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SelaginpulvilinA的杀菌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99994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剂,具体是一种含SelaginpulvilinA的杀菌组合物,属于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灰霉病是露地、保护地作物常见且比较难防治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属低温高湿型病害,病原菌生长温度为20~30℃,温度20~25℃、湿度持续90%以上时为病害高发期。灰霉病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属真菌病害,花、果、叶、茎均可发病。果实染病,青果受害重,残留的柱头或花瓣多先被侵染,后向果实扩展,致使果皮呈灰白色,并生有厚厚的灰色霉层,呈水腐状,叶片发病从叶尖开始,沿叶脉间成“V”形向内扩展,灰褐色,边有深浅相间的纹状线,病键交界分明。该病害是一种典型的气传病害,可随空气、水流以及农事作业传播。在实际病害防治过程中,难以采取有效措施彻底切断传染源;在病原菌侵入的情况下,也难以彻底消灭病原菌,如药剂喷施,难以解决空气及露水中的病原菌;而单独熏棚,不能重点解决病叶、病果等病残体上或内部的病原菌。

实际的农药经验已经表明,重复且专一施用一种活性化合物来防治有害真菌在很多情况下将导致真菌菌株的快速选择性,为降低抗性真菌菌株选择性的危险性,目前通常使用不同活性化合物的混合物来防治有害真菌。通过将具有不同作用机理的活性化合物进行组合,可延缓抗性产生,降低施用量,减少防治成本。天然活性化合物作为一种新兴的杀菌杀虫药剂,特别是天然活性化合物复配对于杀虫杀菌的影响,是目前农药领域重点研究方向。。

天然化合物SelaginpulvilinA,拥有全新的骨架类型,发表在Org.Lett.,2014,16(1),282285,其更早公开在中国专利一种垫状卷柏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201310492901.2,该化合物拥有全新的骨架类型,目前还未见到关于SelaginpulvilinA和盐酸毛果芸香碱在用于杀菌,特别是防治灰霉病方面的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含有SelaginpulvilinA的杀菌组合物,防治灰霉病效果好。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发明人将SelaginpulvilinA与盐酸毛果芸香碱复配,用于防治作物的病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包含两种主要有效成分:SelaginpulvilinA与盐酸毛果芸香碱。

所述的SelaginpulvilinA与盐酸毛果芸香碱的重量份数之比为,15∶1-18∶1.

所述的SelaginpulvilinA与盐酸毛果芸香碱的重量之和占除草剂总重量的1-6%。

还包括纯净水、油酸甲酯聚氧乙烯(30)二聚羟基硬脂酸脂。

本发明通过将SelaginpulvilinA与盐酸毛果芸香碱配伍在特定的比例下发现具有很好的协同防治灰霉病的作用,特别是在SelaginpulvilinA与盐酸毛果芸香碱的重量份数之比为15∶1-18∶1之间,其协同防治灰霉病效果非常的明显,整个药剂成本较低,毒性较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涉及化合物SelaginpulvilinA的制备方法参见文献:Org.Lett.,2014,16(1),282285,其更早公开在中国专利一种垫状卷柏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201310492901.2。

盐酸毛果芸香碱,CAS号:54-71-7。

实施例1:

有效成分SelaginpulvilinA和盐酸毛果芸香碱,与木质素、硅藻土等常规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有效成分浓度为2%的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2:

有效成分SelaginpulvilinA和盐酸毛果芸香碱,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溶剂油等常规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有效成分浓度为2%的乳油。

实施例3:

有效成分SelaginpulvilinA和盐酸毛果芸香碱,与木质磺酸钠、高岭土等常规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有效成分浓度为2%的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4:

有效成分SelaginpulvilinA和盐酸毛果芸香碱,与溶剂油、吡咯烷酮,黄原胶等常规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有效成分浓度为2%的水乳剂。

实施例5

SelaginpulvilinA与盐酸毛果芸香碱的重量份数之比为,1∶6,

有效成分SelaginpulvilinA和盐酸毛果芸香碱,与油酸甲酯、聚氧乙烯(30)二聚羟基硬脂酸脂等常规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有效成分浓度为2%的水乳剂。

室内试验:

试验对象:灰霉病病菌

按照试验分级标准调查黄瓜整株叶片的发病情况,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将防治效果换算成几率值(y),药液弄高度(μg/ml)转换成对数值(x),以最小二乘法计算毒力方程和抑制中浓度EC50,依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级共毒系数(CTC)。

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

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CTC≤80,组合物表现为拮抗作用,80<CTC<120,组合物表现为相加作用,CTC≥120,组合物表现为增效作用。

表1SelaginpulvilinA:盐酸毛果芸香碱及其不同配比复配对灰霉病毒力测定结果分析。

A为SelaginpulvilinA,B为盐酸毛果芸香碱。

由表1的测定结果可知,当SelaginpulvilinA:盐酸毛果芸香碱配比在15∶1-18∶1之间时,共毒系数均大大高于200,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而其他比例混合,共毒系数不明显。

田间药效验证试验

试验方法:在发病初期,立即进行第一次喷雾,7天后进行第二次施药,每个处理4个小区,每个小区20平米。于药前和第二次药后10天调查统计发病情况,每个小区5点随机取样,每点调查5株作物,调查整株上每叶片的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百分率并分级,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分级标准:

0级:无病斑;

1级:叶片病斑少于5个,长度小于1cm;

3级:叶片病斑6-10个,部分病斑长度大于1cm;

5级:叶片病斑11-25个,部分病斑连成片,病斑面积占叶面积的10-22%;

7级:叶片病斑26个以上,病斑连成片,病斑面积占叶面积的26-50%;

9级:病斑连成片,病斑面积占叶面积的50%以上或全叶枯死。

实施例以及对照组对灰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可以看出SelaginpulvilinA与盐酸毛果芸香碱在一定比例下配比协同防治灰霉病效果非常的明显,而单一的SelaginpulvilinA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是效果不显著,单一的盐酸毛果芸香碱防灰霉病能力也是效果不佳。SelaginpulvilinA与盐酸毛果芸香碱的重量份数之比为15∶1-18∶1时协同效果最显著,而其他比例配比时效果不是很显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