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SE10的缓控释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63668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se10的缓控释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农药加工和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se10(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康宗华、王昌禄等人发表的癸二酸改性丁二酸丁二醇基聚酯材料的结晶性能和降解性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issn:1000-7555,cn:51-1293/o6,2014年5月,第5期30卷,62-66页)有公开报道)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熔点为92.40摄氏度,具有优异的脂肪酶降解性能。

普通农药颗粒剂施入农田后不久,颗粒剂中的活性成分会随着颗粒剂的崩解集中释放到周围的环境中,不仅给农药带来极大的浪费和给环境带来极大的污染,而且不能在害虫发生的关键生理阶段起到控制害虫的目的,为解决这一问题,农药缓控释颗粒剂可以基本实现一次施药,整个作物生长期精准缓控释,在关键阶段有效控制害虫种群数量的目的。

缓控释农药颗粒剂是农药颗粒剂的的高级形式,是指通过各种机制措施预先设定颗粒剂中的农药在作物生长季节的害虫危害的关键生理阶段释放模式,使其农药有效成分释放规律与作物病虫害发生规律基本同步,从而达到提高农药利用率,降低农药使用量,节省成本,降低环境风险的目的。

淡色生赤壳菌(bionectriaochroleuca)bfm-x1,cn101792718b中记载,其微生物保藏号是:cgmccno.3470;菌株bionectriaochroleucabfm-x1的分离筛选方法:取新鲜森林土壤10g于盛有100ml无菌水的烧杯中,将烧杯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10min后静置10min,将悬浮液用10倍梯度稀释法依次稀释得到10-5,吸取0.2ml上述10-5土壤稀释液于加有氯霉素的含pbs乳剂的无机盐培养基(成分下述)平板上,用玻璃刮铲涂抹均匀后放到温箱中28℃恒温培养。2-3天后出现真菌菌落,同时一些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培养72h后,选择透明圈在2cm以上的菌落并纯化于新的pda平板上,待菌落长到直径2cm时挑取菌丝块2mm左右接种于含pbs乳剂的无机盐平板培养基的中央,并以其为中心对称放入灭菌处理过的同等大小的pbs薄膜4片(20mm×20mm),相互间隔为2mm。将处理皿置于温箱恒温暗培养10d后,发现没有降解功能的菌株的菌丝不能扩展生长到pbs膜表面,而具有降解功能的菌株能从接种点扩展到膜表面,菌丝生长繁茂。

噻虫嗪、呋虫胺、噻虫胺为烟碱类杀虫剂,可选择性抑制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烟酸乙酰胆碱酯酶受体,进而阻断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传导,造成害虫出现麻痹机时死亡。不仅具有触杀、胃毒、内吸活性,而且具有更高的活性、更好的安全性、更广的杀虫谱及作用速度快、持效期长等特点,是取代那些对哺乳动物毒性高、有残留和环境问题的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有机氯类杀虫剂的较好品种。对鞘翅目、双翅目、鳞翅目,尤其是同翅目害虫有高活性,可有效防治各种蚜虫、叶蝉、飞虱类、粉虱、金龟子幼虫、马铃薯甲虫、线虫、地面甲虫、潜叶蛾等害虫及结多种类型化学农药产生抗性的害虫,适宜作物为稻类作物、甜菜、油菜、马铃薯、棉花、菜豆、果树、花生、向日葵、大豆、烟草和柑桔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植物虫害,有效控制虫害,提升防治效果的缓控释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一种基于se10的缓控释颗粒剂,缓控释颗粒剂含有农药活性成分和se10及生物菌株淡色生赤壳菌bfm-x1;其中农药活性成分和se10的重量份数比例为1:0.01-10;

农药活性成分与se10以热融化的方式均匀混合在一起;还含有辅助缓控释材料玉米粉、稻糠、麦麸、植物秸秆粉末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农药活性成分选自噻虫嗪、噻虫胺、呋虫胺中的一种。

