酯、维生素B6加入生物发酵液中,搅拌均匀后即得成品。成品灌装到容器中备用。

使用时,将生物型梨脱萼靓果剂稀释800倍,于果树花前期2天及落花后5天,果实生长期、果实膨大期,分别喷施于果树上。

生物型梨脱萼靓果剂配比方案二:

每100重量份的成品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多效唑0.20重量份;调环酸钙0.001重量份;维生素C0.05重量份;维生素B6 0.2重量份;其余为生物发酵液;其中生物发酵液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经发酵、过滤后制成:海藻3重量份;残次水果86.2重量份;红糖2重量份;乳酸杆菌0.1重量份;枯草杆菌0.1重量份。

先用万能粉碎机将海藻、落地的残次水果进行粉碎,加入红糖,加入活化好的酵母菌进行发酵,发酵温度控制在25度,发酵时间15天;发酵完成后用60目的筛网过滤,得生物发酵液;将多效唑、调环酸钙、维生素C和维生素B6加入生物发酵液中,搅拌均匀后即得成品。成品灌装到容器中备用。

使用时,将生物型梨脱萼靓果剂稀释900倍,于果树花前期2天及落花后5天,果实生长期、果实膨大期,分别喷施于果树上。

生物型梨脱萼靓果剂配比方案三:

每100重量份的成品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多效唑0.10重量份;细胞分裂素0.05重量份;茉莉酸甲酯0.003重量份;维生素C0.05重量份;维生素B6 0.1重量份;维生素B12 0.05重量份;其余为生物发酵液;其中生物发酵液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经发酵、过滤后制成:海藻2.5重量份;残次水果80重量份;红糖2.5重量份;乳酸杆菌0.1重量份;枯草杆菌0.1重量份;布衣杆菌0.1重量份。

先用万能粉碎机将海藻、落地的残次水果进行粉碎,加入红糖,加入活化好的酵母菌进行发酵,发酵温度控制在25度,发酵时间15天;发酵完成后用60目的筛网过滤,得生物发酵液;将多效唑、细胞分裂素、茉莉酸甲酯、维生素C、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加入生物发酵液中,搅拌均匀后即得成品。成品灌装到容器中备用。

使用时,将生物型梨脱萼靓果剂稀释1000倍,于果树花前期2天及落花后5天,果实生长期、果实膨大期,分别喷施于果树上。

实施效果验证:

在果实采收后取南果梨10个,分别测定单果重、果实硬度;果实硬度用GY-1型果实硬度计,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WYT-4型手持糖量计测定,以上各项检测均进行显著性检验。

1)生物型梨脱萼靓果剂对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生物型梨脱萼靓果剂对应于南果梨不同时期的要求,外观品质与常规种植方法相比均有显著提高。

2)生物型梨脱萼靓果剂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如下表所示,本实施例中应用组(采用生物型梨脱萼靓果剂)果实中的溶性固形物含量比PBO组(采用PBO型脱萼剂)及对照组(不用脱萼剂)高,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为显著,平均单果重均比PBO组及对照组高,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为显著。

本发明所述生物型梨脱萼靓果剂是经生物发酵而成,具有营养作用,因此应用组平均单果重明显高于PBO组及对照组。

3)脱萼效果:

应用生物型梨脱萼靓果剂对梨果实萼片的脱除率达到100%,效果极为显著。

结论:

生物型梨脱萼靓果剂可以大幅提高果实的脱萼率,减少肥料的浪费,使果树及时吸收养分。生物型梨脱萼靓果剂经喷施后,果实花萼100%脱除,果实色泽好,果面光亮洁净,肉质细嫩。

本发明经过5年的实验应用,效果较为显著,果实花萼脱除率均达到100%,果实有二分之一以上着为红色,果实色泽光亮,商品价值提高,果农收益增加。

经济效益分析:

1)新增总产量计算指标:

南果梨园应用生物型梨脱萼靓果剂后,亩产量达到1260公斤,其中优质果率为25%,应用前产量为1040公斤。

应用后技术产量﹦3.0万亩×1260公斤/亩﹦3780万公斤;

应用前产量﹦3万亩×1040公斤/亩﹦3120万公斤;

新增总产量﹦有效面积×平均亩增产量﹦3万亩×220公斤/亩﹦660万公斤;

新增优质果产量﹦3万亩×1260公斤/亩×25%﹦945万公斤。

2)新增总产值指标:

应用后产值=3780万公斤×4公斤/元=15120万元;

应用前产值=3120万公斤×3公斤/元=9360万元;

新增总产值=应用后产值-应用前产值=15120万元-9360万元=5760万元。

3)新增投入成本指标:

应用后成本=1050元/亩×3万亩=3150万元;

应用前成本=860元/亩×3万亩=2580万元;

新增投入成本=应用后成本-应用前成本=3150万元-2580万元=570万元。

4)纯效益指标:

应用后纯效益=应用后产值-应用后成本=15120万元-3150万元=11970万元

应用前纯效益=应用前产值-应用前成本=9360万元-2580万元=6780万元

新增纯效益﹦(应用后纯效益-应用前纯效益)×缩值系数=(11970万元-6780万元)×0.9=4671万元

5)科技投资收益率(投入产出比)指标:

投入产出比=(新增投入成本+项目投资总额):新增纯收益=570:4671=1:8.19

计算时将项目投资总额包含在新增投入成本中。

评价结论:

本发明经在鞍山市推广应用,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具体如下:

有效实施面积3万亩;

增加产量:660万公斤

增加优质果产量:945万公斤

新增总产值:5760万元

增收纯效益:4671万元

平均年增效益:4671万元

投入产出比为1:8.19

社会效益分析:

本发明解决了果品农药残留、果实不脱萼、果实色泽差、果个小含糖量低商品价值差的问题,创造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生物型梨脱萼靓果剂对于自然环境,具有安全性不污染环境的特点;另外将残次水果进行充分利用,提高了果农收入、减少了环境污染,从而创造较好的生态效益。该项目推广3万亩,可增加农民的收入4671万元,可增加1500人的就业机会,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