在一个实施例中,噻虫嗪重量百分含量为0.08%,se10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02%,玉米粉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0%,稻糠的重量百分含量为20%,每1克se10对应加入1千万个生物菌株淡色生赤壳菌bfm-x1活孢子数,高岭土补足100%,上述材料混合均匀后挤压造粒后烘干制得0.08%噻虫嗪颗粒剂。

在一个实施例中,噻虫嗪质量百分含量为0.2%,se10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05%,玉米粉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5%,稻糠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5%,每1克se10对应加入1千万个生物菌株淡色生赤壳菌bfm-x1活孢子数,高岭土补足100%,上述材料混合均匀后挤压造粒后烘干制得0.2%噻虫嗪颗粒剂。

在一个实施例中,噻虫嗪质量百分含量为3%,se10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75%,玉米粉的重量百分含量为35%,稻糠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0%,每1克se10对应加入1千万个生物菌株淡色生赤壳菌bfm-x1活孢子数,高岭土补足100%,上述材料混合均匀后挤压造粒后烘干制得3%噻虫嗪颗粒剂。

在一个实施例中,噻虫胺质量百分含量为0.1-2%,se10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25-0.5%,玉米粉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5-30%,稻糠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0-20%,每1克se10对应加入1千万个生物菌株淡色生赤壳菌bfm-x1活孢子数,高岭土补足100%,上述材料混合均匀后挤压造粒后烘干制得噻虫胺颗粒剂。

在一个实施例中,噻虫胺质量百分含量为0.1%,se10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025%,玉米粉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8%,稻糠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2%,每1克se10对应加入1千万个生物菌株淡色生赤壳菌bfm-x1活孢子数,高岭土补足100%,上述材料混合均匀后挤压造粒后烘干制得噻虫胺颗粒剂。

在一个实施例中,噻虫胺质量百分含量为2%,对应的se10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5%,玉米粉的重量百分含量为20%,稻糠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2%,每1克se10对应加入1千万个生物菌株淡色生赤壳菌bfm-x1活孢子数,高岭土补足100%,上述材料混合均匀后挤压造粒后烘干制得噻虫胺颗粒剂。

在一个实施例中,噻虫胺质量百分含量为1%,对应的se10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25%,玉米粉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5%,稻糠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5%,每1克se10对应加入1千万个生物菌株淡色生赤壳菌bfm-x1活孢子数,高岭土补足100%,上述材料混合均匀后挤压造粒后烘干制得1%噻虫胺颗粒剂。

在一个实施例中,呋虫胺质量百分含量为0.025%,se10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005%,玉米粉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8%,稻糠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2%,每1克se10对应加入1千万个生物菌株淡色生赤壳菌bfm-x1活孢子数,高岭土补足100%,上述材料混合均匀后挤压造粒后烘干制得呋虫胺颗粒剂。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计活性成分噻虫胺、噻虫嗪、呋虫胺与se10不同混合比例制得的混合物进行混合以及结合辅助缓控释材料玉米粉、稻糠、麦麸、植物秸秆粉末的合理搭配,同时每1克se10对应1千万个生物菌株淡色生赤壳菌(bionectriaochroleuca)bfm-x1活孢子数,bfm-x1与辅助缓控释材料预混合,取得一种缓控释颗粒剂控制植物关键生理阶段和虫害发种群数量上升的关键阶段控制释放活性成分防治植物虫害,有效控制虫害,提升防治效果。

2、缓制释颗粒剂,降低农药使用量,降低使用成本,减少资源浪费。

3、缓控释颗粒剂,一次使用,控制整个作物生长季节的虫害,降低农药使用次数,减少劳动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简洁明了,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绝非仅限于这些例子。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较好的实施例,仅仅用于描述本发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的活性成分可以是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多杀菌素、乙基多杀菌素、伊维菌素、噻唑膦、氟烯线砜、毒死蜱、三唑类、氟吡菌酰胺、虫酰肼、甲氧虫酰肼、唑虫酰胺、吡虫啉、噻虫啉、氟吡呋喃酮、氟铃脲、氟啶脲、氟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四氯虫酰胺、氰氟虫腙、茚虫威、杀虫环、杀虫单、杀虫双、丁醚脲、三唑锡、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氟氰菌酯、高效氯氟氰菌酯、精高效氯氟氰菌酯、氟氯氰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七氟菊酯、虫螨腈、氯溴虫腈、丙溴磷、辛硫磷、联苯菊酯、联苯肼酯、螺虫乙酯、炔螨特、异丙威、噻嗪酮、啶虫脒、甲氰菊酯、仲丁威、哒螨灵、乙螨唑、螺螨酯、丁氟螨酯、烯啶虫胺、吡蚜酮、四螨嗪、氟啶胺、螺甲螨酯、芸苔素内酯、丙酰芸苔素内酯、赤霉酸、胺鲜酯、噻苯隆、氯吡脲、调环酸钙、苄氨基嘌呤、壳聚糖、几丁聚糖、水杨酸、乙酰水杨酸、吡唑醚菌酯、嘧菌酯、醚菌酯、氟嘧菌酯、啶氧菌酯、氰烯菌酯、苯醚菌酯、苯氧菌胺、烯肟菌酯、噁霉灵、苯噻菌胺、丙硫菌唑、丙环唑、己唑醇、氟环唑、苯醚甲环唑、三唑酮、烯效唑、戊唑醇、叶菌唑、灭菌唑、抑霉唑、咪鲜胺、甲霜灵、精甲霜灵、氟吡菌胺、氟唑环菌胺、咯菌腈、甲基硫菌灵、氰霜唑、吲唑磺菌胺、磺菌胺、唑嘧菌胺、烯酰吗啉、噻呋酰胺、啶酰菌胺、萘乙酸、吲哚丁酸、氟啶虫酰胺、灭蝇胺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或者其他已知农药活性成分中的一种或几种。

制备噻虫嗪和se10的混合物粉末。

将一定重量的噻虫嗪和se10置于热融化装置中加热至142摄氏度,待噻虫嗪和se10融化后机械搅拌混合均匀,导出混合物后冷却至室温,粉碎混合物,过筛保留粒径在10-20微米粉末备用,制得一定重量份数比例为的噻虫嗪和se10混合物粉末,采用上述工艺流程制得噻虫嗪和se10重量份数比例为8:1、4:1、1:1的混合物粉末;其中噻虫嗪和se10混合物粉末a为噻虫嗪与se10比例8:1的混合物、噻虫嗪和se10混合物粉末b为噻虫嗪与se10比例4:1的混合物、噻虫嗪和se10混合物粉末c为噻虫嗪与se10比例1:1的混合物;其中噻虫嗪原药的活性成分含量若不是100%,则折合活性成分含量100%计算。

制备噻虫胺和se10的混合物粉末。

将一定重量的se10置于热融化装置中加热至95摄氏度,待se10融化后按比例加入噻虫胺原粉搅拌,进入砂磨机中恒温95摄氏度砂磨30分钟后,导出混合物后冷却至室温,粉碎混合物,过筛保留粒径在10-20微米粉末备用,制得一定重量份数比例为的噻虫胺和se10混合物粉末,采用上述工艺流程制得噻虫胺和se10重量份数比例为8:1、4:1、1:1的混合物粉末;其中噻虫胺和se10混合物粉末a为噻虫胺与se10比例8:1的混合物、噻虫胺和se10混合物粉末b为噻虫嗪与se10比例4:1的混合物、噻虫胺和se10混合物粉末c为噻虫胺与se10比例1:1的混合物;其中噻虫胺原药的活性成分含量若不是100%,则折合活性成分含量100%计算。

制备呋虫胺和se10的混合物粉末。

将一定重量的se10置于热融化装置中加热至95摄氏度,待se10融化后按比例加入呋虫胺原粉搅拌,进入砂磨机中恒温95摄氏度砂磨30分钟后,导出混合物后冷却至室温,粉碎混合物,过筛保留粒径在10-20微米粉末备用,制得一定重量份数比例为的呋虫胺和se10混合物粉末,采用上述工艺流程制得呋虫胺和se10重量份数比例为8:1、4:1、1:1的混合物粉末;其中呋虫胺和se10混合物粉末a为呋虫胺与se10比例8:1的混合物、呋虫胺和se10混合物粉末b为呋虫嗪与se10比例4:1的混合物、呋虫胺和se10混合物粉末c为呋虫胺与se10比例1:1的混合物;其中呋虫胺原药的活性成分含量若不是100%,则折合活性成分含量100%计算。

制备淡色生赤壳菌(bionectriaochroleuca)bfm-x1活孢子粉。

将淡色生赤壳菌(bionectriaochroleuca)bfm-x1活孢子悬浮液(活孢子悬浮液孢子浓度4×107个/毫升)按每毫升喷雾100克玉米粉的用量,接种到玉米粉中,30摄氏度,不进行光照,相对湿度40%的培养箱中培养10天,10天后在40摄氏度、相对湿度5%的烘箱中烘干,检测到每克玉米粉10万个淡色生赤壳菌(bionectriaochroleuca)bfm-x1活孢子。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一至七举例说明相关缓控释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实施例八至十四进一步举例说明色生赤壳菌(bionectriaochroleuca)bfm-x1活孢子、辅助缓控释成分、se10在本发明中起到的缓控释作用和有益效果及防治效果,实施例十五更进一步举例说明施例一至七所得缓控释颗粒剂施入田间120天后se10完全降解,而单独的se10则未降解完全。

表1中se10、噻虫嗪、辅助缓控释成分、bfm-x1显示有的和实施例一中的数值一样,显示无的表示含量为零。

表2中se10、噻虫嗪、辅助缓控释成分、bfm-x1显示有的和实施例二中的数值一样,显示无的表示含量为零。

表3中se10、噻虫嗪、辅助缓控释成分、bfm-x1显示有的和实施例三中的数值一样,显示无的表示含量为零。

表4中se10、噻虫嗪、辅助缓控释成分、bfm-x1显示有的和实施例四中的数值一样,显示无的表示含量为零。

表5中se10、噻虫嗪、辅助缓控释成分、bfm-x1显示有的和实施例五中的数值一样,显示无的表示含量为零。

表6中se10、噻虫嗪、辅助缓控释成分、bfm-x1显示有的和实施例六中的数值一样,显示无的表示含量为零。

表7中se10、噻虫嗪、辅助缓控释成分、bfm-x1显示有的和实施例七中的数值一样,显示无的表示含量为零。

实施例一:0.08%噻虫嗪颗粒剂

具体步骤为将制备好的一定量的噻虫嗪与se10混合物粉末与玉米粉、稻糠、淡色生赤壳菌(bionectriaochroleuca)bfm-x1活孢子粉、高岭土均匀混合,挤压造粒,造粒后40摄氏度烘干,检测水分含量小于0.3%合格。

噻虫嗪重量百分含量为0.08%,se10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02%,玉米粉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0%,稻糠的重量百分含量为20%,每1克se10对应加入1千万个生物菌株淡色生赤壳菌(bionectriaochroleuca)bfm-x1活孢子数,高岭土补足100%,上述材料混合均匀后挤压造粒后烘干制得0.08%噻虫嗪颗粒剂。

其中烘干的标准为颗粒剂水分重量含量小于0.3%,烘干温度为40摄氏度,确保淡色生赤壳菌(bionectriaochroleuca)bfm-x1活孢子粉孢子活性。

其中0.08%噻虫嗪颗粒剂中的噻虫嗪的重量份数由噻虫嗪、噻虫嗪和se10混合物粉末a、噻虫嗪和se10混合物粉末b、噻虫嗪和se10混合物粉末c按重量份数比例2:9:5:4混合后的混合物中的噻虫嗪重量份数组成。

其中噻虫嗪和se10混合物粉末的制备方法如下:将一定重量的噻虫嗪和se10置于热融化装置中加热至142摄氏度,待噻虫嗪和se10融化后机械搅拌混合均匀,导出混合物后冷却至室温,粉碎混合物,过筛保留粒径在10-20微米粉末,即制得一定重量份数比例为的噻虫嗪和se10混合物粉末,采用上述工艺流程可制得噻虫嗪和se10重量份数比例为8:1、4:1、1:1的混合物粉末;其中噻虫嗪和se10混合物粉末a为噻虫嗪与se10比例8:1的混合物、噻虫嗪和se10混合物粉末b为噻虫嗪与se10比例4:1的混合物、噻虫嗪和se10混合物粉末c为噻虫嗪与se10比例1:1的混合物。

实施例一中的高岭土可替换成白炭黑、陶土、复合肥、有机肥等载体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施例二:0.2%噻虫嗪颗粒剂

具体步骤为将制备好的一定量的噻虫嗪与se10混合物粉末与玉米粉、稻糠、淡色生赤壳菌(bionectriaochroleuca)bfm-x1活孢子粉、高岭土均匀混合,挤压造粒,造粒后40摄氏度烘干,检测水分含量小于0.3%合格。

噻虫嗪质量百分含量为0.2%,se10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05%,玉米粉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5%,稻糠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5%,每1克se10对应加入1千万个生物菌株淡色生赤壳菌(bionectriaochroleuca)bfm-x1活孢子数,高岭土补足100%,上述材料混合均匀后挤压造粒后烘干制得0.2%噻虫嗪颗粒剂。

其中烘干的标准为颗粒剂水分重量含量小于0.3%,烘干温度为40摄氏度,确保淡色生赤壳菌(bionectriaochroleuca)bfm-x1活孢子粉孢子活性。

其中0.2%噻虫嗪颗粒剂中的噻虫嗪的重量份数由噻虫嗪、噻虫嗪和se10混合物粉末a、噻虫嗪和se10混合物粉末b、噻虫嗪和se10混合物粉末c按重量份数比例2:9:5:4混合后的混合物中的噻虫嗪重量份数组成。

其中噻虫嗪和se10混合物粉末的制备方法如下:将一定重量的噻虫嗪和se10置于热融化装置中加热至142摄氏度,待噻虫嗪和se10融化后机械搅拌混合均匀,导出混合物后冷却至室温,粉碎混合物,过筛保留粒径在10-20微米粉末,即制得一定重量份数比例为的噻虫嗪和se10混合物粉末,采用上述工艺流程制得噻虫嗪和se10重量份数比例为8:1、4:1、1:1的混合物粉末;其中噻虫嗪和se10混合物粉末a为噻虫嗪与se10比例8:1的混合物、噻虫嗪和se10混合物粉末b为噻虫嗪与se10比例4:1的混合物、噻虫嗪和se10混合物粉末c为噻虫嗪与se10比例1:1的混合物。

实施例二中的高岭土可替换成白炭黑、陶土、复合肥、有机肥等载体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施例三:3%噻虫嗪颗粒剂

具体步骤为将制备好的一定量的噻虫嗪与se10混合物粉末与玉米粉、稻糠、淡色生赤壳菌(bionectriaochroleuca)bfm-x1活孢子粉、高岭土均匀混合,挤压造粒,造粒后40摄氏度烘干,检测水分含量小于0.3%合格。

噻虫嗪质量百分含量为3%,se10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75%,玉米粉的重量百分含量为35%,稻糠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0%,每1克se10对应加入1千万个生物菌株淡色生赤壳菌(bionectriaochroleuca)bfm-x1活孢子数,高岭土补足100%,上述材料混合均匀后挤压造粒后烘干制得3%噻虫嗪颗粒剂。

其中烘干的标准为颗粒剂水分重量含量小于0.3%,烘干温度为40摄氏度,确保淡色生赤壳菌(bionectriaochroleuca)bfm-x1活孢子粉孢子活性。

其中3%噻虫嗪颗粒剂中的噻虫嗪的重量份数由噻虫嗪、噻虫嗪和se10混合物粉末a、噻虫嗪和se10混合物粉末b、噻虫嗪和se10混合物粉末c按重量份数比例2:9:5:4混合后的混合物中的噻虫嗪重量份数组成。

其中噻虫嗪和se10混合物粉末的制备方法如下:将一定重量的噻虫嗪和se10置于热融化装置中加热至142摄氏度,待噻虫嗪和se10融化后机械搅拌混合均匀,导出混合物后冷却至室温,粉碎混合物,过筛保留粒径在10-20微米粉末备用,制得一定重量份数比例为的噻虫嗪和se10混合物粉末,采用上述工艺流程制得噻虫嗪和se10重量份数比例为8:1、4:1、1:1的混合物粉末;其中噻虫嗪和se10混合物粉末a为噻虫嗪与se10比例8:1的混合物、噻虫嗪和se10混合物粉末b为噻虫嗪与se10比例4:1的混合物、噻虫嗪和se10混合物粉末c为噻虫嗪与se10比例1:1的混合物。

实施例三中的高岭土可替换成白炭黑、陶土、复合肥、有机肥等载体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施例四:0.1%噻虫胺颗粒剂

具体步骤为将制备好的一定量的噻虫胺与se10混合物粉末与玉米粉、稻糠、淡色生赤壳菌(bionectriaochroleuca)bfm-x1活孢子粉、高岭土均匀混合,挤压造粒,造粒后40摄氏度烘干,检测水分含量小于0.3%合格。

噻虫胺质量百分含量为0.1%,se10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025%,玉米粉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8%,稻糠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2%,每1克se10对应加入1千万个生物菌株淡色生赤壳菌(bionectriaochroleuca)bfm-x1活孢子数,高岭土补足100%,上述材料混合均匀后挤压造粒后烘干制得0.1%噻虫胺颗粒剂。

其中烘干的标准为颗粒剂水分重量含量小于0.3%,烘干温度为40摄氏度,确保淡色生赤壳菌(bionectriaochroleuca)bfm-x1活孢子粉孢子活性。

其中噻虫胺颗粒剂中的噻虫胺的重量份数由噻虫胺、噻虫胺和se10混合物粉末a、噻虫胺和se10混合物粉末b、噻虫胺和se10混合物粉末c按重量份数比例2:9:5:4混合后的混合物中的噻虫胺重量份数组成。

其中噻虫胺和se10混合物粉末的制备方法如下:将一定重量的se10置于热融化装置中加热至95摄氏度,待se10融化后按比例加入噻虫胺原粉搅拌,进入砂磨机中恒温95摄氏度砂磨30分钟后,导出混合物后冷却至室温,粉碎混合物,过筛保留粒径在10-20微米粉末备用,制得一定重量份数比例为的噻虫胺和se10混合物粉末,采用上述工艺流程制得噻虫胺和se10重量份数比例为8:1、4:1、1:1的混合物粉末;其中噻虫胺和se10混合物粉末a为噻虫胺与se10比例8:1的混合物、噻虫胺和se10混合物粉末b为噻虫嗪与se10比例4:1的混合物、噻虫胺和se10混合物粉末c为噻虫胺与se10比例1:1的混合物。

实施例四中的高岭土可替换成白炭黑、陶土、复合肥、有机肥等载体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施例五:2%噻虫胺颗粒剂

具体步骤为将制备好的一定量的噻虫胺与se10混合物粉末与玉米粉、稻糠、淡色生赤壳菌(bionectriaochroleuca)bfm-x1活孢子粉、高岭土均匀混合,挤压造粒,造粒后40摄氏度烘干,检测水分含量小于0.3%合格。

噻虫胺质量百分含量为2%,对应的se10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5%,玉米粉的重量百分含量为20%,稻糠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2%,每1克se10对应加入1千万个生物菌株淡色生赤壳菌(bionectriaochroleuca)bfm-x1活孢子数,高岭土补足100%,上述材料混合均匀后挤压造粒后烘干制得2%噻虫胺颗粒剂。

其中烘干的标准为颗粒剂水分重量含量小于0.3%,烘干温度为40摄氏度,确保淡色生赤壳菌(bionectriaochroleuca)bfm-x1活孢子粉孢子活性。

其中噻虫胺颗粒剂中的噻虫胺的重量份数由噻虫胺、噻虫胺和se10混合物粉末a、噻虫胺和se10混合物粉末b、噻虫胺和se10混合物粉末c按重量份数比例2:9:5:4混合后的混合物中的噻虫胺重量份数组成。

其中噻虫胺和se10混合物粉末的制备方法如下:将一定重量的se10置于热融化装置中加热至95摄氏度,待se10融化后按比例加入噻虫胺原粉搅拌,进入砂磨机中恒温95摄氏度砂磨30分钟后,导出混合物后冷却至室温,粉碎混合物,过筛保留粒径在10-20微米粉末备用,制得一定重量份数比例为的噻虫胺和se10混合物粉末,采用上述工艺流程制得噻虫胺和se10重量份数比例为8:1、4:1、1:1的混合物粉末;其中噻虫胺和se10混合物粉末a为噻虫胺与se10比例8:1的混合物、噻虫胺和se10混合物粉末b为噻虫嗪与se10比例4:1的混合物、噻虫胺和se10混合物粉末c为噻虫胺与se10比例1:1的混合物。

实施例五中的高岭土可替换成白炭黑、陶土、复合肥、有机肥等载体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施例六:1%噻虫胺颗粒剂

具体步骤为将制备好的一定量的噻虫胺与se10混合物粉末与玉米粉、稻糠、淡色生赤壳菌(bionectriaochroleuca)bfm-x1活孢子粉、高岭土均匀混合,挤压造粒,造粒后40摄氏度烘干,检测水分含量小于0.3%合格。

噻虫胺质量百分含量为1%,对应的se10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25%,玉米粉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5%,稻糠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5%,每1克se10对应加入1千万个生物菌株淡色生赤壳菌(bionectriaochroleuca)bfm-x1活孢子数,高岭土补足100%,上述材料混合均匀后挤压造粒后烘干制得1%噻虫胺颗粒剂。

其中烘干的标准为颗粒剂水分重量含量小于0.3%,烘干温度为40摄氏度,确保淡色生赤壳菌(bionectriaochroleuca)bfm-x1活孢子粉孢子活性。

其中噻虫胺颗粒剂中的噻虫胺的重量份数由噻虫胺、噻虫胺和se10混合物粉末a、噻虫胺和se10混合物粉末b、噻虫胺和se10混合物粉末c按重量份数比例2:9:5:4混合后的混合物中的噻虫胺重量份数组成。

其中噻虫胺和se10混合物粉末的制备方法如下:将一定重量的se10置于热融化装置中加热至95摄氏度,待se10融化后按比例加入噻虫胺原粉搅拌,进入砂磨机中恒温95摄氏度砂磨30分钟后,导出混合物后冷却至室温,粉碎混合物,过筛保留粒径在10-20微米粉末备用,制得一定重量份数比例为的噻虫胺和se10混合物粉末,采用上述工艺流程制得噻虫胺和se10重量份数比例为8:1、4:1、1:1的混合物粉末;其中噻虫胺和se10混合物粉末a为噻虫胺与se10比例8:1的混合物、噻虫胺和se10混合物粉末b为噻虫嗪与se10比例4:1的混合物、噻虫胺和se10混合物粉末c为噻虫胺与se10比例1:1的混合物。

实施例六中的高岭土可替换成白炭黑、陶土、复合肥、有机肥等载体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施例七:0.025%呋虫胺颗粒剂

具体步骤为将制备好的一定量的呋虫胺与se10混合物粉末与玉米粉、稻糠、淡色生赤壳菌(bionectriaochroleuca)bfm-x1活孢子粉、高岭土均匀混合,挤压造粒,造粒后40摄氏度烘干,检测水分含量小于0.3%合格。

呋虫胺质量百分含量为0.025%,se10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005%,玉米粉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8%,稻糠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2%,每1克se10对应加入1千万个生物菌株淡色生赤壳菌(bionectriaochroleuca)bfm-x1活孢子数,高岭土补足100%,上述材料混合均匀后挤压造粒后烘干制得0.025%呋虫胺颗粒剂。

其中烘干的标准为颗粒剂水分重量含量小于0.3%,烘干温度为40摄氏度,确保淡色生赤壳菌(bionectriaochroleuca)bfm-x1活孢子粉孢子活性。

其中呋虫胺颗粒剂中的呋虫胺的重量份数由呋虫胺、呋虫胺和se10混合物粉末a、呋虫胺和se10混合物粉末b、呋虫胺和se10混合物粉末c按重量份数比例2:9:5:4混合后的混合物中的呋虫胺重量份数组成。

其中呋虫胺和se10混合物粉末的制备方法如下:将一定重量的se10置于热融化装置中加热至95摄氏度,待se10融化后按比例加入呋虫胺原粉搅拌,进入砂磨机中恒温95摄氏度砂磨30分钟后,导出混合物后冷却至室温,粉碎混合物,过筛保留粒径在10-20微米粉末备用,制得一定重量份数比例为的呋虫胺和se10混合物粉末,采用上述工艺流程制得呋虫胺和se10重量份数比例为8:1、4:1、1:1的混合物粉末;其中呋虫胺和se10混合物粉末a为呋虫胺与se10比例8:1的混合物、呋虫胺和se10混合物粉末b为呋虫嗪与se10比例4:1的混合物、呋虫胺和se10混合物粉末c为呋虫胺与se10比例1:1的混合物。

实施例七中的高岭土可替换成白炭黑、陶土、复合肥、有机肥等载体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施例八:实施例一制得的0.08%噻虫嗪颗粒剂防治小麦蚜虫试验

表10.08%噻虫嗪颗粒剂防治小麦蚜虫数据记录(表1各处理施用剂量为噻虫嗪每亩有效成分用量40克,0.08%噻虫嗪颗粒剂防治小麦蚜虫于小麦播种前随基肥施入小麦田)。

实施例九:实施例二制得的0.2%噻虫嗪颗粒剂防治稻飞虱试验

表20.2%噻虫嗪颗粒剂防治稻飞虱数据记录(表2各处理施用剂量为噻虫嗪每亩有效成分用量40克,0.2%噻虫嗪颗粒剂防治水稻稻飞虱于水稻移栽前随基肥一起施入水稻田)。

实施例十:实施例三制得的3%噻虫嗪颗粒剂防治甘蔗蔗螟试验

表33%噻虫嗪颗粒剂防治甘蔗蔗螟数据记录(表3各处理施用剂量为噻虫嗪每亩有效成分用量60克,3%噻虫嗪颗粒剂防治甘蔗蔗螟于甘蔗播种前随基肥一起施入甘蔗田)。

实施例十一:实施例四制得的0.1%噻虫胺颗粒剂防治水稻稻飞虱试验

表40.1%噻虫胺颗粒剂防治水稻稻飞虱数据记录(表4各处理施用剂量为噻虫胺每亩有效成分用量30克,0.1%噻虫胺颗粒剂防治水稻稻飞虱于水稻移栽前随基肥一起施入水稻田)。

实施例十二:实施例五制得的2%噻虫胺颗粒剂防治小麦蚜虫试验

表52%噻虫胺颗粒剂防治小麦蚜虫数据记录(表5各处理施用剂量为噻虫胺每亩有效成分用量30克,2%噻虫胺颗粒剂防治小麦蚜虫于小麦随种一起播入小麦田)。

实施例十三:实施例六制得的1%噻虫胺颗粒剂防治玉米螟试验

表61%噻虫胺颗粒剂防治玉米螟数据记录(表6各处理施用剂量为噻虫胺每亩有效成分用量30克,1%噻虫胺颗粒剂防治玉米螟于玉米播种前随基肥一起施入)。

实施例十四:实施例七制得的0.025%呋虫胺颗粒剂防治水稻二化螟试验

表70.025%呋虫胺颗粒剂防治水稻二化螟数据记录(表7各处理施用剂量为呋虫胺每亩有效成分用量12.5克,0.025%呋虫胺颗粒剂防治二化螟于水稻移栽前随基肥一起施入)。

实施例十五:实施例一至七制得的产品使用后120天检测se10的降解率,检测不到se1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